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藏王统记-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嗡、嘛、呢、叭、咪、口/牛,此诸法心要,最胜开示之六字大明咒,若仅见一次,亦能获得不退转地(186),成为济度有情之舵手。若仅闻一次,亦能获生上界乐趣,成为济度有情之舵手。他如蝼蚁之尸,或已死畜牲,此咒一入其耳,立即解脱彼身,往生极乐世界。若能忆念此咒,则如日照雪山,从无始以来,所造罪障恶业悉得清净,往生极乐世界。若仅触及,则能蒙受无量诸佛菩萨为之灌顶(187)。若仅观修一次,则可等同闻、思、修三者之功能。所显境界,皆成清净法身,开利众事业之宝藏。若佩于身,善男子!此身即变为如来舍利,四百零四种病患不能侵犯,水、火、毒物,刀兵器械,以及上下魔厉皆无能为害。此六字大明咒,或书及珍宝,或布,或纸,或木片,最下如土石等上,则与书写八万四千法门相等,现世受用安乐,今生即身获得佛果,对此切勿生起疑念犹豫。若夫须弥山王,尚可度量,若持此六字大明咒一次,其福德之量,无人能量。又如金刚岩石,以迦尸迦布(188)拂拭,每百年一次,亦有罄尽之时,若持一次六字大明咒,其福德量,无有尽时。又如诸大海每一涓滴,皆可计量,若持六字大明咒一次,其福德量,无人能计。又如雪域微尘,花果林树,皆可数计,若持六字大明咒一次,其福德量无人能数。再如一百由旬之室充满芝麻,每日掷出一粒,其数有尽,若持六字大明咒一次,其福德量无有尽时。又十二月中,昼夜无间,天降滂沱,毫不中断,每一雨滴,亦可计量,若持六字大明咒一次,其福德量,亦无人能算也。如是等情,善男子,无烦广说,若人恭敬承侍如我之百亿请佛,令生喜悦,其福德量,尚可比度,若持六字大明咒一次,其福德聚,亦无人能度也。
  嗡、嘛、呢、叭、咪、口/牛。“嗡”,除天道生死之苦;“嘛”,除阿修罗道斗诤之苦;“呢”,除人道生老病死苦;“叭”,除畜生道劳役之苦;“咪”,除饿鬼道饥渴之苦;“口/牛”,除地狱道寒热之苦也(189)
“是乃诸佛所赞咒,摄诸妙法之精英,  成造有情吉祥德,灌以六字咒灌顶。  此乃诸佛心灌顶,今则以此授与汝,  总摄一切如来佛,灌以明咒王灌顶。  “嗡”为布施波罗密(190),无有悭吝薄伽梵,  总摄诸佛之法身,恳请灌顶赐加持!  “嘛”者忍辱波罗密,无有瞋恚薄伽梵,  大乐圆满受用身,恳请灌顶赐加持!  “呢”者持戒波罗密,除烦恼过薄伽梵,  三身顿成变化身,恳请灌顶赐加持!  “叭”者禅定波罗密,无有散乱薄伽梵!  了达一切所知身,恳请灌顶赐加持!  “咪”者精进波罗密,无有懈怠薄伽梵,  智悲偏覆有情语,恳请灌顶赐加持!  “口/牛”者智慧波罗密,摄诸事业薄伽梵!  总集一切威力意,恳请灌顶赐加持!  所言六字金刚声,一切诸佛所加持!  妙法心要至无上,恳请灌顶赐加持!”  授灌顶已,垢障清净,所涌余水,在头顶中心变为阿弥陀佛而作顶严焉。  “嗡”者乃其五智慧,“嘛”者乃大悲遍照,  以“呢”能度六趣众,以“叭”解除一切苦,  以“咪”能销众罪障,以“口/牛”能聚诸功德,  即此六字加持力,愿诸雪域有情众,  悉能登于极乐道。摄集诸佛加持力,  心要之中最心要,此乃利乐诸本源,  一切悉地之根基,是登上界之阶梯,  是防恶趣之门户,是度生死之津梁,  是除黑暗之明灯,是破五毒(191)之勇士,  是销罪障之火聚,是碎苦恼之铁锤,  是化边地对治法,是雪域人所享份。  显密经论诸法藏,以及闻思修心要,  所有心要皆统摄,方法皆备宝中王。  愿能诵持此六字,由总持咒加持力,  即此雪域边地中,度众成熟并解脱,  无上妙法大宏扬。”如是授记云。  圣观音菩萨自莲花中化生,宣讲六字咒言功德品第四章竟。
第五章
圣观世音菩萨成熟度脱有雪邦土一切众生
  复次,圣观世音菩萨,为欲利益雪域有情,乃于无量光佛前,发菩提心,右膝着地,合掌向佛而作愿言:“我将度脱三界六道一切有情,登于安乐。特于雪域藏土一切有情,务将度其登于安乐之道。我为度诸难化众生,直至尚未悉趋解脱道前,纵极劳顿,亦不于刹那顷生恬静想。若或生之,我当头裂如阿扎迦苞(192),碎为十片。我身亦当如莲瓣,碎为千片。”如是说已,即往地狱趣,演六字咒法、令蒙利乐,使地狱寒热之苦,皆得解脱。复次往饿鬼趣,演六字咒法,令蒙利乐,使能解脱饥渴等苦。复次往畜生趣,演六字咒法,令蒙利乐、使能解脱劳役等苦。复次往人趣中,演六字咒法,令蒙利乐,使能解脱生、老、病、死等苦。复次往阿修罗趣,演六字咒法,令蒙利乐,使能解脱斗捧之苦。复次往向天趣,演六字咒法,令蒙利乐,使能解脱死堕等苦。
  又次,降临边地雪域,眼观上部阿里三围(193),形如池沼乃野兽之洲。复为彼等演说六字咒法,使蒙利乐。下部朵康三岗(194),形如田畴,乃禽鸟之洲,复为彼等演说六字咒法,使蒙利乐。中部卫藏四茹(195),形如沟渠,乃猛兽之洲,复为彼等演说六字咒法,使蒙利乐。尊者又复降放拉萨红山之巅,从上下望,观察此卧塘湖(196)为阿鼻地狱(197)所在,烧煮无量万数有情;受饥苦,眼中落泪一滴,堕于地上,化为怒纹佛母,即作声言:“善男子,汝为利益雪域边地请有情众,勿过忧虑,为利有情,我将为汝臂助。”随即合入放右眼中,是即他日拜木萨尼妃赤尊公主(198)也。又从左眼中落泪一滴,堕于地上,化为救度佛母,亦作声云:“善男子,汝为饶益雪域边地请有情众,匆过忧虑。为利有情,我将为汝臂助。”随复合入放左眼中,是即将来之甲木萨汉妃公主(199)也。放是圣者复至湖边,演说六字咒法,以无量慈悲说真实义语云:
  “由无始来恶业力,成无边际大地狱,  受诸难忍苦恼众,愿度登于解脱洲。  哀哉,沸腾毒海煮,地狱之火常炽燃,  可怜无救号叫众,愿降霖雨常清凉。  备受寒热饥渴煎,住苦海中亿万众,  愿舍此躯来我土,投生善种得妙法。”  嗡、嘛、呢、叭、咪、口/牛。  作是语已,遂使此类地狱有情,解除寒热之苦,获得安乐之身,心离苦恼,登于解脱菩提正道。如是三界六道(200),尤以难及调化之雪域有情,运用多种方便,使其登于安乐之地。但心极疲劳,遂暂住心于心性休息之三摩地中。
  已而,又复从布达拉山顶放眼观察此雪域有情,得安乐者,百未得一,心极烦闷。突然生起欲自求寂默(201)之想。于刹那顷,由昔愿力故,头即破裂成为十片,身亦碎成千片,遂即祷请无量光如来。无量光佛刹那即至,将菩萨身首所裂碎片,用手收合,成为一束,并作示云:
  “诸法皆众缘,住欲想根中,若人有所愿,  如是得称遂。何人愿最猛,诸佛皆赞叹。  用此真实语,刹那决成就。”  如是颂已。复云:“善男子,勿生苦恼。汝头裂为十片,加持成为十头。此十头面,即十波罗密。此上再加阿弥陀佛加持,成十一面(202)”。  “十一面中坐弥陀,广作息增怀诛业(203),  赞礼尊者观世音。”  汝身如莲瓣,裂为千片,加持成为干手。千手即千转轮王。干手掌中,加持成为千眼。  “千眼即贤劫千佛,随机应化教导师,  敬礼尊者观世音。干佛共同所赞叹,  教化边地佛所记,随缘教化利有情,  敬礼尊者观世音。”  如是赞已。为教化雪域众生,尊者亦现众多化身,使一切有情,皆得成熟解脱。  圣观世音菩萨成熟度脱有雪邦土一切众生第一品第五章竟。
第六章
变化马王利益众生
  复次,圣观自在菩萨乃由多门中利益有情,如《宝箧经》所说,为教众生取善舍恶,树立轨范,圣者曾变化成为善良马王贝纳哈而作利益众生之事。彼时天竺南方。有众多商人均系福德微薄者。是等诸人,欲往外海,觅取珍宝。具办各种资具,共相偕往。坐巨舶中,行越七日,突有恼人狂风,作其障碍,如云:
  “时日方午黑云起,障蔽日光成雾暗,  风势可怖地动摇,化果树木悉惬仆,  海上风帆如狮跃,波涛汹涌天地沓。  诸商相互紧握持,各呼亲眷姓氏名,  恐怖惊惶发狂叫,颠连无救泪成血,  顷刻船即将下沉。”  诸商人等紧握沉船舷木。时此恶风,偏向一方狂吹搏击,将诸商人,投放僧伽罗罗刹洲岸(204)。尔时,诸商人等,相互呼名,匍匐登陆。乃为罗刹所知,遂即化为容颜秀美妙龄少女,携带多种食品,来商人前,故作讯问:“得勿辛苦耶?得勿烦恼耶?”作如是等谄媚妖惑,并供以饮食,恣其满足。请商人等未知是妖,徒见诸女容色美妙,心极爱悦。彼此洽意,渐与款谈。诸妖妇等相约同声语商人曰:“汝等商人慎勿行近堑壕”。於是每妇携一商人,各归其家,结为夫妇。并皆生育子女,同居甚欢。
  “恶业驱使诸商人,恼人恶风所引致,  如兽迷惑投罗网,入死主手无脱时。  丧失心智认为妻,妖妇幻现当天女,  得诱惑食即满足,昔苦如梦尽遗忘,  乃放此上求苟安。”  忽来如是音声。诸商人中有一商主,知已落入罗刹之洲,苦恼凄悲。自念现暂安乐,尔后如何,不可得知,心中惴惴不安。复作是念,彼辈曾言慎勿行近堑壕,其中必有事故。於是夜半,商主伺妻已熟睡,潜往堑边观察,见一无门铁屋,内有呼声如雷。心念是何为者,便往听之。辨其为天竺商人之声。屋侧有树,梯而窥之。因问“此中谁也。”屋中人云:我辈是迷途商人。”问:汝等彼时如何落入此洲?答言:“我辈亦如汝等,因船为恶风飘搏,送至此处。被诸魔妇诱引,未知是妖,遂结为夫妇,生育子女,欢乐居处。当汝等来此洲时,我辈即被禁锢於此无门铁室之中,现将次第吞吃我辈,因念及丧生痛苦,恐惧万分,汝等从速逃命,尚其时也。若被禁入铁室,即无生理,亦无逃逸之道矣。”商主大骇,又问:“果尔,则定当速逃,惟无其本奈何。”彼中人云:“逃即有法。我等初亦思逃,因贪恋逸乐,致有此报。汝等慎勿有所贪恋,速图逃逸。其脱身之计,先从此越一小丘,丘北有金沙地,地中有松耳石泉,泉周生长琉璃秧苗。每十五夜,自天空中来一马王,名贝纳哈,其背可乘百余人,雄伟壮丽,伴同月光降临於此。先饮松石泉,食琉璃秧,复在金沙上翻身三转,抖身扬尘后,便以马声作人声言:凡有堕落魔洲之天竺商人,悉乘我背,我将汝等送返故乡。此时必有一化身宝马前来,汝等乘其背上,慎勿贪恋儿女享受,闭目逃逸,必能得脱。”商主闻已,决依教行事。乃回己室,登其妖妇卧榻就寝。妖女觉醒,而作是言:“商主谬念自戕命,心存异想自蒙害。体寒如此,适间何往?”商主伪言,我适自香泉游泳而回。其后商主召集从人,会於密处,将所见事,详为告语。遂定逃脱之计。连十五夜,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