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居一品-第3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开拙政园时,沈默见铁柱等人无不面露惋惜之色,不由笑道:“白鹿虽好,可我不需要,能这样用出去,实在是最好不过了。”

这对白鹿,是舟山知县带给他的礼物,沈默自然明白其价值,却犹豫着,要不要亲手献给皇帝。献的话,皇帝自然开心,还会给他赏赐什么的,可他二十一岁便已经当上知府了,再几年只能升无可升。而祥瑞这玩意儿,就像屁一样,当时臭一阵也就淡了,散了,闻不到了。

所以权衡之后,他觉着自己并不会得到什么实惠,充其量就是赐个飞鱼服,斗牛服,再赏点银子什么的,实在有些不过瘾。

而他仕途还长着呢,估计再伺候几个皇帝都不成问题,万一下一个皇帝讨厌修道,继而迁怒蛊惑他父皇的人,那自个该怎么办?所以要想长久下去,立身还是得正啊,这种歪门邪道,最好少干,说不定哪天就让人揪了小辫子儿。

正在考虑该怎么处置这两只鹿呢,胡宗宪来了,还给他出了个难题——总督和巡抚,你站哪一边?而且看胡宗宪的架势,要是不跟他一伙,他就要发飙了。

沈默心念电转,便想到了那两只小鹿,却没有更好的东西,可以消除这个矛盾了——用这玩意帮胡宗宪赢得圣上的芳心,从而达到他击败阮鹗的目标,而祥瑞一现,皇帝也不会再治阮鹗的罪了,八成会把他调开,不和胡宗宪一个盆里捞食既可。

这样两全其美的结果,只有小鹿能做到,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

胡部堂一行到了后,应邀前来观礼的宾客,也陆续抵达苏州城了,沈默不厌其烦的接待,再接待,直到典礼的前一天,才算基本到齐。

这时候的苏州城,可谓全部爆满,老百姓的空房也被从各地涌来的人群租光了,但还有络绎不绝的客商前来,实在没地方住,只好住在船上了。

苏州城的大街小巷也开始张灯结彩,只等二十日一到,市舶司开埠,这里就将变成大明朝的外贸枢纽了!

这个日子对沈默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往回看,凝聚了他全部的心血,费了他数不尽的周折;往前看,从这天起,他将真正拥有一个撬动大明朝的支点。阿基子曰:“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沈默希望自己也能撬动些什么。

第七卷 直挂云帆济沧海 第四四六章 起航!!!

十九日傍晚,城门关门的前一刻,琼林社的那帮宝贝终于到了,沈默接到报信,便急匆匆策马出迎。到码头时,便看见那几位老兄已经下了船,正朝自己嘿嘿直笑。

兄弟好久不见,自然亲热得不得了,搂搂抱抱,嘻嘻哈哈,全没有了一点平时的威严。待回去时,七个人挤上一辆车,也不管会不会压趴了车,累垮了马。

在车上,沈默问他们为什么来迟了几日,徐渭笑道:“大运河你又不是不知道,随便堵堵就是好几天。”

却被陶大临毫不留情地揭穿道:“其实都是因为文长兄,他非要参加在扬州的花魁大会,所以才耽搁了。”

“你当时也没反对啊!”徐渭老脸通红道:“扬州的官绅太热情了,拉着你就是不让你走,你说我有什么办法?”说着嘿嘿一笑道:“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扬州不愧是与金陵并列的金粉之地,确实是名不虚传啊!”

“最后的花魁是文长兄点中的,人家还不嫌他胡子拉喳,要陪她一夜呢。”孙铤一脸郁闷地爆料道,显然想取而代之。

沈默笑道:“听这意思,文长兄没有答应?”

“这才是让人郁闷的地方!”孙铤道:“他不要,让给我也好,偏生要浪费了。”

他大哥在边上冷笑道:“在京城你整日眠花宿柳,回来还要继续吗?等着回家老爹打板子吧。”

孙铤一下子苦下脸,闷声道:“这么好的机会怎么错过了?”

“正因为我点中的她。”徐渭一本正经道:“如果回头再睡了她,大家就会怀疑,是不是提前有什么交易?对她的名声和我的公正性,都是个大损害。”

沈默不禁赞道:“才子的想法,就是跟人不一样。”

“你的意思,是说我不是人了?”徐渭瞪着眼道。

“我是说……你不是个随便的人。”沈默笑道。

“那是。”徐渭这才得意起来,谁知话一说完,便被孙铤嘲笑道:“随便起来不是人!”

一路打屁,眨眼便到了府衙,沈默带着他们往里走,虽然天已经黑了,但六人还能感到沈默的衙门真大呀。

“乖乖来,比咱们绍兴府衙门大多了吧。”陶大临大惊小怪道:“六部的衙门也没怎么大。”吴兑几个也羡慕道:“你这衙门可阔气哟。”

“又不是我家的,有什么好羡慕的。”沈默摇头笑道:“苏州一方面富,另一方面园林多,府衙比别处气派也就不为奇。”

“看来还是外放有前途。”众人一阵唏嘘道:“在北京城,五品官步行上下班,六品官住不起四合院,七品官只能吃粗茶淡饭,当官的太不值钱了。”

沈默摇头苦笑道:“地方官的痛苦,你们京官也没法体会。你们以后可以注意看看,地方上的官员普遍比京官老得快,要是真像你们想的那么好,应该倒过来才对。”

说笑着进了正厅,果然是摆设气派,灯火通明。厅中央的大圆桌上各种菜肴琳琅满目,时鲜瓜果堆积如山,各种美酒溢出扑鼻的清香。

沈默招呼他们坐下道:“今天与兄弟们好容易相聚,那是不醉不归才行的。”六人笑道:“看来当了知府,酒量见长啊,还怕你不成?”

就着往昔的青葱往事,七人好一个畅饮,一直闹腾到下半夜,醉了个横倒竖歪,才终于结束。

沈默让人把醉倒的伙计们送去客房,仍感觉意犹未尽,对唯一一个还清醒的孙鑨道:“还有一个时辰就卯时了,索性让厨房做个醒酒汤,咱们聊到天亮吧。”

孙鑨笑笑道:“正有此意。”

两人边移坐花厅,侍女上浓茶,还有些瓜子松仁,便悄悄退下,让两位大人说话……

“你们下一步有什么打算?”沈默端着茶盏道:“四处游历,还是回家待着?”

“我们商量好了,回家看看就分头去各省转转。”孙鑨道:“咱们同乡同科,你都进步成红袍了。我们倒好,都是七品官呢,大家面上说无所谓,心里都急着呢。”他是个有一说一的严肃派,但并不代表和沈默的感情不好。

“我不过是情况特殊时的特殊任命,”沈默摇头道:“以前没有先例,也不知下一步会怎么弄,就在这知府任上十多年也说不定。”说着呵呵笑道:“你们按部就班多好,等熬完资历,便能跃迁到我前面也说不定。”

“不会的。”孙鑨摇头道:“你不知道,今年我们在京里,听到最多的地方官的名字,不是胡宗宪,也不是别的什么人,而是你沈默沈拙言。”

说着笑笑道:“说句实在的话,你沈拙言的名号已经在朝臣们心里立起来了,不可能被遗忘的。”

“哦……”沈默轻声道:“我名声怎么样?”

“说实话,”孙鑨小声道:“三七开吧,七成人说你手段非凡,少年老成;不过也有一些人,对你整治徐家颇有微词。”说着又安慰似的道:“不过也都服了你的魄力,连徐阁老的家人都敢动,好有谁家不敢动的?”

这个结果沈默毫不意外,甚至有些惊喜道:“真的是说我好的人多吗?你不是安慰我吧?”

“当然不是,”孙鑨哭笑不得道:“我有一说一,你还不知道吗?”说着低声道:“其实一开始,压根没人说你什么,毕竟你还给徐家留了面子,只拿了他几个奴才。但后来徐家的家底暴露出来,让向来以清官自居的徐阁老颜面扫地,成了严党的笑柄,这才让他的学生们对你有了微词。”

“只管说去吧。”沈默道:“若是一味顾及他的颜面,我得被苏州的百姓骂死。”想想当时海瑞和祝乾寿双车逼宫的样子,沈默心说:“我也是被人家赶鸭子上架啊……”只是这种事,永远都不能解释。男人嘛,有时候就得对自己狠一点。

又讲了下京里的事情,沈默问道:“琼林社的情况如何?”离京的时候,沈默他们商量着先低调发展,等站稳了脚跟再说。

“发展了十几个成员,”孙鑨便道:“不过都是些跟我们一样的小角色。”说着沉声道:“我们有个想法,明年又是大比之年,我们是不是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多讲几场学,扩大一下影响?”

“我也正有此意!”沈默笑道:“我们丙辰七翰林的名头还是很响的,不止苏州,就连南直隶的生员,都来本府游学,就为了听我七天一次的精讲。”

“恩。咱们七个人,一人一个省,”孙鑨一下亢奋道:“我们比一比,看谁带出来的进士多!”说着豪气笑道:“考试我们不如你,但讲学上可不一定!”

沈默大笑道:“那就比试比试!”说着捻指掐算道:“南直隶、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湖广,还有四川,就这七个省吧。”

“好”孙鑨也笑道。

翌日便是市舶司的开埠典礼。老天做美,天高云淡,正是户外活动的好时候。

大街上的人真多呀!谁都知道今天是苏州开埠的大日子,万人空巷出来看热闹,就连紧靠城边的地方,也是里三层、外三层,看不到头,望不到边。

大家都在看那敲锣打鼓吹唢呐的,划旱船的、踩高跷的、舞龙舞狮等等各种闹玩的,组成一条长龙,缓缓穿行在一座座披红挂绿的牌坊间。孩子们就是过年,也没见过这般热闹的,跟着闹玩的队伍,挤过来、拥过去,大呼小叫,快乐的要飞起来。

人最多的,还是数市舶司衙门所在的运河码头,这个广场南面临着运河,正北是市舶司衙门,东侧是平准拍卖行,西侧还没有挂牌,那是为未来的期货加以所预留的。苏州府、吴县、长洲县衙门的官差们,手牵着手、人连着人,把潮水般的人群,搁在广场外面,一个个全都累得臭汗淋漓。

不过他们没有白遭罪,越过警戒线,便立刻不那么拥挤了。偌大的广场上,统共有一千多人,全是手持请柬的宾客,没有一个老百姓。

这些人身份各不相同,站在高大的衙门前放眼望去,最显眼的自然是官员,其中从总督、布正使、按察使一直到各府县的长官,好家伙,统共有一百二三十个头戴乌纱的。这其中又数一干站在一起的年轻官员最醒目,他们便是丙辰科的一干同年,以琼林社的几位翰林为中心,站着嘉定知县阮自嵩、义乌知县赵大河,绍兴推官张士佩等十几名在江浙任职的官员!

看到这么多的同年前来道贺,且都对沈摸十分敬重,包括胡宗宪在内的所有有心人,都升起一丝明悟,这家伙已经成气候了……

除了官员外,苏州城里的缙绅耆宿,当然一个不拉的出席,但人数最多的,还是等这天等了很久的商人。虽然王用汲在发送请柬时,已经是精挑细选了,可还是有五六百名来自四面八方的客商,现在在了典礼上。

除了晋商、徽商、浙商、闽商、粤商等十大上帮的代表一个不拉,甚至还有黄发碧眼的佛郎机西班牙人;大太阳底下也缠着头巾的波斯人;还有皮肤黝黑的、仿佛南洋来的;据说也有高丽、琉球等地的商人;加起来得有十来个国家的。

这些人受够了闽浙海商的盘剥,一听到市舶司重开的消息,便不远千里跑来了,这也是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