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造就成熟人格的实用通书心理医生-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然,根据条件与可能,灵活选择适当的追踪观察方法,或者将若干方法综合运用,是咨询人员所应注意的。就追踪反馈的结果不说,一般可能出现四种情况:(1)咨询效果十分显著,问题解决顺利,求询者对此表示满意;(2)咨询有较大成效,但问题并未完全解决,求询者喜忧兼具,并抱有新的期待;(3)咨询效果不大,问题解决不明显,求询者存有疑虑和不悦;(4)咨询无效,问题如故,求询者感到失望和沮丧。

    毫无疑问,追踪反馈的第一种情况将给咨询人员带来莫大的鼓舞和鞭策,对以后的咨询工作也必将起到指导和激励作用。第二种情况则向咨询人员提出了新任务和要求,需要咨询人员认真总结经验,适当调整咨询目标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以促进求询者更好地解决问题。第三种情况,要冷静分析问题的原因,看一看效果不显著到底原因何在。如果原因在求询者,如主观努力不够,方法掌握不当,未能坚持自我训练等,则应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动员求询者继续坚持咨询、治疗,力争取得较明显的成效。如果是咨询人员自身的问题,则应向求询者进行必要的解释,帮助求询者打消顾虑,增强信心,在调整、改进自身工作的基础上,努力使咨询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第四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可能与第三种情况有相似之外,但也可能存在一些其他因素。如咨询双方没有真正建立起信赖、合作的关系,咨询人员的经验与能力不能满足此项咨询工作的要求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应及时终止咨询关系,或在求询者许可的条件下,改由新咨询人员开始新的咨询过程。

第六章 心理咨询法 第四节 心理咨询的原则与方法

    一、心理咨询的原则

    心理咨询的原则即心理咨询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它是咨询工作者在长期的咨询实践中不断认识并逐步积累的经验。心理咨询的原则有很多,例如,自愿性原则,信赖性原则,交友性原则,教育性原则,艺术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异同性原则,坚持性原则,保密性原则,治疗与预防相结合的原则等。根据我们在咨询工作中的切身体会,着重提出以下十项原则予以讨论。

    1.信赖性。这一原则是指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人员应从尊重信任的立场出发,努力和咨询对象建立起朋友式的信赖关系,以确保咨询工作的顺利进行,取得圆满的咨询结果。咨询过程的第一个步骤中,我们曾提出平等的地位、良好的第一印象、善于启发和耐心倾听、与咨询对象建立友好信赖关系等重要条件。除此之处,下述两个问题对建立信赖关系也有重要意义。

    (1)关于如何看待求询者提供信息的可靠性问题。这个问题对咨询双方能否建立信赖关系至关重要。一般来说,抱着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前来求询的人,其提供信息的可靠性较大,但由于语言表达的疏忽、遗忘与误记或其他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咨询人员可能会发现,有些求询者提供的信息含有矛盾或不实之处,对这种情况,咨询人员不应大惊小怪,更不应表露出不信任的态度,而应投以信任的目光,委婉地提醒求询者注意言语表达和回忆中的疏漏,以便在不损害咨询双方信赖关系的前提下尽量获得准确的信息,那些抱着疑虑、观望或试试看心理前来求询的人,其提供的信息往往比较含混或失真。对这种情况,咨询人员也不应责怪或不悦,而应看准求询者的心思和顾虑,进行真诚的交流与排解。只要打消这些求询者的顾虑,求得他们的信任,要获得可靠的信息并不难。

    (2)关于对求询者一视同仁的问题。心理咨询的对象既有心理有问题的求询者,也有求询者的亲属及其他,而这些求询者的情况又是千差万别的,有的求询者温文尔雅、彬彬有礼,有的则衣冠不整、语粗情急;有的求询者谈吐自若、微露傲气,有的却词不达意、畏缩自卑。无论什么样的求询者,即使是心理与行为异常者,咨询人员都应以诚相待、一视同仁,而绝不应厚此薄彼。这对于和求询者建立友好信赖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2.整体性。这一原则是指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人员要有整体观念,对求询者的心理问题做到全面考察、系统分析,既要重视心理活动诸要素的内在联系,又要考虑心理、生理及社会因素的相互制约和影响,以使咨询工作准确有效,防止或克服咨询工作中的片面性。整体性原则是系统观的体观和要求。按照系统论观点,人的心理是一个有机整体。知、情、意、行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交互影响,心理因素与生理因素也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就个体身心因素与外部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的关系来看,也存在着彼此制约、互为因果的错综复杂的联系。

    因此,探查人的心理奥秘、帮助求询者更好地适应环境和求得发展的心理咨询工作,绝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应从个体心理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个体身心因素与外部环境的的制约性、协调性,来全面考察和分析求询者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其咨询对策和措施。例如,在心理健康咨询中,要判断一个人的情绪是否偏离及其成因,除了要对情绪的表现进行外部观察,对情绪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进行专门评价外,还应结合个体的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个性特征、生理因素和应激环境进行综合考察与分析,特别是对家庭、学校、社会交往中诱发人们不良情绪的主要应激源,咨询人员更应具有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唯有如此才能从整体上深刻认识求询者情绪异常的表现及成因,才能对求询者的情绪困扰与问题症结作出科学的诊断与恰当的处理。

    3.发展性。这一原则是指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人员要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求询者的问题,不仅要在问题的分析和本质的把握中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做动态考察,而且在对问题的解决和咨询结果的预测上也要具有发展的观点。

    运动、发展、变化是自然界与社会的普遍规律,人的心理问题也不例外。就心理咨询工作来说,求询者所反映的心理问题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弗洛伊德在对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治疗中,曾十分重视早期创伤经验在个体人格发展中的作用。虽然弗洛伊德的发展观在对发展动力的解释上存在根本缺陷,但他关于深层心理动态考察的主张却在心理学界获得了高度评价,这一基本思路对于心理咨询也是适用的。

    在各种内容的心理咨询中,遵循发展性原则都极为必要。发展性咨询的目的不仅在于了解个体已有的发展历史及其结果,更重要的还在于提示着个体今后发展的可能性及方向,这就要求咨询咨询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洞察经力和预见能力。一方面,要对求询者的内在潜能和发展条件有准确估计,另的内在潜能和发展条件有准确估计;一方面,要对他们今后生活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道路有恰如其分的提示和把握,这样才能达到发展性咨询的目的。

    4.异同性。所谓“异同性”,是指在咨询过程中,咨询人员既要注意求询者的共同表现和一般规律,又不能忽视其年龄差异、性别差异和个体表现差异,要善于在同中求异、异中寻同,努力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的统一。

    异同性是事物存在的一般法则。就心理咨询而言,求询者的期待心理、求快心理、图方便心理是一些共同的特质,对同类或相似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羞怯、紧张、疑虑与防卫心理亦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这些即所谓共同性的问题。而咨询对象的年龄差异、性别差异、身心状态区别、问题成因的不同和现实表现的千差万别,则构成了咨询过程中差异性的基础。对咨询对象的共同特点与个别差异,咨询人员必须心中有数,因人制宜,区别对待。例如,初来求询的人一般都有些紧张,因此咨询一开始,咨询人员通常要设法缓和一下紧张的气氛,这是咨询过程中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但这个问题也存在着很大的个别差异的,不同年龄求询者的紧张、拘谨带有不同的表现,男女求询者的紧张反应也各具特点,至于前来求询的求询者亲属及其他人员的紧张情绪也与求询者本人有着质的区别。针对上述情况,咨询人员显然应当因人而异,根据各类求询者的不同特点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

    5.艺术性。这一原则是指心理咨询人员在咨询过程中要通晓咨询的理论和技巧,善于运用言语表达、情感交流和教育手段促进求询者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改变,以如期实现咨询的目标。

    讲究工作艺术是做人工作的普遍要求。例如,思想政治工作要求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因势利导;教学工人要求循循善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校心理咨询工作也同样如此。咨询工作中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在言语表达上。要求既鲜明准确、毫不含糊,又讲究分寸、委婉合宜,使咨询人员的劝导、帮助易为求询者所理解、接受;同时,咨询人员的言语表达还要紧扣动机,恰到好处。例如,该发问时需及时发问,该鼓励时则当即鼓励,该强调时可适当加重语气,该沉默时当闭口不语。

    (2)在情感交流上。一方面要靠“眸子传情”,把咨询人员的坦诚、信任、关怀、体谅和期待等复杂情感通过眼神的调节传递给求询者;另一方面,要凭借表情、手势、体态的恰当使用,使求询者及时领会咨询人员的意图和希望,以共同完成咨询的任务。应当说,咨询工作的艺术性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也永远没有止境。它需要咨询人员在咨询实践中刻意求工,逐渐积累,不断提高。借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一句话来说明心理咨询对艺术性的要求,我们认为是恰如其分的:“只有在学会用十五种至二十种声调来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作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我就变成一个真正有技巧的人了。”愿广大的心理咨询工作者能和我们一起以此共勉。

    6.坚持性。这一原则是指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人员要引导求询者充分认识解决心理问题的艰巨性、复杂性,特别要对心理障碍的矫治问题树立坚持不懈、不怕反复的信念,这样才有利于咨询或治疗效果的巩固与提高。咨询实践中,怎样才能使求询者对咨询过程的艰巨性、坚持不懈呢?

    我们觉得应向求询者坦诚地说明下列几方面的原因:

    (1)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形成非一日之始,它的形成和加剧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因而其化解或排除也同样需要一段时间、一个过程。

    (2)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是直线的,其间有反复,有周折,这是正常现象,心理咨询人员对求询者心理问题的认识,也同样如此。

    (3)人的心理活动是作为一个整体起作用的,当个体心理活动的某一方面出现问题或障碍时,心理活动其他方面的品质对问题的解决亦有影响。

    例如,解决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