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解密凤凰-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找到这样的一个可以发挥自己理想的平台吧。      
”     
  而在业界流传的另外一个版本则是,《财经》杂志的主编胡舒立曾被传为中国身价最高的财经记者。一家媒体公布的说法是,凤凰卫视资讯台开播,请她出任财经顾问时开出的价码是年薪150万元人民币。虽然这是一条并没有得到凤凰卫视认可的传闻,但足以说明凤凰卫视对于人才的重视。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从凤凰卫视的股票中得到回报与利益。至少窦文涛就不止一次在他的节目中,抱怨股票下跌太快,他根本来不及抛出,所以他现在是“负资产人士”。他在自己的《锵锵三人行》节目里抱怨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听到。当时似乎是一位嘉宾开玩笑说他身价很高了,窦文涛半真半假地说:“……我当时配给的股份不是传说中的100万股,我买了30多万股。配给的股份是按当天上市1。8元购买的,现在的平均市面价是0。9元,你说我赚了多少?”幽默的文涛一本正经地告诉那些有可能将他“当成打劫目标的人”,他只是个穷人。     
  另一个凤凰卫视流传很久的版本是有关于陈鲁豫的。传说在凤凰最会理财的人要数陈鲁豫。鲁豫会理财的声名也是从股票上得来。据传,陈在凤凰的股票涨到快两元钱的时候,将手中持有的股票抛出,成为少数受益人之一。文涛因此对鲁豫佩服有加,鲁豫也调侃他们不常请教自己。但手里握着一把股票等待凤凰卫视股价(HK8002)回升的文涛则戏称自己是最支持凤凰卫视,也是最有信心的人,到现在他还没有将这些股票沽出。     
  当然,传言表明的只是凤凰卫视正在以独特的薪酬制度让自己的员工得到最大的利益,至少是比大陆更灵活与更高的报酬体系。这些比评论员们更早涉足凤凰卫视的“先进者”,享受到的仍是香港电视业界通用的惯例。在传统的西方道德里,询问对方的薪酬是不礼貌的行为,并且会被视为侵犯隐私。尽管中国人已开始引用这一惯例,但却仍然会对对方的酬金感到好奇。与这些明星们一样,评论员们在每个地方演讲时,被问到的仍会有他们的报酬、甚至爱情。     
  外交辞令式的说法一般是这样的:关于薪酬在香港是属于公司的机密,不可以对外透露,一般在签订合约时,已经标明。这种保密合约已被许多公司作为降低成本的一个形式。在香港,每年可以公布工资的人只有公务员。传统的香港新闻界的薪资水平基本相同。曹景行曾身历几家传媒,对此感受颇深。他认为当年《明报》老板于品海曾要他以月薪五万港元找一个副总编辑层级的人才,他估计现在也大致如此。但许多薪资仍是因人而异去设定。刚大学毕业的记者刚开始时,甚至只是近万元的水准;三五年后可以独当一面时,大概也只有两万到三万多元的薪金。他认为凤凰卫视的薪酬须符合香港的市场水平,估计基本上相差不会太远。当然,按香港的生活水准,万元左右的月薪是很低的水准,所以香港业界的薪资很低。许多香港主持人的身价并不太高,除了明星与艺员会有不同的特殊价格,在香港的新闻电视主持人的工资和一般的新闻工作者没有什么不同。     
  据香港《东方日报》披露,凤凰卫视的薪酬水平略高于香港同业,至于评论员们则会因人而异。在凤凰卫视内部,因为来自不同地区的主持人的身价不同,大家获得的报酬也略有出入。何亮亮则披露,凤凰的工资分为两部分。香港公司大多没有退休福利制度,但凤凰卫视有较高的公积金,并且公积金基本上由公司代交,不需要自己出钱。在香港历经过不同媒体薪酬待遇的何亮亮认为,凤凰卫视的工资福利仍算是较高的水准。当然,评估曹先生、阮先生、何先生以及新加盟的杨锦麟等人的年薪至少在50万到100万元之间,这个数字虽然未得到证实,但也并没有遭到这几位先生的否认。     
     
第十四章:私事开讲(3)     
  当然,评论员们也许仍有额外收入。比如年终时可能会收到意外的一份奖金。甚至在外地的演讲,有时候也会有不菲的收入。     
  董嘉耀可以披露的“情报”仍然相当有限。许多禁忌从一开始就形成某种公司的文化。但他可以告知的是,《时事开讲》付给那些嘉宾评论员们的酬劳是每期1000港元。这个数字对于名声显赫的嘉宾们,虽然微不足道,但却是一个不错的额外收入。     
  《时事开讲》作为价值一亿的夜间节目,凤凰卫视直接投入为零     
  ◎ 主持人与评论员们往往要兼顾两个以上的节目     
  《时事开讲》作为一个独特的媒体产品正在商业方面得到肯定。     
  从开播的第三周,一家公司就以近500万元的价格购买了当年度剩下的时间,为这个节目标价。当然,节目的成功仍然缘自于曹景行在此前的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事件中的出色表演,吴小莉的人气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至少,他们很快发现了这个节目的潜在价值。当然,第二年,另外一家国内著名的烟草公司就以更高的价格为这个节目定价。虽然某个时段的广告价目包括最后的价格,仍然是一家电视台值得保护的秘密,但《时事开讲》可以公布的价目仍然高达1500万元人民币。     
  这个数字标志着这个非黄金时段的真实价值。曹景行与董嘉耀正是这个栏目的奋力开拓者。曹至今仍然不敢相信最初这家公司会以这样的价格去赞助这个深夜的时事类谈话节目的理由。     
  传统的概念中,这个时间段属于沉睡的代名词。这也是目前这个最晚的华语节目在华语地区可以看到的最高价值。当然,这只是起初的价格,附加值仍在快速递进。这个晚间节目吸引着更多的政商两界人士。此后,另外一家著名企业则以1800万元的价格争取到了《时事开讲》的冠名权。而董嘉耀在到长沙参加活动时,当地一家著名企业的老板从身上拿出支票本,要拿下《时事开讲》的冠名权。2004年,《时事开讲》的广告价格升到了6000多万元。     
  当然,许多争取不到冠名权的广告商们,则喜欢上了这个时段中间的插播权。《时事开讲》每年都有近1500多万元的插播广告收入。可以公开的数字是,这个仅有数人的深夜节目在它播出1000期的时候,就已为凤凰卫视贡献了至少一个亿的价值。     
  曹景行因此认为他们最大的贡献是开拓出了一个午夜的黄金节目。《时事开讲》也成为许多电视台仿效的一个样板,至少更多的谈话类节目开始集中在内地一些电视台的晚间时段。更多的同类节目在这个时段开始了新一轮的“掘金”。     
  凤凰卫视许多看似偏门的独门武功正在改变电视界的陈旧观点。他们总在别人不愿意或者不可能开垦的土地上播种,并且收获到出乎意料的成功。此前凤凰卫视的《新闻早班车》,在一个大多数人正在吃早餐或者睡懒觉的时间段里,创造出了说新闻的模式,同时创造出了价值不菲的广告收益。其后放在中午1点之后,公众们正在休息时刻的《新闻今日谈》,很快就有了冠名赞助,价格同样不菲。似乎他们总在寻找那些电视时间的荒地,并似有神助地取得巨大成功。然后让这个电视台所拥有的时间段,开辟成全黄金频道。至少可以知道的还有,文涛的《锵锵三人行》,这个节目甚至放到了12点以后,但他每年3000多万元的赞助费用,仍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     
  凤凰卫视的每个新开栏目能够拥有显赫的地位,凤凰卫视管理层与观众的赞叹最多只是一个点缀,真正的掌声与地位的提高则要靠广告商。广告商给这个栏目开出的身价,往往成为对这个节目的最有力的掌声。在凤凰卫视,三个月还没有广告赞助的节目,一般都面临着改版、关张或者更换新节目的危险。     
  2003年初,《新闻今日谈》移到凤凰卫视资讯台,在中文台腾出的时段上,杨锦麟主持的更加简单的读报节目《有报天天读》开张,这位老兄在忍受了两个多月观众的好评与管理层的鼓励后,仍然神情忧郁地说:“叫好不叫座呀,到现在还没有广告!”     
     
第十四章:私事开讲(4)     
  但很快,2003年4月的一天,他在节目开始,有些夸张地报告给观众们一个他认为大家会开心的喜讯:这个节目从现在开始有广告了。     
  这种一切以收益与成本为概念的核算,几乎成为所有凤凰卫视主持人都熟知的一个规范,每个节目都在成本与收益间做着真正的挣扎。尽管面对如此巨大的收益,但这些节目的成本几乎为零。     
  “院长”王纪言肯定地承认,凤凰近一半以上的谈话类节目,直接成本投入几乎为零,甚至可以说是零成本运作,但收益却是几千万倍。     
  《时事开讲》节目开始运作时,几乎没有花过一分钱。董嘉耀与曹景行两人甚至回绝了公司准备给他们派一位助理的想法。在这个节目播到第1000期的时候,董嘉耀透露了一点幕后消息。大家平常看到《时事开讲》节目中出现的那套可以转动的桌椅,是三年前在新加坡购买的。据说花了500美元,但三年没换。董说某次刘老板在收看他们节目时,似乎听到这椅子发出些微的摩擦声。老板竟专门打电话给嘉耀,要管理部门给这椅子上点油,免得声响影响节目。稍为留意一下你会发现,这套桌椅除了《时事开讲》在用,窦文涛的《锵锵三人行》也在用,更早些,陈鲁豫做《一点两岸三地行》时也在用,而现在曾子墨主持的《财经点对点》似乎也在用。不同的是,他们每个节目都是依靠全新数码化的技术制作,一个摄影棚里把所有的节目都做了。何亮亮在上海的华东师大演讲时,开玩笑地透露了这个秘密:这套桌椅至少已产生了两个亿的效益。     
  关于桌椅的话题还有,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曹、阮、何三个人共用一个几平方米的办公室,在此之前,曹、董还曾共用过一张办公桌、一部电话和一台电脑。     
  这样的成本理念使许多节目从一开始设计的时候,就是一个低成本的运作。《时事开讲》收到最多投诉的两件事,则把这个电视台一切以成本作为惟一考量的本质说得十分通透。观众抱怨播出时间太晚,为看这个节目至少已影响了一部分人的休息与家庭生活。另外一个要求就是希望这个节目能打上字幕,因为有些嘉宾的普通话并不标准。     
  董嘉耀曾试图解释这件有点棘手的事。他在《凤凰周刊》上写了一篇文章,谈及此事。“有观众甚至批评‘已说过你们多少次了,还是那么晚播。看了节目就影响休息,翌日上班哈欠连连,只好忍痛割爱了’。”     
  董嘉耀解释:“节目晚播的原因,一是凤凰卫视中文台只有一个大摄影棚,各个节目轮流使用;最主要的既然是谈论时事,就得汇总各方的新闻,特别是由于时差的关系,要等到美国与欧洲的最新消息,所以录像时间就比较晚,还有就是广告商赞助了这个节目的广告时段,我们得靠他们撑着。     
  “不过,曹景行认为,对于凤凰卫视来说,把这个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