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靖康内讧解析+张邦炜-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靖康要录》卷一,政和七年十月。

    '82'《梁溪集》卷一百七十六《建炎进退志·总叙》。

    '83'《宋史》卷三百五十八《李纲传上》。

    '84'王夫之在《宋论》卷八《徽宗六》中对李纲建议徽宗内禅持否定态度,甚至认为:“内禅之失,不可救矣”;李“纲其罪之魁与!”(中华书局1964年点校本)为避免枝蔓,将另作讨论。 

    '85'《长编纪事本末》)卷一百四十六《内禅》。

    '86'《会编》卷五十五,靖康元年九月十九日“李纲罢宣抚使”引臣寮上言。

    '87'《靖康要录》卷十一,靖康元年十月一日。

    '88'《少阳集》卷一《登闻检院三上钦宗皇帝书》。

    '89'《会编》卷三十二,靖康元年正月三十日“陈东乞诛六贼”引陈东上书。

    '90'许翰:《襄阳文集》卷四《论吴敏札子》,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1'《文忠集》卷三十一《徽猷阁待制宋公映墓志铭》。

    '92'《东都事略》卷一百九《李熙靖传》。

    '93'《会编》卷五十四,靖康元年九月五日“吴敏落观文殿学士宫祠”引臣寮又上言。

    '94'《靖康要录》卷十一,靖康元年十月十一日。

    '95'《会编》卷四十三,靖康元年三月五日“汪藻上宰执札子”。

    '96'《长编纪事本末》卷一百四十六《内禅》。

    '97'《会编》卷二百二十八绍兴三十一年五月二十二日“礼房报孝慈渊圣皇帝升遐”引李丙《丁未录》及《钦宗实录》记载,当传位诏拟定后,钦宗“俯伏感涕,力辞,因得疾。召东宫官耿南仲视医药,至夜半,少苏。翌日,又固辞,不从。”《会编》卷九十六《诸录杂记·靖康小录》又记载,金军攻破开封外城后,钦宗仓皇奔走,正与其叔父、越王赵※相遇,他立即将龙章给予越王,幷叫道:“叔叔自做取,我元道来,我了不得,亦不愿做官家!”越王的回答是:“死罪,安有此理!”钦宗居然不愿做皇帝,在通常情况下,只能视为虚伪,但在行将亡国之际,是可以理解的。

    '98'《挥麈录》后录余话卷一《佑陵召东宫》。

    '99'《宋史》卷三百五十七《何灌传》。

    '100'《少阳集》卷一《登闻检院三上钦宗皇帝书》。

    '101'《长编纪事本末》卷一百四十六《内禅》。

    '102'《少阳集》卷一《登闻检院三上钦宗皇帝书》。

    '103'《会编》卷三十二靖康元年正月三十日“贬梁师成节度副使”。

    '104'《长编纪事本末》卷一百四十六《内禅》。

    '105'《靖康要录》卷九,靖康元年七月二十七日。

    '106'《少阳集》卷一《登闻检院上钦宗皇帝书》。

    '107'《长编纪事本》卷一百四十六《内禅》。

    '108'《青宫译语》。

    '109'《浮溪集》卷十二《王宗氵楚散官安置制》,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0'《会编》卷二十八,靖康元年正月六日“王宗氵楚主管殿前司公事”。

    '111'翟汝文:《忠惠集》卷一《赐权管干殿前司公事王宗氵楚辞免殿前都虞候恩命不允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2'《长编》卷一百四十六《内禅》。

    '113'《系年要录》卷一百七十七,绍兴二十七年八月甲午。

    '114'班固:《汉书》卷一下《高帝纪下》幷颜师古注,中华书局1962年点校本。 

    '115'《靖康要录》卷一,靖康元年正月二十八日。

    '116'《靖康要录》卷十一,靖康元年十月一日。

    '117'陈均:《九朝编年备要》卷三十,靖康元年正月已巳,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8'《挥麈录》前录卷一《靖康中邓善询随车驾次雍丘》。

    '119'《靖康传信录》卷二。

    '120'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乐府·御词》,前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0年点校本。 

    '121'陈东《少阳集》卷一《登闻检院二上钦宗皇帝书》称:“童贯等辈统兵二万从行”;《系年要录》卷一载:靖康元年正月己巳,“童贯与殿前都指挥使高俅继领胜捷军及禁卫三万五千名扈从”。这两个数字显然太夸张。

    '122'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九《童贯之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点校本。 

    '123'《编年录》卷十三,靖康元年三月丙申“童贯池州居住”

    '124'《会编》卷三十一靖康元年正月二十四日“诏王黼长流衡州”引《靖康遗录》作“负固村”,因系王黼死地,“百姓谓之负国村”。

    '125'《宋史》卷四百七十《王黼传》。

    '126'参看何冠环:《<水浒>第一反派高俅事迹新考=,载台湾《东吴历史学报》第五期,1999年3月。此文对高俅的事迹作了迄今为止最为详尽的论述。但作者说:“徽宗带同心腹近臣(包括蔡攸、梁师成、高伸)离开京师,向南方逃跑”,则是轻信某些笔记的记载所致。如张知甫《可书》称:“道君逊位东幸,梁师成以扁舟出淮。李邦彦为相,都人欲南之,驰入西府(即枢密院),已失一履。时人语曰:‘太傅扁舟东下,丞相只履西归。’”(《国学基本丛书》本)其实,梁师成这时仍在开封。据《会编》卷三十二靖康元年正月三十日“贬梁师成节度副使”记载:“太上皇帝南幸,群奸惧为正人所图,乃留师成宫上,以防其内。外则托李邦彦,相与固天子意。” 

    '127'《会编》卷四十五,靖康元年四月六日“臣寮上言”。侍御史李光则称:“金人内侵,都城危逼,士大夫委职而去者五十二员”(《庄简集》卷九《论在京擅离官守人一等科罪札子》,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8'《会编》卷三十,靖康元年正月十四日“卫仲达、张劝特除名勒停”。张劝,一作张权。

    '129'《靖康要录》卷四,靖康元年三月三十日。

    '130'《少阳集》卷一《登闻检院二上钦宗皇帝书》。

    '131'《系年要录》卷一,靖康元年四月己亥。

    '132'《少阳集》卷一《登闻检院二上钦宗皇帝书》。

    '133'《靖康要录》卷四,靖康元年三月十六日。

    '134'《独醒杂志》卷七《方腊作乱始末》。

    '135'《宋会要》职官六九之八。

    '136'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九十一,中华书局《宋元方志从刊》本。

    '137'《老学庵笔记》卷四。

    '138'《长编纪事本末》卷一百二十八《花石纲》引蔡※:《国史后补》。

    '139'《宣和画谱》卷十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0'“州”字,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补入。

    '141'《靖康要录》卷一,靖康元年正月二十八日。

    '142'《靖康传信录》卷二。

    '143'《会编》卷四十三,靖康元年三月五日“汪藻上宰执札子”。

    '144'《庄简集》卷八《论行宫冒赏札子》。

    '145'《会编》卷四十三,靖康元年三月五日“汪藻上宰执札子”。

    '146'《庄简集》卷八《论内臣邓珙等状》。

    '147'《会编》卷四十三,靖康元年三月五日“汪藻上宰执札子”。

    '148'《系年要录》卷一,靖康元年正月辛巳。

    '149'《庄简集》卷八《论宋焕札子》。

    '150'《少阳集》卷一《登闻检院二上钦宗皇帝书》。

    '151'《宋史》卷四百七十二《蔡京传附蔡※传》。

    '152'《会编》卷四十三,靖康元年三月五日“汪藻上宰执札子”。

    '153'《少阳集》卷一《登闻检院三上钦宗皇帝书》。

    '154'《庄简集》卷八《乞迎奉上皇帝札子》。

    '155'《文忠集》卷三十一《徽猷阁待制宋公映墓志铭》。

    '156'《靖康要录》卷一,靖康元年正月二十八日。

    '157'《靖康要录》卷四,靖康元年三月十五日。

    '158'《宋论》卷八《徽宗六》。

    '159'《靖康要录》卷十一,靖康元年十月一日。

    '160'《独醒杂志》卷七《童贯讨方腊纵军士杀平民》。

    '161'《会编》卷三十九,靖康元年二月十八日“童贯责授左上将军致仕”。

    '162'龚明之:《中吴纪闻》卷六《朱氏盛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点校本。

    '163'《独醒杂志》卷十《朱勔流毒东南》。

    '164'《独醒杂志》卷十《石塔院僧》。

    '165'《会编》卷四十三,靖康元年三月五日“汪藻上宰执札子”。

    '166'《少阳集》卷一《登闻检院三上钦宗皇帝书》。

    '167'王明清:《玉照新志》卷三载胡舜申《乙巳泗州录》。

    '168'《挥麈录》后录卷七《高俅本东坡小史》。

    '169'《会编》卷四十三,靖康元年三月五日“汪藻上宰执札子”。

    '170'《会编》卷七十九,靖康二年二月九日“孙傅等又状申军前”。

    '171'《挥麈录》第三录卷二《徽宗宣曾空青至行宫》。曾纡这时的官职据《浮溪集》卷二十八《曾公(纡)墓志铭》。

    '172'《文忠集》卷三十一《徽猷阁待制宋公映墓志铭》。

    '173'《宋会要》职官六九之八、之十。

    '174'《文忠集》卷三十一《徽猷阁待制宋公映墓志铭》。

    '175'《靖康传信录》卷二。

    '176'《宋史》卷三百五十三《聂昌传》。

    '177'《文忠集》卷三十一《徽猷阁待制宋公映墓志铭》。

    '178'《靖康传信录》卷二。

    '179'《文忠集》卷三十一《徽猷阁待制宋公映墓志铭》。

    '180'《会编》卷四十三,靖康元年三月十五日“太上皇诰赐宋焕”。

    '181'《系年要录》卷一百七十七,绍兴二十七年八月甲午。

    '182'《宋会要》职官六九之二五。

    '183'《宋史》卷三百五十七《谭世绩传》。

    '184'《会编》卷三十九,靖康元年二月十八日“蔡攸责授大中大夫”。《宋史》卷三百五十二《赵野传》载:“徽宗东幸,诏(赵)野为行宫奉迎使。以左司谏陈公辅言,罢(赵)野行。”赵野虽奉诏、未成行之说不确。李纲《奏知朝见道君太上皇帝札子》称:靖康元年三月二十二日,“臣同赵野、宇文粹中、蔡攸等扈从(徽宗,于应天府天庆观、鸿庆宫、神霄宫)三处烧香。”

    '185'洪迈:《容斋随笔》五笔卷二《诸公论唐肃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点校本。 

    '186'黄庭坚:《山谷集》卷八《书磨崖碑后》,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87'曹勋:《松隐集》卷二十六《进前十事札子》,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88'《梁溪集》附录《(李纲)行状上》。

    '189'《庄简集》卷八《论内臣邓珙等状》。

    '190'《九朝编年备要》卷三十,靖康元年三月“命李纲迎上皇于南京”。

    '191'《靖康传信录》卷二。

    '192'《梁溪集》卷八十三《太宰徐处仁等上道君太上皇帝表一首》。

    '193'《梁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