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93-辨证录-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从皮毛旁入,致使一身之气闭塞不通,此畏寒恶冷之所以起也。肺气既虚,则皮毛不能外 
卫,水冷金寒,肺气与湿邪相战,则身热生矣。此热乃肺气之虚,不能敌邪而身热也。治法 
补其肺气为主,兼带利水之味,则正旺而邪自易散。 
方用利肺汤∶ 
紫苏(一钱) 人参(二钱) 白术(三钱) 茯苓(五钱) 甘草(一钱) 桔梗(一钱) 半夏(一钱) 神 
曲(三分) 附子(一分) 
水煎服。一剂热解,二剂寒冷俱不畏矣,三剂全愈。 
此方补肺气之不足,不见利水,水自从膀胱而去。惟其内伤以致邪入,故不必治外感耳 
此症用宣闭汤亦效。 
黄 茯苓(各五钱) 人参 猪苓(各三钱) 泽泻(二钱) 半夏 肉桂 羌活(各一钱) 
水煎服。 
人有忧思不已,加之饮食失节,脾胃有伤,面色黧黑不泽,环唇尤甚,心中如饥,然见 
食则恶,气短而促,人以为内伤之病,谁知是阴阳之相逆乎。夫心肺居于上焦,行荣卫而光 
泽于外,肾肝居于下焦,养筋骨而强壮于内,脾胃居于中焦,运化精微,灌注四脏,是四脏 
之所仰望者,全在脾胃之气也。倘脾胃一伤,则四脏无所取资,脾胃病而四脏俱病矣。若忧 
思不已,则脾胃之气结,饮食不节,则脾胃之气损。口者,脾气出入之路,唇为口之门户, 
脾气通于口而华于唇,金水反侮土,故黑色着于唇,非阴阳相反而成逆乎。不惟阳明胃脉之 
衰而面焦已也,是脾胃阴阳之气两有所亏,乌可不急救其中州之土乎。 
方用和顺汤∶ 
升麻(五分) 防风(三分) 白芷(三分) 黄 (三钱) 人参(二钱) 甘草(三分) 白芍(三钱) 白 
术(五钱) 茯神(三钱) 炮姜(五分) 
午前服。连服十剂,黑色尽除,再服十剂,诸病全愈。 
此方乃补中益气之变方,升阳气以散阴气之治法也。凡阳气下陷于阴中,则用补中益气 
之方升提阳气。倘阴气上浮于阳中,则用此方升散其阴气,皆能奏功之甚速也。 
此症用调逆汤亦效。 
人参 茯苓 白芍 生地 沙参(各三钱) 白术(五钱) 甘草(五分) 苏子 神曲(各一钱) 荆 
芥(二钱) 
水煎服。 
人有怔忡善忘,口淡舌燥,多汗,四肢疲软,发热,小便白而浊,脉虚大而数,人以为 
内伤之病也。谁知是由思虑过度而成之者乎。夫君火者,心火也,相火者,膻中之火也。膻 
中手厥阴之经,性属阴而主热,古人以厥阳名之,以其火起之不可遏也。越人云∶忧愁思虑 
则伤心。心气一伤,心血自耗,心血既耗,心气遂不能自主,每欲寄其权于相火,而相火欺 
君火之弱,即夺心之权而恣肆矣。治法宜以水济火。然见火势之炽张,用寒凉以济之,则心 
气益虚,愈激动其焦焚之害矣。宜亟补其心气之虚,大滋其肾水之涸,则心火宁静,相火不 
安而自安矣。 
方用坎离两补汤∶ 
人参(五钱) 熟地(一两) 菟丝子(三钱) 生地(五钱) 麦冬(五钱) 丹皮(二钱) 炒枣仁(三钱) 北 
五味子(一钱) 茯苓(三钱) 桑叶(十四片) 山药(五钱) 白术(三钱) 
水煎服。连服数十剂而愈。 
此方心肾两补,肾水上济于心,水足而火无亢炎之祸,自然火息而有滋润之乐也。心中 
清净而外有转输,则心包何敢窃柄,势必相合而得生也。 
此症用镇神汤亦效。 
人参 炒枣仁 茯苓 山药(各五钱) 远志(一钱) 巴戟天(三钱) 甘草(五分) 黄连(三分) 
水煎服。 
人有劳倦中暑,服香薷饮反加虚火炎上,面赤身热,六脉疾数无力,人以为暑火之未消 
也,谁知是内伤于中气乎。凡人中气充足,则暑邪不能相犯,暑气之侵,皆气虚招之也。然 
则内虚发热,乌可不治虚而治邪哉。况夏月伏阴在内,重寒相合,反激动虚火之升上,此阴 
盛隔阳之症也。治法宜补阳退阴,然而阴盛阳微之际,骤用阳药,以入于众阴之中,未必不 
格而不相入,必热因寒用,始能不违阴寒之性,以奏其助阳之功也。 
方用顺阴汤∶ 
人参(三钱) 白术(五钱) 茯苓(三钱) 附子(二钱) 干姜(一钱) 青蒿(二钱) 白扁豆(三钱) 
水煎,探冰冷服之,必出微汗而愈。 
此方用姜、附入于参、术之中,未免太热,与阴气不相合,乃益之青蒿之寒散,投其所 
喜,且又热药冷服,使上热得寒,不至相激,及到中焦,寒性除而热性发,不特不相格,及 
至相宜耳。 
此症用参术二香汤亦效。 
人参(三钱) 香薷(一钱) 甘草(一钱) 砂仁(一粒) 神曲(五分) 白术(二钱) 陈皮(五分) 藿 
香(五 
水煎服。 
人有形体素虚,忽感风邪,遍身淫淫,循行如虫,或从左脚腿起,渐次而上至头,复下 
行于右脚,自觉身痒有声,人以为奇病也,谁知内伤而气不足乎。夫气血自行,周流不息, 
何至生病,惟气血止而不行,皮毛之间,即有淫痒之病生矣,此气血之衰也。气血大衰而皮 
毛焦,气血少衰而皮毛脱。气血既衰,又少有微邪,身欲自汗,邪又留而不去,两相争斗, 
拂抑皮肤之间,因而作痒,不啻如虫之行,非真有虫也。伤寒症中,汗多亡阳,亦有身如虫 
行之病。夫伤寒本是外感,然至于亡阳,则外感变为内伤矣。今非伤寒,亦现虫行之象,非 
内伤而何?治法大补气血,气血行而身痒自愈也。 
方用补中益气汤∶ 
人参(一两) 黄 (一两) 当归(五钱) 白术(五钱) 陈皮(五分) 甘草(一钱) 升麻(五分) 柴 
胡 
(一 
钱) 玄参(三钱) 桑叶(二十片) 
水煎服。十剂全愈。 
补中益气汤原是大补气血之神剂,多用参 尤为补气,气旺而血自旺,更能流行也。方 
中加玄参、桑叶者,身痒多属于火,能退浮游之火也,桑叶善能止汗,汗多者发痒,止其汗 
而痒自止也。 
此症用蚕蝎归 汤亦效。 
当归 黄 (各五钱) 茯苓(三钱) 僵蚕 半夏(各一钱) 全蝎(一个) 陈皮(五分) 
水煎服。 
人有色白神怯,秋间发热头痛,吐泻食少,两目喜闭,喉哑昏昧,不省人事,粥饮有碍 
,手常 住阴囊,人以为伤风重症也,谁知是劳倦伤脾之故乎。夫气本阳和,身劳则阳和 
之气变为邪热,不必有外风袭之而身始热也。诸阳皆会于头,阳气一虚,则清阳之气不能上 
升,而邪热遂乘之,熏蒸于头而作痛,不必有外风犯之,头始痛也。清气不升,则浊气不降 
,上下拂乱,安得不吐泻哉。人身之脉,皆属于目,眼眶属脾,脾气既伤,目无所养,欲不 
闭而不可得也。脾之络连于舌本,散布于舌下,脾伤则舌之络失养,此言语之难也。咽喉虽 
通于肺,然脾虚则五脏皆虚,肺虚而咽喉难司出入,心之神明亦因之昏瞀矣。阴囊属肝,脾 
虚则肝欲来侵,频按其囊者,惟恐肝木之旺,土亏之极,反现风木之象也,治法大健其脾土 
,则风木之象自消矣。 
方用补中益气汤∶ 
人参(三钱) 白术(五钱) 黄 (五钱) 当归(三钱) 茯苓(三钱) 陈皮(三分) 甘草(五分) 柴 
胡(一钱) 升麻(三分) 制附子(三分) 
水煎服。二剂轻,十剂全愈。 
病本内伤,用补中益气汤自中病情。方中加入附子者,盖参、 、归、术非得附子则其 
功不大,建功亦不甚神。况用止三分,亦无太热之虞,转有反正之速也。 
此症用加减归脾汤亦效。 
人参 当归 茯苓 白术 白芍(各三钱) 甘草 半夏(各五分) 川芎(二钱) 白豆蔻(一粒) 
柴胡 远志 枣仁(各一钱) 麦冬(五钱) 
水煎服。 
人有日坐于围炉烈火之边,以致汗出不止,久则元气大虚,口渴引饮,一旦发热,人亦 
以为外感于风,谁知是肺金受火之伤乎。夫肺本属金,最畏火气,外火虽不比于内火,然肺 
气受二火之煎逼,自然不得其养矣。况肺乃肾水之母,肺自难养,何以能生肾水,肾水不生 
,日索母乳,母病不能应,则子亦病矣。子母两病,势必至皮肤不充,风邪易入,不必从膀 
胱风府之穴而后进也。然则治法何必治风,但补其肺气,大滋其肾水,则肺金得养,内难藏 
邪,风从皮肤而入者,仍从皮肤而出矣。 
方用安肺散∶ 
麦冬(五钱) 桔梗(二钱) 生地(三钱) 白芍(三钱) 茯苓(三钱) 紫苏(二钱) 款冬花(一钱) 天 
门 
冬(三钱) 紫苑(一钱) 黄芩(三钱) 熟地(三钱) 山茱萸(二钱) 玄参(五钱) 贝母(五分) 
水煎服。而身热解,二剂全愈。 
此肺肾同治之法,安肾正所以安肺。倘罔顾肺气,一味祛邪,是因伤益伤矣,不变为劳 
怯者几希矣。 
此症用苏桔汤亦效。 
苏叶 桔梗 甘草(各一钱) 生地(三钱) 沙参 白芍(各五钱) 黄芩 天花粉(各二钱) 当归 
(三钱) 玄参(一两) 
水煎服。 

卷之九
疝气门(附奔豚八则)
属性:人有感浸寒湿,睾丸作痛者,冷即发痛不可忍,此湿气之入于肾经也。夫湿侵于肾, 
宜病在腰,何以腰不痛而痛在睾丸乎?不知睾属肾,肾气不至睾丸,则外势不能振兴。盖因 
肾得湿则寒,寒在肾即寒在睾丸,而气结于腰肾之中,宜睾丸之不应矣。其睾丸作痛者, 
因疝气之成,虽成于肾气之寒,亦成于睾丸之湿也。当日泄精之后,人坐于寒湿之区,内外 
两感,睾丸独受之矣。治法温其肾中之寒,消其睾丸之湿,病去如扫矣。方用救丸汤∶ 
肉桂(二钱) 白术(二两) 茯苓(一两) 薏仁(一两) 橘核(一钱)水煎服。 
一剂、二剂轻,三剂痛除,十剂全愈,不再发也。 
此症乃少阴肾经之病,肾中寒极,而肾气不通;肾中湿重,而肾气更滞。去其寒湿,而 
肾气自行于睾丸之内。况肉桂、橘核尤善入睾丸,自然手到功成也。 
此症亦可用桂荔汤∶ 
白术(二两) 肉桂(二钱) 山药(一两) 小茴香(二钱) 荔枝核(三个,敲碎) 
水煎服。 
人有感浸湿热,亦睾丸作痛,遇热即发,然痛不至甚,此热气之入于肾经也。夫肾最 
恶热,肾中虚火自旺,尚有强阳不倒之虞。况邪火相侵,热以济热,睾丸作痛,乌能免哉。 
但火性甚急,火痛宜不可久,何终年累月不愈,即或临时无恙,遇热复发者何为也?盖因 
热而又得湿耳。热性急而湿性迟,湿热交攻,热欲散而湿留,湿欲润而热燥,睾丸之内,竟 
成阴阳乖异,求其不痛得乎。治法去其湿热之气,疝病自除矣。方用利丸汤∶ 
茯苓(一两) 薏仁(一两) 沙参(二两)水煎服。一剂轻,二剂又轻,十剂断根, 
不再发也。 
此方以茯苓、薏仁分消其湿气,以沙参化其肾中之热,且沙参善能治疝,故两用之而 
成功耳。 
此症用沙参汤亦甚效。 
茯苓 白术 沙参(各一两) 甘草(一钱) 丹皮(五钱) 肉桂(二分)水煎服。 
人有睾丸作痛,气上冲于肝,两胁胀满,按之益疼,人以为阴寒在腹,谁知是 
厥阴之气受寒也。盖睾丸不独通肾,而且通肝。阴器者,宗筋之聚也。筋属肝,睾丸可升 
可降,其膜实联系于阴器之间,故肝病而筋亦病,筋病而睾丸亦病矣。睾丸之痛,上冲于肝 
者,正显同气者其病亦同,乃肝气之冲于睾丸耳。方用睾丸汤∶ 
白芍(二两) 小茴香(三钱) 橘核(一钱) 柴胡(一钱) 沙参(五钱)水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