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上)-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化,同时,年轻的杜邦成员也较多地挣脱家族,涌进其它大公司,进行自己
独立的经营,当然主要是金融性质的。“耸立”在威明顿的被称为“世界化
学首都”正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散射“光亮”。

2。死亡贩子
火药的主要用途大约首先是战争,其次才是所谓的生产建设。作为人药
制造商,杜邦家族能够大获利益,主要便是大发战争财所致。正如两次世界
大战的战火均未烧到美国国上,而作为参战国,被战争刺激起来的制造业,
经济发展以及其他因素,使美国大大地赚了一笔一样,杜邦家族除了没赶上
美国的独立战争而外,自创立公司起,便与内外的战争结下不解之缘,丰厚
的战争“利润”滋养了杜邦,因此,杜邦公司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安
上“死亡贩子”的“雅号”。

早在1804 年,火药厂刚制造出标有公司标识的产品黑火药时,美国政
府便因一些小的战事需要,由杜邦公司承包了政府的全部火药需要,公司的
吹药销售额从第一年的一万美元猛地上升到第3 年的3。3 万美元;而1805
年第一批出口的4 万磅火药,也是因西班牙的拿破仑傀儡政府镇压反抗的需
要。到了1812 年战争时,美国政府的订货量一下子由上一年的5 万磅提高
到20 万磅,第二年又增到50 万磅,极大地刺激了杜邦公司的生产。1846
年5 月的美墨之战,他们接到了政府更多的订购合同。

1846 年开战的美国南北战争,为杜邦帝国的基业带来了更大的好运。
就在开战当年,公司即为林肯政府出售了价值230 万美元的枪炮火药,这是
公司自成立以来的最大一笔交易,而此前家族有人曾因销量不够提议暂时关
闭工厂和解雇500 名工人。杜邦公司贮存的大量黑火药远远满足不了战争的
需要。而此时政府硝石又告紧张,杜邦家族成员又冒险为政府购回硝石同时
获得了提炼这些硝石的政府合同。为满足战场所需,杜邦公司日以继夜地生
产,虽然他们在南部的财产被南部同盟夺去而损失了大约15 万美元(其中
一部分在战后得到了补偿)。但战争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此。战前他们的年
火药销售额从未突破80 万美元,而1861 年单是卖给政府的火药就是此数的
3 倍左右。

1862 年到南北战争结束的1865 年3 月,公司继续在政府手中获得了近
200 万的销售额,这还不算杜邦公司从提炼硝石中赚的近40 万美元。整个
南北战争的4 年中,杜邦公司获得了100 多万美元的巨额利润,为社邦的事
业打下牢固的基础。

从1s65 年到1898 年的相对平静,彼4 月份的美国西班牙战争在古已开
火而告一段落。战争期间政府每天对褐色棱柱形炸药的需求是2 万磅,而杜
邦公司的生产能力仅日产3 千磅。于是动员工人每天干18 小时,杜邦公司
60 天里就完成订货。而这场极为短暂的战争,也给杜邦带来50 多万美元的


收入。

那场为杜邦家族“挣”来“死亡贩子”称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
年爆发。在这场战争中,共死亡2300 万人。而在美国却涌现出两万个百万
富翁,共有13 多万美国士兵的生命换得了他们的暴富。早在美国卷人战争
之前,杜邦公司便已卷入:

1914 年8 月至12 月,英国及其盟国就向杜邦公司订购了2162。 13 万
磅炸药。当时杜邦的年产量为840 万磅,6 个月内,所签合同供应炸药的点
数已达这个数目的13 倍。杜邦家族发了大财,到1915 年2 月,协约国与杜
邦订立合同的金额已近6 千万美元。那年杜邦公司的净收入达到5740 万美
元,一年之内又跃升到8210 万美元。

1917 年美国参战,杜邦家族有了更大的赚钱机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杜邦家族共获得十多亿美元的毛利,23700 万美元
的净利,使杜邦公司从美国的第三流工业公司一跃而居首位,协约国的炮火
所用炸药的40%都是由它生产供应的,1915 年内签订军火合同总额达34700
万美元,战争把杜邦家族的胃口撑得饱饱的,从而有能力从事更多更大的投
资。

日本入侵中国和欧洲列强间的重新对峙,又开始呈现战争气氛。有了雄
厚实力多向发展的杜邦家族那时声称企业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全世界
实现公正与持久的和平。但这并不妨碍它在已经拉开序幕的人类至今为止最
大的一场热战中赚钱。事实上,自上次战争以来,杜邦就组成了一个由300
名火药专家参加核心,这些成员一直被列在工资表上,以便从事和平时期化
学品生产的工厂能够迅速转入生产军火。二战期间,杜邦公司生产了405000
万磅火药,相当于战时全国总产量的70%,比杜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
产量增加了3 倍。然百,整个战争中,杜邦的火药生产只是它总产量的25%,远远低于上次大战(80%)。但是大部分的非火药生产也是为了战争的
需要:杜邦的尼龙代替了日本丝质降落伞;杜邦阻冻剂使军车能在冰天雪地
里行驶。。,自然,这非常正常,当战争成为第一件大事时,整个国家正投
入其中时,企业的生产也必然投入,获利也是正常的、应当的,无可厚非。
战争的需要,促进了杜邦的发展,其营业利润从1940 年的一亿美元猛升到
1941 年的15800 万美元,战争还导致了股本的进一步集中,使杜邦家族的
股份达到空前的数额,杜邦公司本身的国际股份也获得了收益,战后杜邦仅
在法国就收到了他们战时对法国工业的投资和专利的红利52 万美元,1941
年至1945 年的军工生产期间,杜邦家族获得74100 万美元的营业利润,3
倍于一战期间的数额。另外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虽然当时未直接增长杜
邦公司的利润,但隐形增加实难估计,而公司以冷战时期参与氢弹研制时便
又有了直接补贴,而且由获得的核技术等也是一笔创造财富之本。

朝鲜战争的爆发,给二战后的军人工业带来又一笔好生意,杜邦公司当
然属于接受政府大宗订货的巨头之一。1950 年杜邦公司获得13。3%的年利,
是该公司所取得的最高年利之一。通用汽车公司获利更高,从1950 年到1952
年,通用汽车公司在军火合同上总计赚了55 亿美元。朝鲜战争无疑是他们
利润大增的一大原因。

朝鲜战争结束后,国际军备竞赛反而加剧。杜邦公司也获得了国防部的
资助,虽然化学工业产品中只有5。3%用于军事。而杜邦家族的其他行业许
多也在军备竞赛中获得不少好处。


此后的印度支那战争,也使得杜邦家族竭力投入。在1965 年和1966 年
的战争升级岁月中,杜邦公司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最高额利润。虽然公司未曾
公布它在越战中获得的数字,但却证实了国防部军事集结的结果增加使用了
杜邦公司的商品,其范围种类甚广,就在所证实的1966 年,杜邦公司产品
的销售总额创了319000 万美元的新纪录,他们所获得的军事订货,从1964
年的6900 万美元,增加到1966 年的16100 万美元。1967 年,杜邦公司从
军事订货中赚得了2300 万美元,而它的附属机构雷明顿武器公司获得了另
外的15600 万美元。而且该公司继续经营国际原子能委员会设在萨瓦纳河边
的工厂和实验室,直到1989 年合同期满才告中止。

杜邦公司的军事武器一般不公开,包括一些违反国际协定的化学武器,
它还为国防部发展新式武器,到1969 年它的军事订货达到了创纪录的21000
万美元。本年度,杜邦家族的其他企业也在军事订货上大步迈进。在国防部
这年的军事订货百分比中,杜邦公司及其子公司达到总额的6。8%。大体而
言,从1964 年到1972 年,杜邦公司一家就从军火合同中捞到10 亿美元以
上。

冷战结束后,预示着世界局势的进一步缓和,虽然军备依旧占据了大量
的人、财、物,毕竟民用品的市场更加广阔而久远,无论着眼于目前还是将
来,加大民用品的开发和制造具有更大的诱惑力,1987 年杜邦在美国和加
拿大出卖了其火药业务。然而因杜邦财团的军工领域的直接间接网络,总有
相当可观的军事订货继续并将持续下去为其创造财富。而且在包括大如海湾
战争,小如对巴拿马的侵入之类的局部战争中,美国军队仍然运用了多项杜
邦的制品。

杜邦的军人出口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 世纪40 年代以前,
其军火出口的业务已深入到欧洲和甫美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也深入到包括
中国在内的亚洲许多的国家和地区,同时伸进非洲一些国家。在此期间,杜
邦家族充分利用了胡佛作商务部长八年、总统四年的政策,不断扩展海外军
人市场,也扩展军人投资市场,比如投资30 几万美元购买了墨西哥火药公
司的50%股份,在阿根廷、法国等国家也大量购买一些火药公司的股份。。
而且轴心国的兴起也给杜邦的业务带来好处。日本购买了公司的氨炸药配
方;公司向意大利化学公司投资一百多万美元,并购买了意大利赛璐珞公司
的70%的股份,德国的重新武装自然使杜邦挣了不少纳粹的钱。

不过即使是单纯的军火工业也不能单靠战争生存,何况杜邦家族这种涉
及商甚广的产业体系。而且战争期间全力为战争眼务,有时是经济利益关系,
有时则是国家政治利益关系,甚至有时还是被迫的行为,皆不好褒贬,何况
两次世界大战,美国代表们应该算是“正义”的一方,发战争财,如果说在
商言商的话倒也可以理解,战争的根子大约不能多从军火商的身上找,虽然
他们可能促使战争更加残酷。倒是在杜邦家族的整个历史上,他们都从战争
中获得了经济效益:在其公司的每次扩展时期,几乎都有前一次战争的利润
作基础,而且常常起异常重要的作用。历次拿破仑战争以及与美国政府订立
的合同,使杜邦公司在发展的初期便得以较好地生存;

1812 年战争为公司以后20 年的发展储备了必要的资金;

19 世纪40 年代的墨西哥战争和50 年代的克里米亚战争也起到了类似
的作用;南北战争为1865 年后建立公司的托拉斯提供了资金;第一次世界
大战所获的近亿元剩余资金则用在了化学工业和汽车工业的发展上;此后的


战争所获不再占绝对优势,却仍然为杜邦家族的繁荣、财产的增加起到了较
大的推动作用。


三、美国之子

新兴的美利坚合众国为杜邦家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包
括人文的、自然的。与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战争的不断发生一样,那种环
境条件一直是杜邦家族财产保证之一。

也许,1799 年10 月2 日,当13 名杜邦家人登上那艘名叫“美国之鹰”
号的美国船从法至美的时候,近两个月的海上旅行并不轻松。杜邦家的旗帜
带着法国贵族的遗风,企图引领他们在新大陆实现旧时代的梦想;大约他们
设想的美国尚是荒凉的待垦的情形,事实也确实如此。那时的美国尚未购得
路易斯安娜,地盘仅是后来的一半左右,而立国仅二十几年,更为拓荒者留
着无限的“处女地”。然而毕竟美利坚合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