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第2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障碍了他的真性,所以他透出来的光明,比不上佛。佛是一丝毫的障碍都没有,等觉菩萨还有一品障碍。十地菩萨就有二品无明,九地菩萨还有三品无明;愈往下去无明愈多,他透出来的光就愈少。理上说光明,一切众生跟佛完全平等,只是每一个人的业障不一样,因此透出来的大小不相同,颜色不一样。不像佛的光明是金色的光明,是一切色里面最好之色。这显示出西方世界的罗汉、菩萨,十方诸佛世界的罗汉菩萨,在弥陀光明之下,他们的光都不显赫,就像太阳底下点蜡烛一样。显示出弥陀的光不可思议。我们再看底下:~@TAG=NORMAL“此会四众。天龙八部。人非人等。皆见极乐世界。种种庄严。”这句话说得很明白,不但阿难见到了,阿难顶礼是没错,佛现身了,现身不是阿难一个人看到。参加这次法会的四众弟子,统统看到。那么参加法会多少人呢?经典上记载是两万人,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个东西不能骗人的。~@TAG=NORMAL~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第一00卷(二次宣讲) 档名:B2…5…100

  “此会四众。天龙八部。人非人等。皆见极乐世界。种种庄严。”

  这段经文是总结上面这一大段,由此可知,佛法里面讲的感应道交,实在是非常的快速而显著。感应一定是如理如法的修学,这一部经有了这一段经文,三周说法就圆满了,三转法轮就圆满了。佛有正说,有比喻说,后面这个弥陀与十方世界诸佛菩萨现身给我们作证明。当时不仅是阿难见到,‘此会四众’,这个四众照本经的人数来看是二万人。释迦牟尼佛讲无量寿经法会参加的听众是二万人,除这些人之外,还有天龙鬼神。换句话说,与会的六道众生都得到世尊、弥陀威神的加持,将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看得清清楚楚,我们接着看底下经文。

  “阿弥陀佛。于彼高座。威德巍巍。相好光明。声闻菩萨。围绕恭敬。”

  这是见到阿弥陀佛,这一段是对佛相状的形容。阿弥陀佛坐在莲台上,底下这两句是形容佛的威德光明相好,又看到阿弥陀佛的弟子们,声闻菩萨恭敬围绕。看到佛在那里说法,大众在那里听经。底下是从比喻来说,佛的相好庄严,实实在在无法形容。

  “譬如须弥山王。出于海面。明现照耀。”

  须弥山是四宝所成的宝山,宝则有光明的,光明照耀海面。

  “清净平正。无有杂秽。及异形类。唯是众宝庄严。圣贤共住。”

  在这个世间实在找不到比喻,来譬如西方世界的依正庄严,只好说到须弥山。须弥山不在我们的世界,这个地方是释迦佛给我们介绍的。阿罗汉以上的这些人,见到须弥山;色界天人知道有须弥山,欲界天人还不行。色界天人知道须弥山的存在,阿罗汉以上是亲见这个境界。因为与会的听众,菩萨声闻数量很多,佛说这个比喻是所有听众大部分人现量境界,这可以说。如果对我们凡夫来讲就不太适合,为什么呢?我们没有见过须弥山,不知道须弥山的伟大,也不知道须弥山的庄严,佛说经的场合对象不相同,我们在经上只看到经典对于须弥山的形容。四王天就住在须弥山的半中腰,忉利天在须弥山的顶端,这都叫地居天。再往上面去是空居天,那个境界就更不可思议了。所以不要说是诸佛菩萨的境界,就是六道高级凡夫,色界天跟无色界天的境界,实在讲都不是我们凡人所能够想像的,能够思议的,何况佛菩萨的境界,须弥山是圣贤共住。

  “阿难及诸菩萨众等。皆大欢喜。踊跃作礼。以头着地。称念南无阿弥陀三藐三佛陀。”

  这句是佛的名号,完全用梵音。阿难以及当时与会的大众,见到阿弥陀佛现身了,哪一个看到不欢喜的?哪一个看到会不礼拜呢?所以,都是以最敬礼,以头着地,五体投地拜阿弥陀佛,称念阿弥陀佛。当然除阿弥陀佛之外,还有十方无量无边诸佛菩萨,一称阿弥陀佛就统统都有了,全都称念到了,当时的状况。再看经文。

  “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奂斯光者。所有疾苦。莫不休止。一切忧恼。莫不解脱。悉皆慈心作善。欢喜快乐。”

  这是说佛光对于大众加持的利益。从天人一直到六道众生,此地只讲畜生道,蜎飞蠕动是畜生道。凡是蒙佛光注照,都得到殊胜的利益,那些利益呢?所有的痛苦没有了。在佛光照下之后,业障消掉了。由此可知,一切之疾苦是属于业障,业障消除了,痛苦就没有了。‘一切忧恼,莫不解脱’,忧是忧虑,恼是烦恼,心里的忧虑烦恼蒙佛光一照,佛是以无量真实智慧注照,被照的这些众生也开悟了,也破迷开悟了,所以他一切忧虑烦恼也统统没有了。这个时候就跟诸佛菩萨一样,他统统慈心作善,欢喜快乐,法喜充满,真性显露。真性就是真心,真心也叫佛心,佛心就是大慈悲心,对一切众生平等慈悲,所以他才欢喜无量,这是有情众生得到的利益。再看

  “钟磬琴瑟。箜篌乐器。不鼓自然皆作五音。”


  这段是讲天乐供养,由此可知,佛的威神不但感动有情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无情众生也感动,正是说明了依报随着正报转,确确实实是在转,这是我们在此地又看到明显的证据。过去李炳南老师讲阿弥陀经所说的是空中庄严,这个空中庄严不是有意的,是自然的感应。那么此地只说到天乐,还有一桩事情虽然没有说到,但是一定是不免的,那就是西方世界的宝香周遍,这个我们在前面经文所看到的。光明遍满,天乐宝香,一切众生接触到统统消业障,开智慧。自性的本能,渐渐都恢复了。佛的香光无时无处不周遍,为什么我们见不到也闻不到呢?前面跟同修报告过了,我们本身有障碍,障碍了佛的香光庄严。这个障碍是什么呢?就是妄想、分别、执着。佛在华严上说:一切众生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那由此可知,妄想执着是我们的病根,几时这个病根消除了,我们的能力也恢复了;不但是极乐世界的香光,我们再不会有隔碍了。即使十方一切诸佛清净功德,我们跟他们也没有障碍,无障碍才能融成一体,融成一体那才能入法界,也就是证法身了,成就圆满的佛果,这是无比殊胜的功德利益。下面呢?我们看诸天供养。

  “诸佛国中。诸天人民。各持花香。来于虚空散作供养。”

  这句话里面的意思是双关的,因为佛的神力,把十方诸佛世界显现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看到这个里面的状况,第一个是十方所有世界天人都供养他们本师佛,像我们娑婆世界天人供养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的大众供养阿弥陀佛,东方琉璃世界药师如来,他那边也是有六道,天人也是供养他们的本师药师佛。第二个意思,天人得佛威神加持,过去生中善根成熟,善根不成熟不行,一定要善根成熟,佛的威神加持他,使他在这一会当中也见到阿弥陀佛,这些天人转过来供养阿弥陀佛,所以意思是双关的。我们在光中统统见到了,见到这个盛况。


  “尔时极乐世界。过于西方百千俱胝那由他国。以佛威力。如对目前。如净天眼。观一寻地。”


  这个百千俱胝那由他国,这是弥陀经上讲的十万亿佛国土。它这里是用梵音所写的,就是弥陀经上完全翻成中国意思,这个百千俱胝那由他就是十亿佛土,西方极乐世界离我们这么远,虽然那么远,以佛威力,如对目前。如净天眼。观一寻地。这里前面我们看过。十万亿佛国,土我们在佛的威神加持所看到的,就像面对面一样。一寻地是八尺,十尺是一丈不,到一丈远,这么近的距离,你还看不清楚吗?在这个境界里面完全显示出我们自己的本能,本能确确实如是。今天这个世界虽然不太大,比起佛经里面讲的诸佛刹土,我们这个地球太小了。地球虽然不大,我们的能力更小,藉着科学的仪器,把世界其他地区的景观用电视传到我们面前,我们看到了。这是用机械的能力,你看看那个经上需不需要机械?不需要。本能智慧恢复之后,用不着这些机械。所看的比电视画面要真实太多了,完全是真实的。此会大众与阿弥陀佛诸佛如来可以对话的,他说话,我们听得清楚,我们说话,他也听得清楚。也许诸位有问题:我们说话,他懂吗?像我们跟外国人面对面,他说话我们不懂,我们说话他不懂,你要碰到佛菩萨,那就奇怪了,碰到任何佛菩萨,你跟他说话,他懂,,他跟你说话,你也懂。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给我们说法,假如有十个人,十个不同国家的人,言语都不同,彼此的话都不懂,但是佛说话的时候,我们听的,佛讲中国话,日本人听的,佛讲标准日语,所以每一个听的都是自己的语言,这个妙不可言啊。佛有这个能力,给诸位说,我们也有这个能力,这个能力叫本能,不是学得来的。是清净、平等、大慈悲心里面自自然然变现出来的。不要去作意,不要去啊我要去,不需要,自然流露出来的,就契合一切众生的音声,所以这个非常之奇妙。
  “彼见此土。”

  彼是指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声闻,乃至于十方诸佛世界的佛菩萨,见到我们这个地方:

  “亦复如是。”

  他也看得清清楚。

  “悉奂娑婆世界。释迦如来。及比丘立众。围绕说法。”

  他们看我们也看得很清楚,释迦牟尼佛在这里讲经说法,有两万多人在这里听,他们也看得很清楚。我们再回想一想,我们现在这一会,人数不多,我们会场大概有二百人,阿弥陀佛有没有看见呢?诸佛菩萨有没有看见呢?看得清清楚楚,看得明明白白。我们这边说话,他们也听得清清楚楚。可惜的是我们看不到他,也听不到他;他能看得见我们,听得到我们。因此,我们心里面起心动念,我们所愿所求,诸佛菩萨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问题是我们的求愿是真的,还是假的。真的,佛菩萨欢喜,时节因缘成熟了,必定来接引往生。如果我们心地不真,不真是对于这个世间还有牵挂,还有留恋,这就是因地不真,果招迂曲。这一生佛菩萨不会来接引你,为什么呢?你不是真的想去,你对这个世间还留恋,所以佛菩萨决定不勉强你。所以要真正发心,真诚的修学去依教奉行,决定不能打折扣,决定不可以自己欺骗自己,他必定是欺骗别人。不自欺,就决定不会欺人,所以重要的是不欺骗自己。非常非常重要,这桩事情实在是相当相当之难。凡夫自欺,自己并不知道,所以叫愚痴贪嗔痴叫痴,。自己要知道自己在欺骗自己,这个人就觉悟了。真正觉悟了,能够把这个毛病改过来,那叫真正修行,真实的功夫。我们再看下一段。

  “慈氏述见第二十九”

  慈氏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在这段经文里面要给我们作证明,证明诸佛如来所说的话句句真实。我们如果能体会,必定可以帮助自己断疑生信,正信之心才能够生得起来。

  “尔时佛告阿难。及慈氏菩萨。”

  这两位是本经的当机者,就是会众的两位代表。阿难是声闻众的代表,弥勒是菩萨众的代表。

  “汝见极乐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