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年纪事:1937-1947年-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是怀疑国共两党合作是否有诚意;一是怀疑国共两党合作只是临时的策略。他说:考察团的到来,中国共产党召开欢迎会,就是国共合作的表现。我们希望两党长期合作下去,并且努力朝着这个目标做。毛泽东还说:“在中国历史上,我们所写的文章,是为着民族解放,是为着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今后要写文章,一个人是写不成的。写民族独立固是一篇大文章,写由封建专制转入民权自由更是一篇长文章,民生幸福的一篇自然是更大更长的文章。我们希望的是使两党合作达到新的阶段,这不是短期的合作,是长期的问题,这篇文章怎样写,共产党的笔已经在手里了。”
  5月30日下午,延安各机关、群众团体和武装部队在城南门外大操场召开五卅纪念与欢迎中央考察团的群众大会。毛泽东出席并讲话。他说:日本帝国主义要灭亡中国,现在中国最中心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打日本救中国。要打日本救中国,就要国内团结。他还就某些人怀疑国共两党是否有诚意合作等问题,作了详尽的解释。
  国民党中央考察团在延安考察了抗日军政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和各武装部队,受到中共中央和延安各界群众的热情接待。国民党中央考察团表示愿将苏区各界对国共两党合作的愿望和诚意转达南京政府,以迅速促进对日抗战的实现。
  1937年5月17日至6月10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白区党代表会议。会议由刘少奇等主持。会议开始,刘少奇作了《关于白区的党与群众工作》的报告。刘少奇在报告中,着重说明白区的党和群众工作要实行“彻底转变”,批评了历史上党和群众工作中出现的严重关门主义、宗派主义、冒险主义的错误,提出适应建立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的党和群众工作的政策。与会代表在讨论刘少奇的报告时出现了一些分歧,有的代表没摆脱“左”的思想影响,认为刘少奇的报告有右的倾向,批评了刘少奇一些正确的观点。
  为此,6月1日至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白区工作问题。6月3日,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上,对有意见分歧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少奇的报告基本上是正确的,错的只是在个别问题上。他对这个问题有丰富的经验,他一生在实际工作中领导群众斗争和处理党内关系,都基本上是正确的,他懂得实际工作的辩证法。他系统地指出党过去在这个问题上所害过的病症,他是一针见血的医生。毛泽东还说:党在15年中造成与造成着革命的与布尔什维克的传统,这是我们党的正统。我们党内也存在着某种错误的传统,这就是群众工作、宣传教育与党内关系问题上的“左”的关门主义、宗派主义、冒险主义、公式主义、命令主义、惩办主义的方式方法与不良习惯的存在。这在党内还没有克服干净,有些还正在开始系统地提出来解决。毛泽东还提出造成“左”的传统的几种原因,指出要克服“左”的传统,在于普及与深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唯物辩证法)于多数干部中。总之,毛泽东在发言中肯定了刘少奇在党的白区工作会议上所作报告的正确性,并指出一些人的看法是欠妥的。
  6月6日,张闻天根据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在党的白区代表会议上作了白区党目前的中心任务的总结报告,从总的方面肯定了刘少奇的报告,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并要求党在白区的实际工作中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读《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并写批注
  《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册)一书由苏联学者米丁等著,中国学者沈志远翻译,中山文化教育馆编辑,1936年12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34万多字,共分六章三十四节。在1937年7月以前,毛泽东仔细研读了这本书,同时作了批注。
  毛泽东的批划和批注主要集中在第三章第五节“社会的实践为认识底标度”、第四章第一节“对立体一致底法则”和第二节“量变质和质变量底法则”。批注明确提出了“实践是真理标准”;“实践高于认识”;“正确的理论积极地指导着实践”;“实践是发展的,理论也应是发展的”等有关实践的基本观点,强调并复述了“实践之观点是认识论第一的观点”。对对立统一规律批注较多,如“外因通过内因并被曲折才能发展”;“不废除外因,但内因是主导的。不明内因,即无从了解发展”;“任何现象自身的矛盾性引起了事物发展,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基本要素”;“运动就是矛盾,即是连续和中断的一致。托洛茨基只肯定不间断而否定间断,斯特鲁威等肯定间断而否定不间断,都是错的。动与静的一致,续与断的一致,今与明的一致,上与下、生与死、民主与独裁的一致,矛盾就是运动”;“将一体分裂为二的见解,是辩证法的基本特质”;“统一是相对的,斗争是绝对的”;“新事物发生即原有矛盾的解决,原有对立及其统一同时消除,新矛盾开始发展”等。对于量变质变规律也有较多批注,如“质是现象的定性,规定现象之特殊个性,因此使各现象能互相区别”;“一定的特殊的质必具有一定的特殊的量,单纯的质和量是没有的”;“量的变化是以质的定性为基础而受其限制的,但同时量的变化又反过来影响质。这即是说,受一定的质规定的事物,只在某一瞬间〔以前〕是这样,等到量的变化达到一定质的限度和一定的界限时,量就要求质的变化。同时这一变化,也是由质到量的变化,旧质一消灭,新量就向前发展了”;“只有经过量的变化才能发生质的变化”等。从上述批注内容看,与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有直接联系。这说明毛泽东研读《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册),是为他写作哲学著作做准备的。
  7月7日晚,《新中华报》编辑左漠野等人抄收到中央社关于日本军队进攻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的几条消息。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秘书长廖承志当即吩咐《新中华报》主编向仲华和左漠野两人把这几条消息立即送给毛主席看。大约是晚上11点钟,向仲华和左漠野提着马灯,带着这几条新闻电讯到了毛泽东住处。毛泽东习惯夜间工作,此时住处灯火通明,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已经上班了。向仲华向毛泽东简要地报告了日军已向卢沟桥发动进攻,并将几份电讯稿呈上。毛泽东看了电讯稿后,就要秘书拿来一张地图,铺在桌子上,用一个放大镜低头细看。毛泽东边看边自言自语地说:卢沟晓月。看完地图,毛泽东对向仲华说:你们今晚要继续抄收这方面的消息,不要遗漏,有什么消息,随时送来给我看。你们回去以后,告诉博古(时任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主席)和廖承志,请他们考虑一下,我们对这个事件如何表态。向仲华、左漠野回来以后,就把毛泽东的指示向廖承志汇报了。
  7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呼吁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这一天,毛泽东与朱德、彭德怀、贺龙、林彪、刘伯承、徐向前又发表了《红军将领为日寇进攻华北致蒋委员长电》,要求实行全国总动员,保卫平津,保卫华北,收复失地。红军将士愿为国效命,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还是这一天,毛泽东与朱德等又致电国民党军北平第29军军长宋哲元,天津第38师师长张自忠,张家口第143师师长刘汝明,保定第37师师长冯治安,请他们策励全军,为保卫平津而战,为保卫华北而战!红军战士,义愤填膺,准备随时调动,追随贵军,与日寇决一死战!
  呼吁社会各界迅速组成对付大事变的统一战线
  7月9日,毛泽东收到叶剑英来电。来电说,卢沟桥事件轰动全国。西安救国团体向中共提出四项建议:(一)向南京及全国请求派队援助29军。(二)红军立刻准备进行增援华北的动员。(三)电贺29军卢沟桥的英勇抗战。(四) 派员前往华北组织抗日义勇军。
  毛泽东接电后,同张闻天当即复电叶剑英:请答复救国会及各方,我们同意他们的各项要求,并且正在做。请他们努力与政府、国民党党部及各界领袖协商,迅速组成对付大事变的统一战线,唯有全国团结才能战胜日本。
  同日,毛泽东同张闻天又致电上海、太原、广西、西安党的负责人,指示他们根据党的宣言及红军通电,与当地政府、党部及各界领袖协商,迅速组成统一对外之阵容。毛泽东强调只能这样才能应付大事变,再次指出唯有全国团结才能战胜日本。
  为团结抗日,毛泽东还特别注意搞好与苏区周边友军的关系。7月13日,毛泽东致电叶剑英,指示他积极同中央军17路军及冯钦哉等接洽协商对日坚决抗战之总方针及办法。同日,为国民党军高桂滋师和李仙洲师开赴抗日前线,与朱德联名发出致敬电。14日,毛泽东致电中共神府特委,指出:高桂滋、李仙洲部准备继续开赴抗日前线,望立即严令神府党政机关及地方部队,对他们所遗防地,我们不得有丝毫侵占和骚乱行为,应各守原防不得异动。在这段时间里,毛泽东与朱德多次致电国民党军驻榆林的高双成师长,协商解决骑匪滋扰苏区事。7月14日、15日、17日、20日,毛泽东四次致电阎锡山,呼吁团结抗日,协商抗日办法。
  出席党内外群众集会动员全面抗日
  7月13日,延安召开共产党员和机关干部紧急会议。毛泽东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与抗日的革命者,应该沉着地完成一切必须的准备,随时出动到抗日前线。第二天,毛泽东同朱德即发布红军在10天准备完毕,待命开赴抗日前线的命令。也是这一天,毛泽东在关于广东、广西、四川各地方当局对全国抗战应采取的方针问题致张云逸的电报中指出:各方此时的任务是,一方面促成蒋介石建立全国抗战的最后决心;一方面自己真正地准备一切抗日救亡步骤,并同南京一道去做。
  7月18日,延安市民众举行援助平津抗战大会,毛泽东出席大会并报告卢沟桥事件的经过及最近情况。到会者数千人。大会通过了致29军将士电,为反对日本侵略中国进行了示威游行。
  毛泽东与朱德7月11日致电彭德怀、任弼时、邓小平,指出:已向蒋介石交涉,红军调赴河北应战,第一步拟将27军、28军、32军各改为团,加上骑兵团编成一个小师先行派去,主力编成后去。同时提出,红军大学增加抗日课程,也准备派出。
  7月14日,毛泽东与朱德等致电叶剑英,要其转告蒋介石:红军主力准备随时出动抗日,同意担任平绥线国防,同时指出,红军特长于运动战,防守非其所长,可与防守之友军配合作战,并愿意一部深入敌后方,打其后方。同日,与朱德致电红军各将领,改变红军抗日待命的准备时间:“原命令一个月准备完毕,现改为十天准备完毕,待命抗日。”
  毛泽东于7月15日,连续两次致电彭德怀、任弼时、叶剑英,指示他们,红军出发前必须补充之物,如刺刀、工具、高射炮、手榴弹、子弹等,由叶剑英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