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造就成熟人格的实用通书心理医生-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做。假如没有心情编计划,只要先行动起来就够了,你不必等到想做事的时候才开始,因为你没有做事的欲望,可能永远也懒得动。一旦你成功地完成了一项工作,心里就会踏实得多。

    第五,主动帮助别人,乐于助人,使人精神健康。如果心理压抑者通过志愿性的工作,如社区服务或帮助邻居行动不便的老人购物,心情就会好些。你会发现只要有同情心,能够理解别人,对社会也是有价值的。

    第六,让快乐进入你的生活。许多沮丧的人放弃了他们最喜爱的业余活动,这只会让事情弄得更糟。为了扭转你目前的心情,不妨每天做些激烈的活动,多参加社交活动,如朋友联欢会,聚餐或看电影等。

    让微笑常写在你脸上,心理学家通过深入的研究发现,行为能够影响情绪。当您感到压抑时,不要拖着双脚垂头丧气地走路,要像风一样疾走;不要躬着背坐着,而要挺直身子;不要愁眉苦脸,要露出笑脸。这样做本身就能够让你感觉良好。第七,坚持锻炼身体。英国教育家斯宾认为“健康的人格寓于健康的身体。”有许多精神压抑者通过体育锻炼,出一身汗,精神就轻松多了。科学家认为,呼吸性的锻炼,例如散步、慢跑、游泳和骑车等,可使人信心倍增,精力充沛。因为这些行动让人肌体彻底放松,从而消除紧张和焦虑的心情。最后,回归自然,有益于身心健康。当你精神压抑时,可漫步于田间地头,跋涉于山河之间,看春华秋实,听蝉鸣鸟啼,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因此产生许多联想与灵感,悟出人生哲理,以调适自己的不适心态。

第十一章 病态社会心理的自我调节 第二节 异常心理及其自我调适(7)

    七、病态怀旧心理

    (一)病态怀旧的涵义与特点

    “怀旧”一词,《辞海》解释为,追念古昔、怀念旧以。杜甫《秦赠萧二十使君》诗曰:“结欢随过隙,怀旧益沾巾”。怀旧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例如思念故乡、故人,“抬头见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对故土的思念能激发人的爱国热情,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八十岁时仍盼回到故土,写下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著名诗句。

    但是社会中还有一些人以另一种方式怀旧。他们认定今不如昔,生活在今天,而志趣却滞留在昨日。一言一行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宛如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生活在当代,要以古代武士自居,行侠于天下,结果处处碰壁。这种怀旧称之为病态社会心理现象。

    病态的怀旧行为有如下特点:

    1.不合时宜。有些服饰、装束、语言、物体过去风靡一时,现在已不合潮流,但仍然保持过去的做法。如满清已亡,仍有人留着清代发辫;解放后用公历,但仍称民国××年,文革已过,仍讲文革式的语言,因为不合时宜,故被称为“古董”、“怪物”。

    2.对社会抱有偏见。偏见是一种心理定势和社会心理刻板印象。认识上极端保守,如同“九斤老太”。总是抱怨一代不如一代,对新生事物看不惯,崇尚传统尤其反对任何形式的变革。

    3.回避现实。病态怀旧者,不满现状,又无能为力。大多采取回避现实的态度,“眼不见心不烦”,不看报,不学习,怀疑与否定一切。常常是社会变革的反对者,也是社会生活的不适应者。

    4.普遍性与差异性。病态怀旧存在于各个年龄阶段,但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儿童的怀旧,多见于人格滞留,虽说已到了上学的年龄,但仍依恋母亲的怀抱和摇篮,渴望处处得到父母的保护,缺乏主动性与独立性;青少年的怀旧大多是因为生活环境急剧变化,他们本可以享受更多的自由,又对这种突如其来的自由感到恐惧与不安;中老年怀旧是回避现实,对社会存有偏见、不合时宜。

    (二)病态怀旧心理产生的原因

    病态怀旧心理的产生有社会原因,也有主观因素。从社会原因来看:

    1.主要是社会变迁。由于社会结构与阶层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资源与利益重新分配组合,社会地位与经济利益受到冲击的那一部分人,极易产生失落感,但又无能为力,只能通过怀旧的方式来表达对现实的遗憾。

    2.其次,随着现代文明和大都市的大规模崛起,原有的生活环境在无情地解体。在大城市人们告别了四合院、胡同、里弄,但又被困在钢筋水泥的框架中。在乡村、诗篇一样的田野,不断被公路、铁路吞噬;工业污染了大地;电视使世界和人们接近,却又使人们的心灵彼此疏远。这一切都使一些人感到不适与恐惧。

    从主观方面看:

    1.怀旧实质上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躲避和遁逃,怀旧是一种特殊的机制。它把我们所不想回忆的痛苦和压抑隐藏了、忘却了,以致于我们自己永远不会再想起。而另一方面,它又把我们过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大大强化了、美化了,以致于人们在几次类似的回忆后把自己营造的回忆当作真实。

    2.怀旧起源于个人的失落感。失落导致回首,以寻找昔日的安宁与情调。

    (三)病态怀旧心理的表现及其危害

    其主要表现有:

    1.依恋过去的事物。保存大量的旧照片、旧服装、豪书、旧报纸;给孩子取旧时代的名字;有些饭馆酒楼仍取的是知青时期“向阳屯食村”、“黑土地酒家”、“老三届饭馆”、“北大荒火锅城”之类的旧名称;流行歌曲的歌词也越来越“土”,什么“篱笆墙”、“牛铃摇春光”、“向你借半块橡皮”,歌曲创作向童年、乡村延伸。

    2.依恋过去的友人。现在有人十分热衷搞同乡会、同学联谊会。有一位老作家,天天在家打电话,说是与校友联系。这包括幼儿园园友、小学校友、中学校友、大学校友……如今他是七个校友会的会员。有的男士女士,过去曾有过一段恋情,因故未成连理,如今已届中年,旧情萌发,开始“第二次握手”。

    3.依恋过去的经历。“好汉不提当年勇”,可是有的人很看重过去所取得的功绩,把所获得的奖状、勋章、奖品保存得完美无缺,时常追忆当年那辉煌的经历。相比之下,现在这荣誉的光环正逐渐在消失,心理时常有失落感,一些幼年受溺爱或早年生活丰厚的人也有同样感觉。在怀旧中寻找童稚与宁静本无可厚非,但因怀旧而导致今不如昔的感受就有危害了。病态的怀旧行为阻碍个体适应环境,对社会变革产生阻力,在人际交往中能做到“不忘老朋友”,但难以做到“结识新朋友”,个人的交际圈也大大缩小。有病态怀旧行为的人很难与时代同步,这有碍于他们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应进行适当的调节。

    (四)病态怀旧心理的自我调适

    1.要积极参与现实生活。如认真地读书、看报,了解并接受新生事物,积极参与改革的实践活动,要学会从历史的高度看问题,顺应时代潮流,不能老是站在原地思考问题。

    2.要学会在过去与现实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如果对新事物立刻接受有困难,可以在新旧事物之间找一个突破口。例如思考如何再立新功再造辉煌,不忘老朋友发展新朋友,继承传统厉行改革等。从新旧结合做起。

    3.充分发挥正常怀旧心理的积极功能。正常的怀旧有一种寻找宁静、维持心灵平和、返朴归真的积极功能。这方面的功能多一些,病态的、消极的心态就会减少。因此,也不应对怀旧行为一概反对,正常的怀旧还是要提倡的。

第十一章 病态社会心理的自我调节 第二节 异常心理及其自我调适(8)

    八、迷信心理

    迷信是当今社会仍有市场的病态社会心理,它是反科学的愚昧心态与行为,必须加以制止。

    (一)迷信的涵义与特点

    迷信,《辞海》解释为:“指相信星占、卜筮、风水、命相和鬼神等;也指盲目地信仰和崇拜,如迷信书本迷信鬼神。”一般是指前者,即信神信邪。从心理学上讲,它是指人们对内心中认为生命个体(或生命群体)有支配力量的神灵的畏惧和遵循状态,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遇到不可认知之物而无所适从,或遇到难以克服的挫折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对鬼神天命等的认同,祈求以改善自己命运的一种信仰和行为。例如有人遇到困难时,常去求神问卦、算命、抽签、测字、相面、降仙以求解脱。

    迷信有以下特点:

    1.这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为,即相信有鬼神并有烧香拜佛、算命占卜的行为。这种观念与行为过程可以促使形成观念上的宿命论和在行为上对迷信约定俗成的规范的遵循。迷信,通过社会心理的暗示、感染、模仿等形式,然后在社会上逐渐传播开来。

    2.迷信是一种偏见与无知,是对科学的反对,是对客观世界的错误认识或虚幻的认识。如“人有来世”,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而“世上有鬼神”则是一种虚幻的认识。迷信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主观唯心主义。

    3.每一种迷信都伴以假想威慑力的存在。如“不敬重神灵,就会被五雷劈顶”,这种假想的威慑力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十分强大的暗示、制约力量,它不让人们去进行理性的思考,只要求人们无条件地承认、服从。

    4.迷信与宗教有明显地区别。迷信和宗教在表面上似乎很相似,都包含着对超自然的认同与遵循,但二者的区别是明显的。从结构上看,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宗教有严格的组织、教规、教义与制度。基督教崇拜耶和华(上帝),有《圣经》,有教皇系统。伊斯兰教崇拜安拉(真主),有古兰经。佛教崇拜如来佛,有繁琐的教规和大量的经书。宗教靠神职人员的专门传播而发展,有神学体系。宗教有着合法的地位。而迷信与宗教则相反,迷信不是通过正规的神学承认的组织来传播的,迷信与人们日常的生活密切交织在一起,在传统和习俗中自下而上,在代与代的潜移默化中被继承,如画符念咒、驱鬼治病、以卜筮预测吉凶等,从功能上看,宗教是一种信仰,迷信则是一种经验,上帝启示的教义对其信徒来说有绝对的感召力,教徒对教义的虔诚是不容怀疑的。而迷信则停留在感情的经验上,因而是片断的、零散的、易变的,迷信者对迷信指令抱有怀疑态度,认为迷信指令“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

    5.迷信的主体分为操纵者与遵循者。前者是巫婆、神汉、算命先生与迷信职业者,他们以迷信为生,用迷信指令迷惑、愚弄人。后者是迷信的真正受害者,他们愚昧而又容易被欺骗,但是他们又可能加入操纵者的行列。

    迷信作为一种古老的社会现象,在存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当代迷信有以下特征:

    1.人为的操纵性。传说的迷信常常与原始宗教混杂在一起。那时人们在观念上都认为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灵魂、死者。迷信的主持者与信奉者对神十分虔诚,迷信者时刻刻都有遵循迷信指令、检查自己的行为。当代的迷信者则不然,众多的迷信者不是虔诚的鬼神信徒,只是在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