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36-素问经注节解-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经之气流行荣卫者。) 
帝曰∶候气奈何?(按∶谓既针而其气之至与未至,何以候之。)岐伯曰∶夫邪去络入于经也,舍于血脉 
之中,其寒温未相得,如涌波之起也,时来时去,故不常在。(按∶言邪气初入,由浅转深,其寒温去来,尚无定 
所。)故曰∶方其来也,必按而止之,止而取之,无逢其冲而泻之。真气者,经气也,经气太虚,故曰其来不可 
逢,此之谓也。(按∶冲,注作应水刻数之平气,恐未确。详味此节,文义难通,盖真气者之上,经气太虚之 
下,必有脱误故也。)候邪不审,大气已过,泻之则真气脱,脱则不复,邪气复至而病益蓄,故曰其往不可追, 
此之谓也。(……按∶不审谓认病不详细也。大气,大邪之气。不复谓真气脱而难复也。正气虚则邪气盛,邪气 
退则正气复,若不泻之于邪盛之时,而反泻之于既退之后,则真气脱而邪气复至,病更缠绵不解矣,此戒攻邪 
贵乎早,而刻削之剂不可过用也。) 
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此攻邪也,疾出以去盛血而复其真气。(按∶邪不去则真不复,故必用针以去其血。 
前论补泻以气至为主,此言补泻以去血为急也。)此邪新客,溶溶未有定处也,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逆而刺之, 
温血也,刺出其血,其病立已。(按∶溶溶,水动貌。逆犹迎也。新邪入客,如水之流动,其血尚温,而未至于 
冰凝,故当迎而刺出其血,病必自除矣。) 
帝曰∶善!然真邪以合,波陇不起,候之奈何?岐伯曰∶审扪循三部九候之盛虚而调之,察其左右上下相 
失及相减者,审其病脏以期之。(……按真邪以合,谓邪入于经而与真气相合也。波陇不起,谓初合之时,尚 
未变动,何以候而治之也。伯言治此之法,须详审以抚其身之肥瘠,循切以辨其脉之盛衰,而知病在何脏,愈于 
何日也。)诛伐无过,命曰大惑,反乱大经,真不可复,用实为虚,以邪为真,用针无义,反为气贼,夺人正 
气,以从为逆,荣卫散乱,真气已失,邪独内着,绝人长命,予人夭殃,不知三部九候,故不能久长。(…… 
按∶此重言不知三部九候者之为害也。) 

外篇卷之七
八正神明论
属性:凡欲刺病,必明天时,如日月星辰八正之气,了然胸次,乃可调血气而治百病,斯真神而明之者也。 
黄帝问曰∶用针之服,必有法则焉,今何法何则?(服,事也。法,象也。则,准也。)岐伯对曰∶法天则 
地,合以天光。(谓合日月星辰之行度。按,天地者,阴阳二气之本也。天以轻清而上浮,地以重浊而下奠, 
人在气交之中,合天地之气以为气,气禀有清浊之分,感受有阴阳之异。用针者当知清阳出乎天,浊阴本乎地, 
天有温寒,日有明阴,又当合以天光,是法是则,病乃可得而治也。合以天光,如下文是矣。)帝曰∶愿卒闻之。 
岐伯曰∶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候日月,谓候日之寒温,月之空满也。星辰,谓先知二 
十八宿之分,应水漏刻者也。略而言之,常以日加之于宿上,则知人气在太阳否,日行一舍,人气在三阳与阴分矣。 
细而言之,从房至毕十四宿,水下五十刻,半日之度也。从昴至心十四宿,水下五十刻,终日之度也。是故从 
房至毕者为阳,从昴至心者为阴,阳主昼,阴主夜也。凡日行一舍,故水下三刻与七分刻之四也,灵枢经曰∶“水 
下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不止, 
气行亦尔。又曰∶“日行一舍,人气行于身一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二舍,人气行于身三周与十分身之六;日 
行三舍,人气行于身五周与十分身之四;日行四舍,人气行于身七周与十分身之二;日行五舍,人气行于身九周。”然 
日行二十八舍,人气亦行于身五十周与十分身之四。由是故必候日月星辰也。四时八正之气者,谓四时正气八节 
之风,来朝于太一者也。谨候其气之所在而刺之,气定乃刺之者,谓八节之风气静定,乃可以刺经脉,调虚实也。 
故历忌云∶“八节前后各五日不可刺灸,凶。”是谓气未定,故不可灸刺也。)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 
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泣谓如水中居虚也。按∶泣,涩同。)月始生, 
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 
时而调血气也。(按∶卫气者,水谷之悍气也,昼夜尝一周于人身,邪之中人,必根据之为出入。故欲去病邪,必 
于卫气浮行之日,以祛邪而调血气。此伯言因时刺病之道,所以必根据卫气为准也。郭读作廓。)是以天寒无刺,天 
温无疑,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按∶义如下文。)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 
位,正立而待之。(候日迁移,定气所在,南面正立,待气至而调之也。按∶光,日光也。日随时而移,气随日而 
至,春夏日行南陆,秋冬日转北陆,春夏之日长,秋冬之日短。位,气之所在也。正立,如前篇所言静意视义 
是也。言用针者,当随日之长短,而定其气之所在,肃容静气,以持针而刺之,则盛虚之气随乎时,而后病 
得其治,血气自无不调也。)故曰月生而泻,是谓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曰重实;月郭空 
而治,是谓乱经。阴阳相错,真邪不别,沉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起。(按∶前言得时而调,此则失时妄 
治也。) 
帝曰∶星辰八正何候?岐伯曰∶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制谓制度,定星辰,则可知日月行之制度矣。 
略而言之,周天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天,凡一千八分,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合漏 
水百刻,都行八百一十丈,以分昼夜也。故人十息、气行六尺,日行二分;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一周 
于身,水下二刻,日行二十分;五百四十息,气行再周于身,水下四刻,日行四十分;二千七百息,气行十周于 
身,水下二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周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也。细而言之, 
则常以一十周加之一分又十分分之六,乃奇分尽矣。是故星辰所以制日月之行度也。按∶新校正云∶“详周天二 
十八宿至日行二十八宿也,本灵枢文,今具甲乙经中。”)八正者,所以候八风之虚邪以时至者也。(八正谓八 
节之正气也。八风者,东方婴儿风,南方大弱风,西方刚风,北方大刚风,东北方凶风,东南方弱风,西南方谋 
风,西北方折风也。虚邪,谓乘人之虚而为病者也。以时至,谓天应太一移居,以八节之前后,风朝中宫而至者 
也。)四时者,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气所在,以时调之也,八正之虚邪而避之勿犯也。(四时之气所在者,谓春 
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也。然触冒虚邪,动伤真气,避而勿犯,乃不病焉。灵枢经 
曰∶“圣人避邪如避矢石。”盖以其能伤真气也。)以身之虚,而逢天之虚,两虚相感,其气至骨,入则伤五 
脏。(按∶元气亏损,身之虚也。贼邪虚风,天之虚也。然惟身虚则天虚乃得而乘之,故邪气内入至骨,而伤人之五脏也。) 
工候救之,弗能伤也。故曰∶天忌不可不知也。(按∶医能候病之所在而拯救之,自不犯天之忌,而人之性命可保也。) 
帝曰∶善!其法星辰者,余闻之矣,愿闻法往古者。岐伯曰∶法往古者,先知针经也。验于来今者,先知 
日之寒温,月之虚盛,以候气之浮沉,而调之于身,观其立有验也。(气候不差,故立有验。)观其冥冥者, 
言形气荣卫之不形于外,……工常先见之,……故曰观于冥冥焉。…… 
帝曰∶余闻补泻,未得其意。岐伯曰∶泻必用方,方者,以气方盛也,以月方满也,以日方温也,以身 
方定也,以息方吸而内针,乃复候其方吸而转针,乃复候其方呼而徐引针,故曰泻必用方,其气而行焉。(按∶ 
详必用方之下,疑有阙文。)补必用员,员者行也,行者移也,(按∶动而不遽谓之移,潜移默运,针法员融, 
是之谓补。)刺必中其荣,复以吸排针也。(针入至血,谓之中荣。)故员与方,非针也。(……按∶针形可 
象,而方员之妙用无穷,是针也而非针,其神乎哉。)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按∶失神则血气不灵, 
无血气则神无所根据,故以血气为人之神,养之不可不谨也。) 
帝曰∶妙乎哉论也!合人形于阴阳四时虚实之应,冥冥之期,其非夫子孰能通之。然夫子数言形与神,何 
谓形?何谓神?愿卒闻之。岐伯曰∶请言形,形乎形,目冥冥,问其所病,(按,甲乙经作扪其所痛,于义亦 
通。)索之于经,慧然在前,……故曰形。(按∶形根据于有象。 
目冥冥,问其所病,既问以察其人之所苦。索之于经,慧然在前,又切以诊其脉之所患。而其病之本标,直了 
然于目前。由是即有形以进乎无形,是之谓形乎形也矣。)帝曰∶何谓神?岐伯曰∶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 
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睑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按∶神契于 
无形,其闻也非由耳,其见也非由目,湛湛乎云随风卷,日照天空,如医缓之惊二其神竖,越人之洞垣一方, 
岂非神乎者哉!) 

外篇卷之七
诊要经终论
属性:通篇分三段∶首段言逐月人气之所在,二段言刺法宜忌,末段言十二经将死之证,为人生之终事。皆诸篇所 
不载,诊病者不可不知,故曰诊要经终也。 
黄帝问曰∶诊要何如?岐伯对曰∶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按∶方,犹言初动,天气 
初动于上,地气应之而发生也。盖春居四时之先,正月二月为一岁之首,天地之气,至此方萌生发之机,而为 
化化生生之始也。人得天地之气,内通于肝,肝者木也,王于春而亦为五脏生气之始也。)三月四月,天气正 
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按∶由春入夏,天地之气方发者,至此大盛。三月辰土,四月巳火,火土养脾, 
脾为元气之母,人气得之以资脏腑而生血气也。)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天阳赫盛,地焰高 
升,故言天气盛,地气高。火性炎上,故言人气在头也。)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按∶由夏转秋, 
气渐肃杀,申酉之月,气王于金,金气合肺,故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按∶冰 
犹凝也。秋尽冬初,收敛归藏,天地之气,由阳返阴,人身之火,尽摄合而还于心,故云人气在心也)十一月 
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 
气在肾。(……阳气深复,故气在肾也。夫气之变也,发生于木,长茂于土,盛高而上,肃杀于金,避寒于火, 
伏藏于水,斯皆随顺阴阳之升沉也。五脏生成论曰∶“五脏之象,可以类推。”此之谓气类也。)春夏秋冬, 
各有所刺,法其所在。(按∶义见水热穴论及四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