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破除邪见与疑惑-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凳吕耆梢灾っ魃览砺鄣恼沸裕苤っ魃ㄓ星笆溃餐梢灾っ鳎ㄓ泻笫馈

 

100、信佛是不是迷信?

 

在近现代特别是五十年代以后,有一部分人以为佛教是迷信的,信仰佛教的人们也是被迷住了等等,产生了诸多不客观公正而又很是幼稚的看法,现在也有一些不懂佛法的人持这种相当轻率的态度。但真正有智慧的人们当中,没有人说佛教是迷信的,虽然他们自己并不信仰佛教,但在他们的心目当中,都以为佛教是很高深博大,是相当了不起的,只不过现在暂时还没有时间去进行深入研究,或者自己还没有缘份加入到佛教信仰者的行列之中。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章太炎先生说:‘佛教的理论,使上智人不能不信,佛教的戒律,使下愚不能不信,通彻上下,这是最可贵的。’张东荪先生说:‘我对于佛家,却相当的敬重,以为他所提出的问题是对的,他的动机是大勇大智大仁。’杨振宁,1944年获硕士学位,1948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说:‘佛教是世界上伟大的宗教之一,两千多年前传入中国之后,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85年9月12日,在美国纽约的大乘寺玉佛塔落成典礼上,杨振宁说:‘我是一个信奉佛教的科学家。’李叔同(弘一大师)说‘出家人是最高尚、最伟大的。’

 

所以,他们有智慧的人,虽然不一定对所有的事物都能精通,但却对人类高尚伟大的佛教文化都抱著尊重的态度。然而恰恰是那些没有智慧的人,尤其是对世间及出世间329法都不懂的人,反倒会说佛教是很迷信的,这种说法在六、七十年代相当流行。那时候的人们普遍陷入于一种愚昧而又疯狂的状态,不管是对西方的现代文明还是对东方的传统文化都是践踏得一塌糊涂,特别是对西方的人文科学和华夏的传统文化,基本都挂上了‘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迷信’等封资修的招牌,现在继续这样痴迷不悟的人不是很多了,但希望那些还在说佛教是迷信的人们首先应该作一些观察,如果对一个事情不作任何观察就随随便便地下结论,那不管您是什么样层次的人,以您自己所崇拜和信服的比如说是某一个学问或主义,别人若也不加深究、思辨就说成是迷信,想必您也不会苟同。说佛教是迷信,其实就和说科学是迷信一样荒谬。

 

事实上人类历史上包括现在社会上的许多著名的学者和科学家们,也尊崇佛教为智信而不是迷信的。比如中国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曾和康有为一起宣导变法维新,世称‘康梁’,他曾说:‘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独善,乃入世而非厌世。’中国现代科学家尤智表也说:‘佛教不但不是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最彻底的学理,佛教不是神道设教,不是精神痛苦时的麻醉剂,乃是宇宙人生的真理,处世接物的实用之学,佛教是理智的,平等的,自由的,客观的,彻底的,具体的,积极的,入世的,实用的宗教。’又说:‘科学愈昌明,佛教的教义愈发扬光大。近年来世界各地佛教的日渐兴盛,实与科学之进步成正比,即如我国近年来佛教徒中,就有不少是科学家和工程师,这是因为佛法的理论,都能透过科学的考验,故凡对于科学造诣愈深者,愈能解释佛经中素不能解的真义,知佛教中一切事相,在常人视为迷信者,都有其健全而坚强的理论基础。’张君劢,曾任大理‘民族文化学院’院长,他说:‘盖世尊330之说法,因众生而起大悲心,因大悲心而生菩提心,而成正觉。既有觉,自然不离智慧。悲智双修者,佛教之最大特色,为世界其他宗教之所不及。他教之教徒,谓起于迷信可也;归依佛法,则智者之事也。’

 

中国著名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鲁迅先生在阅读了《贤愚经》、《瑜伽师地论》等佛经论典后,对佛的智慧感叹不已,对他的朋友许寿棠说:‘释迦牟尼真是伟大的圣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于解决的问题,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启示了,真是伟大的圣哲。’不必说人们送给鲁迅先生多少个美称,只是他一生中所写的等身著作一般人已望尘莫及的了,以他如此的智慧也是对释迦牟尼佛赞叹不已,那我们有些对世间上的文学、哲学等也不怎么了知通达的人,凭什么说佛教是迷信的呢?否则,鲁迅先生等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反倒有宣扬迷信之嫌,而您却在坚持正信了。所以那些说佛教是迷信的人们应该好好地反省自己,是不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太过于孤僻浅陋了,就像藏族人讽刺那些孤陋寡闻的人所常说的那样:‘这种人除了自家的锅灶没有见过别的地方,除了母亲以外没有见过别的人。’

 

由巴厘文《增支部》的《迦摩罗经》,佛陀对迦摩罗人开示十项不迷信的守则,可以供给你我检视是否迷信,也可当做戒惕之用。‘迦摩罗人啊!你们的怀疑、你们的迷茫是正当的;因为对于一件可疑的事,是应当生起怀疑的。迦摩罗人啊!你们要注意不可被流言、传说、及耳食之言所左右,也不可依据宗教典籍,也不可单靠论理或推测,也不可单看事物的表像,也不可溺好由揣测而得的臆见,也不可因某事物之似有可能而信以为实,也不可作如此想:“他是我们的导师。”迦摩罗人啊!只有在你自己确知某事是不善、错误、邪恶的时候,你才可以革除他们。。。。。。而当你自己确知某事是善良的、美好的,那时你再信受奉行。’(《迦摩罗经》)

 

由此来看,我们要完全免除迷信须具备正确的知识与圆满的智慧。而佛陀就是福德与智慧圆满的人。佛陀最大的愿望也就是希望我们众生都成佛,都成为福德与智慧圆满的人。

 

佛准许他的弟子们自由思想,这在宗教史中是前所未闻的。这种自由是必要的,因为,根据佛陀的话,人类的解脱全赖个人对真理的自觉。

 

佛陀所教的尚不只此。他告诉他的比丘们:弟子甚至须审察如来(佛)本身。这样,他才能充分地相信他所追随世尊的真正价值。

 

根据佛的教诲,疑是五盖之一,能覆蔽人心,使之不得如实见到真理,并能障碍一切进步。疑却不是一种罪恶,因为在佛教里没有盲信这一条。事实上,佛教里一切恶法的根本是无明与邪见。不可否认的是:只要有疑、迷惑、意志不坚定,就不可能有进步。但同样不可否认的,在没有确实明了之前,疑是一定存在的。可是想求进步,就绝对必须祛除疑惑;而要祛除疑惑,又必须确实明了。

 

叫人不怀疑,叫人必须要信,是没有道理的。仅仅说一声‘我相信’ ,并不能表示你已有了真正之信。一个学生做数学题目的时候,到了某一阶段,他不知道该怎么演算下去。这时他就生起疑虑和惶恐,只要此疑不除,他就不能进步。想进一步演算下去,他就必须解除疑惑。解除疑惑的门径很多,仅靠说一声‘我相信’或‘我不怀疑’ ,并不能解决问题。强迫自己去相信与接受某些不明了的事物,是迷信,不是佛教,也不是睿智。

 

佛陀为了祛疑解惑,素极热切。就在他圆寂前几分钟,他还数度要求他的弟子们,如果他们对他的教诫仍有所疑的话,应向他提出问题,而不要到后来再后悔没有把这些疑问搞清楚。可是他的弟子们都没有出声。那时他所说的话极为感人。他说:假使你们因为尊敬你们的师尊而不肯提出问题的话,甚至有一个人肯告诉他的朋友也好。(这意思就是说:他可以将所疑的告诉他的朋友,而由后者代替他向佛陀发问。)

 

总之,佛教是一种以实证经验为基础的思想信仰体系,它要求人们培养美德,开发真智,用自己的智慧抉择是非,认识对错,反对盲目迷信。佛曾对弟子们说:‘众比丘,善知识,你们要像煆、切、磨、试黄金以鉴别其真假那样,对我的言教进行鉴别,不能因尊重我而盲目信从。’

 

迷信是经不起研究和考察的,因此,凡是迷信都不允许人们怀疑,要求绝对地信从;不让人们学科学,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教理;要求信徒越愚越好。因为迷信说不出合乎逻辑,合乎客观规律的教理,因此,就要借装神弄鬼,故弄玄虚的手法博得一些头脑简单的群众的信仰。佛经中的有些说法,在人类认识发展的过程中已得到了证实,如元子论、相对论、事物缘起论、无常论等等。有些原理虽然用感性为基础的实验方法解决不了,但却可以用推理的方法得出合理的即合乎逻辑的证明。所以有人说‘佛教是科学的宗教’,并不是没有 根据的赞美之词。

 

在佛教里,一向是由智慧得正见、正信,而不是由盲信生信仰。盲信就是迷信!如果我告诉你:我握紧的掌中有一颗宝石,这就产生了信与不信的问题,因为你看不见。但是如果我张开手掌让你看这宝石,你亲见之后,相信与否的问题便无从产生了。因此,佛典中有这样一句话:‘悟时如睹掌中珍。’

 

悟就是智慧的开启!悟者就是要做一个福德与智慧圆满的人,一个利益一切众生的人。

 

在智慧的灿烂阳光下,没有丝毫迷信的阴影!

 

附录

 

毛泽东读书劄记诠释331

 

作为宗教文化,佛道两家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对中国人的人生观有著重要影响。    毛泽东,间或也出入其间,阅读和谈论有关书籍,阐发哲学和人生方面的一些道理。

 

(一)早期论佛。

 

毛泽东从早年开始,就接触到一些佛学知识。1936年,他曾对斯诺说:‘我母亲信佛确很虔诚。她向自己的孩子灌输宗教信仰,我们都因为父亲不信佛而感到伤心。我九岁的时候,曾经同母亲认真地讨论过我父亲不信佛的问题。从那以后,我们好几次想把他转变过来,可是没有成功。’小时候,毛泽东也是把信不信佛当作很重要的事情的。当然,他接触的只是民间流传的初浅的佛教知识。有意思的是,在父亲开始信佛以后,毛泽东说:‘我越来越不信佛’。

 

在长沙读书期间,毛泽东也接触到一些佛学知识,并在文章中有所运用。如在1917年4 月的《体育之研究》一文里,便说‘释氏(按:释迦牟尼)务求寂静’,又说:‘释加往来传道,死年亦高。邪苏(按:耶稣)不幸以冤死;至于摩诃末(按: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左持经典,右执利剑,征压一世,此皆古之所谓圣人,而最大之思想家也。’

 

在稍后读泡尔生《伦理学原理》写的批语中,毛泽东还用佛教术语‘差别相’来说明宇宙世界和人类生活的千差万别。在读《伦理学原理》的批语中,毛泽东第一次表述了他的宗教观念。泡尔生在第8 章‘道德与宗教之关系’里,说到神的功能,是保护弱者,威慑惩罚那些欺侮弱者的坏人。毛泽东读此批注:‘在未开化之时,宗教亦有抵制蛮暴、保护幼弱之功。’泡尔生接著说:‘信神矣,则足以鼓其勇敢而增其希望。。。。。。。无此等俯仰,而能立伟大之事业者,未之有也。’毛泽东又批注:‘宗教可无,信仰不可少’。

 

1917年暑假期间,毛泽东同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