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真做人,世故做事-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
天真做人世故做事 作者: 张远冰 张春雪  
A篇 近路不快,快路不近
序:带着领带上路
  一个男子在骄阳似火的大沙漠里行走,他两天没能喝上水,舌干口渴。
  忽然,他看见前面有个骑骆驼的人,就向他讨一点水喝。
  那人说道:“我这里只卖领带,你先买一条,水慢慢就会有……”
  “我要的是水!是水!!!领带有屁用?!”一顿暴斥,他头也不回地向前赶路。
  毒辣的太阳,几乎把他身上的血都要榨干,他渴得快晕倒了。
  这时,他发现不远处又有一个骑骆驼的人,乞求道:“请您卖点水给我……”说着将大把钞票向外掏。
  “我这里只卖领带……”
  男子气得发疯,几近绝望,可现在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他继续向前慢慢蠕动,突然眼睛一亮:前面有一家豪华宾馆!
  正准备进去,他被看门人拦住了。
  “不行!”看门人说,“这是一流宾馆,没有领带不得入內!”
  里面传来“哗哗”的水响,男子眼前一黑,倒毙在宾馆门前。
  
  常常,有人失败不在于没有明晰的目标,恰恰在于有太过清晰的目标。清晰得看不见一切,除了目标。
  在匆匆赶往目的地的旅途,不屑带上一条看似无用的“领带”。结果呢,永远无法找到心中甘甜清冽的泉“水”——他被辉耀的目标挡住了眼睛!
  好了,朋友,也许现在你已在路上。慢点,暂停你急促的脚步。
  耽误了你赶路?对不起,我只想告诉你,别忘了,带上一条“领带”。
  “领带”?“领带”在哪里?
  向后翻。


A篇 近路不快,快路不近
近路不快

  近路有时不快,
  快路常常不近。
  
  在法国,土豆种植很长时间都没有得到推广。
  宗教迷信者不欢迎它,还给它起了怪怪的名字——“鬼苹果”;医生们认定它对健康有害;农学家断言,种植土豆会使土壤变得贫瘠。
  法国著名农学家安瑞?帕尔曼切曾在德国吃过土豆,决定在祖国培植它。可是,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未能说服任何人。
  面对着人们根深蒂固的偏见,他一筹莫展。
  后来,帕尔曼切决定借助国王的权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1787年,他终于得到了国王的许可,在一块出了名的低产田上栽培土豆。
  帕尔曼切发誓要让这不受人欢迎的“鬼苹果”走上大众的餐桌!
  他耍了个小小的花招——请求国王派出一支全副武装的卫队,每个白天都在那块地里严加看守。
  这异常的举动,撩拨起人们强烈的偷窃欲望。
  当夜幕降临,卫兵们撤走之后,人们便悄悄地摸到田里偷挖土豆,然后,再小心翼翼地将它移植到自家的菜园里。
  每晚,土豆田里都能迎来一些蹑手蹑脚的偷窃者。就这样,土豆这丑丑的小东西昂然走进了千家万户。
  帕尔曼切终于夙愿得偿。
  我为那长在法国土地上的土豆感到庆幸,更为帕尔曼切的执著与智慧唏嘘不已。
  我凝视着自己的双手,殷殷叮嘱它:假若你捧住了一株值得捍卫的秧苗,你就要以心为圃,以血为泉,培植它,浇灌它,守望它,期待它,动用整个生命的力量去磨圆一个块茎,让世界知道,有一块方寸之地,最适宜种植奇迹……


A篇 近路不快,快路不近
卖防毒面具给北极熊

  庸人等待机会,
  凡人捕捉机会,
  超人制造机会。
  
  有一个推销员,以能够卖出任何东西而出名。
  他已经给一个四肢发达的年轻人卖过一副拐杖,给一位健壮的长跑运动员卖过一辆轮椅,给瞎子卖过一台电视机。
  但他的朋友对他说:“只有卖给北极熊一个防毒面具,你才算是一个优秀的推销员。”
  于是,这位推销员不远万里来到北方,那里是一片莽莽雪原。
  “您好!”他对遇到的第一只北极熊说,“您一定需要一个防毒面具。”
  “这里的空气这样清新,我要它干什么?!”北极熊说。
  “现在‘非典’时期,我们地球人都有一个防毒面具。”
  “真遗憾,可我并不需要。”
  “您稍候,”推销员说,“您已经需要一个了。”说着他便开始在北极熊居住的雪地中央建造一座工厂。
  “你真是发疯了!”他的朋友说。
  “不然。我只是想卖给北极熊一个防毒面具。”
  当工厂建成后,许多有毒的废气从大烟囱中滚滚而出,不久北极熊便来到推销员住处对他说:“现在我需要一个防毒面具了。”
  “这正是我想的。”推销员说着便卖给了北极熊一个。
  “真是个好东西啊!”推销员兴奋地说。
  “别的北极熊现在也需要防毒面具,你还有吗?”
  “你真走运,我还有成千上万个。”
  “可是——,能否打听一下,你的工厂里生产什么呢?”北极熊好奇地问。
  “防毒面具。”推销员兴奋而又简洁地回答。


A篇 近路不快,快路不近
捷径

  历尽坎坷,便生智慧;
  走尽弯路,便有捷径。
  智慧是跌倒时的顿悟,
  捷径是弯曲了的直线。
  我的老家在一个偏远的山村,因盛产板栗而闻名。每到深秋,漫山遍野的板栗挂满枝头。当地山民最##忙碌的日子也随之到来。
  因新鲜的板栗最为抢手,所以谁都希望自家的板栗能够先人一步运到城里,卖上个好价钱。
  竞争自然十分激烈。大家争先恐后地从山上采摘果实,然后运回家里,将刚刚收获的板栗悉数倒出,全家老小围成一圈,依其个头大小进行遴选、分级,再马不停蹄地沿着新修的乡村公路运到城里向外批售,就像是在和时间进行一次赛跑。
  可尽管每个人都在分秒必争,但他们发现自己始终要比村里的石根慢半拍。每次当他们心急火燎地赶到果品批发市场时,石根却已喜滋滋地开着空车往回返。
  几年下来,都是如此。人们不禁疑窦顿生:“咦,这小子难道有啥捷径?”
  终于有一天,几个饱尝压价之苦的山民,将笑逐颜开的石根“劫”进了饭馆,向他探询总是抢先一步的捷径。
  石根惬意地呷着酒,两眼眯成了一条缝,不以为然地说:“咳,俺哪有啥捷径?只不过每次摘完板栗,俺就直接装进麻袋里,撂上车,专拣坎坷不平的山路走,一路颠簸下来,小的就漏到了下面,大的便留在上面。虽然这比走平路要慢一点点,但也省去了用来分级、挑选的时间。两相冲抵,结果还是节约了时间……”
  一语道破迷津,众人愕然。
  一帆风顺的旅途只能酿就墨守成规的思维,而人生中的捷径从来都是在经历了颠簸与坎坷之后才赫然闪现。


A篇 近路不快,快路不近
挡住眼睛的目标

  专注目标时,目标挡住了眼睛;
  无视目标时,目标出现在眼前。
  
  一位犹太人走进银行贷款部,大模大样地坐了下来。
  “请问先生,您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吗?”
  经理一边小心翼翼询问,一边打量着来人的穿着:名贵的西服,高档的皮鞋,昂贵的手表,还有镶宝石的领带夹子……
  “我想借点钱。”
  “您想借多少?”
  “1美元。”
  “只借1美元?”经理惊讶得张大了嘴巴。
  “难道他在试探我们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效率?”于是便装出高兴的样子说:“只要有担保,无论借多少,都可以。”
  “好吧,”犹太人由豪华皮包里取出一大堆股票、国债及其它债券放在经理的办公桌上,“这些做担保可以吗?”
  经理清点了一下:“先生,总共50万美元,足够了。不过先生,您真的只借1美元吗?”
  “是的。”犹太人面无表情。
  “好吧,年息6%,一年后归还,我们就把这些股票和证券还给您……”
  “谢谢!”犹太富豪办理完手续,起身离去。
  一直冷眼旁观的银行行长从后面追了上去:“我是这家银行的行长,我实在弄不懂,您拥有50万美元的证券,怎么只借1美元呢?” “既然您如此热情,我不妨把实情告诉您:我是到这儿办件事的,可这些票证放在身上不太安全,而几家金库的保险箱租金又太昂贵了。
  “所以嘛,就把它们以担保形式存放在贵行,而这最多也不过交6美分的利息……”


A篇 近路不快,快路不近
智慧门

  成功是华堂,
  智慧是前院。
  推开虚掩的前院大门,
  才能迈进成功的圣殿。
  一
  哲学家来到集市上。
  屠夫问:“你会杀猪吗?”
  哲学家答:“不会。”
  铁匠问:“你会打铁吗?”
  哲学家答:“不会。”
  商人问:“你会经商吗?”
  哲学家答:“不会。”
  他们又问:“那你会什么?”
  “我会思想。”
  众人大笑:“思想值多少钱一斤?”
  哲学家说:“我不能做你们所能做的事,但能思考你们所不能思考的问题。”说完他便开始思考,众则无语。
  二
  有一天,俄国作家索洛古勒来看望列夫?托尔斯泰,说:“您真幸福,您所爱的一切您都有了。”
  托尔斯泰说:“不,我并不具有我所爱的一切,只是我所有的一切都是我所爱的。”
  人们都渴望“有我所爱”,岂不知,“爱我所有”才是最大的幸福。
  三
  一位成果卓著的老科学家和一个年轻的歌星同机到达某市。
  他们走下飞机舷梯时,歌星被围得水泄不通,而老科学家则孑然一身,无人问候。
  事后有人为老科学家鸣不平,但他却说:“歌星是面对面地为人们服务的,我们却是背对背地为大家服务的。面对人群,怎能思考和实验?”
  其实,我们更缺少的,就是这种“背对背地服务”。
  四
  印度有一个古老的故事。
  佛祖为了消除人们的疾苦,就从人间选了100个自以为最痛苦的人,让他们把自己的痛苦写在纸上。
  写完后,佛祖说:“现在,请你们把手中的纸条相互交换一下。”
  结果,这100个人交换看了别人的纸条之后,个个都非常惊奇。
  过去,总以为自己是最“不幸”的人,现在才知道很多人比自己更痛苦,还有什么消沉的理由?
  五
  开学第一天,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做一件事,每个人尽量把胳臂往前甩,然后再往后甩。”
  说着,他做了一遍示范。“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谁做不到?
  可是一年之后,苏格拉底再问的时候,全班却只有一个学生坚持下来,这个人就是以后的大哲学家柏拉图。
  六
  一乘客上了出租车,并说出自己的目的地。
  司机问:“先生,是走最短的路,还是走最快的路?”乘客不解:“最短的路,难道不是最快的路?”
  司机回答:“当然不是。现在是车流高峰,最短的路
  交通正拥挤,弄不好还要堵车,所以用的时间肯定要长。你要有急事,不妨绕一点道,多走些路,反而会早到。”
  生活,的确经常需要这样的“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