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37-2008全球经济危机史:-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年,欧美各主要国家的平均失业率,美国为18。9%,加拿大为11。4%,荷兰为9。9%,英国为8。1%,德国则只有1。3%。

纳粹德国和其他欧美发达国家不同,经济完全受政治控制,经济被当作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政府设置了许多管理与监督机构,私人没有自由可言,一切须服从政府管制,毫无例外。纳粹一直标榜国家社会主义,但是从其执政政策看,突出的只是国家主义,根本没有社会主义。它所做的一切实际与社会主义背道而驰,国家社会主义只不过是他们混淆视听的动听口号罢了。因此,德国经济复苏的同时也就是世界战争策源地形成之日。

《经济的坏脾气》 1929~1933:大萧条 自由经济的终结

    大萧条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十分深远,这场亘古未有的经济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损失财富达到2500亿美元,要远远大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物质损失。西方国家的工业生产水平下降多达四成,资本主义世界的贸易额则倒退到战后初期的水平。此时世界失业人数近五千万人,最为严重的美国仅在1932年失业率就达到25%,这表示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失业者,而且是长期失业。随处可见为领取救济品而排成的长龙,许多人则因为无法偿还贷款而被迫流离失所。雪上加霜的是,资本家为了摆脱危机,千方百计把损失转嫁到本已濒临绝境的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身上,他们不断削减工资、提高捐税,从而大大激化了社会矛盾。

社会矛盾的激化,造成了不断高涨的###运动、示威###以及农民斗争,这使资本主义世界处于前所未有的风雨飘摇之中。危机期间,仅法国就更换了十四届政府,德国政府更迭了四次,意大利在战后初期就出现了严重的政局混乱,日本则是针对政府的刺杀事件一再发生。所有国家的政局都变幻莫测,以至于有人一再惊呼资本主义的末日已经来临。

其实,资本主义制度的末日并未来临,只不过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走到了历史的尽头而已。美国、英国、法国为挽救危机都先后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从而改良了资本主义经济运作模式。而在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则采用了极端残暴的法西斯统治,它们动用国家的力量更为直接和极端。用国家的直接干预和管理代替自由放任体制,实质上是用专制和战争代替了###与和平。这种统治不仅戕害了本国的人民和经济,更把整个世界直接置于战争的阴影之下。

大萧条还对原有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各国为了转移和摆脱危机,无不加紧争夺原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市场,从而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空前激烈的政治经济战争。如美国在1930年5月通过了一个对多达890种商品提高征税额的法案,此举立即遭到同在危机中的其他国家的报复,各国纷纷效仿,提高关税,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已经无法维持。又如在1931年,曾于1916年在世界上第一个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英国,首先被迫放弃金本位制,任由英镑贬值,紧跟其后的是20多个国家的被迫效仿,而在危机前,大多数国家采用金本位制,并且这一制度还被认为是对国际贸易比较有利的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但是,老牌金融强国并不甘于坐视英镑作为国际货币地位的沦落,更不愿伦敦丧失其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地位。依靠庞大的殖民帝国和金融影响力,英国和英联邦国家在1931年11月联合起来组成了英镑集团,与之相抗的,是欧洲大陆的国家如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瑞士、波兰等组成的维持金本位制的集团。作为危机的最大受害国,美国也在1939年联合了一些国家组成美元集团。至此,世界经济大体上已经分为五个货币集团,它们是以英国为首的英镑区、以美国为首的美元区、以法国为首的金本位区、以日本为首的日元区和以德国为首的外汇控制区。

整体来说,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是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总危机。经过这场规模空前的危机,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长期积累的矛盾得到了一次彻底的大清算。这种清算已经远远超越了国内矛盾的范畴,更大意义上是国际经济矛盾的总清算;它也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内部因素矛盾的清算,还是一种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性的清算。这次经济危机结束了自由放任的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走上了历史舞台。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