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朱熔基传-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生事物」,为此,江泽民等人曾担心朱熔基力主的这项人事制度改革「步子迈得大大」,但朱熔基坚持要做。
  此举立刻在上海的党政干部中引起轩然大波,一些早已经习惯于只要不犯错误的干部就是好干部,只要同党委主要领导关系好,不升官至少也能保住乌纱帽的人非常不满,私下里发牢骚说:不但把我们的优缺点都一一宣布,而且还要我们站在人大代表面,而被他们评头品足,这不像是任命国家干部,倒是像市场上卖马!
  一时间,上海市的多数局级干部日日坐卧不宁、寝食不安,谁也摸不准新市长那个宝葫芦里到底装的什么药。
  惊慌失措之余,有腐败劣迹者,要么抓紧订立攻守同盟,要么抓紧退款销贼;自认廉洁无比但却能力平庸者,要么抓紧时间自我表现,要么赶到江泽民等人处哭诉「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声称「党才是我的亲娘」。擅搞拉帮结派、投机钻营者,则抓紧调查新市长是好吃软还是好吃硬,是爱古玩还爱美女,准备摸准了行情就「对症下药」,投其所好。也有个别心里胆虚者,担心被朱熔基从领导岗位上拿掉后脸上无光,干脆自己先提出了辞职。
  七月二十一日,市人大二次会议上,通过了由朱熔基提名约六十名局级干部名单,分别在市政府重要部门担任正职领导。但是,这一人事制度改革的结果,也并不像朱熔基事先预料的那样理想。
  他私下里曾一再向北京去的老朋友表示,上海的干部「软绵绵的」,太「上海腔」了,办事不负责任,思想太不活络,这样的干部队伍,不动真格的去治理,行吗?「做好事,打圆场,谁都会,但上海的工作靠谁去干?」朱熔基不免有些颓丧了。
  朱市长,这是假的
  当然,也有人评价朱熔基是借改革之名排斥异己,任用亲信。但公平地讲,朱熔基不这样做,一是无法在上海的党政干部中立足,二是无法在老百姓那里得分。
  出任市长不久,上海人就给了朱熔基这样的评价:这是一个真正想把中国的事情办好的领导人。他一到上海,立刻表现得同江泽民投机、圆滑完全相反的工作作风。他那雷厉风行私务实而体察民情的精神,给上海市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海的环境污染是与交通、住房齐名的二大难题。上海曾兴建黄浦江上游引水一期工程,以改善市民饮用水和工业用水的水质,但由于黄浦江上游有不少污染严重的工厂,每天向江中排放有毒有害的污水,严重威胁着黄浦江。
  八九年七月间,朱熔基率员到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召开现场会。面对黄浦江日趋严重的污染,他说:「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没有黄浦江就没有上海!我们对黄浦江应该有一种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一次,朱熔基去某垃圾码头视察,昔日蓬头垢面的垃圾码头,为了迎接朱市长光临视察,匆匆间被粉饰一新。当市长踏上这片经过了一番「梳妆整理」的工地时,人群中忽然响起一个声音:「朱市长,这是假的!」
  后来朱熔基在电视讲话中说:「作为市长不能保境安民,我宁愿以身殉职」。
  萤屏上时常出现的那张冷峻的脸,与市民之间的距离一下拉近了。而江泽民那张胖呼呼,带着一付媚笑的脸,却给人完全相反的感受。
  要治理和建设好一个拥有一千二百万人口的巨大城市,第一位重要的是稳定人心和对人心的凝聚力。朱熔基从当上上海市市长之初起,就十分重视这一点。
  朱熔基刚刚到上海时,正值上海公共交通系统职工人搞变相罢工,公共交通几近瘫痪。当时上海公共汽车、电车职工,由于奖金少,待遇差,集体采用「开慢车」的办法,变相罢工抗议。比如从徐家江到外滩,二十六路电车正常行驶时间为二十分钟,即使交通十分拥挤的「高峰」时,也只有四十分钟,然而都要行驶一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市民们怨声载道。
  朱熔基用「快刀斩乱庥」的办法,一下子解决了前任政府拖下来一直解决不了的「老大难」。他宣布给公共交通公司免除上缴税收六亿元,并且补贴他们每年二亿元,使公交职工的情绪马上平和,一切恢复了正常。
  按着,朱熔基又抓了出租汽车乱收费,个体汽车出租车漫天要价等问题,成立了乘客挥手一定要停,任何地方都得载客去的「大众出租汽车公司」,出差来沪的外省人和在沪外国人最为烦恼的「出租汽车服务质量差」的问题有了圆满解决。
  快刀斩乱麻的作风
  朱熔基所办的实事中,最为市民称道的是市政府在「菜篮子」上所下的功夫。
  他常说:民以食为天,稳住了「菜篮子」,就能稳定人心,上海的一切工作才能开展起来现在走进上海各个菜场,只见各种蔬菜、肉类、鲜鱼、家禽摆满了货架,价格也基本稳定。市民的牢骚也少了。
  朱熔基对上海的整体发展,为了作周密的考虑,八九年三月,他率领建设、规划部门的官员赴天津、北京,考察这两个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建设。
  回到上海后,他多次听取有关方面对上海城市规划的意见,并先后邀请北京、天津城建方面的专家、学者到沪考察,听取专家们对上海市内交通、城市整体规划布局、经济技术开发区、港口建设等方面提出的建议,以图对上海的城市规划进行调整完善。
  性子急,脾气大是朱熔基的一大特点。看到上海的干部队伍不得力而导致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他就气不打一处来。在一次讨论上海生产的市政府扩大会议上,平日一直趾高气扬的纺织局长说,他们局这个月大概比上个月可以增产分之五到六,朱熔基听了立即打斯他的话反问道:「局长同志,究竟是百分之五还是百分之六?是百分之五点一还是百分之五点九?为什么不是准确的数字,还要加什么'大概'、「也许」之类模棱两可的话,凡是统计数字,一定要十分精确,是多少,就是多少!」
  九零年一月,朱熔基要去郊区川沙县搞「试点」调查研究,事先在金山县召开了一个全市的农业会议。会上,他让市里一位主管公司的经理拿出一个有关数据,那位不争气的经理惊恐地解释说,正在让下面的同志统计。朱熔基立刻拍着桌子怒斥道:「我叫你来开会干什么?是叫你来汇报工作的。你现在就给我离开会场。
  走!」
  经理遵命离开了会场。此后,这位经理只要有机会就大肆攻击朱熔基,「凶神恶煞,哪有一点共产党干部的样子?」
  他在到任不久的一次市政府办公会议上,一位副市长因为参加一次剪彩活动和随后的宴会,迟到了二十分钟,朱熔基当着所有与会者的面,问这位副市长:「我看你能否少吃一点宴会啊?这么多人在等着你呢!」那位副市长生平第一次受到这种奚落,十分尴尬,以后再也没有人敢迟到了。
  在以后几次会议上,被朱熔基批评得几乎下不了台的局长,有二十多位,这就更要得罪一些旱已经习惯于「无过便是功」的「稳健型」干部。某些对朱熔基怀恨在心的人,便放出上海市「局级干部将面临大换班」的谣言,企图联合起来「赶走朱熔基」。
  严厉管理属下
  那些被朱熔基批评的人,也一齐向江泽民哭诉,使江泽民对朱熔基颇有意见。
  在市委书记、常委的民主生活会上,江泽民厉声说:「你在上海不团结这些副市长、局长们,靠个人能耐行吗?」江泽民又一再指出,搞个人英雄主义,非垮台不可,还是要依靠各方面同志。
  当时江泽民已经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而朱熔基仅仅是个中央候补委员,两人党内地位相差太悬殊,对江泽民的严厉批评,朱熔基不得不表示诚恳接受,并一再作「自我批评」。此后,朱熔基不得不到处为自己的行为打圆场说:「看到一些事情没办好,老百姓对我们有意见,我心里急啊!我脾气不好,可能得罪了一些同志,请大家多多包涵。」
  一位上海记者断言说:如果让老百姓民选市长,朱熔基肯定高票当选;如果让厅、局级以上干部选举市长,朱熔基得票肯定不过半数,而朱熔基自己也承认这一点。
  《上海滩》杂志九三年第一期刊载龙年写的长篇报导《朱熔基市长应「考」
  记》,记录了朱熔基在上海关心市民生活、重视市民来信的若干事例。
  与中共前总书记胡耀邦一样,阅读和回复市民来信是朱熔基与市民沟通的另一种方式。据统计,八九年一至九月,市信访办共收到市民来信四万一千件,其中朱熔基的便约有二万一千件。到此时两年多的时间里,他收到的信件累计已超过四万封。
  信访办特地委派近十名干部专门处理给朱熔基的信。他们对来信逐一登记、筛选、摘报、查办转处,有些则由朱熔基本人直接回复。八九年他们为市长摘取特别重要的来信九百多件,这就是说,朱熔基平均每天看信三封。最多的一天,九月十七日,他批阅了四十八封来信。随看随批,交代有关负责人去办,办得如何,过后还要查。
  有人曾建议,一个人精力有限,市长忙,对来信不必管得这么具体。朱熔基说,我就是要做个样子给下面,市长都看市民来信,区长、局长为何就不应该看呢?
  他还特地让秘书向市信访办传达了四点意见,明确提出:对提出重要建议、揭发重大问题、反映特殊困难或带倾向性问题的来信,要作为重要来信处理。此外,对批转的来信如何催办、如何复信,也都提了具体要求。
  上海市某县一所中学的语文教研组组长,忽然被莫名其妙地调离了工作多年的岗位,原因据说是与同校领导和教师「关系紧张」。
  他在朱熔基上任不久写了一封信,陈述自己六年前的委屈。根据朱熔基的批示,有关方面组成联合调查组,最后上报的调查结论是,考虑到他已经调离的现实,不便调回原来的中学,宜征求他的意见后,另外落实一个单位。真正的理由则是让他回原来的中学,就会被认为是领导错了。
  从市民来信中发现问题
  朱熔基在报告上批道:「领导就不能有错?」「我看把他调回原中学,问题可能好解决的多,这样也不去追究谁对谁错了(都作自我批评)。再调一个地方,还可能扯下去。」他终于回到了原来的岗位,六年中因调动问题末领的工资、副食品补贴也原数领回。
  一件本来并不难解决的问题,市长过问了才有结果,这种事情不少,原因就是官僚主义作祟。
  一位镇人民代表的来信说:「我在一九五五年买一幢房子,从签订合同、登记过户到税务局纳税,一天时间,手续办完。效率之高,今人叹服。去年我想与人调房,共房屋交换所办手续,时过三哨月,杳无音讯。去催间次数多了,被骂了出来:「时间越长,对你们越负责,你懂吗?」我的两户老邻居申请接水进屋,厂方同意接装。至今,一户申请已三年,另一户近一年了,看来归西前接水进屋希望不大……。」
  朱熔基立即批示:「请将原信印发市委、市政府并建委、财贸办」。他还藉此为例,廉政要抓大事,但是开门七件事也是大事、性命交关的大事,一定要管好。
  廉政风暴刮起后,大批反映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