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圣杯传奇-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如何,既然耶稣于759AUC(公元6年)进入他的“第十二年”(24岁),并在逾越节时在圣殿教师中取得了应有的学位,我们可以推断出他出生的月份是在尼散月(3月)。根据《利未记》对逾越节的规定,出生日期应该是在14号之前。
要知道耶稣出生的精确日期,我们必须了解《新约》中关于日期的用语,这些用语是艾赛尼派在《死海古卷》中创造的。首先我们要了解和春分、秋分、冬至、夏至有关的用语。在希腊语版的《新约》中,enekenaistaishemerais指的是包含秋分的提市黎月(九月),entaishemeraisekenais指的是包含春分的尼散月(三月)。entaishemeraistautais指的是包含夏至的塔慕次月(六月),entautaistaishemerais指的是包含冬至的太贝特月(十二月)。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名词hemerais(日子)的位置变化。
让我们进行进一步说明,treishemerais(三天)指的是第三天(星期二),星期日是一周的第一天,以此类推。当经文中把某个星期日称为hemeraiokto(第八天)时,就说明上一个星期日有特别重要的事件发生,这时这一天就不像往常一样被称为第一天。这种表述方式非常重要,《路加福音》在叙述耶稣的割礼时就使用了它。
《创世记》中说明割礼是与上帝立约的标志,还说明必须在男孩8天大的时候行割礼。《利未记》中也提到这一点。《路加福音》中描述了耶稣行割礼的情景,“满了八天,就给孩子行割礼…”。但希腊语版本中说的不是oktohemerais(8天),而是hemeraiokto(第八天),这说明它是在特殊的星期日后的第二个星期日。我们从《利未记》中得知,这是耶稣出生的第八天,说明耶稣就是出生在一个星期日。而且,我们知道这是在尼散月(三月)14日逾越节前的星期日,耶稣出生日期的范围已经缩小到了两个星期日中的一个。
我们发现在说到某个月的重要日期时,经文中有特定的表述方式,通常说“这一天”、“那一天”、“下一天”和“最后一天”。一个月的第一天就是“这一天”。在公元前46年开始使用的罗马儒略历中的新年就是用“这一天”来表示。在提到耶稣出生时,《路加福音》就明确使用了这一表述方式:“这一天,为你们生了救主…”,而罗马儒略历的新年是从3月1日开始的。
综上所述,耶稣出生的精确日期就是公元前7年3月1日。而根据《弗南根圣经年代表手册》,这一日期的确是个星期日。
为了符合救世主的传统,后来耶稣的生日被定为9月15日,由此来巩固他的王室成员地位。在一些严格的正统教义中,耶稣的生日至今还是在9月(提市黎月),赎罪日所在的月份。这是犹太教中王室成员的法定出生月份,他们实际的生日并不重要8。直到公元314年,君士坦丁大帝才擅自把耶稣出生的日期改为12月25日。他这样做有两个目的。第一,把基督教的庆典和所有犹太教节日分开,以说明耶稣是基督徒,而不是犹太教徒。第二,他有意让耶稣的生日和冬至之后的太阳节重合,这就和罗马人的太阳崇拜拉上了关系。

为什么说抹大拉是救世主的配偶?
有些时候,各篇福音书在描述同一事件时表述方式有极大的区别。其中之一就是耶稣受难后在他坟墓旁发生的事,里面特别提到了玛利亚·抹大拉,也就是复活的场景。
在耶稣于公元33年逾越节的星期五受难的过程中,亚利马太的约瑟一直在和罗马总督彼拉多商议。他想在耶稣被悬挂几小时后就把他从十字架上放下来。这在行刑过程中是很容易通融的,因为它符合《旧约·申命记》中记载的古代法律。库姆兰出土的《圣殿古卷》也确认了这一点:
人若犯该死的罪,被治死了,你将他挂在木头上。他的尸首不可留在木头上过夜,必要当日将他葬埋。
于是彼拉多同意改变行刑方式,从吊刑(罗马刑罚)改为犹太人的刑罚活埋。因此耶稣被抬进约瑟的坟墓里,《马可福音》确定“玛利亚·抹大拉和约西(耶稣的弟弟)的母亲玛利亚都看见安放他的地方”。
第二天是安息日,各篇福音书都很少提到这一天。只有《马太福音》提到了这个星期六,但主要是记录彼拉多和耶路撒冷犹太教长老之前的对话,后来彼拉多派了两名士兵去看守耶稣的坟墓。除此之外,四篇福音书都是从星期天的上午开始继续叙述的。
当女人们于星期日黎明来到坟墓前时,她们吃惊地发现封住墓门的石头已经被滚开了。实际上,这并没有什么可吃惊的,谁都可以把石头滚开,这些女人也可以,因为她们本来就不希望石头封住墓门。最不可思议的是这块大石是在安息日被挪开的,教义严格规定这个日子不能劳作。这件事的神秘之处不在于石头被挪开了,而在于石头被挪开的时间。
更大的谜在于是谁和玛利亚·抹大拉一起出现在耶稣的坟前。福音书的说法各不相同,让人感觉非常混乱。
《马太福音》中说圣母玛利亚和抹大拉一起来到坟前;而《马可福音》加上了耶稣的妹妹莎乐美;《路加福音》说在场的有耶稣的另一个妹妹乔安娜,却没有莎乐美;《约翰福音》却说抹大拉是独自来到坟前的。《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都说当她们到达时,大石已经被挪开了。然而《马太福音》说当她们到达时,两个守卫还在,大石也仍然封着墓门。然后,让女人们和守卫吃惊的是,“主的使者从天上下来…把石头滚开。”
“空坟前的三个玛利亚——施诺尔·冯·卡洛斯费尔德(17941872年)木版画”
随后的事情很明显,耶稣已经不在坟墓里了。《马太福音》中,天使让女人们进入坟墓;《马可福音》中,她们是自己进去的,并且在里面见到一个穿白袍的少年人;《路加福音》中说有两个人站在坟墓里;《约翰福音》则说玛利亚·抹大拉先找来彼得和另一个使徒才一起进入坟墓,在他们走后,抹大拉发现有两个天使坐在坟墓里。
让我们做一下总结。守卫在不在并不确定。来到坟墓的女人从一个、两个到三个不等。有说彼得在场的,也有说他不在的。有说一个天使在坟墓外的,有说一个少年在坟墓里的,还有说两个天使在坟墓里的,但他们也可能是坐着,也可能是站着。至于封墓门的石头,也许在黎明时还封着墓门,也许那时已经被挪开了。
所有叙述中只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耶稣已经不在那儿了,但甚至这一点也有疑问。《约翰福音》中,抹大拉转过身来发现耶稣站在墓园里。她向他走去,但耶稣阻止了她的拥抱,说,“不要拥抱我”(《约翰福音》)。
这四篇福音书是整个耶稣复活教义存在的基础,但它们几乎在每个细节上都不一致。正由于此,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争论耶稣复活后第一个见到他的是玛利亚·抹大拉还是彼得。就算福音书所有的描述中有一种是正确的,现在已经不可能知道到底是哪种。事实上这也并不重要,因为未入选《新约》的《彼得福音》和《玛利亚·抹大拉福音》都提到抹大拉是第一个见到复活后的耶稣的人,这一荣誉当然应该是属于她的。
《腓力福音》中说“有三人常伴在主左右…他的妹妹、他的母亲和他的配偶,她们都是玛利亚”。这三个人一起出现在十字架旁,也许还一起出现在坟前。《腓力福音》中还提到,“救世主的配偶(Consort)是玛利亚·抹大拉”。(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耶稣的每个妹妹都应该是拥有“玛利亚”头衔的)
揭示玛利亚·抹大拉身份的关键就在于原版福音书的一个希腊词,英文版正是根据它翻译过来的。在字典的释意中,“Consort”是指“王室成员的配偶,共同拥有头衔”。这个词在意思上决无歧义,它特指正式婚姻中的性伴侣。
出现在耶稣坟前的女人到底是一个、两个还是三个,这给罗马教会造成了很大困扰,因为它自称为圣彼得创立的使徒教会。于是在4世纪,《马可福音》后面被加上了伪造的12节。对观福音书中的《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都被做了增补。
通过这种手段,玛利亚·抹大拉的地位一落千丈,她的后代和他们坚持的拿撒勒教派也渐渐被人们淡忘。主教们一手遮天制定的策略抹煞了女性在基督教中的地位。《使徒宪典》和《教会惩戒律》就是为达到这一目的而推出的。

挑选福音书的标准是什么?
《新约》挑选工作是于公元367年开始的,当时有大量作品被审察比较,以待挑选。最初的工作是由亚历山大主教阿他那修承担的,他发明了“正经”一词,后来被人称为“纯正信仰之父”。在此之前,世界上不存在经过正式汇编的信仰书,只有一些独立的基督教经文散落在罗马帝国各地,有些流传甚广,有些鲜为人知。
在经过阿他那修挑选的清单中,一些经文于公元393年在希波大公会议经核准采用,另一些于公元397年在迦太基大公会议上通过。然而,左右《新约》挑选的标准有很多,第一条就是能入选《新约》的福音书必须是耶稣的使徒写的,或者是以他们的名义写的。但从一开始这条标准就被忽视了,出现在《新约》中的四篇福音书分别是《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
“主教们把经过挑选的福音书呈给君士坦丁大帝(摘自12世纪罗马文件”
根据《新约》中的使徒名单,马太和约翰的确是耶稣的使徒。但马可和路加不是。在《使徒行传》中,他们是后来和圣保罗一起传教的人。从另一方面说,多马、腓力和彼得都是耶稣的十二使徒之一,但他们的福音书却没有入选。不仅如此,教会还宣布必须毁掉他们的福音书。于是在整个地中海地区,人们把这些福音书、《玛利亚福音》以及其他突然被宣布为异端的经文一起掩埋或者藏匿起来。
在此之后,目的性极强的《新约》经过了无数次编辑和修改,直到1547年意大利北部的特兰托大公会议上才最终获得通过,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新约》。
一些早期文献直到最近才被发现,但这些文献的存在对于宗教历史学家来说并不是秘密。早期传教士亚历山大的克雷芒、里昂的依勒内和圣历山大的俄利根在作品中都引用了其中的内容,例如《多马福音》、《埃及人福音》和《真理的福音》。
挑选福音书的标准是什么时候制订的呢?这是个完全男性至上的标准,它排除了一切抬高女性的教会或者社会地位的文献。罗马教会是圣彼得的使教教会。在《多马福音》中,彼得的观点被描述得非常明确。他强烈反对玛利亚·抹大拉出现在耶稣周围。《多马福音》记录了他对其他使徒说的话:西门彼得对他们说,“让玛利亚走开,女人根本不应该活着”。
而且,其他文献也清楚表现出彼得对抹大拉的厌恶。在《玛利亚福音》中,彼得质疑耶稣和她之间的关系,说:“他真地会私下同一个女人说话,而不是同我们说?为什么我们要改变主意听她的话?”在科普特语的《信仰智能书》中,彼得也抱怨抹大拉参与讨论,请求耶稣不要让她破坏他至高无上的地位。
在一世纪的早期基督教中就出现了两个派别。占主要地位的是耶稣的弟弟雅各领导的拿撒勒派。奋锐党的西门、腓力、多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