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永宁-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了京城,岂不是连那些京官都要牵连进去,顺带的还往大唐盛世的脸上抹黑?

果不其然,等永宁的马车来到城门口的时候,就见有几队官兵正在驱赶这些灾民。永宁叹了口气,放下了车帘子。虽然她也觉得那些人可怜,可是她的能力太有限了,还是等回家见着了父亲大人,再说说这事吧。

这些灾民既然已经到了京城门口,这事就已经注定不能善了。房玄龄也同样是职责所在,不能妥善解决的话,出来背黑锅的肯定得有当朝宰相大人。为了父亲大人的政绩着想,永宁也不能袖手旁观。可是有什么办法能帮上父亲大人的忙呢?嗯,她得好好想想,或许,去翻翻储物手链里的东西,说不定能找到什么灵感呢……

刚才攒起来的那点好心情,一下子就散的没影了。她心里还在不停的想,这些灾民怎么就会往京城来了呢?一路上的那些地方官怎么敢放他们过来?这中间,会不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勾当啊?



俺在PK中,可是PK票好几天都不见一张。。。看的俺眼泪哗哗的呀~~~~~~~~~~~~

第一卷 风雨长安 第二十六章 挑人

永宁刚回到府中,就有家人传话说,卢夫人让她先去前厅一趟。

永宁扯了扯身上外出穿的裘衣,有些不解地问前来迎候的丫环:“娘亲那里有什么事?怎么这么急着要见我?”

那丫环笑着说道:“回小娘子的话,今天人牙子带了好些小丫头过来,想来夫人是要替小娘子挑贴身丫头呢……”

永宁点了点头,挑贴身丫环的事,卢夫人倒是早就跟她提过的。一直以来永宁身边跟着的人,年纪都比较大,除了奶娘等几个嬷嬷级的人物外,就是身边服侍的丫环都是十六七岁的大姑娘了,跟在她身边,除了照顾她的起居外,行动举止什么的都是会管的,这样的人当然算不得贴心。

而选贴身丫环,通常都是找些年纪相当的小女孩,是要跟着主子一起长大,要使唤起来既贴心,又忠诚可靠的才行。

等永宁到了前厅,就见卢夫人和杜氏都坐在那里,厅中间站着二十来个不到十岁的小姑娘,旁边有个婆子正拉着一个还没她个头儿高的小女孩在那里做介绍,左右不过是些聪明伶俐、能干活、能吃苦什么的。

卢夫人见永宁过来了,连忙招呼着人帮她脱了外面的裘衣,又有丫环拿来了热帕子帮她擦了手、脸,再递了杯热茶汤给她,才笑着对那牙婆说道:“今天挑小丫头,主要就是给我这小女儿选几个可心的人贴身侍候,这要挑个什么样的,还得我这女儿说了算……”

那牙婆其实来前就知道今天宰相府挑人,是要给府里的小娘子选贴身丫环,这可是笔上好的大买卖,虽然贴身丫环挑不了几个人,可是这单买卖是宰相府的,以后说出去宰相家小娘子的贴身丫环都是从她手里边卖出去的,别人也能高看她几眼不是?

牙婆扭捏着走上前两步,冲着永宁道了个万福,然后肃手立在那里,等着永宁说话。

永宁也没看那牙婆,转头向卢夫人问道:“娘亲,今天要挑几个人?”她对这事可是一点经验都没有的,卢夫人以前也没具体说过,所以只能现问了。

卢夫人被永宁这一问才想起来,上次虽然跟她提过一次挑贴身丫环的事,却没来得及详细讲,心里不免有些犯嘀咕,不知道女儿能不能挑出合适,不过转念一想,不过是几个丫环罢了,就算自家闺女挑的不合适,大不了做粗使丫环也是可以的……于是,卢夫人笑了笑,说道:“不拘几个,六个或八个都使得,左右你挑了合眼的出来,也是要调教一番才能使的,你也别操心这个,只管先挑出来就是了……”

永宁点了点头,对那牙婆说道:“你带来的这些丫头里头,可孤女?”

那牙婆连忙点头,伸手召过来了四个小丫头,说道:“这四个丫头都是孤女,家里头的人都死绝了的,没奈何,只能卖身为奴,求口活命饭……

永宁点了点头,让这四个小丫头先站到了一边,然后又问道:“这剩下的人里,可有全家一起卖身为奴的?”

那牙婆一愣,但很快就反应过来,这回一下子拉出来了九个小丫头,说道:“这九个丫头都是全家一起卖的……”

永宁将手里的茶汤放在了几案上,说道:“那你将她们和她们家人的情况都说一下给我听听……”

那牙婆连忙从左边第一个开始介绍:“这个丫头叫春桃,老家是庆州的,去年家里遭了灾,不得已才全家逃了出来,结果路上她父母都没了,只剩下她和她哥哥,她哥哥今年十三了,会一手木匠活,人也老实……”

……

牙婆一个挨着一个介绍,这几个全家一起卖身为奴的,大多都是逃荒出来的,结果剩了孤儿寡母没活路了,才走了这条路的。永宁看着这些小姑娘,一个个脸上带着惊惧之色,心里隐隐发酸,可是她也不是做救世主的料,还是咬着牙将其中一个犯事官员官卖的家眷和两个眼神太过伶俐的女孩挑了出去,至于剩下的这些女孩,她也只能可怜巴巴的看向了卢夫人。

卢夫人心里倒是说不出的喜悦,自家闺女虽然说年纪小,可是想事情却挺周全的,先是让牙婆挑出了外头没牵挂的孤儿,然后就是全家都要卖身为奴的,这样的下人用起来才是放心的。这会儿见永宁可怜这些小丫头,便笑着将永宁抱到怀里,揉着她的头发,说道:“我家小娘子既然可怜她们,那这十几个丫头,连她们外面的家人,咱都一起买回来,可好?”

“可以吗?”永宁忍不住笑着问道:“咱们家用得了这么多人吗?”

“怎么用不了?”杜氏在一旁抿嘴笑着说道:“你西郊那个庄子,再过个把月就建好了,难道那里是不使人的?原本就是要去外头再买些人回来的,只今天这些怕是还不够用呢!”

那牙婆一听,原来后头还有生意,连忙凑上前一步,说道:“少夫人若是还要用人,只管跟我说,我这里且有好使的给府上送来呢!”

卢夫人摆了摆手,说道:“那些还不急,只这几个我呆会儿会让管家跟着你去问清楚,如果家世都真如你说的那样,那我便将她们都买下来,如果有什么差错……”说到最后这一句,卢夫人的眼神一下子就凌厉了起来。

“不能,不能,万万不能!”那牙婆连连摇手,说道:“您只管查去,我说的可都是实话……”

房府的管家房德自然是非常有眼色的,眼见着挑丫头的工作已经基本结束了,连忙走了过来,引着那牙婆和她带来的那些小丫头出去,后面查证、付款、签契约的事,自然有他一手完成。

等那些闲杂人等都出去了,卢夫人才问永宁:“刚才那个叫兰芷的丫头,看着也是个好的,你怎么没把她留下?”

永宁想了一下,知道卢夫从说的正是那个犯官的家眷,于是撇了撇嘴说道:“她身后的关系太麻烦了,虽然家里的男人都死了,可是那些大家出来的女人哪是省心的?别带坏了咱们家的家风……而且,谁知日后会不会冒出来什么沾亲带故的,再惹来什么麻烦,岂不是糟糕?”

卢夫人点了点头,房家很少买人进府,便是买人也从不买这些大家子里出来的,犯官的家眷更是沾也不沾的,为的就是怕麻烦。她心里倒是很得意女儿能想到这些,又笑着问道:“那另外那两个丫头呢?我看着模样也是好的,人也机灵,怎么也被你给挑出去了?”

“哼,模样是挺好,人也挺机灵,那心,怕也是大的吧!”永宁一脸不屑的说道:“如今二哥才刚学着上进,可不能让这些心大的丫头给带坏了!”

卢夫人不知该气还是该笑,朝着永宁的脑袋就是一巴掌,皱着眉头说道:“你一个小孩子家家的,这些话都是哪里学来的?这是你一个姑娘家该说的吗?”

永宁抱着脑袋,吐了吐舌头,说道:“这些话哪里还用学?古往今来的稗传野史上,不知有多少,凭什么他们做的,我却说不得?!”说完,没得卢夫人反应过来,便拉着秋兰跑出了前厅。

卢夫人与杜氏相视而笑,姑娘家聪明知事些,其实真没什么不好。



俺要PK票、粉红票!嗷嗷嗷嗷嗷~~~~~~~~~~~~

第一卷 风雨长安 第二十七章 林邑

永宁回到自己屋里,脸上的笑容才淡了下来。由着奶娘和秋兰几个丫环服侍着梳洗、宽衣后,便将自己关进了隔壁的小书房。

她记得以前在哪本书里见过,说是周边某小国有一种高产稻种,是隋唐时期就已经有了,但是直到宋朝才通过民间交流引进种植。她现在想做的就是从书堆里把曾经看到过的那本书找出来,然后想办法换个样子把相关资料送到自家的父亲大人面前。

天灾不可怕,只要国家手里有粮食,赈灾及时,就不会出大乱子的。

可是,究竟是在哪本书里看到的呢?!永宁看着自己手链里那五大书架的书,在心里回忆了一下检索条件,然后说出了关键词:高产稻种、隋唐……

然后永宁低头看着飞到自己手里的这本书,眼泪哗哗的——XX初唐,给了她那么深刻的记忆的东西,居然是来自一本穿越系小说?!

她再一次后悔,早知道会穿,她一定会去搬空新华书店,把手链里放满靠谱的书!绝对不会再让这些小说之流的东西占据了她宝贵的空间……她紧握着手里的这本小说,仰望四十五度角,默默祈祷:大人,看在我虔诚的从当当邮购了您的小说的份上,您书里的资料,希望都是百度回来的、没有经过艺术加工的吧!

这本小说的内容,其实永宁早就已经忘的差不多了,虽然当初很喜欢,但是毕竟时间已经隔了很久,如今再看,她实在是感慨颇深呀!人家书里怎么就能过得那么生猛,轮到她这儿就缩手缩脚的?为毛人家就能穿成男人,她就非得做女人呢?话说,她一点都不在乎会变耽美文的说……

永宁以一目一页的速度,很快就找到了她想找的关于高产稻种的内容。她将其中的关键字记录了下来,然后将书收了起来。

据小说上写的,那些高产稻种是从一个叫林邑的小国家弄来的,那里应该是热带气候,一年三熟,亩产两到三石。而就永宁所知,现在大唐的粮食亩产平均只有一石。这中间的差距可就大了。

可是,林邑这个国家真的存在吗?她怎么从来都没听说过呀?!永宁一边想一边出了书房。秋兰和另一个大丫环秋芳正坐在廊下的避风处做针线,见她出来,连忙迎了过来。

“现在什么时辰了?”永宁抬头问秋兰。

秋兰笑着回道:“已经申末了。”

“我大哥可回来了?”房遗直下午一般是不办公的,只不过经常有些应酬,所以回来的时间非常不固定。

“大郎已经回来了,刚才我去夫人那里送东西的时候,还见到了呢……”秋芳一边收着手里的活计,一边说道。

永宁点了点头,说道:“书房里的东西不用收,我呆会儿还要用……”她边说,边朝院子外头快步走去。

秋兰和秋芳连忙跟在了她后面,一个劲儿的叫她走慢些。

房遗直这会儿正在给房遗爱讲书。房遗爱最近也迷上了读史书,然后从史书的事件里,跟三十六计对照。房玄龄和房遗直都对他的这种学习方法很是赞许,于是他每天除了学那些宫廷礼仪之外,就是抱着史书自读,等父兄回家后,再找他们讨教。就冲着他这好学的劲头,虽然程度还浅,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