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65-虚损启微-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三服。 

卷下
理阴煎(新方)
属性:此理中汤之变方也。凡脾肾中虚等症,宜刚燥者,当用理中六君之类;宜温 
当用理阴大营之类。欲知调补,当先察此。此方通治真阴虚弱,胀满呕哕,痰饮恶心,吐泻 
腹痛,妇人经迟血滞等症。 
熟地(三五七钱或一二两) 当归(二三钱或五七钱) 炙甘草(一二钱) 干姜(一二三钱 
,炒黄) 或加桂一二钱。 
水二盅,煎七八分,热服。若治脾肾两虚,水泛为痰,或呕或胀者,加茯苓一钱半, 
芥子五分以行之。若泄泻不止,及肾泄者,少用当归,或并去之,加山药、扁豆、吴茱萸、 
破故、肉豆蔻、附子之属。若腰腹有痛,加杜仲、枸杞。若腹有胀滞疼痛,加陈皮、木香、 
砂仁之属。 

卷下
四味回阳饮(新方)
属性:治元阳虚脱,危在顷刻者。 
人参(一二两) 制附子(二三钱) 炙甘草(一二钱) 炮干姜(二三钱) 
水二盅,武火煎七八分,温服,徐徐饮之。 

卷下
六味回阳饮(新方)
属性:治阴阳将脱等症。 
人参(一二两或数钱) 制附子 炮干姜(各二三钱) 熟地(五钱或一两) 归身(三钱, 
泄泻或血动者,代以冬术,多多益善) 炙甘草(一钱) 
水二盅,武火煎七八分,温服。如肉振汗多者,加炙黄 四五钱,或一两,或冬术三 
泄泻者,加乌梅二枚,或北五味二十粒亦可。如虚阳上浮者,加茯苓二钱。如肝经郁滞者, 
加肉桂二三钱。 

卷下
温胃饮(新方)
属性:治中寒呕吐,吞酸泄泻,不思饮食,及妇人脏寒呕恶,胎气不安等症。 
人参(一二三钱或一两) 白术(一二钱或一两,炒) 扁豆(二钱,炒) 陈皮(一钱,或 
不用) 干姜(一二三钱,炒焦) 炙甘草(一钱) 当归(一二钱,滑泄者不用) 
水二盅,煎七分,食远温服。如下寒带浊者,加破故纸一钱。如气滞或兼胸腹痛者, 
、丁香、木香、白豆蔻、砂仁、白芥子之属。如兼外邪及肝肾之病者,加桂枝、肉桂,甚者 
,加柴胡。如脾气陷而身热者,加升麻五七分。如水泛为痰而胸腹痞满者,加茯苓一二钱。 
如脾胃虚极,大呕大吐,不能止者,倍用参术,仍加胡椒二三分许,煎熟徐徐服之。 

卷下
镇阴煎(新方)
属性:治阴虚于下,格阳于上,则真阳失守,血随而溢,以致大吐大衄,六脉细脱 
厥冷,危在顷刻,而血不能止者,速宜用此,使孤阳有归,则血自安也。如治格阳喉痹上热 
者,当以此汤冷服。 
熟地(一二两) 牛膝(二钱) 甘草(一钱,炙) 泽泻(钱半) 肉桂(一二钱) 制附子( 
五七分或一二三钱) 
水二盅,速煎服。如兼呕恶者,加干姜炒黄一二钱。如气脱倦言,而脉弱极者,宜速 
速多加人参,随宜用之。 

卷下
寿脾煎(新方)
属性:一名摄营煎。治脾虚不能摄血等症,凡忧思郁怒、结劳,及误用攻伐等药, 
阴,以致中气亏陷,神魂不宁,大便脱血不止,或妇人无火崩淋等症。凡兼呕恶,尤为危候 
,速宜用此。单救脾气,则统摄固而血自归源。此归脾汤之变方,其效如神。若犯此症,而 
再用寒凉,则胃气必脱,无不即毙者。 
白术(二三钱) 当归(二钱) 山药(二钱) 枣仁(钱半) 炙甘草(一钱) 远志(三五分 
,制) 炮干姜(一二三钱) 莲肉(二十粒,去心炒) 人参(随宜一二钱,急者用一两) 
水二盅煎服。如血未止,加乌梅二个。凡畏酸者,不可用,或加地榆一钱半亦可。滑 
者,加醋炒文蛤一钱。下焦虚滑不禁,加鹿角霜二钱为末,搅入药中服之。气虚甚者,加炙 
黄二三钱。气陷而坠者,加炒升麻五七分。或白芷亦可。兼溏泄者,加补骨脂一钱炒用。 
阳虚畏寒者,加制附子一二三钱。血去过多,阴虚气馁,心跳不宁者,加熟地七八钱,或一 
二两。 

卷下
一气丹(新方)
属性:治脾肾虚寒,不时易泻,腹痛阳痿,怯寒等症。此即参附汤之变方。 
人参 制附子(各等分) 
炼白蜜丸如绿豆大,每用滚白汤送下三五分,或一钱。凡药饵不便之处,或随途次, 
随带此丹最妙。 

卷下
六气煎(新方)
属性:治男妇阳气虚寒等症。 
黄 (炙) 肉桂 人参 白术 当归 炙甘草 
水煎服。 

卷下
保阴煎(新方)
属性:治男妇带浊遗淋,色赤带血,脉滑多热,便血不止,及血崩血淋,或经期太 
早,凡一切阴虚内热动血等症。 
生地 熟地 芍药(各二钱) 山药 川续断 黄芩 黄柏(各钱半) 生甘草(一钱) 
水二盅,煎七分,食远温服。如小水多热,或兼怒火动血者,加焦栀子一二钱。如夜 
,加地骨皮钱五分。如肺热多汗者,加麦冬、枣仁。(恐枣仁与肺热非宜,不如用桑叶为妥 
。)如血热甚者,加黄连一钱五分。如血虚血滞,筋骨肿痛者,加当归二三钱。如气滞而痛 
,去熟地,加陈皮、青皮、丹皮、香附之属。如血脱血滑,及便血久不止者,加地榆一二钱 
,或乌梅一二个,或百药煎一二钱,文蛤亦可。 
如少年或血气正盛者,不必用熟地、山药。如肢节筋骨疼痛或肿者,加秦艽、丹皮各 

卷下
抽薪饮(新方)
属性:治诸凡火炽盛而不宜补者。 
黄芩 石斛 木通 栀子 黄柏(各一二钱) 枳壳(钱半) 泽泻(钱半) 细甘草(三 
水一盅半,煎七分,食远温服。内热甚者,冷服更佳。如热在经络肌肤者,加连翘天 
花粉以解之。热在血分大小肠者,加槐蕊、黄连以清之。热在阳明,头面或躁烦便实者,加 
生石膏以降之。热在下焦小水痛涩者,加草龙胆、车前以利之。热在阴分津液不足者,加门 
冬、生地、芍药之类以滋之。热在肠胃实结者,加大黄、芒硝以通之。 

卷下
徙薪饮(新方)
属性:治三焦凡火,一切内热,渐觉而未甚者,先宜清以此剂,其甚者,宜抽薪饮 
陈皮(八分) 黄芩(二钱) 麦冬 芍药 黄柏 茯苓 牡丹皮(各钱半) 
水一盅半,煎七分,食远温服。如多郁气逆伤肝,胁肋疼痛,或致动血者,加青皮、 

卷下
清化饮(新方)
属性:治血热妄行,阴亏,诸火不清等症。 
芍药 麦冬(各二钱) 丹皮 茯苓 黄芩 生地(各二三钱) 石斛(一钱) 
水一盅半,煎七分,食远温服。如觉骨蒸多汗者,加地骨皮一钱五分。热甚而渴或头 
加石膏一二三钱。下热便涩者,加木通一二钱,或黄柏、栀子、皆可随症用之。如兼外邪发 
热,加柴胡一二钱。 

卷下
秦艽鳖甲散
属性:治风劳骨热盗汗。 
秦艽 知母 当归 鳖甲 乌梅 青蒿 柴胡 地骨 

卷下
柴胡梅连丸
属性:治同上。 
柴胡 前胡 乌梅 胡连 猪脂 猪髓 童便 韭白 

卷下
逍遥饮(新方)
属性:治妇人思郁过度,致伤心脾,冲任之源,血气日枯,渐至经脉不调者。 
当归(二三钱) 芍药(钱半) 熟地(三五钱) 枣仁(二钱,炒) 茯神(钱半) 远志(三 
五分,制) 炙甘草(一钱) 陈皮(八分) 
水二盅,煎七分,食远温服。如气虚者,加人参一二钱。如经水过期兼痛滞者,加酒 
炒香附一二钱。 

卷下
金水六君煎(新方)
属性:治肺肾虚寒,水泛为痰,或年迈阴虚,血气不足,外受风寒,咳嗽呕恶,多 
痰喘急等症,神效。 
当归(二钱) 熟地(三五钱) 陈皮(钱半) 半夏(二钱) 茯苓(二钱) 炙甘草(一钱) 
水二盅,生姜三五七片,煎七八分,食远温服。如大便不实而多湿者,去当归,加山 
痰盛气滞,胸胁不快者,加白芥子七八分。如阴寒盛而嗽不愈者,加细辛五七分。如兼表邪 
寒热者,加柴胡一二钱。 

卷下
贝母丸(新方)
属性:消痰热,润肺止咳,或肺痈肺痿,乃治标之妙剂。 
贝母一两,为末,用沙糖或蜜,和丸龙眼大,或噙化,或嚼服之。若欲劫止久嗽,每 
两,宜加百药煎、蓬砂、天竺黄各一钱,佐之尤妙。如无百药煎,即炒醋文蛤一钱亦可,或 
粟壳亦可酌用。若治肺痈,宜加白矾一钱,同贝母丸服,如前最妙。 

卷下
一柴胡饮(新方)
属性:一为水数,从寒散也。凡感四时不正之气,或为发热,或为寒热,或因劳因 
妇人热入血室,或产后经后,因冒风寒,以致寒热如疟等症,但外有邪而内兼火者,须从凉 
散,宜此主之。 
柴胡(二三钱) 黄芩(钱半) 芍药(二钱) 生地 陈皮(各钱半) 甘草(八分) 
水一盅半,煎七八分,温服。如内热甚者,加连翘一二钱随宜。如外邪甚者,加防风 
之。如邪结在胸而痞满者,去生地,加枳实一二钱。如热在阳明而兼渴者,加天花粉或葛根 
一二钱,热甚者,加知母、石膏亦可。 

卷下
二柴胡饮(新方)
属性:二为火数,从温散也。凡遇四时外感,或其人元气充实,脏气素平无火,或 
时逢寒胜之令,本无内热等症者,皆不宜妄投凉药,以致寒滞不散,宜此主之。 
陈皮(一钱五分) 半夏(二钱) 细辛(一二钱) 浓朴(钱五分) 生姜(三五七片) 柴 
胡(一钱半或二三钱) 甘草(八分) 
水一盅半,煎七八分,温服。如邪盛者,可加羌活、白芷、防风、紫苏之属,择而用 
头痛不止者,加川芎一二钱。如多湿者,加苍术。如阴寒气胜,必加麻黄一二钱,或兼桂枝 
。不必疑也。 

卷下
三柴胡饮(新方)
属性:三为木数,从肝经血分也。凡人素禀阴分不足,或肝经血少,而偶感风寒者 
邪不深,可兼补而散者,或病后产后感冒,有不得不从解散,而血气虚弱,不能外达者,宜 
此主之。 
柴胡(二三钱) 芍药(钱半) 炙甘草(一钱) 陈皮(一钱) 生姜(五七片) 当归(二钱 
,溏泄者易以熟地) 
水一盅半,煎七八分,温服。如微寒咳呕者,加半夏一二钱。 

卷下
四柴胡饮(新方)
属性:四为金数,从气分也。凡人元气不足,或忍饥劳倦,而外感风寒,六脉紧数 
微细,正不胜邪等症,必须培助元气,兼之解散,庶可保全,宜此主之。 
柴胡(一二三钱) 炙甘草(一钱) 生姜(三五七片) 当归(二三钱,泻者少用) 人参( 
二三钱或五七钱,酌而用之) 
水二盅,煎七八分,温服。如胸膈滞闷者,加陈皮一钱。 

卷下
五柴胡饮(新方)
属性:五为土数,从脾胃也。脾土为五脏之本,凡中气不足,而外邪有不散者,非 
。此与四柴胡饮相表里,但四柴胡饮止调气分,此则兼培血气,以逐寒邪,尤切于时用者也 
,神效不可尽述。 
柴胡(一二三钱) 当归(二三钱) 熟地(三五钱) 白术(二三钱) 芍药(钱半,炒用) 
炙甘草(一钱) 陈皮(酌用或不必用) 
水一盅半,煎七分,食远热服。寒胜无火者,减芍药,加生姜三五七片,或炮干姜一 
或再加桂枝一二钱,则更妙。脾滞者,减白术。气虚者,加人参随宜。腰痛者,加杜仲。头 
痛者,加川芎。劳倦伤脾阳虚者,加升麻一钱。 

卷下
正柴胡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