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93-辨证录-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逍遥散加减最妙。 
柴胡(一钱) 白芍(五钱) 白术(一钱) 甘草(一钱) 茯苓(三钱) 陈皮(一钱) 当归(二钱) 神 
曲(一钱) 
水煎服。二剂而痛止矣。 
盖逍遥散解郁,而此痛又须缓图,不必更用重剂,再服四剂而奏功全矣。 
此症用苍白甘草汤亦妙。 
苍术(五钱) 白芍(一两) 甘草(一钱) 
水煎服。二剂愈。 
人有多食生冷燔炙之物,或难化之品,存于腹内作痛,手按之而痛甚者,此食积于肠, 
闭结而不得出,有燥屎之故也。法宜逐积化滞,非下之不可 
。然而下多亡阴,不可不防。夫人能食者,阳旺也,能食而不能化 
者,阴衰也。使阳旺之人,何物不能消化,焉有停住大肠 
之理,必阴血不能润于大肠,阳火焚烁而作祟,遂致大肠熬干,留食结为燥屎而不下矣。及 
至燥屎不下,则阴阳不通,变成腹痛之楚。治宜于滋阴之中,而佐以祛逐之味,则阴不伤而 
食又下也。方宜用逐秽丹∶ 
当归尾(五钱) 大黄(三钱) 甘草(一钱) 枳实(一钱) 丹皮(三钱) 
水煎服。一剂而燥屎下,腹痛顿除,不必用二剂也。 
此方用大黄、枳实以逐秽,加入当归、丹皮以补血生阴,攻补兼施,复何患于亡阴哉。 
此症用利腹汤亦甚效。 
大黄(三钱) 当归(五钱) 枳壳 山楂 麦芽 浓朴 甘草(各一钱) 桃仁(十粒) 
水煎服。一剂即通,腹亦不痛矣。 
人有腹痛,从右手指冷起,渐上至头,如冷水浇灌,由上而下,而腹乃大痛,既而遍身 
大热,热退则痛止,或食或不食,或过于食而皆痛也。初则一年一发,久则一月一发,发久 
则旬日一发也。用四物汤加解郁之药不应,用四君子汤加消积之药又不应,用二陈汤加消痰 
破气和中之药复不应,人以为有瘀血存焉,谁知是阳气大虚乎。盖四肢为诸阳之末,而头乃 
诸阳之会,阳虚恶寒,阴虚恶热,阳虚而阴来乘之,则发寒,阴虚而阳往乘之,则发热。今 
指冷而上至于头,明是阳不能敌阴,以失其健运而痛乃大作。痛作而热者,寒极变热也。及 
其寒热两停,阴阳俱衰,两不相斗,故热止而痛亦止也。治法单补其阳,阳旺而阴自衰,况 
阳旺则气自旺,气旺则血自生,气血两旺,而阴阳又何致争战而作痛哉。方用独参汤∶ 
人参(一两) 加陈皮(八分) 甘草(一钱) 
水煎服。数剂而痛轻,十剂而痛止矣。 
夫独参汤乃补气之药也。仲景夫子曰∶血虚气弱,以人参补之。故用之而止痛也。或曰 
四君子汤亦补气之剂,何以用之而不效?盖四君子有白术、茯苓以分人参之权,不若独参汤 
之功专而力大。况前此兼用消积破气之药,是为诛伐无过,用人参止可救失耳,何能成功哉 
此症用阴阳和合汤亦效。 
白术(五钱) 人参(二钱) 甘草(一钱) 柴胡(一钱) 白芍(五钱) 枳壳(五分) 
水煎服。二剂全愈。 

卷之二
腰痛门(六则)
属性:人有两腰重如带三千文,不能俯仰者。夫腰痛不同,此病因房劳力役,又感风湿而成。 
伤肾之症,治须补肾矣。然有补肾而腰愈痛者,其故何也?盖腰脐之气未通,风湿入于肾而 
不得出故也。法宜先利其腰脐之气,以祛风利湿,而后大补其肾中之水火,则腰轻而可以俯 
仰矣。方用轻腰汤∶ 
白术(一两) 薏仁(一两) 茯苓(五钱) 防己(五分) 
水煎服。连服二剂而腰轻矣。 
此方惟利湿而不治腰,又能利腰脐之气,一方而两治之也。 
然不可多服者,以肾宜补而不可泻,防己多用必至过泄肾邪。肾已无邪可祛,而反损正气, 
故宜用补肾之药,而前药不可再用矣。方另用三圣汤∶ 
杜仲(一两) 白术(五钱) 山茱萸(四钱) 
水煎服。 
此方补肾中之水火,而仍利其腰脐者,肾气有可通之路,则俯仰之间,无非至适也。 
此症用术桂汤亦神。 
白术(三两) 肉桂(三分) 
水煎服。二剂全愈,不再发。 
人有动则腰痛,自觉其中空虚无着者,乃肾虚腰痛也。夫肾分水火,未可以虚字一言了 
之。经谓诸痛皆属于火,独肾虚腰痛非火也。惟其无火,所以痛耳。治法似宜单补肾中之火 
,然而火非水不生,若徒补火而不补水,所谓无阴不能生阳,而痛不可遽止,必须于水中补 
火,水火既济,肾气足而痛自除,此即贞下起元之意也。方用 
补虚利腰汤∶ 
熟地(一两) 杜仲(五钱) 破故纸(一钱) 白术(五钱) 
水煎服。连服四剂自愈。 
熟地补肾水也,得白术则利腰脐,而熟地不腻,杜仲、破故补火以止腰痛者也,得熟地 
则润泽而不至干燥,调剂相宜,故取效最捷耳。 
此症用实腰汤亦佳。 
杜仲(一两) 白术(二两) 熟地(一两) 山茱萸(四钱) 肉桂(一钱) 
水煎服。十剂全愈。 
人有腰痛,日重夜轻,小水艰涩,饮食如故者,人以为肾经之虚,谁知是膀胱之水闭乎 
?膀胱为肾之府,火盛则水不能化,而水反转入于肾之中。膀胱太阳之经也,水火虽犯肾阴 
,而病终在阳而不在阴。若不治膀胱,而惟治肾,用补精填水,或用添薪益火,适足以增其 
肾气之旺。阴旺而阳亦旺,肾热而膀胱益热,致水不流而火愈炽。膀胱之火愈炽,必更犯于 
肾宫,而腰之痛何能痊乎。方用宽腰汤治之。 
车前子(三钱) 薏仁(五钱) 白术(五钱) 茯苓(五钱) 肉桂(一分) 
水煎服。一剂而膀胱之水大泄,二剂而腰痛顿宽也。 
夫车前、茯苓以利膀胱之水,薏仁、白术以利腰脐之气,则膀胱与肾气内外相通。又得 
肉桂之气,尤易引肾气而外达于小肠,从阴器而尽泄,腰痛有不速愈哉。 
此症用术桂加泽泻汤亦神。 
白术(一两) 泽泻(三钱) 肉桂(五分) 
水煎服。一剂即通。 
人有大病之后,腰痛如折,久而成为伛偻者,此乃湿气入于肾宫,误服补肾之药而成之 
者也。夫腰痛明是肾虚,补肾正其所宜,何以用补肾填精之药,不受其益,而反受其损乎? 
不知病有不同,药有各异。大病之后,腰痛如折者,乃脾湿而非肾虚也。脾湿当去湿,而乃 
用熟地、山茱一派滋润之药,虽非克削之味,而湿以加湿,正其所恶,故不特无益,而反害 
之也。医工不悟,而以为 
补肾之药尚少用之也,益多加其分两,则湿以助湿,腰骨河车之路,竟成泛滥之乡矣,欲不 
成伛偻不可得也。方用起伛汤∶ 
薏仁(三两) 白术(二两) 黄 (一两) 防风(三分) 附子(一分) 
水煎服。日用一剂,服一月而腰轻,服两月而腰可伸矣,服三月而全愈。 
此方利湿而又不耗气,气旺则水湿自消,加入防风、附子于 、术之中,有鬼神不测之 
机,相畏而相使,建功实奇。万不可疑药剂之大,而少减其品味,使废人不得为全人也。 
此症用 术防桂汤亦可。 
白术(四两) 黄 (二两) 防己(一钱) 肉桂(一钱) 
水煎服。十剂轻,二十剂愈。 
人有跌打闪挫,以至腰折不能起床,状似伛偻者,人以为此腰痛也,而不可作腰痛治。 
然腰已折矣,其痛自甚,何可不作腰痛治哉。或谓腰折而使之接续,其中必有瘀血在内,宜 
于补肾补血之中,而少加逐瘀治血之药,似未可止补其肾也,而不知不然。夫肾有补而无泻 
,加逐瘀之味,必转伤肾脏矣。折腰之痛,内伤肾脏,而非外伤阴血,活血之药不能入于肾 
之中,皆不可用,而必须独补肾也。惟是补肾之剂,小用 
熟地(一斤) 白术(半斤) 
水大碗数碗,煎服。一连数剂,而腰如旧矣。 
夫熟地原能接骨,不止补肾之功,白术善通腰脐之气,气通则接续更易,但必须多用为 
神耳。使加入大黄、白芍、桃仁、红花之药,则反败事。若恐其腰痛而加杜仲、破故、胡桃 
等品,转不能收功矣。 
人有露宿于星月之下,感犯寒湿之气,腰痛不能转侧,人以为血凝于少阳胆经也,谁知 
是邪入于骨髓之内乎。夫腰乃肾堂至阴之宫也,霜露寒湿之气,乃至阴之邪也。以至阴之邪 
,而入至阴之络,故搐急而作痛。惟是至阴之邪,易入而难散。盖肾宜补而不宜泻,散至阴 
之邪,必泻至阴之真矣。然而得其法,亦正无难也。方 
用转腰汤∶ 
白术(一两) 杜仲(五钱) 巴戟天(五钱) 防己(五分) 肉桂(一钱) 苍术(三钱) 羌活(五分) 桃 
仁 
水煎服。一剂而痛轻,再剂而痛止也。 
此方以白术为君者,利湿而又通其腰脐之气,得杜仲之相佐,则攻中有补,而肾气无亏 
。且益之巴戟、肉桂以祛其寒,苍术、防己以消其水,更得羌活、桃仁逐其瘀而行其滞,虽 
泻肾而实补肾也。至阴之邪既去,而至阴之真无伤,故能止痛如神耳。 
此病用术桂防 汤亦佳。 
白术(二两) 肉桂(三钱) 防己(一钱) 草(五钱) 
水煎服。十剂见效。 

卷之三
咽喉痛门(七则)
属性:人有感冒风寒,一时咽喉肿痛,其势甚急,变成双蛾者。其症痰涎稠浊,口渴 
呼饮,疼痛难当,甚则勺水不能入喉,此阳火壅阻于咽喉,视其势若重,而病实轻 
也。夫阳火者,太阳之火也。太阳之火,即膀胱之火也,与肾经之火为表里,膀胱 
火动,而肾经少阴之火即来相助,故直冲于咽喉之间,而肺脾胃三经之火,亦复相 
随而上升,于是借三经之痰涎,尽阻塞于咽喉,结成火毒,而不可解。治法似宜连 
数经治矣,然而其本,实始于太阳,泄膀胱之火,而诸经之火自安矣。但咽喉之地, 
近于肺,太阳既假道于肺经,而肺经险要之地,即狭路之战场也,安有舍战场要地, 
不解其围,而先捣其本国者乎。所贵有兼治之法也。方用破隘汤∶ 
桔梗(三钱) 甘草(二钱) 柴胡(一钱) 白芍(五钱) 玄参(三钱) 麻黄(一钱) 
天花粉(三钱) 山豆根(一钱) 水煎服。一剂而咽喉宽,再剂而双蛾尽消矣。 
方中散太阳之邪者居其一;散各经之邪居其五,尤加意于散肺之邪者,由近以 
散远也。 
此症用散蛾汤亦神效。 
射干 枳壳 苏叶 当归(各一钱) 甘草(二钱) 桔梗(三钱) 天花粉(三钱) 山豆根(八分) 
麻黄(五分) 水煎服。一剂即愈。 
人有一时喉忽肿大而作痛,吐痰如涌,口渴求水,下喉少快,已而又热,呼水,咽喉长成双蛾,既 
大且赤,其形宛如鸡冠,此喉痹之症,即俗称为缠喉风也。乃阴阳二火并炽,一乃少阳之相火, 
一乃少阴之君火也。二火齐发,其势更暴。咽喉之管细小,火不得遽泄,遂遏抑于其间,初作肿 
而后成蛾也。蛾有二∶一双蛾,一单蛾也。双蛾生两毒,两相壅挤,中间反留一线之隙可通,茶 
水药剂尚可下咽。若单蛾则独自成形,反塞住水谷之路,往往有勺水不能咽者,药物既不可咽,又 
从何路以进药食哉。法宜先用刺法,一则刺少商等穴,尚欠切近,用刀直刺其喉肿之处一 
分,则喉肿必少消,可用吹药以开之。吹药方∶ 
胆矾(一分) 牛黄(一分) 皂角(烧灰末,一分) 麝香(三厘) 冰片(一分)为绝细末,和匀,吹 
入喉中,必大吐痰而愈,然后用煎剂。方名救喉汤∶ 
射干(一钱) 山豆根(二钱) 玄参(一两) 麦冬(五钱) 甘草(一钱) 天花粉(三钱) 水煎服。一 
剂而全愈也。 
若双蛾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