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合。而亦不与太阳之相合也。)一阳者。少阳也。至手太阴。上连人迎。弦急悬不绝。此少阳之病也。专阴则死。(此言 
一阳与手太阴之不相类也。一阳者。少阳也。少阳主枢。枢者。从阴而出于阳。从阳而入于阴。外内出入之无息者也。 
如至手太阴。上连人迎。弦急不绝者。少阳惟从太阴之开。而不能枢转复入。此少阳为太阴之所病也。如专于阴而不能 
枢出于阳。是少阳之气绝于内矣。闵士先曰。手太阴主气。而上属于天。故止与太阳相合。与肾脏膀胱之水相合。与足 
太阴之地气相合。与余气则不相合矣。)三阴者。六经之所主也。交于太阴。伏鼓不浮。上空志心。(三阴者。五脏六经 
之所主也。五脏内合五行。五行者。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太阴者。脾土也。三阴之气。交于太阴。犹六气之归于 
地中。燥胜则地干。暑胜则地热。风胜则地动。湿胜则地泥。寒胜则地裂。火胜则地固。故脉伏鼓而不浮。乃六气伏鼓 
于地中。而不浮于外。是以上空志心。谓不及于心肾也。莫子瑜曰。先天之气。从水火而化生五行。是六气乃心肾之所 
主。因伏鼓于地中。是以上空志心。)二阴至肺。其气归膀胱。外连脾胃。(此言二阴之气。上通于天。下归于泉。中连 
于土也。二阴者。少阴也。少阴主水。二阴至肺者。肺肾之相合也。其气归膀胱者。阴阳雌雄之相应也。外连脾胃者。 
水津通贯于地中也。上节言太阴之土气。不及于心肾。此言二阴之气。复通贯于地中。盖言少阴之气。与手足太阴。足 
太阳阳明之相类也。)一阴独至。经绝气浮。不鼓钩而滑。(一阴者。厥阴也。厥阴为阴中之生阳。是以经绝者。阴脉 
之伏于内也。气浮者。生阳之气。浮于外也。不鼓者。厥阴之主阖也。不钩者。厥阴主相火而非心火也。滑者。阴阳经 
气。外内出入之相搏也。此承上文而言二阴之气。与肺脏脾胃膀胱相通。是少阴之有类聚也。厥阴乃阴中之少阳。为一 
阴之独使。故曰一阴独至。谓一阴之无类聚也。倪仲玉曰。一阴与一阳相合。)此六脉者。乍阴乍阳。交属相并。缪通五 
脏。合于阴阳。先至为主。后至为客。(六脉。手足三阴之六脉也。乍阴乍阳者。谓阴中有阳。或阴或阳之交至也。交属 
相并。缪通五脏。合于阴阳者。谓六经之气。属阴属阳。交相合并。互通五脏。五脏之气。合于五行之阴阳也。然心肾 
二脏。并主少阴。脾肺二脏。并主太阴。肝与包络。并主厥阴。原无手经足经之别。不过以先至为主。后至为客。如心 
之阳脉先至。即以心为主而肾为客。肾之阴脉先至。即以肾为主而心为客。乍阴乍阳。或先或后。各有主客之类合也。 
前三阳为经节。论阳中有阴。此论阴中有阳。)雷公曰。臣悉尽意。受传经脉。颂得从容之道。以合从容。不知阴阳。不 
知雌雄。(言得从容之道。以合于天道。不复知有阴阳雌雄之类论也。)帝曰。三阳为父。二阳为卫。一阳为纪。三阴为 
母。二阴为雌。一阴为独使。(此言三阴三阳之外内。而合有雌雄之相类也。三阳为父。太阳之为干也。三阴为母。太阴 
之为坤也。二阳为卫。阳明之气。主卫于外也。二阴为雌。少阴之为里也。一阳为纪。少阳为出入游部之纪纲。一阴为 
独使。谓厥阴为外内阴阳之独使。此盖言三与三类。二与二类。一与一类。各有内外雌雄之相合也。莫子瑜曰。少阴主 
水。故为雌。)二阳一阴。阳明主病。不胜一阴。脉 而动。九窍皆沉。(此承上文而言二阳为卫而主外。又不同厥阴之 
主阖也。二阳一阴者。阳明与厥阴之类聚也。二阳为卫。是阳明主病当在外。不胜一阴者。不能胜厥阴之阖也。脉 而 
动者。阳欲外出而无力也。阳明主生津液。九窍为水注之气。阳明不能外出。是以九窍之气皆沉。闵士先曰。阴阳之有 
开阖枢者。乃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开者类开。阖者类阖也。三阳为父。三阴为母者。谓阳主外而阴主内。各有外内雌 
雄之相类也。)三阳一阴。太阴脉胜。一阴不能止。内乱五脏。外为惊骇。(此阴阳类而开阖之不合也。三阳主开。一阴 
主阖。二气类聚而太阴脉胜。是一阴不能止其开。则内乱五脏。外为惊骇。盖三阴之气。缪通五脏。阴不能内守。而从 
阳外出。是以五脏内乱。经云。东方肝木。其病发惊骇。上节论阴阳类而阳不胜其阴。此论阴阳类而阴不胜其阳。) 
二阴二阳。病在肺。少阴脉沉。胜肺伤脾。外伤四肢。(此二阴二阳相类而为病也。夫肾精之上通于肺者。从脾土而上升。 
若鸿渐之冲于天也。二阴二阳相类而病在肺者。肾水从阳明而直乘于肺。是以肺反病也。少阴脉沉。是心肾不交矣。水 
不济火。则火热炎上而胜肺。水不灌于土中。则土燥而脾气损伤。外伤四肢。盖土受水津之湿。而后能灌溉于四旁。)二 
阴二阳皆交至。病在肾。骂詈妄行。巅疾为狂。(皆交至者。言二阴二阳之经气。交属相并。而上至于阳明也。病在肾者。 
谓肾气病而精液少。其虚气反上奔也。病气传于阳明。是以骂詈妄行。巅疾为狂。上节论精水行于脉外。此论肾气上逆 
于脉中。)二阴一阳。病出于肾。阴气客游于心脘下。空窍堤。闭塞不通。四肢别离。(此言水从中土而上交于肺。复随 
天气而营运于上下四旁。二阴、谓少阴所主之两肾。一阳、乃肾脏所生之少阳。空窍、谓汗空。乃肺主之毛窍。如水不 
随气而营运于肤表。则空窍闭塞不通矣。堤、所以防水者也。水不渗入于土中之理路。则堤闭塞不通。而四肢不能受气 
于中土矣。此缘肾脏病而津液少。不能渗灌于脾肺。其虚气反从少阳。而客游于心下也。愚按随太阳之气。而营运于肤 
表者。膀胱之水也。故表汗出于太阳。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出。是水液之营运于上。受天气而复降于 
下也。又曰。津液当还入胃中。是津液生于胃腑水谷之精。复还入胃中。而上交于肺。是汗液皆由气化而出。非止溲也。 
其渗于中土。而上交于肺者。肾脏之精水也。故曰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 
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此少阴之水。上交于手足之太阴。而外通于皮腠也。至于肾脏膀胱。上与心交者。 
乃标本相合。上下之互交者也。能明乎天地阴阳之道。斯为神智上工。若止求之脉证。帝所谓粗工耳。闵士先曰。今之 
粗工。尚不可得。)一阴一阳代绝。此阴气至心。上下无常。出入不知。喉咽干燥。病在土脾。(此复申明肾水之上通脾 
肺者。随阴中之生阳而出也。一阴、厥阴也。一阳、少阳也。乃阴中之生阳也。若一阴一阳之气代绝。则水不能随之上 
升。止阴气自至于心下。上下无常者。或上或下也。古者以腹中和。小便利为知。出入不知。谓脾肺燥而不能出灌于四 
肢。不利于小便也。是以水液不能上交于肺。则喉咽干燥矣。不能渗灌于中土。则土燥而脾病矣。上节论阴气随少阳而 
客游于心下。此言少阳绝。而阴气自上至心。皆主肾液。不能通贯于脾肺。)二阳三阴。至阴皆在。阴不过阳。阳气不能 
止阴。阴阳并绝。浮为血瘕。沉为脓 。(此复结阴阳类而各司开阖也。二阳者。阳明之主阖也。二阴者。太阴之主开也。 
脾为阴中之至阴。至阴皆在者。言脾胃之气。皆在于中。而为开为阖者。乃二阳三阴之气也。阴欲开而不能过于阳之阖。 
阳欲阖而不能止其阴之开。阴阳之气。不相和合。而阳与阴绝。阴与阳绝矣。如脉浮则病在脾而为血瘕。沉则病在胃而 
为脓 。盖阴阳之气不从。而血为之病也。)阴阳皆壮。下至阴阳。上合昭昭。下合冥冥。诊决死生之期。遂合岁首。(此 
总结人气之通于天道也。阴阳皆壮者。谓太阴之肺。少阴之心。太阳之阳。皆壮盛于上。而可上合昭昭之天。下至阴阳 
者。下至少阴之精。太阳之水。皆壮盛于下。而可下合冥冥之泉。以天之道。诊决死生之期。遂合四时之岁首。盖言此 
遂可以肝脉应春也。)雷公曰。请问短期。黄帝不应。(不应者。谓在经论中有之。贵其却念上下经。而不博览于群书也。) 
雷公复问。黄帝曰。在经论中。雷公曰。请闻短期。(经论、乃上古所传之经。闻、谓愿闻经中所论之短期。)黄帝曰。 
冬三月之病。病合于阳者。至春正月。脉有死征。皆归出春。(此以下。论上合昭昭。下合冥冥。遂合四时。以决死生之 
期。冬三月之病。水之为病也。病合于阳者。合病太阳之气也。至春正月。有死征之脉见。皆归于所出之春气。盖春气 
之本于冬。而阳气之生于水。阳气已病。复从春气外出。故死。)冬三月之病。在理已尽。草与柳叶皆杀。(理、谓土中 
之理路。上文言水病之合于阳者。随太阳之气而外转者也。此言在理已尽者。谓水之从地理而上通于天也。冬三月之病。 
水之病也。在理已尽者。水竭而不能通于地理也。故至草与柳叶所生之时。而天地阴阳之气皆杀。夫春取榆柳之火。柳 
得先春之气者也。草木得春气而生。人病感春气者死。)春阴阳皆绝。期在孟春。(阴阳之气。始于岁首。故交春而阴阳 
皆绝。期在孟春而死。)春三月之病。曰阳杀。(春三月阳气正盛。病伤其气。故曰阳杀。倪仲玉曰。此杀字。照应前之 
皆杀。皆者。谓阴阳之气皆杀也。)阴阳皆绝。斯在草干。(阴阳者。谓木火之阳。厥阴少阴之所主。皆绝者。无生长之 
气也。故期在肃杀之时而死。)夏三月之病。至阴不过十日。(阴、谓岁半以下。阳气病伤。故交阴即死。)阴阳交。期在 
濂水。(在夏之阴阳交病。病少阴之火也。濂水、水之清也。在三秋之时。)秋三月之病。三阳俱起。不治自已。(秋三月 
乃阳明主令。阳明者。两阳合明。间于二阳之中。三阳俱起。是谓干刚中正。勿药有喜。)阴阳交合者。立不能坐。坐不 
能起。(七月八月。乃太阴主气。九月十月。乃阳明主气。至秋令而阴阳交合者。太阴阳明之合病也。太阴欲开。而不能 
胜阳明之阖。阳明欲阖。而不能止太阴之开。是以立不能坐。坐不能起。)三阳独至。期在石水。二阴独至。期在盛水。 
(此总结太阳少阴为水火阴阳之主。标本互合。阴阳气交。如三阳独至。是有阳而无阴矣。二阴独至。是惟阴而无阳矣。 
石水。坚冰之时。孤阳而无阴气之和。又值水性坚凝。故死。盛水、立春雨水之时。独阴而无阳气之和。又值春阳外泄。 
故死也。) 



卷九

方盛衰论篇第八十

属性:春时之阳气方盛。阴气方衰。秋时之阴气方盛。阳气方衰。此天气之盛衰也。少者之气方盛。老者之气方衰。此人 
气之盛衰也。 
雷公请问气之多少。何者为逆。何者为从。(气之多少。问阴阳之气。有多有少。逆者。谓四时老少之气逆行。从、 
顺也。)黄帝答曰。阳从左。阴从右。老从上。少从下。是以春夏归阳为生。归秋冬为死。反之。则归秋冬为生。是以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