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趣味物理学-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形相同。

这种声音的镜子不但有平面的,还有曲面的。凹面的声音的镜子作用
跟反射镜一样,会把“声线”聚集在它的焦点上。① 

你只要找两只盘子来,就可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请把一只盘子放在
桌子上,把你的怀表用手拿在离这只盘底几厘米高的地方,拿另外一只盘
子侧放在头旁边耳朵附近,象图143。假如表、耳朵和盘子的位置都选得
正确(在几次试验以后就会成功),你会听到表的滴答声仿佛是从头旁边
的盘子上发出的一样。假如你把眼睛闭起来,这个错觉就会更加厉害,那
时候就真会不可能单凭听觉来判断,你的表究竟拿在哪一只手里——拿在
左手还是右手里。中世纪城堡的建筑师时常造出一些声音上的怪事,他们
把半身人像安放在声音的凹面镜的焦点上,或者放在巧妙地隐藏在墙壁里
的传声管的一端。附图144 是从十六世纪一本古书上复制出来的,那儿可
以看到上面所说的那些异想天开的装置:拱形的天花板把经过传声管从外
面送进来的声音送到石膏像的嘴上;暗装在建筑物里的很大传声筒把院子
里的各种声音送到大厅里的半身人像旁边,等等。走进这种房间里的客
人,会觉得云母石的半身像好象会说话唱歌一般。

剧院大厅里的声音

时常到各种剧院和音乐厅去的人,一定都清楚地知道:有些大厅里,
演员的言语和音乐的声音可以在很远的地方听得明了清楚,但是在有一些
大厅里,虽然坐在前排,也听得不大清楚。这现象的原因,在一部讲声波
和它的应用的书里有很好的说明:

在建筑物里发生的随便什么声音,会在声源发声完毕以后继续传一个
相当长的时间;它在多次反射作用下,绕着整个建筑物传了好几次,——
但是在这同时,别的声音又接着发了出来,使听的人时常不可能把各个声
音一个一个辨别清楚。例如假定一个声音要继续存在3 秒钟,又假定讲话
的人每秒发出3 个音节,那么那相当于9 个音节的声波就会一起在房间里
行进,因此产生了一团糟的噪音,使得听众没法听懂讲话人要讲的意思。

在这种情形,讲话的人只好一个字一个字分得非常清楚地讲下去,而
且不要用太大的声音。但是一般的情形恰恰相反,讲话的人在这种情形往
往更提高了声音,这样就只会把噪音更加增强了。

还在不久以前,能够建筑出合于声学要求的剧院,是认为侥幸的事情
的。现在呢,人们已经找到方法去消灭这种扰乱声音的现象(这现象叫做


交混回响)。这本书不打算详细谈这个问题,因为这只有建筑师才感觉兴
趣。我们只指出一点,就是,消灭交混回响现象的方法,主要是建造能够
吸收剩余声音的墙壁。吸收声音最好的是打开的窗子(就象孔吸收光最好
一样);人们甚至把一平方米的打开的窗子采用来做吸收声音的计量单
位。坐在剧院里的观众也很能够吸收声音,虽然他们的吸收能力要比打开
的窗子小一半:一个人吸收的声音相当于半米打开的窗子。一位物理学家
说过,“观众吸收讲演人的演词,所谓‘吸收’可以照这个词的表面意义
讲”,如果他这句话说得不错,那么,空虚的大厅对讲演的人是不利的,
这句话也就可以照它的表面意义来讲。

反过来说,假如声音的吸收太强了,这也会使声音听不清楚的。第一,
过度的吸收会把声音减弱,第二,会把交混回响的作用减少得太多,使得
听起来声音仿佛断断续续,给人一种枯燥的感觉。因此,我们固然应该避
免过度的交混回响,但是太短的交混回响也不好。那么交混回响究竟要有
怎样的程度才合适,这对于各种大厅是不一样的,应该在设计每座大厅的
时候来决定。

剧院里还有一个东西,从物理观点上看是很有趣的,这东西就是在台
前提词用的台词厢。你可曾注意所有剧院的台词厢都是同一形状的吗?这
原因是,台词厢的本身等于一种声学仪器。台词厢的拱壁等于一个声音的
凹面镜,它起着两种作用:阻止提词的人发出的声波传播到观众方面去,
还把这些声波反射到舞台上。

从海底来的回声

人们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没有从回声身上得到一点好处,后来才想出
一个方法,利用它来测量海洋的深度。这件发明是偶然得到的。1912 年,
一只很大的邮船“泰坦尼克”号跟冰山相撞沉没了,几乎全部乘客遭了难。
为了保证航行的安全,人们想在浓雾里或者夜里行船的时候,利用回声来
发现前进路上有没有冰山。这个方法实际上并没有成功,但是引出了另外
一个想法:利用声音从海底的反射来测量海洋的深度。这个想法已经得到
了成功。

图145 是这种装置的简图。在船的一侧的底舱里靠近船底的地方有一
个弹药包,在燃烧的时候发生激烈的声音。这声波穿过水层到了海底,反
射以后的回声折回到水面上来,由装在舱底的灵敏的仪器接受下来。一只
准确的时计量出了发出声音和回声到达相隔的时间。我们已经知道了声音
在水里的速度,就很容易算出反射面的距离,换句话说,就是测出了海洋
的深度。

这种测量海洋深度的装置叫做回声测深器,在测量海洋深度的工作上
起着极大的作用。应用从前的测深器,只能在船只不动的时候测量,而且
要花许多时间。那系测锤的绳要从它缠绕着的轮盘垂下去,而且垂下得相
当慢(每分钟约150 米);把它从海底提出也是这么慢。因此,要测量3
公里的深度,用这个方法就得花3 刻钟。如果采用回声测深器,那同样的
测深工作只要几秒钟就完事了,而且测量的时候轮船仍旧可以照旧行驶,
所得到的结果也比用测锤的方法可靠得多,精确得多。最新的测深工作所
得到的误差不超过四分之一米(这时候时间的测量要精确到误差不超过


3000 分之一秒)。

如果说深海的深度的精确测量对于海洋学有重大意义,那么,在浅水
的地方进行又快又精确可靠的测探工作,是对于航海有真正的帮助的,这
可以保证航行安全:由于回声测深器的帮助,使得船只能够大胆而且很快
地向岸靠近。

在现代的回声测深器里,已经不是用一般的声音,而是用非常强的“超
声波”,是人的耳朵听不到的声音,它的频率大约每秒几百万次。这样的
声音是从放在很快交变的电场里的石英片(压电石英)振动产生的。

昆虫的嗡嗡声

为什么昆虫在飞的时候时常会发出嗡嗡声来呢?它们大多数是没有
发出这个声音的特殊器官的;这个嗡嗡声是只有在昆虫飞行的时候才听得
到,原因是昆虫飞行的时候,每秒钟都要振动它的小翅膀几百次。振动着
的翅膀事实上就是振动着的膜片,而我们知道,所有振动得足够频繁的膜
片(每秒钟振动数超过16 次的),都会产生出一定高低的音调来。

现在你可以明白,人们是用什么方法知道各种昆虫飞行时候翅膀振动
的次数的。这件事情很简单,只要从听觉上判定昆虫发出嗡嗡声的音调高
低就行了,——因为每一种音调都是跟一定的振动频率相当的。在“时间
放大镜”(见第一章)的帮助之下,人们确定了各种昆虫的翅膀振动次数
是几乎不变的;昆虫要调节它们的飞行,只是改变翅膀振动的大小——就
是“振幅”——和翅膀的倾斜度;只在受到天冷的影响的时候才增加每秒
钟振动翅膀的次数。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昆虫在飞行的时候发出的音调总
是不变的。。

人们已经测定了,譬如说,苍蝇(飞的时候发出F 调音)每秒钟振动
翅膀352 次。山蜂每秒钟振动翅膀220 次。蜜蜂在空着身子飞的时候发出
A 调音,每秒钟振动翅膀440 次,如果带着蜜飞行,只振动330 次(B 调)。
甲虫飞行时候发出的音调比较低,两翅振动得比较慢。相反的,蚊子每秒
钟要振动翅膀500-600 次。为了使大家对于上面这一些数目有比较进一
步的了解,让我来告诉你一个数目:飞机的螺旋桨,平均每秒钟只转25
转。

听觉上的幻象

如果我们由于一个什么原因,认为一个轻微的声音不是从近处,而是
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那么,这个声音听起来就好象响得多。我们时常可
以碰到这种听觉上的幻象,只是不大注意罢了。

下面这个很有趣的例子,就是一位美国科学家威廉·詹姆士在他著的
《心理学》中所描述的:

有一天深夜,我正静坐着看书,突然,从房子前面传来一阵可怕的响
声,接着,响声停止了,一会儿又响起来。我跑到客厅去,想细听一下这
个声音,但是没有再听到。我刚回到房里坐下,把书拿起来,那个可怕的
声音又强烈地响起来了,就象风暴或者泛滥的河水快要到来一样。这个响


声从四面八方传来。我被弄得极度不安,再次走到客厅去,那声响又没有
了。

当我重新回到房里的时候,突然发现,这个声音原来是一只睡在地板
上的小狗打鼾时候发出来的!。。

这里有趣的是,一找到响声的真正原因,不管怎么努力,原来的幻觉
就再也不会重现了。

读者可能也会从自己日常生活中回想起同样的例子来。我就不止一次
地碰到过这种情形。

蟋蟀在哪里叫?

一个发出声音的物体在哪里,我们时常容易弄错的,不是它的距离,
而是它的方向。

我们的耳朵能够很好地辨别枪声是从左边发出的还是从右边发出
的。但是假如这声源是在我们的正前方或

者正后方,我们的耳朵就时常没有能力辨明声源的位置:正前方放出
的枪声,听起来时常象是在后面发出的一样。

在这种情形,我们只能够根据声音的强度辨别枪声的远近。

下面是能够使我们学到许多东西的一个实验。叫随便哪一位包起眼睛
坐在房间中央,请他安静地坐着不动,也不要把头转动。然后,你拿两枚
硬币敲响起来,你所站的位置要总是在他的正前方或者正后方。现在请他
说出敲响硬币的地方。他的答案会奇怪得简直叫你不相信:声音发生在房
间的这一角,他却会指出完全相反的一点!

假如你不是站在他的正前方或者正后方,那么错误就不会这么严重。
这是很容易了解的:现在他离得比较近的那只耳朵已经可以比较先听到这
个声音,而且听到的声音也比较大,因此他能够判定声音是从哪里发出
的。

这个实验同时说明了为什么在草丛里很难找到蟋蟀的原因。蟋蟀的响
亮声音从离你两步远的右边草丛里发出。你往那边看去,但是,什么也没
有看到,而声音却已经变成从左边传来了。你把头转到那边去,——但是
声音又从第三个地点传来了。你的头向声音的方向转得越快,那位看不到
的音乐家好象也跳得越机敏。事实上,这只蟋蟀却始终是在同一个地方;
它的捉摸不到的“跳跃”,不过是你想象的结果,是听觉欺骗的结果罢了。
你的错误就在于当你扭转头部的时候,恰好使蟋蟀的位置在你头部的正前
方或者正后方。这时候,我们已经知道,就很容易弄错声音的方向: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