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知道更要做到_ 打造超强行动力-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后的事。因此我能行,你为何就不行呢?

    你说你什么都好办,就是习惯不好办。我前面不是已经告诉你对付习惯的各种诀窍和策略了吗?你先对付一个,难道还对付不了吗?你先从一个容易的开始,难道还困难吗?你把这门槛设计得低一些,难道还费劲吗?你每天用一分钟傻瓜日志只是打打钩、打打叉,难道还做不到吗?……

    因此,如果你以前对培养习惯缺乏信心的话,那通过我前面所说的种种,你应该有信心了吧?而我们知道,信心对我们做任何事都至关重要。一件事做起来没有信心,那很难成功;而如果信心十足,那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为了助你闯过这一关,还有一句特别精彩的名言我要告诉你,因为有了这句话,你的信心就会像插上了翅膀。

    这句名言是世界著名教育专家曼恩说的,他说:“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新的一股,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这句话说得多精彩、多确切、多形象、多鼓舞人心啊!这可以说是我见过的对于习惯的最妙、最精当的比喻。习惯培养的过程,不就是一次次、一天天不厌其烦地重复吗?这不就如我们去缠一根缆绳吗?只要你天天缠,每天只缠一股,这缆绳怎么能不越来越粗呢?而粗到一定程度,这缆绳怎么能不牢不可破呢?这应是常识、是真理、是最朴素的真理。因此明白了这道理、坚信这道理,我们就没有什么好习惯不能养成,没有什么坏习惯不能征服,你说对吗?

    以上就是想助你闯过两道关中的第一道关——信心关。

    第二道关——开头关

    开头关,是你必须闯过的第二道关,对此,我也要助你一把,而且还要用大力来助你一把。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习惯问题上,我觉得这一点尤其突出。

    你知道这半个世纪以来,我们人类在航天事业上最艰难的是什么吗?

    据说最艰难的不是在卫星、飞船飞向太空后的几万公里、几十万公里、几百万公里、几千万公里上,而是在它们飞离地面最初的几公里、几十公里上。

    为什么?

    因为惯性的力量——要飞离地球,最难的、最复杂的就是一开始就要克服地球的这种惯性引力、摆脱地球的这种惯性引力。

    而任何一种习惯的养成都是如此,首先要征服这种极顽强、极顽固的惯性引力。而我们人类仿佛与生俱来的惰性,便是这种种惯性力中最可怕的一种。因此,不解决这个问题,一切就无从谈起。

    那如何闯过这道关、突破这道关呢?

    根据我的体验和研究,我对你有以下两点忠告:

    忠告之一——立即行动

    立即行动,是我对你要闯过这开头关的忠告之一。

    在“习惯‘五动’理论”中,我一开始就谈到了这一点——起动。因为在生活中有太多的人是没有这种起动力的。他们可以想,可以说,可以谈,甚至是夸夸其谈,但就是不会动,不会起动。而你不动,不起动,不立即行动,当然一切就无从谈起。因此想好了,策略性、可行性、操作性全齐备了,就必须立即行动,这是你要闯过这开头关的关键之点。

    这一点很像我孩提时代从家乡小桥上跳水,开始总在那里犹豫。实际上,你只要闭着眼睛,往下一跳,最多就呛几口水。而有了这开头第一次,以后就不在话下了。

    这也很像我少年时代因家境贫困上街卖鸭蛋,开始也总是迟迟喊不出口,但实际上只要横下心,喊出这关键的第一声,以后也就无所谓了。

    这一点还特别像我们学英语。我们身边有多少人,苦学了多少年英语,还只是个“哑吧英语”啊!但实际上只要敢于大胆而坚决地喊出第一声,以后这一百声,一千声,一万声,甚至万万声都是不难的。

    因此要突破这开头关,奥妙之一、关键之一就是要立即行动。否则,再美妙的种种,可能都会与你擦肩而过。

第三部分 习惯培养的三大要诀 简明而又高效的培养习惯妙方(6)

    而也许正因为此,在本书一开头就给你介绍的十卷羊皮卷中,专门有一卷是论述这一点的。因为它写得太精彩了,因此在这里引述其中几段,为你闯过这开头关加油打气、擂鼓助阵:

    “我的幻想毫无价值,我的计划渺如尘埃,我的目标不可能达到。

    “一切的一切毫无意义——除非我们付诸行动。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一张地图,不论多么详尽,比例多么精确,它永远不可能带着它的主人在地面上移动半步;一个国家的法律,不论多么公正,永远不可能防止罪恶的发生;任何宝典,即使我手中的羊皮卷,永远不可能创造财富。只有行动才能使地图、法律、宝典、梦想、计划、目标具有现实的意义。行动像食物和水一样,能滋润我,使我成功。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即使我的行动不会带来快乐与成功,但行动失败总比坐而待毙好。行动也许不会结出快乐的果实,但没有行动,所有果实都无法收获。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我是雄狮,我是苍鹰,饥即食,渴即饮,除非行动,否则死路一条。

    “我渴望成功、快乐、心灵的平静。除非行动,否则我将在失败、不幸、夜不成眠的日子中死亡。

    “我发布命令,我要服从自己的命令。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成功不是等待。如果我迟疑,她会投入别人的怀抱,永远弃我而去。

    “此时。此地。此人。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你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吗?你想铸就自己的未来吗?你想使自己梦想成真吗?你想在自己的习惯上狠下功夫吗?那么请你现在就付诸行动、立即行动吧!否则,再迟疑下去,等你醒来一看,你的同伴也许早就把你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以上就是我助你闯过开头关的第一个忠告。

    忠告之二——熬过前3天

    熬过前3天,这是我助你闯过这开头关的第二个忠告。

    这是为什么?

    因为培养习惯,许多人都是在这前3天给“壮烈牺牲”掉的。

    这是何缘故呢?

    因为习惯的改变,根本上说,是对一个人的改变,因此它必然会遇到强大的阻力。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上帝的一种特意安排。试想,倘若我们人也像孙悟空似的说变就变,那不就乱了套——你娶的爱妻刚才还是柔情似水的靓女,但倾刻间就变成了一个一脸刻薄的刁婆,那你怎么受得了?因此我们老在说变,但对许多东西来说,是不能随便变的。

    既然不能随便变,要变,当然就会有阻力;而有阻力,尤其这阻力一大,当然就会让人难以接受,很不舒服。于是,许多人就会在此自动“壮烈牺牲”掉了——我好好的日子不过,为什么偏要让自己天天这样难受、天天这样不舒服呢?这不是典型的自作自受吗?

    如果你也这么想,那我就要告诉你,你这是完全误解了。

    我为何这样说呢?

    因为实际情况完全不是如此。我们培养习惯,开始几天你的确会难受,的确会不舒服,但假如真有上帝,上帝是绝不会让你永远如此的。实际上你只要熬过了这前几天,尤其是熬过了前3天,后面就是坦途,就是一马平川,就是无限风光。对此你不清楚,我却太清楚了,因此我要给你讲一个我亲身经历的真实故事。

    我当年在清华上大学的时候,正好赶上红卫兵时代。那时我们这些涉世不深的年轻人都可以说是热血沸腾。当时全国兴起大串联,学当年红军长征,于是我与我们同年级同学林大炎、俞明华、王士国打起背包、举着红旗,开始了从北京到延安的长征。

    但哪知我们雄赳赳、气昂昂出发后的第一天,我就差点败下阵来。

    这是为什么?

    原来那天傍晚到红卫兵接待站过夜,洗脚时我一看,吓了我一大跳——满脚都是泡。

    这怎么办?尤其第二天起床前,睡在床上浑身酸软,骨头架像散了似的,根本不想起来。

    但学红军,还发了誓,总不能在第一天就败下阵来!因此第二天只能咬着牙坚持。

    但没想到第二天到了驻地脱下袜子再一看,这下可真把我给吓住了——满脚水泡竟变成了满脚血泡!

    “天哪,这长征我怎么能走下去?”我心中几乎要惊叫起来,并暗想:如果以后天天如此,那怎么办,怎么受得了?

    记得第三天出发时,我真地太勉强了,当初的豪情早已荡然无存。我找了根棍儿,一步一瘸,像受了伤的俘虏似的跟着他们三个,心中充满了疑虑、迷茫、忧心、甚至恐惧,因为依此情景,这漫漫长征路我怎么可能走下来呢?

    ……

    以上绝对是当时最真实的情况。而我当时也只能咬着牙坚持、坚持、再坚持。这当然已不是一种豪情万丈的坚持,而是一种无可奈何、进退两难、濒于崩溃的坚持。

    然而使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五六天以后,这情形竟完全变了。这转变究竟从哪一天开始,我现在也没搞清楚。反正大致五六天后,我们变得越来越精神,越来越抖擞了,每天背着包走五六十里、七八十里像玩儿似地,根本不在话下。而每当我们经过一个村庄,进去前我们四个还一定要高举红旗、列队行进、放声高唱毛主席语录歌,以抓住一切机会宣传毛泽东思想……

    以上经历对我的印象太深了,可以说终生难忘。这件事给我一个极深的启示——当我们做一件有一定难度的事情时,最艰难的,实际就是前几天。而过了这几天,过了这个坎,过了这道关,后面真地就是坦途,就是一马平川,就是无限风光。经过研究和实践,我发现每一个习惯的培养过程几乎都是如此,前几天差不多都有一个坎,都需要你突破。而一旦你突破后,后面的一切就会变得越来越顺。

    那为何会产生这种情况呢?

    对此我再举一个例子,你也许能很清楚。

第三部分 习惯培养的三大要诀 简明而又高效的培养习惯妙方(7)

    比如你从没干过体力活。开始干时,你手上一定会起泡;再干下去呢?水泡会变血泡;而再干下去呢?奇迹产生了——这血泡变成了老茧。

    你可别小看这老茧,这老茧是什么?这老茧就是上帝为了让你适应新环境、新习惯,特地为你“制造”出来的一种东西。实际上在我们人类的机体里,早已预设了这种奇妙的机制,让你去适应不同的环境。比如农民总要蹲在地上拔草、间苗、做各种农活,而为了让他们适应这种环境,我们体内的这一机制就会自动使其与“蹲”有关的肌肉增强起来、发达起来。因此我们看到有许多人下棋、吃饭、聊天、观赏,总喜欢蹲在那里,就如陕西十大怪,“板凳不坐蹲起来”。为什么?因为有了这强健的“蹲”肌,习惯了这蹲,这蹲是舒服的,而不蹲反而是不舒服的。

    因此,为了让我们适应各种环境、各种习惯,我们体内会自动产生各种类似“老茧”、“蹲肌”一类的东西去与之相适应,这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