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学入门(圣严法师着)-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念佛时,听著大众的声音,而不是自己的声音。把自己的心专注在

    那有规律的大众念佛声中,不起任何杂念和妄想。假使还有些微杂念,

    也不用管它,若能大声念,精进勇猛念,那些念头就会越来越少了。如

    □□驮□□n卷四所录慈云遵式的「念佛方法」有云:「若恐心散,须

    高声疾唤,心则易定,三昧易成。」又云:「大声称佛,虽少而功多;

    小声称佛,虽多而功少。……故今特示此法,切劝凡念佛时,一心不乱

    ,高声唱佛,声声相续,不久成功也。」

    绕佛时,不得东张西望,目光自然下垂,若有若无地看著前面一人

    ,顺著节拍,沈稳地向前走。别理会已走到什麽地方,也不要注意别人

    怎麽走,此刻的身、口、意,应该是专注而一致的。等到转念四字佛号

    「阿弥陀佛」时,脚步仍然配合著木鱼的声音走。敲二下木鱼,移动一

    步。心里依然保持平静,同时要一面听大众的念佛声,一面随著称念佛

    号,不可只听人念而自己不念。

    印光大师的‘□婴礞□k》有云:「当摄心切念」,「当摄耳谛听

    ,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心口念得清

    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

    绕佛後是「坐念」,坐下前先向上问讯。问讯後以打坐的姿势坐下

    ,尽量使腿脚等任何部位,不感到不舒服为原则。把腰挺直而不是挺胸

    ,小腹放松,不要仰头或低头,如果小腹放松後,无法念佛,则不管小

    腹,而以能念佛为先决条件。

    止静时,坐的姿势不变。但要把身体和头脑放轻松,气沈丹田,舌

    尖轻抵上颚,眼睛微睁,亦可闭上。继续不断地默念四字佛号,不观想

    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此如]□簏*□Y经》所说:「能於一佛,念念

    相续。」又云:「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

    ;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专注念佛而断一切杂念,故如□

    般舟三昧经》云:「心有想是痴心,无想是涅盘。」

    默念时,速度要适中,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太快了会紧张,太

    慢了易生妄想,一直不停地默念。此时也可采用十念记数念佛法,如印

    光大师‘□婴礞□k》所说:「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

    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

    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

    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

    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

    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此本可作出声、默念的两种用法,甚

    至行住坐卧,无时不宜,唯静坐默念时效果更佳。此法乃系参考五停心

    的数息法而来,所以对於初心念佛者,最能摄心。

第一部分 10。念佛与助念(2)

    二、平时念佛

    本寺的念佛会一星期只有一次共修,所以,共修念佛固然重要,平

    时念佛也很重要。平时念佛可分三种:(一)是方便工作忙碌或公务繁

    剧的在家居士修行的晨朝十念法门。即是每日朝起後,修十念念佛。此

    含有多种方式:如宋朝遵式大师教令尽一口气念十句佛号,又元朝天如

    惟则大师则云:「每日清晨,面西正立合掌,连声称阿弥陀佛,尽一气

    为一念,如是十气,名为十念。」或以数口气念十句佛号等。(二)是

    昼夜不离佛号,不论在何时何处或做任何事,心中经常以「阿弥陀佛」

    的圣号为主要念头。此如永明延寿大师,日课佛号十万句。(三)是以

    上两者的折衷,得闲即念佛,事忙则做事,以免心分两头,如此则仍有

    很多机会念佛。

    专心念佛时,不计环境净秽,不论工作贵贱,在清除垃圾、打扫厕

    所乃至正在排便排溺时,也无不可念佛。唯有在须用思考、分析、听讲

    时,不便念佛,因为一念佛就无法专心了。但若能达到永明延寿禅师的

    程度,则随时随地都可以念佛,只是这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训翩A否则是

    办不到的。

    晚上睡觉时,最好是以右侧卧,心中观想光明相,全身放松,心里

    默念佛号,直到入睡。若能持之以恒,久而久之,即便在睡梦中,也照

    样能念佛。万一忘了念佛,那麽,醒来之後,即刻把身体的卧姿调整好

    ,再舒舒服服地躺下,继续观想光明相,并持念佛号。一旦观想光明成

    功,那将不是在迷迷糊糊的情况下睡著,而是睡在清凉自在的光明世界

    中。而且很容易就能消除疲劳,并使精神饱满,身心愉悦。像这样,醒

    时既能作主,睡中也能作主。如此念佛,还有不生净土的道理吗?

    三、念佛三种人

    念佛的人有三种:

    第一种人,是为了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或是使家人开智慧得平安。

    此乃消灾祈福,解怨释结。

    第二种人,是为了人间苦多乐少,生命危脆,所以求愿往生西方极

    乐世界。待至位阶不退,再入娑婆,广度众生,成就无上佛果。

    第三种人,相信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此如禅宗四祖道信大师所说

    :「若知心本来不生不灭,究竟清净,即是净佛国土,更不须向西方。」五祖弘忍门下诸师,则多用「齐速念佛名,令净心」。他们念佛,都

    没想到求生西方,但是每次念佛,都感到身心宁静,烦恼减少,而且自

    己的心力越来越能与佛的慈悲愿力相应。此正是□'无量寿经》所说的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体现。这种人在日常生活中,不但自己能得

    到利益,其他有关的人亦能因他而获得利益。这就是因为念佛恒常不断

    ,最後必得念佛三昧,必发悲智愿行。这一等人,虽不求生净土,但亦

    不得不生。得到念佛三昧时,心外无佛,佛外无心,不一不二,那时,

    时时处处都能见佛在说法,时时处处无非极乐国土了。

    依佛法来说,第一种人,仍属於人天善法,所谓民间信仰的层次;

    第二种人是正信的佛子;第三种人则是上乘的利根。由於众生的业深障

    重,在修行净业时,一开始即以第三种人自居,是不安全的,也是不切

    实际的;然而仅以第一种人的立场来念佛,所求又太少了。以第二层次

    来修念佛法门,是最落实可靠的,既可深植善根而臻於上乘,又能兼得

    消灾植福的现世利益。

    75。3。22。於农禅寺福慧念佛会开示.陈明霞录音整理

第一部分 11。念佛法门的层次

    修学念佛法门可分两种层次,第一种是求感应;第二种是不求感应。但是,若不从第一种开始,而直接修学第二种方法的话,可能有些人比较不容易做到。今天有人问我:「]赵知绣g》里禅宗的六祖慧能大师说:『东方人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念佛要到那里去?』这句话是不是反对净土?」我回答:「不是的,因为净土法门是三根普被,程度浅的人修净土,程度较高、根器更深厚的人也是修学净土,只是态度不一样罢了。」

    初机学佛的人,如果不求感应,由於信心不足,很容易起退心,修不了多久就会说「没有净土,不想生净土」等等的话,也不想继续修行了。如果首先告诉他净土佛国是实有的,佛经所说是绝对可信的,特别是阿弥陀佛以本愿力度一切众生是最可靠的,凡是相信弥陀法门,持念弥陀圣号,愿生弥陀国土者,当来必定往生彼国。假如,自己没有生死自主的力量,甚至连主宰自己身心的力量都很薄弱,就说有把握达到禅宗六祖那样的程度,这种人自信虽然可嘉,可惜没有实证的自信,只是虚骄、狂妄、不切实际而己。所以劝导初机学佛的人,修净土念佛法门,依弥陀愿力求生西方净土,是最可靠最安全的。

    有些年轻人,误认为念佛是为老年人而说的法门,至於年轻人,在世界上正准备做很多的事情,大概没那麽快就离开人世间,又何必急著念佛求生净土呢?可是,谁有把握自己能活到几岁?更何况,求生西方,只是一个愿望,谁说念佛的人一定是立即会死亡?生西方净土,是极终的目标,却不是说现在念佛现在便去。等到要去的那一天才念佛,恐怕已无力念佛了,所以在平时就得先做好准备。

    再说,平时念佛,心向西方净土,也有现世的利益可得。阿弥陀是梵语音译,意为无量寿与无量光。所以□'无量寿经》说:「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华(莲华)。」又说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如能一心称念佛名而得念佛三昧,则如]j智度论》所说:「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及先世罪。」念佛不仅为求临终往生净土,也能消除现世烦恼及先世的罪障,而得种种利益。念佛者既如人中的莲华,则何愁不得健康长寿、幸福和乐、吉祥如意、受人尊敬等等的利益呢?这都由於念佛的人,心向著佛,能有净化身心、庄严环境的力量的缘故。比如]j阿弥陀经》所见第二十五愿:「光明照诸无央数天下幽冥之处,皆大光明,……

    见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又第四十六愿:「闻我名号,皈依精进,皆逮得普等三昧,至於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诸佛。」继续不断地念佛,如能念到不念而自念,念到自己和阿弥陀佛互相交融、不分彼此的时候,虽然还没有死,实际上已经是在极乐世界了。极乐世界在那里呢?经上说:从此土向西方,距离十万亿个佛土之外。可是当我们念佛念到非常纯熟的时候,自心之中自会现出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如□'无量寿佛经》云:「於现身中得念佛三昧」,「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可见,弥陀净土的清净庄严,解脱自在,都可以在未死之前的心地中出现,虽然弥陀的四十八愿,多半是为成就西方的极乐国土,以及接引众生往生彼国而发。所以净土虽泛指诸佛国土,而诸大乘经中,独对弥陀净土的赞扬最多。

    念佛而不求现世利益,也不求往生西方净土,那必定另有殊胜的方便才可以,否则念佛而没有目的,为什麽又要念佛?禅宗的四祖道信禅师、五祖弘忍禅师及其弟子神秀禅师,都讲到念佛法门。道信的’w心方便》有云:「念佛心是佛。」,并引□'无量寿经》:「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根据▲□k宝纪》所说:「忍、如、大通之世,则法门大启,根机不择,齐速念佛名,令净心。」也就是说五祖弘忍及其弟子法如、大通(神秀)等,都用念佛法门普遍接引群机。到了六祖慧能的□绣g》,主张「不染万境而常自在」的「无念」,实即是四祖以来所称「念佛心是佛」的表现。不过,不用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