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88位世界富豪的成长记录+:大学问加小窃门-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挨打的对像,它一定要经得千锤百炼的考验才能傲然屹立。但这个沙袋是特殊的,它右边加了一个红色的标签,而这个标签最初是被镶在李维牛仔裤臀部的口袋边上用来做其品牌标识的,最后一句铿锵有力的广告语揭开了谜底:“李维501,天生抗打磨。” 
这个广告充分表现出李维牛仔裤的品质就像这个拳击沙袋一般,任凭你折磨、捶打,坚固耐磨,品质如初。 
最初的时候,为了淘金工人活动方便,李维氏工装裤是短裤。后来为了防止蚊虫叮咬,李维·施特劳斯又把短裤改为长裤,并设计成西班牙牧童短档瘦腿裤的款式,缝制时用走明线和钉铆钉的方法增强裤子的牢度,又突出了装饰效果。淘金工人穿着这种牢固耐磨的裤子显得特别豪爽和神气,当他们进城休假时,这种装束引来了不少人羡慕的眼光,于是李维氏工装裤开始在更多职业的人们中流行。 
尽管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但李维·施特劳斯依然很勤奋,无时无刻不以追求事业的成功为最高目标,他多次深入矿区,仔细观察淘金工人的劳动特点,根据亲自观察到的第一手资料不断改进牛仔裤的面料和款色,希望它能在更多的人群中流行。 
此后,由于耐穿、方便和式样美观、别致,李维氏工装裤不再是淘金工人的专用服饰,而成为美国社会中受到大众欢迎的一种时髦服装。然而,由于它是从淘金工人的衣着发展过来的,是给“下等阶级”穿的,尽管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但却受到上流社会中一些人的抵制和轻蔑,说它是“庸俗的和下流的”服装。 
 
 

 
第3节:牛仔裤的发明者(3) 
康丽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李维氏工装裤只是一种难登大雅之堂的非正式穿着。而李维·施特劳斯为扩大产品的影响,更是不断改进、创新,付出了毕生的努力。当他1902年去世后,最遗憾的就是牛仔裤没有被普及,被所有的人接受。 
然而,他的下一代继承了他的敬业、创新精神,继续推出李维517、412、527型号,运用优秀的广告,通过好莱坞影星、西部牛仔影片,终于把李维氏工装裤推向了全世界。 
60年代,YSL的高级成衣展,皮尔·卡丹的服装发布会,都有了牛仔装的身影。 
1976年美国200年国庆之际,美国人将牛仔裤作为美国人对人类服饰文化的贡献送进了迈阿密的国家博物馆,载入了美国史册。 
在今天,牛仔裤已经成为既可以表现各个年龄层性感的服装,同时也是可以在任何时候穿着它都不会有落伍感觉的“时装”。在全世界所有的牛仔裤品牌当中,李维是最老的百年常青之树。 
尽管在世界著名服装设计师的名单中并没有李维·施特劳斯,但没有一位服装设计大师的作品能像牛仔裤那样遍及全世界,而且历久不衰。经过140多年的发展,李维公司已发展成为在世界1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近40个生产经营机构的国际公司,年产牛仔裤超亿条。如今,世界上牛仔裤虽已出现众多品牌,但李维氏牛仔裤在世界70多个国家的销售量仍稳居第一。 
成功秘诀 
用一生的时光追逐淘金美梦。 
不安于闲适生活,冒险中体味快乐。 
勤奋+果断+营销战术=事业成功。 
 
 

 
第4节:孤独的巨人(1) 
康丽
孤独的巨人——诺贝尔 
财富档案 
他的几项发明通过炸药技术而在采矿、工业和运输方面引起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些变化在众多的领域里也逐渐地起了梦想不到的巨大促进作用。通过他的遗嘱和他给人类留下的遗  产,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这位理想主义者和以四海为家的人,为后代维护了人类某些最宝贵的文化价值:科学、文学与和平。 
企业类型 
炸药的发明。 
成长记录 
作为全世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诺贝尔奖”是所有化学家、文学家、物理学家梦寐以求的东西。每年12月10日,全世界的眼睛都看着瑞典斯德哥尔摩,因为在那里国王将说出最新的诺贝尔奖的得主。而这个奖的设立者就是著名的科学家诺贝尔。 
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掖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他的名字和人类在科学探索中取得的成就一道,永远地留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史册上。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世人皆知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 
好奇、好学、好动的童年 
1833年10月21日,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父亲伊曼纽尔是一位天才的发明家。母亲是以发现淋巴管而著名的瑞典博物学家鲁德贝克的后裔。 
但是诺贝尔的家境却不是很好,尽管父亲是一位颇有才干的机械师、发明家,但由于经营不佳,屡受挫折。后来,一场大火又烧毁了全部家当,生活完全陷入穷困潦倒的境地,要靠借债度日。诺贝尔的两个哥哥在街头巷尾卖火柴,以便赚钱维持家庭生计。 
由于生活艰难,诺贝尔一出世就体弱多病,身体不好使他不能像别的孩子那样,活泼欢快,当别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时,他却常常充当旁观者。童年生活的境遇,使他形成了孤僻、内向的性格,但受父亲的影响,他对发明也充满了兴趣。 
8岁时,诺贝尔才开始上学,但只读了一年书,这也是他所受过的惟一的正规学校教育。到他10岁时,因为父亲在俄国开了一家军用机械厂,全家迁居到俄国的彼得堡。 
在俄国由于语言不通,诺贝尔和两个哥哥都进不了当地的学校,只好在当地请了一个瑞典的家庭教师,指导他们学习俄、英、法、德等语言,体质虚弱的诺贝尔学习特别勤奋,他好学的态度,不仅得到教师的赞扬,也赢得了父兄的喜爱。 
然而到了他15岁时,因家庭经济困难,交不起学费,兄弟三人只好停止学业。诺贝尔来到了父亲开办的工厂当助手,他注意留心周围事物,凡是他耳闻目睹的那些重要学问,都被他敏锐地吸收进去。 
诺贝尔开始对工厂里黑色的火药产生了兴趣,他偷偷地带了一点回家,把火药放在纸筒里,然后竖立在草地上,点着火后,火药会“咻——”的一声,在黑暗的夜空中喷出美丽的火花。他又模仿父亲的发明,尝试做地雷来玩。父亲知道后,严厉禁止了他,但他已经对这种奇妙 
的东西产生了兴趣。 
1850年,为了家族生意,父亲派诺贝尔去巴黎学习化学,一年后他又去美国在船舶设计家艾里克逊指导下学习4年。在美国,他学会了有关机械制造的技术,掌握了物质燃烧后产生热、瓦斯膨胀可以变成力等科学知识。他善于观察、认真学习,知识迅速积累。很快成为一名精通多种语言的学者和有着科学训练的科学家,虽然他没有取得任何学历。 
 
 

 
第5节:孤独的巨人(2) 
康丽
“科学疯子”的由来 
1854年,在外学习多年的诺贝尔回到了俄国,两个哥哥致力于企业的复兴,而诺贝尔则全力以赴地投入了他所心爱的发明创造。仅仅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就完成了三项发明:气体计量仪、液体计量仪和改良型的液体压力计,这三项发明都取得了专利。 
尽管这些发明不太重要,但是它鼓舞了诺贝尔的信心,他决心以更大的热情投入新的发明创造。他想起了父亲对炸药多年的研究,还有自己的少年记忆,决心从机械方面转到应用化学方面。 
早在1847年,意大利的索伯莱格就发明了一种烈性炸药,叫硝化甘油。它的爆炸力是历史上任何炸药所不能比拟的。但是这种炸药极不安全,稍不留神,就会使操作人员粉身碎骨,索伯莱格就是因为试验受伤才中断研究的。但是雄心勃勃的诺贝尔决心把这种烈性炸药改造成安全炸药。 
1862年夏天,他开始了对硝化甘油的研究。这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痛苦的艰苦历程。死亡时刻都在陪伴着他,而他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经过50多次准确的试验后,当时只有30岁的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终于在1862发现了一种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质——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药的引爆物,成功地解决了炸药的引爆问题,这就是雷管的发明。这是他第一项划时代的发明,即所谓“诺贝尔专利雷管”,它是诺贝尔科学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诺贝尔发明雷管的时侯,正是欧洲工业革命的高潮期。矿山开发、河道挖掘、铁路修建及隧道的开凿,都需要大量的烈性炸药,硝化甘油炸药的问世受到了普遍的诺贝尔和父亲打算成立一个诺贝尔硝化甘油公司。为了筹措资金,诺贝尔前往法国,四处拜访巴黎银行,向他们说明他从事的是一种具有伟大远景的事业。但是,没有一家银行愿意贷款给他。后来,幸运之神终于向他伸出援手了,法王拿破仑三世对他的发明很感兴趣,认为硝化甘油在军事上将有广泛用途。诺贝尔因此获得了10万法郎的贷款。诺贝尔和父亲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郊外,筹建了一个小型试验工厂,这就是诺贝尔火药工业公司的前身。 
就在诺贝尔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一次惨烈的打击降临了。因为研究炸药本来就是与生命进行赌博! 
1864年9月3日,已经经历了无数次磨难的工厂又发生了一次大爆炸,诺贝尔新建的硝化甘油工厂夷为平地,而更令人悲痛的是,诺贝尔最小的弟弟埃米尔和其他4个助手被炸死了,他自己也负了重伤。这次惊人的爆炸事故,使诺贝尔的父亲受到了十分沉重的打击,没有多久就去世了。而周围的邻居们出于恐惧,也纷纷向政府控告诺贝尔,此后,政府不准诺贝尔这个“科学疯子”在市内进行实验。 
但是,不顾政府的禁锢和亲人的眼泪,诺贝尔百折不挠,陆地不行,他就在梅拉尔湖上租了一条破船,建立了自己的新工厂。这个湖上工厂只能在湖中心活动,一旦漂流到岸边,就要遭到居民的唾骂和攻击。实验经费奇缺、设备简陋和遭人非难的艰苦状况,丝毫没有动摇诺贝尔的决心。 
1864年10月,阿尔弗雷德同他的父亲、斯密特和几位别的人一道,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硝化甘油有限公司。第二年,这家硝化甘油有限公司在经过很多挫折之后,终于被许可在荒郊建厂。 
硝化甘油炸药促进了世界科技的快速进步。诺贝尔的克鲁伯火药工厂在不断地扩展着。到1874年,硝化甘油炸药的供应量达3120吨。期间通过不断改进旧有炸药,1867年,诺贝尔用25%的多孔硅藻土吸收75%的硝化甘油,终于制成了安全的黄色炸药。 
不久,德国和法国爆发了战争。当时德国称为普鲁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普法战争。法国无法抵挡新的炸药的威力,终于向普鲁士投降。诺贝尔听说被炸死炸伤的士兵令人惨不忍睹,心中的愧疚油然而生,确实,一样发明产生出来,发明者已经无法控制它的应用,一方面,炸药在新世界的建设诸如公路、铺桥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人类本性的贪婪引发了战争,炸药也不可避免沦为危害的工具。 
1875年,他又将92%的硝化甘油与8%的硝化纤维混合,制成了比硝化甘油爆炸威力更强的炸药,可用于岩石爆破。1887年,诺贝尔经过多次实验,又制得了无烟火药,适于做枪炮子弹的发射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