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趣味物理学-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它们的压力也相同。请注意,这儿重要的只是高度而不是长度,因为
比较长的、倾斜的水柱和比较短的竖直的水柱,如果水面高度相等,它们
对于器底的压力(在相等的底面积上)也完全相等。

哪一边比较重?

天平的一只盘上放着盛满清水的水桶。另一只盘上放一只一模一样的
水桶,也同样盛满清水,只是水上浮着一块木块。天平的哪一边要向下落
呢?

我曾经把这个问题问过许多人,得到不同的答案。有些人说有木块的
那一边一定向下落,因为“桶里除水之外还多了一块木块”。另外一些人
却提出相反的意见,他们认为应该是没有木块的那一边落下去,“因为水
比木块更重”。

但是,这两种答案没有一种正确:两边应该是一样重的。在第二桶里,
固然水要比第一桶里少一些,因为那块浮着的木块要排挤掉一些水。但
是,根据浮体定律,一切浮起的物体,会用它浸在水里的部分排出跟这物
体同重量的水。因此,两边的重量是应该相等的。

现在请你解答另外一个问题。我把半杯水放在天平的一只盘上,旁边
还放一个小砝码。在另一只盘上加砝码使两边平衡。现在,我把杯子旁边
那个砝码投进那杯水里。这架天平要起什么变化吗?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这个砝码在水里是要比在水外轻些的,这样说
来,那只放着杯子的天平盘就应该向上升起了,但实际上呢,整个天平仍
旧是保持平衡的,这又怎样解释呢?

原来砝码丢进杯里以后,排出了一部分的水,被排的水升高到原来的
水面以上;因此增加了压向杯底的压力,这样杯底就受到了跟砝码所失重
量相等的附加压力。

液体的天然形状


我们平常都认为液体没有一定固有的形状。这种想法其实是不正确
的。所有液体的天然形状都是球形。可是一般因为有重力作用妨碍它保持
这个形状,因此,如果它不是盛在容器里,就会变成薄层流散开去,如果
盛在容器里就会变成跟容器一样的形状。一些液体如果停留在另一种比重
相同的液体里,那么,按照阿基米德原理,它要“失去”它的重量:它就
仿佛一点没有重量,重力对它不起一点作用,——那时候这个液体才显出
了固有的天然的球形。

橄榄油在水里会浮起,但是在酒精里却要沉落。因此可以用水和酒精

混合成一种稀酒精液,使这油在这稀酒精液里既不沉落,也不浮起。用一

只注射器把少许橄榄油注进这稀酒精液里,我们会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

这一些油竟凝成一个很大的球形的油滴,既不沉落,也不浮起,静静地悬

在那里①。做这个实验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而且要仔细地动作,——否

则的话,得到的会不是一滴大的,而是分散成比较小的几滴。当然,得到

一些小油滴也还是很有趣味的。

可是,我们的实验还要继续做下去。把一根细长的木条或金属丝通过
这个油滴的中心,把它旋转起来。这个油滴也会跟着旋转起来。(假如在
做这个实验的时候,能够把一片渍油的硬纸小圆片装在旋转轴上,使它能
够整个放在圆球里面的话,那么结果就会更加美满。)圆球受到旋转的影
响,开始变扁,几秒钟以后,会甩出一个圆环来。这个圆环分裂成许多小
滴,每一小滴都变成球形,继续绕中央油滴旋转。

这个有意思的实验,最早是比利时的一位物理学家普拉图做出的。我

们现在说的就是普拉图的实验方法。但是,这个实验可以做得更加方便却

同样有意思。这方法是这样的:“用清水把一只小玻璃杯冲洗干净,装上

橄榄油,放到另外一只大玻璃杯的底上;然后仔细把酒精注到大玻璃杯

里,使小杯整个浸在酒精里。然后,用一只汤匙小心地沿着大杯的杯壁添

进一些水去。于是,小杯里的橄榄油面就逐渐向上凸起来;等到注进去的

水已经相当多的时候,小杯里的橄榄油就完全从杯里升了起来,变成一个

相当大的圆球,悬在酒精和水的混合液里。”

手头没有酒精的时候,这个实验可以用苯胺代橄榄油来做。苯胺是一
种液体,在平常温度比水重,但是在摄氏75—85 度的时候却比水轻。因
此,只要把水加热,就可以使苯胺悬在水里,这时候苯胺也成球形。如果
要在平常的温度里做这个实验,可以用食盐水代替清水,苯胺会悬在适当
浓度的食盐水里①。

为什么铅弹是圆形的?

方才我们说过,一切液体,只要不受到重力作用,就会显出它的天然

形状——球形。假如我们回忆到前面说过的自由落下的物体没有重量这一

点,并且假定在落下的最初瞬间,我们能够把空气的阻力忽略不计的话①, 

① 这儿要应用到所谓“力矩定律”。
① 为了使油滴的球形不会歪曲,实验应该在有平壁的容器里进行。
① 也可以用对甲苯——一种暗红色的液体;对甲苯在摄氏24 度时候的密度跟盐水的密度相仿,可以把对甲

那么我们就会想象到,这个落下的液体一定也会是球形的。事实上,落下
的雨滴的确是球形的。铅弹实际上就是冷凝了的熔融铅滴,它的制法也就
是利用这一个道理,熔化的铅滴从高塔上落下来落到冷水里,凝固成正确
的球形。

这样做成的铅弹,叫做“高塔法”铅弹,因为是从一座高塔的顶上落
下来制造的。所谓高塔是一个45 米高的金属建筑,顶上装着熔铅炉,在
下面是一个大水槽。制成的铅弹要再经过拣选加工。熔解的铅液实际上还
在落下的路上就已经凝固了,水槽不过是用来减轻落下时候的撞击,以免
损坏它的球形。(直径超过6 毫米的铅弹却是用另外一种方法造成——把
金属丝切成小段,然后一段一段地辗压成球形。)

“没底”的酒杯

你已经把水注满到杯子的边上,杯子里完全装满了水。在杯子旁边有
一些大头针。或许,杯子里还可能找得出一点点地方来安放一二枚大头针
吧?试试看。

请你把大头针一枚一枚投进杯子里去,数着你投进去的数目。投大头
针的时候要谨慎小心:要小心地把针尖放进水里,然后轻轻把手放开,不
让有一点震动,也不加一点压力。你默默地数着:一枚,两枚,三枚,已
经有三枚落到杯子底上了,——可是水面并没有变动。十枚,二十枚,三
十枚了,杯里的水并没有溢出。五十枚,六十枚,七十枚。。已经是整整
一百枚大头针丢在杯底了,可是杯里的水仍旧没有溢出一点来。而且,还
不只是没有水溢出来,甚至看不到水面有显著高出杯口的情形。再加多些
大头针看看。二百枚,三百枚,四百枚大头针已经沉到杯底了,可是,仍
旧没有一滴水从杯口溢出来;只是现在已经可以看到水面比杯口略略高起
一些了。原来,这个奇怪现象的解答正在水面高起这一点。玻璃只要略沾
些油污,便很难沾水;在我们杯口的边上,也跟一切常用的器具一样,难
免由于人手的接触留下一些油脂的痕迹。杯口的边上既然不会沾水,那
么,给杯里的大头针所排出的水就只好形成一个高起的凸面。这个凸面的
高出程度很不显著,这只要花一点时间算出一枚大头针的体积来,拿它跟
这个高起部分的体积比较一下,就知道大头针的体积只有高起部分的体积
的几百分之一,因此在这个装满水的杯子里才能找出容纳几百枚大头针的
地方。用的杯子杯口越大,可以容纳的大头针也越多,因为杯口越大,高
起部分的体积也越大。

要更清楚地了解这个问题,让我们做一个计算。一枚大头针大约25
毫米长,0。5 毫米粗。这样一个圆柱体的体积不难依照几何学

2 

上的公式( 
pd h)算出,等于立方毫米。再加上大头针的头,总体积大

5 

4 

大约不超过5。5 立方毫米。

现在来算一算杯口上高起部分的体积,假定杯口直径是9 厘米=90 毫
米。这样的圆面积大约等于6400 平方毫米。如果我们把高起的水层的厚
度算做1 毫米,那么它的体积就是6400 立方毫米,这就有大头针体积的

苯加到盐水里去。


1200 倍。换句话说:一只装“满”水的杯子,竟可以容纳一千多枚大头
针!而事实上,只要仔细地把针一枚一枚投进去,你的确能够把整千枚大
头针投进杯里去,甚至这些大头针看起来已经满杯都是或者已经突出到杯
口以外了,水却仍旧一点没有溢出来。

煤油的奇异特性

凡是用过煤油灯的人,大概都会有过这样一种经验:你把煤油灯装满

煤油,然后把它的外壁擦得干干净净,但是过了一小时,你发现它的外壁

又有煤油。

这个现象说明煤油的一种特性。原来你没有把煤油灯加油口的盖子旋

紧,因此,很想沿着玻璃表面流开去的煤油,就爬到了容器的外壁上。如

果你想避免煤油的这一种麻烦,那么就得把盖子尽可能旋紧②。

煤油这个“爬行”的特性,使得用煤油(或石油)做燃料的轮船感到

非常头痛。在这种轮船上,假如不采取适当的措施,会完全不可能运载货

物,除非是运煤油或石油;因为这种液体透过看不见的间隙“爬”出来以

后,不但流遍了油箱的外面,并且会到处渗开去,甚至渗到乘客的衣服上。

而对这种恶作剧斗争的许多尝试,却常常是没有效果的。

英国幽默作家詹罗姆在一篇开玩笑的中篇小说《三人同舟》里讲到煤
油的一段描写,并没有过分夸大,他写道:

我不知道还有什么东西会比煤油更会向各方渗开的。我们是把它装在

船头上的,它却从那儿偷偷地窜到船艄,一路上把所有的东西都染上它的

气息。它渗透了船身接合的缝子,落进了水里,发散到空中,毒害了生命。

有时候刮起了北面来的煤油风——这真是一种新奇的风;有时候是南面吹

来的,有时候是东面或西面吹来的,但是不管它从哪一面吹到我们这儿来

的,总是充满着煤油的气息。在黄昏的时候,这个气息减低了落日的奇观,

而月光呢,也沉浸在煤油的气息里。。我们把船系留在桥边,上岸到城里

去走走——但是一阵可厌的气味始终追随着我们。仿佛整个城市都给这种

气息渗透到了①。

煤油这种会布满容器外壁的特性,常常使一些人认为煤油会透过金属
和玻璃,这种想法自然是不正确的。

不沉的铜圆

铜圆在水里不沉,不但童话里有这种事情,就在实际上也有。你只要
做几个简单的实验,就会相信这句话了。让我们从最细小的物件——缝衣

② 雨滴落下的情形,只在落下的最初瞬间跟自由落下的物体相象,在落下开始以后第一秒的后半秒,它的
落下已经变成匀速运动了,雨滴的重量和空气阻力相平衡,空气阻力随雨滴速度的增加而增大。

旋紧盖子之前,不要忘记看看容器里的煤油会不会装得太满了:因为煤油在受热的时候膨胀得很厉害(温

度增加100 度时,体积要增加原体积的十分之一),为了避免容器胀破,一定要预先留出一些给煤油膨胀

的空隙。


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