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7-李敖:李敖快意恩仇录-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岁案”,就是最有趣的。傅胖子傅积宽是“花园新城”、“中山楼”的建造人修泽兰的丈
夫,他在一公家机关做事,十月十日的上午,被派公差到总统府前面做庆祝代表,当天烈日
高照,大家站得不耐烦,同事开玩笑说:“老傅,等一下子蒋总统出来,喊万岁时你敢不敢
不喊‘蒋总统万岁’而改喊‘傅积宽万岁’?”傅积宽开玩笑说:“有什么不敢,等下子喊
给你看。”他说话算话,等下子真在众口一声喊时喊了自己万岁,结果被比老百姓还多的治
安人员发现,抓到牢里,判了五年。他在牢里碰到我,对我还傻笑呢!一天放封时在小院中
散步,一个新来的囚犯哭哭啼啼,班长陈亚象问他判了几年,他说:“判了十年,真冤枉
啊!”班长冷笑说:“一点没罪的,判五年;你判了十年,多少有一点罪。”傅积宽的五
年,就是“非其罪也”的喊了自己万岁,他真该羡慕“江盖世”哟!(民进党大员江盖世微
时写信给我,说他的名字拼成英文,与“蒋介石”同音,按说如果江盖世喊自己万岁,应该
不被罗织。其实不然,“蒋介石”
  三个字,也是犯禁的。)
  其实,傅积宽这种还算是幸运的,他被判罪,至少没戴红帽子。当时最流行的判法是给
你戴红帽子,所以如此,和检举匪谍可领奖金有关。有一次屠申虹开玩笑说:“我生平最大
的目的是想检举个匪谍,领点奖金花花,我穷死了!”我说:
  “‘匪谍’岂是好检举的!我在军法处坐牢时候,看到不少检举‘匪谍’的,糊里糊
涂,弄得同‘匪谍’一起坐了牢!‘国特’们办案,你不知道他们心理,他们是被告宁滥毋
缺、宁多毋少的。他们‘闻过则喜’-闻别人的过;也‘诲人不倦’-毁灭人的毁。他们办
案,觉得被告人数不足时候,就会把检举人一并拉进来充数,所以啊,你检举了‘匪谍’,
你可能同时也变成了‘匪谍’!”屠申虹听了,哈哈大笑。
  在检举“匪谍”以外,还有一种同类的检举,就是检举反动传单、反动标语。“国特”
们鼓励检举这些,声称检举者有赏,不检举者有罚。于是,小民领命,在地上捡到了传单,
或在公厕里看到了粉笔字,就直奔官府报告去讫,不料“国特”们收到这些,破案为难,可
是不破又不成,于是干脆就地取材,把检举人横加罪名,说发传单者即阁下、在茅房门后写
“打倒蒋××”者亦阁下,阁下以检举人始,以谎报人终。他领奖金你坐牢,一幕反共抗俄
大戏,最后以鼻青眼肿收场。
  还有一种检举,是跟以上检举别异其趣的,以上检举是检举别人,这种检举却是检举自
己,这就是所谓“匪谍自首”。“国特”们号召“匪谍自首”,信誓旦旦,保证自首以后既
往不咎,有些人弄不清自己是不是“匪谍”,为了安全,先“自首”了,这下子麻烦大矣!
因为你一“自首”,“国特”们就如获珍宝,以为你是共匪地下工作负责人,一切惟你是
问。
  结果一间三不知,“国特”们于赫斯怒,遂锡阁下以最新罪名-“自首不实”,就是虽
然“自首”,可是有所保留,不老老实实交出关系。结果阁下“自首”未成,反倒罪加一
等。
  他领奖金你坐牢,一幕弃暗投明大戏,最后也以鼻青眼肿收场。
  我住军法看守所第二房的时候,正对面是第十房,住着调查局的处长范子文,他被局长
沈之岳诬以“匪谍”,关进牢中,我早就听说,台北武汉大旅社姚嘉荐命案,就是他主持
“侦破”的,用的全是刑求逼供的手段,他在牢中大声念佛,表达忏绪,声声不断,至少有
一声应和姚嘉荐命案有关。救在“放封”时和他一组散步,我没好意思问他姚嘉荐的事,只
听他唠叨自己在调查局被刑求的事,我问他那你在调查局做处长,你也刑求人了?他说刑求
人的事,他们高阶层的不知道!我说那沈之岳也不知道了?他沉思半晌,痛苦他说:“沈之
岳也不知道吧?”事实上,他被我问到死角,有苦说不出了。
  散步时他告诉我:“是不是共产党,我们行家一‘闻’就知道,今天牢里抓进来的,都
是假共产党,真共产党他们根本抓不到!”范子文这话,自负中不失可信度,因为就近取
材,眼前的红色难友,简直无人不假,判一二十年徒刑的,固比比皆是;判死刑的,也大有
人在。
  范子文以外,关在第四房的调查局副处长李世杰也是另一个假匪谍。他做副处长时,负
责处理台湾“政治暗流”情报、研判“反党反政府分子”、“分歧分子”的政治主张动向
等。“奉命”把高玉树等人当“敌人”看待,也“奉命”要视雷震、李敖等为“敌人”。自
一九五一至六五年,李世杰先后获得陆海空军褒状、国民党中央党部奖状、数度年终考绩
“特优”,记大功、蒋介石二次召见、赠给“玉照”等等。蒋介石赠“玉照”、称“同志”
后一年,“李世杰同志”突然变成蒋家钦定的“匪谍”!他从云端一头栽下,从此挣扎生死
线上,展开了悲惨的人生。李世杰下狱后,两次被判死刑,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张画面是:一
九七二年九月十二日,他第二次被判死刑,再度戴上脚镣,彳亍而归。放封时他戴着脚镣,
不良于行,面色死灰,但却劲气内敛,令人又同情又佩服。他那时是死刑犯,死刑犯除了例
假日外,每天清早五点钟,都可能被提出去枪决。所以每天晚上入睡之时,都不知道自己能
不能活到第二天太阳出来。这种夜夜惊魂的日子,真教人难过。这种夜夜惊魂的折磨,终于
在三十二个月以后,告一段落。一九七五年五月十二日,改判无期徒刑定谳,脚镣再度离开
了他,这时他五十八岁。同年九月二十二日,我从初判十年改为八年六个月,这时我四十
岁。我早已搬到第八房,李世杰也搬到第九房,放封时与我在一起,谈话渐多,交情也渐
深。同年十二月六日晚饭后,监狱官开了他的房门,通知他立刻收拾行李,准备移监绿岛
(火烧岛)。李世杰在班长监视下,无法向我道别,只好在提着行李、路过我窗下时,冒出
“good一bye……good一bye”以为暗讯。第二天清早,他便被解送外岛了。李世杰走后十
六天(十二月二十二日),我也突被通知收拾行李,解送“仁爱教育实验所”。景美军法看
守所时代,便就此告一结束。
  一九七六年我出狱,我出狱后十年(一九八六年二月四日),李世杰也出狱了,他坐了
二十年牢。出狱之日,太太已死了,家散人亡,他也老态龙钟,这时他行年七十,已经是白
发老人了。我深知李世杰博闻强记,笔下又行,听说他出狱,亟思鼓动他写出几十年来种种
见闻,以存信史。一九八六年六月二十五日,我通过陈菊,打听出李世杰的电话,跟他取得
联络,说动他展开大写作计划。他本来只想用化名写,不敢用真名,我说你写出来的事,一
查就是只有你李世杰才清楚的,你还赖得掉吗?还是抛头露面迎头痛击吧!他同意了。同年
九月三十日,他的大作开始出现在我主持的“万岁评论”、“千秋评论”上,连续发表,前
后四年,直写到中风死去。四年间,夜以继日、锲而不舍,写出了两百多万字的揭发黑暗的
文字,我为他印行的有《调查局研究》、《调查局黑牢345夭》、《军法看守所九年》等,
都是内容翔实的不朽之作。
  在所坐过的牢房中,第八房于我独亲,原因是我在其中,一个人住了两年半之久,引起
我最多的回忆。第八房是在警备总部军法看守所的独居小房,在小房中,整天过四面面壁的
生活。佛教里的达摩老祖只面壁一面,我却面壁四面,小房有三叠大,扣掉四分之一的马桶
和水槽,所余空间,已经不多,一个人整天吃喝拉撒睡,全部活动,统统在此。墙与地的交
接点上,有一个小洞,长方形,约有三十乘十五厘米大,每天三顿饭,就从小洞推进来;喝
的水,装在五公升的塑料桶里,也从小洞拖进来;购买日用品。借针线。借剪指甲刀、寄
信、倒垃圾……统统经过小洞;甚至外面寄棉被来,检查后,也卷成一长卷,从小洞一段段
塞进。小房虽有门,却是极难一开的,班长不喜欢开门。所以,一切事情,都要趴下来,从
小洞办。这个小房,才真是名副其实的“洞房”。在“洞房”里,随着阴晴、日夜、光暗等
变化,一个人有不同的感受。在晴天时候,我有这样的经验:每天午饭后,到下午开始做运
动前,有两个多小时特别安静的一段时间,比夜里还安静,因为经常梦魔的邻居们午睡时倒
不叫。我认为午睡是浪费,从来不睡午睡。所以我特别能清醒的独占这两个多小时的特别安
静。本来每天二十四小时都属于我,但这两小时好像更属于我,尤其是星期天的这两小时。
只要天气好,我每天中午都有一个约会,约会的对象不是人,也不是人活在上面的地球,而
是比地球大一百万倍的太阳。冬天时候,太阳午后从高窗下透进几块——真是成块的,于是
在这小房间里,除了我外,又增加了动态。阳光总是先照上水泥台,再照上地板,再很快就
上了墙,再很快就上了胸前那么高,就断了。为了利益均沾,我把塑料碗、塑料筷、塑料杯
等,分放在几处阳光下面,然后自己也挤进去。因为阳光只有几块,所以就像照调光一样,
要一部分一部分照,照完了这只胳臂,再照那只,若想同时全照到,那就只有“失之交臂”
了。太阳虽好像是个小气鬼,只照进那么少、那么短,但对我已是奢侈品。阳光在冬天虽然
热力有限,但至少看起来也暖和——
  几块暖和。这种光与热,都是在人群中、在地球上得不到的东西,它们从天而降,从九
千多万英里的地方直达而来,没有停留、没有转运,前后只不过八分钟,光热从太阳身上已
到你身上。这种宇宙的神秘,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同时感受到,有了这种感受,你仿佛觉
得,虽然阳光普照,可是却于你独亲,世态炎凉,太阳反倒是朋友了。但在阴天时候,我的
经验又翻开了新页:为了使光线好一点,为了干净一点,我买了两刀稿纸,来糊四面斑驳的
墙,印格子的一面朝墙,四边抹浆湖,贴上去,立刻弄平。从最下面贴起,墙与地板接缝处
露缝宽窄不一,先用桥牌拦腰一折,成九十度角,一边贴墙上,一边贴地板上,再盖上稿
纸,一张稿纸可盖住四张半桥牌。桥牌也是正面朝墙,于是自王(King)到后(Queen)和
什么保皇党贾克(Jack)等,都像法国路易十六(Louis XVI)和玛丽·安托内特(Marie
Antoinette)等等一样,都完了。浆糊干了的时候,稿纸就绷得很平。大功告成以后,一行
行稿纸背面,白里透绿,一个个小格子都衬出来,每个格子都是空白的,就好像每天的生活
一样。原来糊的时候,只求光线好一点、干净一点,并无其他奢求-稿纸已为自己做了这么
伟大的服务,还奢求什么?当然它们不够白,但白纸买不到。白报纸虽可买到,但质料人
差,快变成褐报纸了。打字纸又人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