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创业大策划-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78年中国开始恢复集邮业务,他仍然马不停蹄,不歇一口气。1991年初,戏剧性好事情发生了。
儿子、女儿渐渐长大成人,到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年龄,难免在老父面前吵闹一番,要钱结婚。老王也犯了愁,觉得集了这么多年的邮票到头来如同废纸一张,若能换成钱该多好!
一日偶读多年未读的集邮杂志,这位身居边远小镇的老汉心里有了数,回家后闷声不响地打点行装,带上多年积存的邮票,买了张火车票起程奔赴南方重镇——广州。
在人潮汹涌、喧声震天的广州市人民广场邮市上盘桓了三两日,老王不禁目瞪口呆,想不到自已的一枚邮票值这么多钱。自已起码有数千枚邮票,脑子里一转筋,“乖乖,可不成了万元户了!”
正值老汉又惊又喜,或嗟或叹之际,一位留着长发、戴着蛤蟆眼镜的小青年走过来,紧贴着老汉低声问:“有货吗?”
老汉吓得一哆嗦,好不容易回过神来,索性把心一横,“先卖几张看看,还怕他们吃了我不成?”遂伸手往包里掏出一本邮册来。
小青年一看有门,待打开看时更是心惊肉跳:“怎么***好票尽在这帮贫下中农手里?”
说了几枚的价,小青年价也不还,全收。怎奈人越聚越多,其中不乏有看热闹的,但更多的是到处猎奇的“炒手”。于是竞相争购,不一会儿变成了拍卖的形式。因为老汉的邮票看着实在扎眼,拿着扎手。有众多“炒手”的激烈竞争,老汉倒也没吃多少亏,日落西山之际,老汉高高兴兴地紧紧搂着一大皮包各种面值的钞票和卖剩下的“垃圾票”打道回府了。
诸君一定欲知后来的情况,笔者确也不知,只是听说西南一重镇由一位老汉率先坐镇邮市,全家老小一齐上阵,以家乡为根据地,利用边陲小镇信息不通的绝好优势,大量套购邮票,再赶往全国各大中城市倒手。从此,收集钞票代替了收集邮票。不知此君是否即是先前所提及的老王?
特写之二:“不上班,少拿钱吗?”
孙某,某市商业局的科级干部,颇有几分商品经济条件下需要的胆识。
自从他1991年初入了邮市以来,对本职工作开始漠不关心起来,往往顾此失彼。上班的时候脑袋转悠的尽是邮市行情,想的是哪些邮票该出手了,哪些邮票行情看涨应该收进一部分,哪有心思放在本职工作上?好在手下尚有几个卒子,日常行政工作都能大致应付过去。既不得罪顶头上司,与众多同事也能和平共处。
邮市价格疯狂上涨的那几周,几乎一天一个价,孙某的腰包里应接不暇。行情这么紧,一刻也不能离开邮市,孙某干脆称病不去上班,天天泡在市场上买进卖出,收益颇丰。
一日,其单位领导特意登门探病,结果东找西找在该市的一个邮市中发现了他,正忙着张罗着自已的生意呢。尽管满脸汗水和污垢横陈,还是得意之色溢于言表。见领导来了,头也没抬,以为是顾客光临,一口一个“少了不卖”,把领导的鼻子气歪了,大为光火,欲除其名。
回到单位后,他略施小计,堵住了上司的嘴,便又相安无事了,照去做他的生意。
朋友们劝他谨慎从事,以防不测,而且科级干部多少也是个一官半职呢!
孙某想:上班挣钱其实是最辛苦的,一个月充其量不过300元,还不及在邮市上倒腾一手赚的钱多呢!他干脆下岗专修“炒”邮去了。
特写之三:教授也差点下岗
京城某高等学府的教授集邮多年,颇具邮识。他平素教授西方经济学,接触的尽是神奇莫测的供给需求曲线,分析的尽是货币、资本、股票、债券和房地产,对国外这些火爆的赚钱行业早已青睐有加,苦于入市无门。这种机会终于来了。
一日路过邮市,A教授立即被那种热火朝天、翻江倒海的景象所打动,在里面徜徉一看,耳朵里也充塞了邮价蒸蒸日上的利市消息。回来后想方设法凑足了4000元本金,到邮市里甘当邮掮去了。
想不到A教授能活学活用,不出一个月,慌于囊中羞涩、口中淡出个鸟来的生活的他,口袋里居然也日见丰满。与之相对应的当然是教学质量的不断下降,有时竟为了出手几版看跌的邮票而干脆放了学生的假。
系领导渐渐发现了这种苗头,软硬兼施,弄得A教授差点下岗。然而A教授在西方经济学领域浸淫多年,已有一席之地,想想真要下岗不干,半辈子的功业将付之流水,心也不甘,苦思冥想,忽生一计,遂答应金盘洗手,歇阵了。
其实,日后不久,学生发现他又出没于离校很远的另一片邮市上,只不过这回学乖了,尽是利用课余时间和法定节假日,反正教授的业余时间也多。
邮市聚宝盆敛财之道
方寸之地,无数财富尽敛其中。人们为什么偏偏相中了它作为自已打开财富之门的金钥匙呢?
让我们追溯到1990年10月中国集邮总公司对邮票的调价事件上来。
 
 
    正文 第25节:炒它个天翻地覆
    爬书网 更新时间:2008…7…3 2:13:32 本章字数:2243
        
这次调价不可小觑,它不仅引发了全国上下的集邮热潮,而且确定了137。4%的升值率。相形之下,6…8%的银行存款利率实在低得可怜。但是,1991年4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第三次下调利息率,目的是为了启动市场,让居民取出部分银行存款去购买商品,使商业严重疲软现象缓解一下。这样,银行利率的下调,邮票升值率的提高,一上一下,无疑是油锅里洒盐——雪上加霜。中国的经济学家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人们纷纷提出存款后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一种商品,一种特殊的资本化的商品,一种可以自行增殖的商品——邮票。
当然,银行利率的下调和邮票价格的上调,是把中国老百姓手中的4000亿元现金、8000亿元银行存款引向邮市的一个重要条件。但真正掀起邮市狂潮、引得“无数英雄竞折腰”、引得众多机关干部也纷纷“下海”的是那帮“倒爷”。
倒爷,何许人也?
众所周知,90年代初,中国刚刚起步不久的上海、深圳两地股市极不景气。大量资金积压在股票大户手中,他们不甘心巨额资金在日高一日的通货膨胀中白白流失,他们最终将目标瞄准邮票市场。他们不仅带来了一般邮商望尘莫及的雄厚资金,而且凭着在股市里的经验和狂热、超人的胆略和敏锐的目光,给中国邮市刮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飓风。不容否定,他们娴熟的操(炒)作手段和一掷千金的恢宏气慨连著名的经济学家们也只能望其项背,叹为观止。
C君,深圳某家银行的销售部主任,80年代中期经商热一浪高过一浪的时候,他就倒过彩电冰箱,倒过高级音响,倒过回国人员的文件指标,与浙江佬联手倒过牛仔服,特别是在1989年至1990年的深圳股市上一搏成功敛了数百万元资金。如此雄厚的实力,如此高明的投资起点,使他注定一入市就成为翻手为云、图覆手为雨的祖母级“炒手”,谁敢不为之侧目。
D君,几乎有着与C君相同的经历,虽说资金数量略少一些,但也有数十万元。D君一类的人物只构成邮市中的中级炒手,他们一般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与祖母级炒手机抗衡。
剩下的是成千上万的低级炒手,他们资金数额少,一般从几千元到几万元,势力分散,流动性强,所以往往被大户暗中操纵,牵着鼻子走。他们构成邮市的中坚力量,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些“倒爷”,有着狗一样的鼻子,嗅觉极其灵敏,极善于打“短、平、快”。他们就是比经济学家高明,他们敢于实践,能够分毫不差地看准市场刚刚开放到机制成熟与规范之间的时间差。聚资联炒,大显身手,待人们回过味来,他们已经赚足了钱,杳如黄鹤,一去不复返了。所以大多数以倒邮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下岗工人,发财的秘诀在于跟踪追击,随机应变,抢先一步买进或卖出。
创业的朋友,当你读到这里,一定已跃跃欲试,恨不能明天早上就投入邮市,炒它个天翻地覆。但是,当你作为一名中小投资者,刚刚进入邮市的时候,你或许会听见一声疾呼:
“没有规则的游戏怎么玩?”
邮市的“游戏”规则
邮市如同股市,价格变幻莫测,根本没有规律可寻;加上众多“炒手”的疯狂操作和无数邮掮、邮商和中小散户的“通力合作”,价格往往会导致严重失控。如同玩弄于高级“炒手”掌上的一颗珠子,想让它朝哪个方向滚去,它就会向哪个方向滚去。
但是价格是关健因素,它将决定着你入市的成败,决定着你是盈利颇丰还是血本无归,决定着你是坐观其变还是忍痛出手。
朋友,假如你是一位刚刚入市的新手,抑或是磨刀霍霍,准备在邮市上一展雄风的未来投资者,那么下面的规则或许对你极为有用。能够在没有规则的游戏里发现规则,在不合理的竞赛中发现合理性,才能见你的真功夫,才能证明你是一名高水平的投资者。
规则之一:耐心等待,坐观其变,抓住时机,沉着出手,是邮市中的金科玉律。
来自电子一条街上的他,是黄庄邮市中新近涌现出来的无数陌生面孔中的一员,是个实打实的入市新手。入市时带进辛辛苦苦在中关村这条街上好不容易倒腾来的5000元资本。
1991年6月中旬,他一次吃进“熊猫盼盼”小型张一盒,共计100枚。“盼盼”真是“原本闺中一佳丽,落得风尘人难识”,一般来说,小型张发行价格均为2元至5元,“盼盼”的发行价格为10元,邮人嫌贵,感觉有捐款给亚运会的委屈,纷纷不买它的帐,涨幅当然一直不大,直至6月才好不容易蹭到50元一枚。前面提到的他就按50元价格吃进了100枚“盼盼”。
尽管他心里直打鼓,放手一搏的胆量差点儿让位于想吃回头草的怯弱,可是刚过数日,邮市价格像中了邪似的,恰似股市中的那头勇往直前的黄牛,只见它气喘吁吁,一直坚挺,丝毫没有歇下来的意思。
其间,此君经受住了无数掮商、邮商的哄骗和诱压,好不容易耐着性子捱到8月下旬,“盼盼”一鼓作气,此时已然身价百倍,市场价格升至200元一枚。他终于以每枚180元的“优惠价”从容出手,一次净赚多少,读者可以自已算算看。
可见,时间是价格的加速器,价格又是时间的增减函数,如同一条抛物线。
综上所述,耐心等待,坐观其变,抓住时机,沉着出手,乃是邮市上的金科玉律。关键不在于买,而在于卖,如同马克思曾精辟地指出的那样,这是商品实现为货币的“惊险一跃”。如果这一跃没有完成,摔坏的绝不是邮票,而是你自已。
 
 
    正文 第26节:邮票有别于股票
    爬书网 更新时间:2008…7…3 2:13:32 本章字数:2172
        
规则之二:要相信邮票有别于股票,股票扎在手里若遇暴跌只能拼命逃出,往往血本无归,甚至难免死路一条;邮票扎在手里即使跌价也可以东山再起,卷土重来。
邮票是国家法定的邮政凭证,其价格受国家严格控制,素有“国家名片”之称。大概谁也没有见过市面上有跌进面值之内的邮票出售吧!大不了拿去寄信,其价值最终由它的使用价值作为物质基础。
股票则不同,在一个规范和成熟的股票交易市场上,股票价格受众多因素的制约,风险难以预料,一旦失控,亿万资本付之东流,仿佛一下子被魔力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