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叛逆年代-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只看到教堂和它前面的停车场,没见到学校,心想:“原来美国人上教堂,就是上学。 
  ”直到上学的前一天,老妈带我去注册,绕过教堂,经过一大片红砖墙,看到一扇小门,上面挂了一个白色的十字架,下面写着一行小字———圣家(Holy Family)。几个穿蓝色宽条纹制服的小孩,主动跟老妈打招呼,我才知道原来学校躲在教堂后面。 
  老爸决定送我上天主教私立小学,大概因为听说去公立小学的东方孩子,常因为种族歧视而挨揍。 
  这里的同学果然很友善,他们排成一行,跟我握手。 
  “你叫什么名字?”一个同学问。 
  我怔了一下,不懂他说的话,四周所有的同学居然一齐大声问:“你叫什么名字?” 
  我惊慌得愈不知所措了,终于想起自己会的一句,低着头,小声说: “我不知道!” 
  一下子,全安静了。接着整个教室笑成一团。老师赶忙挥手,把笑声压下去。 
  “他叫‘轩刘(Shiuan Liu)’。”老师拿着资料卡,念出我的名字。她的发音很怪,读成了“尚卢”。 
  从此,我就变成了“尚卢”。 
  其实没来美国之前,我已经会了英文的大小写,也学了几句基本的会话。 
  但是那天,我为什么连最简单的一句,也没听懂呢? 我发觉,跟老爸、老妈学的英语好像不管用,因为美国孩子都不那么说。即使说,也不是那个调调。学英语,由过去最没道理的事,从上学的第一天,变成我心里最重要的事。 
  我知道:如果我不学,我会孤独。 
  如果我不学,我会被欺负。 
  如果我不学,就像上学的第一天,即使别人不侮辱我,我也会有被侮辱的感觉。 
  这就是,为什么每个半句英语不通的孩子,到美国没多久,英语都能讲得呱呱叫的原因。 
  把你丢进去,让你浮浮沉沉、自生自灭,若你不想淹死,自然就会了。 
  而且,父母的教育水准愈差,他们孩子的英语可能说得愈“道地”,说得没一点中国腔,跟老美一模一样。 
  因为,他们的父母没有以自己不标准的英语教孩子,孩子完全是跟美国人学的! 对我的导师,一头蓬松白发、五十多岁的普兰蒂太太(Mrs。Pruntey)来说,我必定是她教学生涯中的一大挑战。 
  她把一个小笔记本和一支铅笔交到我手上,看着我把黑板上她规定的功课,一个字、一个字地照抄下来。 
  我只是照抄,不懂字的意思,也不知道单字与单字需要间隔。 
  但是普兰蒂老师并不立刻纠正我,更从来没帮我抄过一个字。她只是不断点头: “很好!很好!” 
  我感谢她,她懂得教语文的道理———把我丢下去,让我自己挣扎。 
  挣扎中,学得最快。 
  我也感谢莉莉(Lily)。她是希腊人,有着一头深褐色的鬈发和像日本卡通娃娃一样大大的、湖水般的眼睛。 
  我不记得我们是怎么“搭上线”的。 
  只记得每次,我都用一个耸耸肩,加上手势和几个支离破碎的单字开始“交谈”。   
  我的初恋(2)   
  我们居然很来电。 
  我没有玫瑰花可以向她示好,但我很会折纸,每天都折几只鹤和船送给她。看她抽屉里有我的一大堆折纸,是我最大的快乐。 
  我甚至自己发明了几个花样,折出非常复杂的太空船,送给她。 
  小学二年级,我居然证实:爱情,是艺术创作最大的原动力! 但是,有一天,我发现她居然把我折的一只鸟,送给另一个女生。 
  我很不高兴,整天不理她。 
  她急了,用很快的速度向我解释,快得我一个字也听不懂。 
  我扮了个鬼脸,在我贫乏的词汇里,想找一个恰当的字。我终于想到电视上,当人生气时,常说的一句话: “我恨你!(I hate you!)” 
  她突然呆住了,眼睛里涌出泪水,猛转身,冲出教室。 
  我没有向她道歉,直到看见她放学时,扔掉了所有的折纸,才意识到———我说错了话。 
  三年级结束的时候,我家搬到离市中心较远的湾边(Bayside)。 
  最后一天,老师代我发饼干给每个小朋友。 
  然后,全班排成一列,跟我握手道别。 
  这时候,我已经叫得出每个人的名字,并说一大堆感性的“离别赠言”。 
  但是握到莉莉的手时,我沉默了,眼睛又转向地面,好像我上学的第一天一样。 
  多年后,我上了高中,有一个暑假,在圣若望大学修了几门课。 
  每次去学校,巴士都得经过“圣家小学”,使我想到玛莉修女如何教我们过马路,普兰蒂老师怎么要我们排队上厕所。 
  每次,看到有褐色鬈发的女孩上车,我的心都一惊,觉得那会是莉莉……   
  滚回去,清国奴!(1)   
  · “在美国,除了早有的种族歧视,也有许多复杂的情结。” 
  · 种族歧视常不表现在外面,而表现在骨子里,尤其对弱小的老人和孩子,最没顾忌,也最猖狂。 
  爸爸在地球另一边的美国,好远!但是我也要去。 
  来美国的第一天,奶奶亲自下厨,做她的拿手菜,傍晚,红烧肉的香味,飘满了后面的小巷子。当天路过的人,大概都猜到———有家中国人搬进来了。 
  第二天中午,有个警察来按门铃,说邻居告我们的垃圾太臭,以后只准在收垃圾的前一天晚上,把垃圾桶拿到门口,而且要把盖子盖好,免得狗来翻。 
  据说狗只要吃过中国人的食物,就再也不爱吃“狗罐头”了。 
  警察留下一张罚单。老爸回家跳了起来:“我前天还看到对门邻居,一大早就把垃圾拿出来。为什么专罚我们?” 
  后来我猜,告我们的八成就是对门。 
  每次我经过对门,里面的小孩就会对着我喊。 
  我听不懂,对他们笑笑。 
  他们居然用手把眼睛拉成细线,再龇成暴牙的样子,发出很奇怪的“ji ji ga ga”的声音。 
  “他们是在嘲笑中国人。”老爸说,“小孩子,不用理他!” 
  可是才不久,有一天球滚到了对街,我过去捡,正巧那家女主人坐在门口晒太阳。她居然站起身,指着我家,对我吼。 
  我听不懂她说什么,但是看手势也知道———她要我滚回家。 
  晚餐桌上,我告诉老爸。 
  老爸站起身,把筷子扔在桌上: “走!拿着咱们的羽毛球拍,趁天没黑,到对街打球去!” 
  我去了。打得很烂,担心对面人家会出来骂我们。 
  很安静。他们只是躲在屋子里,从窗帘后面偷看。 
  “你好好练球,不要丢人!白人很现实。如果你是黑人,搬到他家旁边,他会恨死你。但如果你是得诺贝尔奖的黑人,他会主动跟你打交通,然后逢人便介绍,说你是得诺贝尔奖的人。”老爸强调,“得诺贝尔奖的黑人不算黑人!” 
  我听不懂,但感觉到了。 
  才过几天,就有一对黑人夫妻来按门铃。他们穿着整齐,谈吐也很亲切。老爸说他们是来问我们,会不会反对他们搬到附近。 
  “美国蓝天绿地,自由民主,你们为什么要问我呢?”老爸笑道。 
  “为了我们的孩子!人们可以不接受我们,但希望大家能接受孩子!”黑人夫妇说。 
  我渐渐了解他们的道理。种族歧视常不表现在外面,而表现在骨子里,尤其对弱小的老人和孩子,最没顾忌,也最猖狂。 
  有一天,我在门口扫落叶,一辆车疾驶而过,里面一大堆年轻人,伸出头,伸出手,伸出中指,对我吼: “滚回你的老家!清国奴(Chink)!” 
  我吼回去,他们已经跑远了。 
  还有一次,我在做功课,突然听奶奶在外面惊叫,冲出去,看到对街几个白人小孩,正隔着马路,对奶奶扔石子。 
  我爆炸了,把石头甩回去,向他们大骂。 
  “有种就过来!”他们叫。 
  奶奶拼命抓住我,把我拉回家,我气疯了,狠狠地捶打墙壁。 
  奶奶只是轻描淡写地告诉老妈。她说:“不用提了!冤冤相报,没完!” 
  老爸自己,又何尝没遇过这种状况?他是个自尊心极强的人,别人淡淡一句话,都可能让他记一辈子。 
  他说刚来美国的时候,有一次演讲,美国听众居然问:“台湾有没有冰淇淋?” 
  还有一次,老爸在前院剪草,一辆车子停下来问路,老爸正为对方在想,车子里面居然有个人大叫:“不要问他,他知道什么?日本人!”说完,连个谢字也没有,就掉头而去。 
  “在美国,除了早有的种族歧视,也有许多复杂的情结。”老爸说,“譬如家里的父兄、子弟,二次大战被日本人杀死,或后来死在韩国、越南。那种恨,是埋在心底的。他们分不清你是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还是越南人。   
  滚回去,清国奴!(2)   
  从那次“问路事件”之后,老爸常对我说: “出去问路,不论你问的是小孩,还是老人,是绅士,还是挑夫,无论对方知道或不知道,都要好好地说‘谢谢!’” 
  对面扔石子的小孩,后来成为我的同学,也成了好朋友。 
  我很高兴,他们能解除心中的武装。 
  因为多年之后,我搬到长岛,有一天回到“旧家”附近,发现他们家的前后左右,都住了中国人。 
  赢老爸,有什么意思 · 老妈说:“他将来要出去吃苦,我为什么不让他在家多享几天福?” 
  · 老爸说:“就因为他将来要出去吃苦,所以我现在教他学着吃苦!” 
  高三那年,我提早半年毕业,跟老爸跑了半个中国,这是在四川乐山大佛拍的,背上背的是我老爸的“写生册”。 
  两年前,老爸带我去峨眉山旅行,车子在山道上扭来扭去,刺骨的寒风从悬崖吹来,把一条条云雾像是鬼魂一样,吹进另一侧树林的深处。 
  大家正在提着心、冒着冷汗,老爸突然大叫: “停车!停车!” 
  他跳下车指着悬崖边的一棵树说:“你们看!哪个没公德的人,把汽水罐扔到了树枝上。 
  “ 
  果然,一个可乐罐子,无巧无不巧地夹在三根树枝的中间。 
  “把它打下来!”老爸说。 
  于是老爸、我、地陪、全陪(全程导游)、司机,一起捡石子,扔向几丈外的汽水罐。 
  大家都是年轻人(老爸最老),谁也不让谁。 
  当!汽水罐被打个正着,落入百丈的悬崖。 
  谁击中的? 爸爸! “你是真功夫!”我对他说,众人附和。 
  “你是真功夫!”这是我们家特有的一句话。从小,每天放学,我就可能要喊好几遍:“你是真功夫!” 
  清理院子的时候,老爸会拿起树枝说:“谁能甩得最远,谁就是真功夫!” 
  玩“飞盘”的时候,老爸说:“谁能把飞盘去过这两棵树之间,而不碰到枝叶,谁就是真功夫!” 
  射飞镖、投篮球、打羽毛球、立定跳远,甚至打电动玩具,都要比赛、都要打赌。输的人就要向赢家立正,高喊五次:“你是真功夫!” 
  他赢了,我喊。 
  我赢了,他也不赖皮,立正,对着我喊,只是喊完之后,一定加一句:“虎父无犬子!” 
  上高中以后,老爸常在跑步的时候说:“赌你从这儿,不能一口气跑到家门!” 
  “赌多少?”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