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菩提道次第略论+宗喀巴大师造-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时由离沉掉.平等任运而转.心于真义最极明了。当缓功用而修等舍.当知尔时名成止观双运转道。』般若教授论云.『其后即缘有分别影像。若时彼心无间无缺相续作意双证二品.尔时说名止观双运转道。其奢摩他毘舍那是名为双.运谓互相连系而转。』无间缺者.谓观察后不须别修无分别住.即由观修便能引生无分别住。双证二品者.谓缘无分别影像之止.与缘有分别影像之观.二品俱证。言相续者.是依观察修之毘舍那.与观后安住之奢摩他.非同时生。若由观力引生真奢摩他.当知此奢摩他时.有缘如所有性之择法毘舍那.与专住如所有性之三摩地奢摩他.相应而转。能得如是止观平等俱转者.必先已得修所成之智德。故住无分别中。略以观慧观无我义.如诸小鱼游安静水.祇可立为止观随顺相.非有真实止观双运之义也。
  今者于摄道之总义.略为说之。最初道之根本.于依止善知识之理趣.当净治之。次于闲暇生起无伪.欲取精实.以是修习.由内惩诫.为生此故.宜修暇满诸法。次若未反求现世之心.则于后世不生猛利之希求.故于身不久住之无常.及死后飘流恶趣之理.应励力修习。尔时以生真实怖畏之念.于三宝功德.心生至诚之决定.而住共同皈依之律仪.于共学处而勤修学。次于一切白法根本之业界.由多门中生起深忍之信.令其坚固.以致力于善不善之行止.而当恒住于四力之道。如是若将下士诸法类贯入其心.更多思惟生死总别之过患.从总生死.遮止其心。次知生死从何而起之因.是为惑业.而生起真实欲断之心.总于能脱生死三学之道.别于自所受之别解脱戒.当努力焉。如是若将中士诸法类贯入其心.如自堕于海.有情诸母亦皆同尔.而为作意.修习慈悲为本之菩提心.如何能生.须当励力。此若无者.则六波罗密及二种次第等.皆如无基而建楼阁。若于彼稍生一二领受之行相.则以仪轨受戒.于其学处而为努力.以坚固愿心.应听闻诸广大行.了知行止之诸界限.于彼而生希求。彼若生者.即以仪轨而受行戒.于成熟自身之六度.及成熟他身之四摄等而修习之。别于根本堕罪.当舍命守护.中下品缠及诸恶作.亦励力而毋令染.设或有犯当于还净而精勤焉。次于后二度特须修学.于修静虑法善巧已.则修三摩地而于清净之二无我见.当如何能于身心生起而得之.须知住于见上修习之规而为修习耳。于如是之静虑及慧.施设止观之名.除于此二更无余者.是受菩萨律仪已.从彼学处中而出也。此亦须修下下道时.于上道愈起欲得.若听闻上时.于下愈起欲修也。修彼等时.亦须断除分别.使心平等.如是若于引道之善知识敬信微薄.是则断善妙资粮之本.故于依止法须应努力。若于修行勇锐微弱.当修暇满法类.倘于此世眈着若甚.当修无常及恶趣过患以为主要。若见于所受制之界限缓慢.则修业果为主。若于生死厌患微小.则求解脱惟成虚语.当思生死过患。若任何所作于为利有情之心不猛.是断大乘之根本.故须修习愿心.若受菩萨律仪.于行修学.其执相之系缚若过坚利.宜用理智破坏执相之所缘.于如空如幻之空性而修习。心若不住所缘而作散乱之仆使.则当修心一境性而为主要,是诸前贤之所说。由此为例.诸未说者.如应了知。总之莫成一品.须令身心于一切善品而能安住也。
  辛二.别于金刚乘修学之法者。 如是于诸显密共道净修之后.不应犹豫当入密乘.此道较余法特为宝贵.以能速疾圆满二资粮故。若入彼者.当如道炬论所说.于初令师欢喜.较前所说尤须增上.此亦须于彼中所说最下之性相全者.而如是作也。次应先以密部根据所说之灌顶.成熟自己之身心.次于尔时听闻所受之三昧耶及律仪等了知守护。若犯本罪虽可重受.然道之功德.于身心生起极为留难.故当励力毋令染污。粗罪不犯.亦当致力.设有所犯.亦当作诸还净之方便.此乃修道之根本。彼等若无.如基础损坏.则楼阁必倒塌也。文殊根本教王经云.『能仁于坏戒.不说咒成就。』如是所说等之三种成就.任何亦无也。于无上瑜伽之经中.亦说不护三昧耶.及灌顶下劣.不了真性.以此三者.虽行修习.任何亦无成就。若不守护三昧耶及律仪而言修道者.是飘流于密法之外。如是能守护三昧耶及律仪于密道而修者.若于下三部.则于有相无相之二种瑜伽依次修学.如于上部则于二种次第瑜伽依次而学焉。以上是唯名言略示转入密咒之方隅.广者须于真言道次第中而知也。若如是学.即是于摄一切显密扼要之圆满道体而修学.能于所得有暇.具足义利.将佛圣教于自他之身心增广也。
  佛说显密二种道 于中显教诸经论 能生无碍大辩才 速易通达为教授
  又于密教诸共道 亦能光显净身心 特于内外大小乘 大乘显密及诸续
  二次第等所共须 正修妙三摩地法 如智者论已善说 能除行者诸歧途
  为利诸求解脱者 重着菩提道略论 如斯甚深广行道 是由弥勒与文殊
  龙猛无著寂静天 辗转传来三法流 汇归阿底峡尊者 揉成殊胜之教授
  愿此所得诸善根 回向众生利乐本 如来圣教久住世 永离一切诸垢染
  谓摄一切佛语之枢要.龙猛无著二大派之准绳.胜士趣入一切智地之法轨.三类士夫修持之次第.宣示一切完全之菩提道次第.是听闻阿兰若者.传内邬汝巴及传仅拿瓦相传之二.并从博朵瓦传夏惹瓦及博朵瓦传多巴诸教授义.从广道次第中.此复略摄。
  多闻苾刍修断者宗喀巴善慧名称.著于具善川也吉祥圆满
  三十一年六月四日 校订圆满
  尘空谨识
  菩提道次第略论卷六终
  
  普为出资及读诵受持
  辗转流通者回向偈曰: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
  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
  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
  悉皆尽灭除。人各习礼让
  读诵受持人。辗转流通者
  现眷咸安乐。先亡获超升
  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
  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