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15-银海指南-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持阴精,养化生之源,故曰关泉廓。夫脏腑之相配,内经已有定法,至三焦之分发肝肾者 
,此目之脉络配法也。盖目窍于肝,主于肾,故有二络之分发。察乎二目经络之间,昭然可 
见矣。 

卷一
轮廓
属性:古云∶经络不明,盲子夜行,验廓之病,与轮不同。轮以通部形色为断,而廓以轮上之 
经络 
为形症。或粗细连断,或虬直赤紫,其脉起于何部,侵及何部,以辨病在于何脏,及受病之 
浅深轻重,血气之虚实盛衰,邪气之自病传病,经络之生克顺逆而施治之耳。有以八廓如三 
焦,有名而无实,不知以八廓比三焦,则八廓尤为易辨。三焦在内而不见,但有膈上膈下之 
分。八廓见症分明,显有丝脉之可辨,焉得谓有名无实哉。 

卷一
运气总论
属性:《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天有五行以御五位,当其位则正,过则淫。五行者,金木水火 
土也 
。五位者,甲乙位东,丙丁位南,庚辛位西,壬癸位北,戊己位中宫。盖天数五,而五阴五 
阳为十干,地数六,而六阴六阳为十二支。然天干之五,必得地支之六以为节。地支之六, 
必得天干之五以为制。如子午之上,为少阴君火。丑未之上,为太阴湿土。寅申之上,为少 
阳相火。卯酉之上,为阳明燥金。辰戌之上,为太阳寒水。巳亥之上,为厥阴风木。是六气 
之在天,而以地支之六为节也。甲己为土运,乙庚为金运,丙辛为水运,丁壬为木运,戊癸 
为火运。是五行之在地,而以天干之五为制也。以地支而应天之六气,以天干而合地之五行 
,而后六甲成,岁气备。又曰∶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 
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盖无形者,即于有形测之,天地虽大 
,了如指掌矣。 
五营运大论曰∶风为肝,肝生筋,筋生心,火为心,心生血,血生脾,湿为脾,脾生肉 
,肉 
生肺,燥为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寒为肾,肾生骨髓,骨髓生肝,此运气相生之序也。 
又曰∶风伤筋,燥胜风,热伤气,寒胜热,湿伤肉,风胜湿,燥伤皮毛,湿胜燥,寒伤血, 
燥胜寒,此运气相胜之道也。 
六微旨大论曰∶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 
位之 
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此运气承制之理也。医学纲目 
曰∶风木盛则病化风,燥金盛则肝为邪攻,而病亦化风。寒水盛则病化寒,湿土盛则肾为邪 
攻,而病亦化寒。燥金盛则病化 郁,火热盛则肺为邪攻,而病亦化 郁。湿土盛则病化湿 
,风木盛则脾为邪攻,而病亦化湿。火热盛则病化火热,寒水盛则心为邪攻,而病亦化火热 
。此运气移化之过也。 
r逐年运气司天在泉之图p05…c7a6。bmpr 
张子正蒙曰∶阴阳之精,互藏其宅,则各得其所安。若阴阳之气,则循环迭至,聚散相 
荡,盖相兼相制,欲一之而不能。 
朱子曰∶五行各一其性,然一物又各具五行之理,故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 
其不 
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人在气交之中,天气通于鼻,地气通于口, 
感而受之,为病万端。而目疾特九窍之一耳,治之如法,应手可愈。惟在辨明运气之胜复, 
则药与症合,不至孟浪投剂矣。 
《素问》五运论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上谓司天,位在南方 
,则 
面北立,左右乃左西右东也。下谓在泉,位在北方,则面南立,左右乃左东右西也。故上下 
异而左右殊,天气右旋而降于下,地气左旋而升于上。左右周天,余而复会也。如寅申岁 
, 
司天少阳火气,左间阳明燥气,右间太阴湿气,在泉厥阴风气。左间少阴热气,右间太阳寒 
气。卯酉岁,司天阳明燥气,左间太阳寒气,右间少阳火气,在泉少阴热气,左间太阴湿气 
,右间厥阴风气。辰戌岁,司天太阳寒气,左间厥阴风气,右间阳明燥气,在泉太阴湿气, 
左间少阳火气,右间少阴热气。巳亥岁,司天厥阴风气,左间少阴热气,右间太阳寒气,在 
泉少阳火气,左间阳明燥气,右间太阴湿气。子午岁,司天少阴热气,左间太阴湿气,右间 
厥阴风气,在泉阳明燥气。左间太阳寒气,右间少阳火气。丑未岁,司天太阴湿气,左间 
少 
阳火气,右间少阴热气,在泉太阳寒气,左间厥阴风气,右间阳明燥气,司天主上半年,自 
大寒日后,通主上半年也。在泉主下半年,自大暑日后,主下半年也。 
r交六气时日图p05…c7a7。bmpr 
《运气全书》云∶阴阳相遘,分六位而寒暑弛张。日月推移,运四时而气令更变,自十 
二月 
中气大寒日,交木之初气,次至二月中气春分日,交君火之二气,次至四月中气小满日,交 
相火之三气,次至六月中气大暑日,交土之四气,次至八月中气秋分日,交金之五气,次至 
十月中气小雪日,交水之六气,每气各主六十日八十七刻半,总之乃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 
,共周一岁也。若岁外之余,及小月之日则不及也。厥阴木为初气者,方春气之始也。木生 
火,故少阴君火,少阳相火次之,火生土,故太阴土次之,土生金,故阳明金次之。金生水 
,故太阳水次之。 

卷一
六气总论
属性:《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天有五行,以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火,是为六气。当其位 
则正 
,过则淫。人有犯其邪者,皆能为目患。风则流泪赤肿,寒则血凝紫胀,暑则红赤昏花,湿 
则沿烂成癣,燥则紧涩眵结,火则红肿壅痛。风宜散而寒宜温,暑宜清而湿宜利,燥宜润而 
火宜凉。辨之既明,治亦易也。然其中有相挟而来者,盖风为百病之长,如挟寒挟暑挟湿挟 
燥挟火之类,有相从而化者,如风邪化火,寒邪化火,湿邪化火,燥邪化火之类,风邪发于 
前,火邪继于后,故凡人之病目者,皆以为风火也。然风火之症,最宜详辨,苟一见火症, 
无论有风无风,多从散治,鲜不为害。风本阳邪,必有外感,方是真风。因风生热,风去火 
自息,此宜散之风也。若无外感,只因内火上炎,热极生风,热去风自息,此不宜散之风也 
。又有相杂而至者,以四时言之,冬月致病只三字,风寒火是也。春兼四字,风寒湿火是也 
。夏兼五字,风寒暑湿火是也。秋只四字,风寒燥火是也。然其中有伏藏,有变化,亦不得 
执一而治。奈何医者治目,初起红肿眵泪,不问何邪,概行表散散之不效,随用和解。解之 
不去,随用清凉。凉之不效,继以补益。幸则引为己功,不幸则委之天命,恬不为怪,良可 
叹也。余着此论,一一剖悉,使纷纭错杂之症,不至混淆。更以脏腑经络形色脉象参之,无 
遁情矣。 

卷一六气总论

属性:《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灵枢九宫八风篇曰∶大弱风、谋风、刚 
风、 
折风、大刚风、凶风、婴儿风、弱风,是为八风。五风者,肝为木,木旺生风。肺为金,火 
旺金刑则生风,水冷金寒则又生风。脾为土,土湿生风,燥亦生风。心为火,火炎风自出。 
肾为水,水衰相火生风。是为五风。八风由外,五风由内,目为外风所伤,其症眵泪肿痛, 
星翳渐侵,且风或挟热,则先头痛,眵粘 臊,赤肿羞明。风或挟湿,则多泪作痒,沿烂恶 
明。风或挟燥,则眵硬多泪,眼皮紧急。风或挟寒,则时流冷泪,微赤羞明。若神光泛白, 
视物昏朦,渐成内障,其痛时作时止,此由血虚火旺,内风所伤。治法在表者散之汗之,挟 
热凉散之,挟寒温散之,湿则汗之,燥则润之,但宜兼用和血之品。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 
风自灭也。至诸内风所伤,切不可升提发散。盖气血大亏之人,邪中于里,不能发泄,宜大 
补气血,使邪外越。又有平素阴亏者,厥阳内动,微感伤阴,即宜养阴平肝,使邪自散。若 
过用风药,益动热而耗阴矣。至半表半里之症,当以和解为先。然外风易治,内风难除。吴 
鹤皋曰∶艽防之属,可以治外风,而内风非其治也。旨哉斯言,学人能体会之,思过半矣。 

卷一六气总论

属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北方生寒,寒生水。至真要大论曰∶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天元 
纪大论曰∶太阳之上,寒气主之。盖运气自霜降以后,春分以前,正属太阳寒水用事,设触 
冒严寒,即伤膀胱寒水之经。头疼腰强,发热恶寒,因循不治,传变多端。上乘空窍发为目 
病,冷泪翳障,视物昏花。若复兼湿,则邪滞太阴, 肉壅肿,兼火则刑克肝阴,遂生白障 
。兼风则迎风流泪,云翳满遮。兼痰则睥生樱核,目睛赤涩。兼郁则眼倦慵开,气滞光暗, 
辨症分治,庶无遗误。即有一二寒盛热生,外多火象,亦宜养阴清热。若过用寒凉,遏抑阳 
气,不免星障凝滞矣。然此属外寒所致。若内寒则人身脏腑自有之病,《素问》阴阳应象大 
论曰∶阴胜则身寒,人生真阳之气,寄于右肾,寒则无以作强,而技巧不出矣。膀胱寒则三 
焦 
之气不化,而水道不行矣。脾胃寒则不能蒸腐水谷,而五味不出矣。肝胆寒则将军无决断 
,而谋虑不出矣。大小肠寒则变化不行, 
而二便闭矣。心包寒则神明衰,而万事不能应矣。目为五脏之精华,禀天阳之真气,若为阴 
寒所制,必至失光昏 ,内障遮睛,宜温补气血以助真阳。至真要大论曰∶治寒以热。又曰 
∶热因寒用。又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王海藏曰∶热之不热,责其无火,益火之源, 
以消阴翳。参 桂附,即夏月何妨选用。不待水冰地坼,然后为真寒症也。此外又有中寒伏 
寒挟寒诸症,种种不同,大抵治法务在调和营卫,祛寒散邪而已。 

卷一六气总论

属性:《素问》刺志论曰∶脉虚身热,得之伤暑。又曰∶暑为阳邪,而东垣治暑,则有阴阳动 
静之 
分,或广厦招凉,以伤其外。或恣食生冷,以伤其内。此静而得之为阴暑,农人耕耨于田中 
,征夫奔走于道路,此动而得之为阳暑。阴暑宜温,阳暑宜清。赵养葵谓暑病与热病相似, 
但热病脉盛,暑病脉虚耳。盖伤暑者,脉必濡弱,或弦细芤迟,身体发热,与四时感冒无异 
。惟舌红口渴,小便短赤为辨。其分见于五脏者,心为火,故暑先入心,暑伤气,肺主气, 
故火旺金刑。又长夏湿土司令,脾恶湿,得暑则脾土之施化不行,肝肾同位下焦,俱有相火 
。肝得暑而龙火以起,肾得暑而雷火以升,五火并炽,势等燎原,上延于目,则赤障肿痛, 
眵泪如脓。治法或辛凉表散以发其汗,或清热养阴以通利小便,务使暑邪外达,不致陷伏伤 
阴。若盛暑之时,猝然暴中,则当以凉解为主。惟怯弱之人,内无所御,外受暑邪,则凉解 
之中,必兼辅正,如清暑益气汤之类是也。又或暑邪内伏,待深秋收藏之际,猝然骤发,倾 
刻之间,遂至不救,甚或刑克肾阴,瞳神伤损。凡见此症,即宜凉补真阴。倘伏藏虽久,其 
发甚缓,秋冬之间,目赤肿痛,亦宜仍用清暑之剂。临症细辨,不患治丝之棼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