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造就成熟人格的实用通书心理医生-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①可利用的反应类型和持续时间等变量。即观察需要帮助的对象,弄清他什么反应出现最经常?其前因和后果是什么?

    ②根据观察到的资料,考虑一下需要塑造的最终行为目标,是否能从求治者现有的行为反应中衍生出来。如果可行,便要考虑朝向最终目标的第一步应该是什么。假如要塑造孩子的利他行为,最终学会关心他人,第一步应做到,孩子吃他喜欢的东西时先询问大人要不要吃;第二步做到,真的将东西给大人吃;第三步再扩展到邻居的孩子。如此下去,才能一步步接近并达到期望的行为目标。

    ③确定达到第一步的评估标准。在确定标准时,可以将行为反应分为两类:通过的和没有通过的。若孩子在第一步时询问了大人,虽然没真的把糖果给大人,也达到了第一步标准应予以表扬。在第二步时,若他只是问了父母、爷爷、奶奶要不要,没真的给时,不要再表扬他,只有在他真的把糖果给大人吃了时,才给予表扬。

    ④改变环境条件,造成求治者有表现被期望的反应的最大可能性。如果被期望的反应涉及到其他人员,在进行行为塑造时应该有他们在场。如上述小孩在第三步时,应在孩子拥有吃或玩的东西时,鼓励他参与户外活动,并取得邻里小孩的配合。

    ⑤强化那些通过的行为反应,不强化那些没有通过的行为反应;使用的强化物,对求治者来说,应该是最强有力的。

    ⑥不断地改变中间过程的行为目标,使其接近最终的行为目标。如果一个中间行为目标经过反复强化,总也不能通过标准,就应考虑适当降低或修改这个中间行为目标。假如上述小孩的第四步标准是主动给陌生人以各种帮助,小孩在经过多次强化后仍不能达到,就可将此标准降低为,当陌生人提出要求时希望他给予帮助。

    ⑦在行为塑造过程中应重视使用言语、体态和手势进行指导,以加速学习的进程。

    (2)渐隐技术。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个体要想适当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就需要迅速而准确地抓住那些在此时此刻什么是适当行为的环境线索。例如:看见十字路口的红灯则停止前进;听见国歌应起立行注目礼;走进图书馆应压低话音;见门关着,进之前得敲门等。在社交场合中,更有许多约定俗成的微妙线索指示着我们行动,对年长的、年幼的、同性的、异性的、朋友、领导及陌生人,都要求采用相应不同的交往方式。有些人由于不能准确抓住这些线索,产生刺激识别缺陷,最终导致行为障碍,或做出了与环境不相适应的举止,或对错误信息线索做出了反应。渐隐技术就是通过利用明显刺激(线索)改变非适应性行为,建立新的适应性行为的方法。

    渐隐技术先利用明显线索,帮助形成正确的反应,然后逐渐消退这些线索,使它们达到与自然环境相同的水平,再让行为者利用这些自然线索,做出正确的反应。例如:一个初学钢琴的人在琴键上写上1、2、3、4……等阿拉伯数字,以帮助他击键正确。在练习过程中,由于手指不断敲击琴键,键上的数字便会慢慢褪去。尽管线索已隐去,但由于学习者在练习中熟悉了琴键的位置,数字也就不再需要了,即线索隐去了,但行为却仍保留着。下面利用一个同性恋的治疗实例来说明怎样运用渐隐技术。

    接受治疗的男性同性恋患者共3名,皆是自愿前来求治的。他们对同性裸体幻灯片有兴奋反应,对异性裸体幻灯片却没有兴奋反应。经过分析,施治者认为他们的同性恋反应,是由于刺激控制不当形成的。因此选择了渐隐法,试图改变那些控制他们的性反应的刺激,使他们对男性裸体的兴奋反应转移到对女性裸体产生性兴奋反应。

    施治者让求治者坐在映幕前,带上测量阴茎扩张程度的环子,向他们呈现男、女裸体幻灯片。治疗时,施治者将男女裸体像同时投在映幕上,使两者相重迭。开始时,男性裸体幻灯片的光线强,女性裸体幻灯片的光线几乎看不见。然后逐渐改变二者光的强弱比例,使男性的裸像渐渐暗下去,女性的裸像渐渐明显化。每次改变两者光线的比例,以达到求治者对呈现2分钟的两个重迭的男女裸体像表现出75%的阴茎勃起。从开始时男性光线明亮(100%)、女性光线无,到最后的女性光线明亮(100%)、男性光线无,施治者共安排了16次这样的光线比例的变化。

    通过治疗,3名求治者的病情都有了明显的好转,其中有2人能与异性进行正常的性活动。

    (3)提示技术。提示技术也是一种利用明显线索来改变非适应性行为,建立新的适应性行为的方法。提示技术是指,用提示的方式将求治者的注意导向那些将要被学习的任务及其要求上,以利于学习。如母亲在塑造孩子穿衣服的行为时,张开衣服,等待孩子,让孩子转过身,把胳膊伸入袖子,这种辅助就是一种提示。如果母亲希望孩子今天穿上某件特定的衣服,也可以采取这种提示,对孩子说:“我把你的衣服放到床边上了,你把它穿上。”她这样做,要比口头说会更可能达到目的。麦克拉马翰(Mcclamahan)等人曾采用提示技术帮助一群老人矫正了老年封闭症。参加治疗的老年人是一所“老年人之家”的居民。在治疗前,施治者对他们的日常活动情况进行了观察。他们发现,这些老人中平均每天有54%的人待在自己的房间里,16%的人在“老年人之家”的活动室里,10%的人在饭厅里消磨时间,其余的则不待在一个固定地点;在任何给定的时刻,他们中有63%的人是坐着的,23%的人是躺着的,即86%的人没有进行社会交往活动。治疗程序是在活动室里进行的。每隔一日,施治者便将娱乐用品摆好,如棋类、七巧板、魔方、积木等,然后四处寻找那些没有参加娱乐活动的老年人。找到后,便把娱乐用品塞在他们的手上,简单地要求他们适当利用一下这些娱乐用品。治疗结果发现,这种简单的提示,使参加活动的老年人从干预前的20%,提高到干预后的74%。因此施治者认为:在护理老年人的场所,这种提示是促动他们参加娱乐活动的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

    (4)正强化技术。正强化技术又称阳性强化法,它是一种采用奖励的办法,训练和建立某种良好行为的治疗技术。具有奖赏效用的强化物称之为正强化物,如食物、金钱、性活动、地位、赞扬、同情等。在行为的形成上,正强化技术的效用是非常明显的。例如:当一个孩子想得到他希望得到的东西时,便又哭又叫。这是因为在他过去的经历中,哭叫使他得到了他想得到的东西。如果做母亲的试图改变这种习惯,便可对孩子说:“如果你又哭又叫,你决不会得到这东西;如果你想得到它,就请安安静静地说‘请把这个东西给我好吗?’”

    如果这种新的行为受到赞赏,就增加了在以后的情境中,孩子表现出这种新行为的可能性;对新行为给予持久的赞赏,而不再纵容旧行为,那么孩子的新行为就会取代旧行为。在进行心理治疗时,正强化技术常常被用于矫正精神病人的不良行为、神经性厌食、降低焦虑,以及矫正儿童不良行为和治疗性变态等。艾伦(Ayllon)曾运用正强化技术,矫正了一位女病人过多地穿衣服的坏习惯,施治者设计的治疗方案是巧妙而有效的。求治者是一位精神病人,47岁,住院已有9年,每天穿大约重25磅的衣服,施治者于是在医院饭厅的进口处放了一台秤,要求病人吃饭之前必须称一下,如果体重超出了规定的重量,她就不能进入饭厅吃饭。治疗开始时,允许病人进入饭厅的体重是她实际体重加上23磅,所以,病人需要脱去2磅衣服,才能被允许进入饭厅吃饭。在称体重时,如果病人的重量超过了标准,护士就会对她说:“对不起,你的体重太重了,你必须设法轻一点才行。”如果病人不愿脱去衣服以求得达到规定的重量,她就得挨一顿饿。为了满足标准,病人有时从身上去掉的衣服重量比要求的要重一些,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护士便要在下一次吃饭称体重时,过当调整重量标准,使之不高于病人在上次吃饭时称得的体重。过一段时间后,病人穿着正常,大约3磅多,并且保持在这样的水平,便停止治疗。

    使用正强化技术时要注意:①被强化的行为应该先出现;②强化要及时,越及时越好,且强化要一致;③在建立行为阶段,应该对期望行为的每一次表现给予强化,即只要出现了期望的行为就给予奖赏;④在反应形成阶段,应该采用间隔或部分强化程序,以避免出现“猴子掰包谷,掰一个掉一个”的现象;⑤对不同的适应性行为,应分别选取针对性强、效果好的强化物予以刺激,因为对一种行为有强化作用的刺激,对另一种行为也许没有强化作用。

    (5)代币强化技术。代币强化技术又称代币管制法,是正强化技术的另一种形式。它是一种适用于病房环境中,利用代币作强化刺激,以矫正不良行为习惯、建立良好反应的行为治疗技术。代币指的是可以在某一范围内兑换物品的证券,它可以有许多形式,如小红旗、小铁牌、2分票、购物券等等。代币强化技术通常用来奖励人们所希望的行为,使这种行为不断强化并逐渐巩固下来,从而帮助病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实际上也是一咱戒除或矫正病态行为或不良行为的方式。

    代币强化技术治疗的要点:首先要让病人明确需要改善或建立的新行为。譬如:每天早上7点必须起床,每天要参加作业治疗,不能乱扔垃圾,不可向别人发脾气等等。然后说明如果表现出这些期待的行为,就可以得到奖赏,即获得多少代币。病房工作人员每天审核病人的行为,依据病人表现的情况发给代币。病人积累了这些代币之后,可以定期兑现糖果、香烟、电影电视的入场券、外出和会客的许可证、使用文娱器材的优先权等,方式多样,以满足病人的各种需要。

    代币强化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动机,以鼓励病人产生适应性行为。代币既具体又实用,使用此法,即使是慢性精神病人,也有明显的疗效。

    柯伦伯格(Kohlenberh)曾运用代币强化技术矫正人们乱扔垃圾的不良行为习惯。干预者首先对公园里的游人扔垃圾的情况进行了8天的观察,观察时间是每天早上9点钟到下午5点钟。在观察期间,游园者将垃圾扔进箱子里的次数一共是723人次。然后用代币管制法进行干预。干预时间也是8天,从每天早晨9点钟到下午5点钟,使用可变比例强化程序。干预者在公园里的垃圾箱附近按程序的比例规定,对前来扔垃圾的某些人发给一张证券,持券者用此券可在公园的一个商店里换取汽水之类的东西。结果游人将垃圾全部扔进了垃圾箱。

    代币强化技术还可用于培养儿童的适应性行为。在治疗过程中,直接使用此法的机会可能较少,施治者可将此法教给求治者家长或本人,或应用于集体治疗中。(6)内隐强化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