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外科外台秘要-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 升 
麻(四两) 大黄(五分) 芍药(四分) 大青 甘草(炙各三分) 苦参(六分) 
上十二味捣筛,密丸,食后以蜜水服十四丸,渐加至二十丸,日再,以意加减。(千金 
翼同) 
又疗诸石发热困苦方。 
猪脂(五合成炼者) 芒硝(四分) 葱白(五合切) 豉心(三合)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葱豉,取一升二合,去滓下猪脂芒硝,分三服,未瘥再服。(千金 
翼同) 
又疗石发,热盛充实,四体烦满,脉急数,大小便赤涩,升麻汤方。 
升麻 黄柏 黄连 甘草(炙各三两) 黄芩(四两) 芍药(六两) 白鸭通(五两) 
淡竹 
叶(切一升) 栀子(十四枚) 豉(一升) 大黄(三两) 
上十一味切,以水二斗煮竹叶鸭通,取一斗一升,去滓澄清,取一斗,内诸药,煮取四 
升,去滓分三服,若上气者,加杏仁五合,满加石膏二两。(千金同) 
又常防备热发法方。 
麦门冬(三两去心) 甘草(一两) 人参(二两) 
上三味捣筛,蜜和丸如弹丸,一日服三丸甚良。(千金翼同) 
又三黄汤,折石热,通气,泄肠胃,解肌方。 
大黄(三两别渍) 黄芩(二两) 栀子(一七枚) 甘草(二两炙) 豉(一升) 麻 
黄(一两 
去节) 
上六味切,以水九升煮麻黄,去上沫,下诸药煎,取三升半,下大黄三五沸,去滓分服, 
得利以瘥止。(千金翼同) 
又方 
黄芩(二两) 豉(五合绵裹) 葱白(五合) 栀子(二七枚) 
上四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八合,去滓分服,三剂瘥止。(千金翼同) 
又疗石发,身热如火烧,黄芩汤方。(靳邵法) 
黄芩(三两) 枳实(二两炙) 浓朴(炙) 栝蒌 芍药(各一两) 栀子仁(十四 
枚) 甘草 
(炙一两) 
上七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忌如常法。(千金翼同) 
又疗热气结滞,经年数数发方。 
胡荽(半斤五月五日采阴干如此物可先收贮备之) 
上一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服,未瘥更作服。春夏取叶,秋冬取根茎用。 
又疗膈上热方。 
柴胡 黄芩 甘草(炙) 茯苓 麦门冬(去心) 枳实(炙) 生地黄(各三两) 竹 
叶(切 
一升)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服。 
又方 
取河中石不限多少,烧令赤,投小便一大升,候冷顿服之良。 
又方 
取寒水石长含,以瘥为度。 
又方 
取黄连水渍,服一升最良。 
又疗心下烦热闷,内热不安,冷石汤方。 
冷石(半两细研之) 
上一味,以水搅如白饮,顿服,不瘥更作。 
又去石毒,麻黄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豉(一升绵裹) 
上三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之。 
又猪膏汤,解大散方。 
猪膏(二两烊之) 豉(一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豉,取汁一升,内猪膏,服七合,日三,服石人饮食宜清冷,不宜 
热。热即气拥痞石,唯酒一种须热也。(千金翼同) 
又疗乳石发,如寒热状似疟方。 
前胡(半升) 黄芩 甘草(炙) 生姜 知母(各三两) 牡蛎(熬) 石膏(各六 
两) 大枣 
(二十枚擘)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去滓分为四服,取瘥为度,此方甚良。 
又疗胸背头中游热,补虚方。 
黄 芍药(各三两) 甘草(炙) 桂心(各一两) 茯苓 人参 石膏 生干地黄 生 
姜 
上十三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竹叶,取一斗,去滓下诸药煎,取三升,去滓分服之。( 
一方无茯苓有大黄) 
又疗石发,诸药疗不瘥方。 
以硝石含之效。 
又方 
若热盛,可向冷地卧,腰下以浓物荐之,腰以上令薄,使受稍似凉即起,不得过度。 
又三黄丸,疗虚热气壅不通方。 
黄连 黄芩(各三两) 大黄(二两) 
上三味捣筛,蜜丸,以汤饮下十五丸至二十丸如梧子,以利即瘥。 
又疗精神如失,气攻上,骨热方。 
柴胡 升麻 黄芩 泽泻(各三两) 淡竹叶(切一升) 生地黄(切二升) 干蓝 芒 
硝( 
各二两) 
上九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芒硝,分服,取利止,忌如常法。 
又疗石热将行,体微筋啬,郎此方从叔汾州刺史河东公口受此法,余久服石,每服此饮, 
颇甚为效方。 
茱萸 葳蕤(各一两) 豉心(一升) 葱白(一握) 
上四味切,以水四升,煮取减半,分服。 
又疗服诸药石后,或热不禁,多向冷地卧,又不得食诸热面酒等方。 
五加根皮(二两) 
上一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半,候石发之时便服,未定更作服。 
又疗诸石盛热不除,心腹满,小便赤,大便不利,吐逆气冲胸,口焦干,目赤重热,三 
黄汤方。 
黄连 芒硝(各二两) 甘草(炙) 大黄(一两) 黄芩(三两) 
上五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下芒硝,分服,以利为度,甚良妙。 
又疗天行丹石发动,上下拥隔不通,头痛,口苦不能食立效方。(醴泉杜主薄传) 
青木香 紫葛 紫参 玄参 丹参 苦参 人参 石膏 代赭 细辛 桂心 独活 苁 
蓉干姜 齐盐 吴蓝(各一分) 巴豆(二分去皮心熬) 
上十七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有患服三丸,强者服五丸,余即量与之,以饮下,得快 
利三两行即瘥,忌如常法。 
又疗石发,内有虚热,胸中痞满,外风湿不解,肌肉拘急方。 
香豉(一升) 栀子(十四枚) 葱白(一握) 黄芩(二两) 
上四味切,以水七升,煮豉五六沸,去豉内药煮,取三升,分三服之,不止更为之。( 
千金翼同) 
又疗热肿初起,始欲作痈,便宜服升麻汤方。 
升麻 大黄 黄芩 芍药 枳实(各二两) 甘草(炙) 当归(各一两) 
上七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肿即消散,如热加黄芩三两。(千金翼同) 
又淡竹叶汤方。 
淡竹叶(切一升) 茯苓 白术 甘草(炙) 枳实(炙) 栀子 人参(各一两) 大 
黄(二 
两) 黄芩(三两) 
上八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服以瘥止。 
又疗服散不得力,食不下,饮酒解散,辄呕吐,七味三黄汤方。 
豉(五合绵裹) 栀子(十四枚) 枳实(八分炙) 甘草(炙) 前胡 大黄(各一 
两) 芒硝 
(二两) 
上药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服。 
又增损竹叶汤,解散下气方。 
黄连 麦门冬(去心) 竹叶(切) 人参(各二两) 枳实(炙) 栀子(各一两) 甘 
草(炙) 茯苓(各二两) 
上八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服之,瘥止。 
又疗心忪热烦闷如火气上方。 
石膏(八两) 茯神 葳蕤 黄芩(各四两) 橘皮 五味子 干蓝 麻黄(去节) 甘 
草( 
炙) 犀角屑(各二两) 杏仁(去皮尖) 栀子(各三两) 
上十二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服之,瘥止。 
又疗虚劳,下焦虚热,骨节烦疼,肌肉急,内痞,小便不利,大便数而少,吸吸口燥, 
少气,折石热方。 
大麻仁(五合研) 豉(二升) 
上二味,以水四升合煮,取一升五合,分三服,三剂即止。(千金翼同) 
又疗内热结不除,或更服散,或以饮酒冷食澡洗犹不解,或腹胀头痛,眼眶疼,或先有 
癖实不消,或连饮不食,或时作心痛,服此汤皆愈方。 
甘草(炙) 黄芩 大黄(各二两) 
上三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千金翼同) 
又散热,白鸭通汤方。 
白鸭通(五升以沸汤二斗半淋之澄清取一斗) 麻黄(四两去节) 豉(二升) 冷石 
(一两) 
上七味切,以鸭通汁煮,取六升,去滓内豉煮三沸,一每服五合,若觉冷,小便利润, 
其闲若热犹盛,小便赤促,服之不限五合,宜小小劳,渐渐进食,不可令食少,但勿顿多耳 
。(千金同) 
又下气除热,前胡汤方。 
前胡 黄芩 甘草(炙) 茯苓(各二两) 栀子仁 枳实(炙) 大黄(各一两) 杏 
仁(六 
十枚去尖皮) 生姜(三两切) 
上九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分服。 
又麻黄汤,下气解肌折热方。 
麻黄(四两) 黄芩 甘草(炙) 石膏(各三两碎) 升麻(二两) 栀子仁(一两) 
上六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半,分三服之。 
又疗服升麻汤内解外不解者,宜此麻黄汤方。 
麻黄(去节) 升麻 大黄 黄芩 石膏(各三两碎) 甘草(一两炙) 栀子仁(三 
合) 
上七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服之瘥止。 
又疗腹中无妨,直患虚汗方。 
泽泻 知母 石膏(各二两碎) 当归 甘草(炙) 人参 桂心 黄芩 茯苓(各三 
两) 
麦门冬(三两去心) 竹叶(切三升) 
上十一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竹叶,取一斗,去滓下诸药煮,取四升,分服瘥,忌如常 
法。 

卷第三十八
石发热嗽冲头面兼口干方六首
内容:论曰∶五脏之尊,心虽为王,而肺最居其上也,肺为华盖,覆其四脏,合天之德,通达 
风气,而肺母火也,性惯受温而恶寒,心火更炎,上蒸其肺,肺金被火伤,则叶萎倚着于肝 
,肺发痒即嗽,或因石增热,心肝虚弱,不能传阳至下焦,遂被正阳俱跻,变成嗽矣。或为 
发背,或作痈头也,夫言恶寒则何以知也。肺主皮毛,皮毛遇寒即栗而粟起,其肺嗽亦萎倚 
着肝 
疗石发,热冲头面,兼口干嗽方。 
生麦门冬(去心) 葳蕤 石膏(各三两碎) 生地黄汁(七合) 葱白(一握和须) 干 
葛( 
四两) 豉心(三合) 
上七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忌如常法。 
又疗热嗽方。 
取生豉渍汁温之,才免冷食,服讫即卧,勿令入腰中故也,以意消息之。 
又天门冬煎,主定肺气,去风热,明目,止嗽喘粗血腥,乳石发冷而补之方。(通按天 
冬性冷而能补病虚热者宜服) 
天门冬汁(一升) 生地黄汁(二升) 生姜汁(二合) 杏仁(五合去皮尖研如膏) 白 
蜜( 
八合) 牛酥(五合) 款冬花 升麻 百部根 紫菀 麻黄(去节各二两) 甘草(四两 
炙) 
上十二味切,以水八升煮麻黄,去沫下诸药煎,取二升,去滓澄滤,铜器中微火煎,去 
半,下天门冬等汁,次第下之,炼成煎,取一匙含咽之,日三五度取瘥,忌如常法。 
又疗上气肺热,呼嗽沸唾方。 
麦门冬(十分去心) 杏仁(三十枚去皮尖研) 贝母 生姜(各六分切) 石膏(八 
分碎) 
黄芩(五分) 甘草(炙) 五味子 白术(各四分) 淡竹叶(切一握) 白蜜(一匙) 
上十一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内蜜,分服。若须利入芒硝。 
又疗肺胀气急,呀嗷喘粗,眠卧不得,极重恐气即绝,紫菀汤方。 
紫菀(六分) 甘草(炙) 茯苓(各八分) 槟榔(七枚碎) 葶苈子(三分熬末之) 
上五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再服。 
又宜服丸,主上气呀嗽不得卧,卧即气绝方。 
芸苔子 葶苈(熬各十二分) 马兜苓(十颗) 紫菀 人参 杏仁(去皮尖) 皂荚 
(去皮子 
炙) 白前 甘草(各六分炙) 汉防(己八分) 
上十味捣筛,蜜和丸如桐子大,服十丸至二十丸,增减量之。 

卷第三十八
石发兼虚热痰干呕方五首
内容:论曰∶凡人有五脏,合则脾胃为水谷之府,且国府足谷,则足食足兵也。人胃足食,则 
营卫不厥,若人能食则能悦也。阴阳和平,有何患乎,若服食之人,皆增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