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60-脉症治方-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癫痫狂妄。属痰与火。实者。本方对二陈汤。加南星、竹沥、姜汁、先服十数剂。清其痰。后用 
牛黄琥珀丸主之。虚者。先用十全一补汤。减去川芎、官桂,加麦门冬、酸枣仁、黄连 
(各一钱)、远志(五分),滋培其血气。后亦用牛黄琥珀丸主之。(丸方见后附方内)。 
妇人产后惊风搐搦。语言恍惚。治亦同上。但不去川芎、官桂,加防风、天麻、白芷(各一钱) 
以上加减法亦大概耳。临症斟酌。方能尽变通之妙。按先贤云∶凡火盛者骤用寒凉。必须温 
散。火急甚者。必缓之。生甘草兼泻兼缓。虚者。参 甘草亦可用。人壮气实。火盛癫狂者 
可用。前法正治。或硝水、冰水与之。虚火狂者。姜汁、竹沥制之。若根据前法正治立死。 
又有补阴则火自降之说。炒黄柏生地之类。经曰∶壮火之主。以制阳光是也。噫。虚实施治 
。相背千里。吉凶之机。应若影响。可不深思而明辨哉。 
又方 调中散火汤治症热发热。虚火通用。 
人参 黄 (蜜炙各八分) 当归 白芍药 白术(各一钱) 甘草(四分) 柴胡(六分) 升麻 
(五分) 葛根 防风 羌活 黄芩(七分) 
上作一服。姜枣煎。食远服。兼有他症。根据后加减。 
阴虚发热。加麦门冬、黄柏、知母、地骨皮(各一钱),倍柴胡。 
手心发热。加山栀、香附(各一钱)、川芎、白芷(各七分)。 
虚热不能食。自汗气短。加茯苓、陈皮(各八分)。 
天明时发热。加麦门冬、地骨皮(各八分)、倍柴胡。 
肺经发热。按之热在皮毛。日西甚。加石膏、知母、地骨皮(各一钱)。 
心经发热微。重按之。热在血脉。日中甚。加麦门冬、黄连(各一钱)。 
肝经发热。重按至肉下骨上热。寅卯甚。倍柴胡,加青皮(七分)。 
上焦发热。加知母、天门冬、麦门冬(各一钱)、保定肺气。 
中焦发热。属脾虚、倍参术,加陈皮、白茯苓(各一钱)。 
下焦发湿热。或膀胱有火邪。加汉防己、龙胆草、黄柏(各一钱)。 
蒸蒸发热。昼夜不退者。加知母、秦艽、牡丹皮、地骨皮(各一钱)、柴胡倍用。 
昼则发热。夜则安静。四君子汤。加麦门冬、胡黄连、秦艽、地骨皮(各等分)。 
夜则发热烦躁。昼则安静。四物汤对小柴胡汤。一二服愈。 
凉血解除五心烦热。四物汤。加麦门冬、连翘、山栀、薄荷。 

卷之三火门
潮热(阴虚火动附)
属性:脉 脉多沉细而数。或弦涩而短。或弦细而微。左偏大无力。为血虚。右偏大无力。为气虚 
。六脉形大力薄。为气血俱虚。滑数者有汗。沉涩者无汗。两尺细数者。阴虚火动。宜详辨 
之。 
症 潮热者。若潮水之来。不失其时。一日一发。必有定时。于日晡时为多。若一日三五发 
。即是发热。非潮热也。气虚潮热。热在平旦。肺气主之。血虚潮热。热在晡时。肾气主之 
。阴虚火动。潮热寝汗者。皆由血气虚损。亦当从金水二脏求之。大抵潮热为虚。发热为实 
。治各有异。 
治 平旦潮热属阳。心肺主之。人参白虎汤,加黄芩、日晡潮热。属阴。脾肾主之。四物汤 
,加白术、陈皮、牡丹皮、地骨皮、知母、黄柏、阴虚火动潮热脉细数。八物汤,加知母、 
黄柏、麦门冬、柴胡、地骨皮、大抵潮热。宜以四物汤,加柴胡、黄芩、生甘草、辰戌时发 
。加羌活、午时。加黄连、未时。加石膏、申时。加升麻、夜。加当归、知母、昼。加地 
骨 
皮、人参、血虚。多加当归、地黄。气虚多加参、术、黄 、大略如此。临症尤加详审。 
方 八物汤治气血俱虚。寝汗潮热。 
川芎(七分) 当归(一钱五分) 白芍药(一钱五分) 人参(一钱) 白术(一钱五分) 白茯苓 
(一钱) 甘草(三分) 地黄(一钱凉血用生补血用熟) 
上作一服。姜枣煎。食远服。兼有他症。根据后加减。 
一切潮热。并加黄 、黄柏、知母、柴胡、牡丹皮、地骨皮(各等分)。 
男子血虚。有汗。潮热。本方,去川芎,加黄 (一钱)、陈皮(八分)、远志、五味子(各 
五分)、官桂(三分)、名人参养荣汤。治有汗潮热咳嗽。 
男子气虚。有汗潮热。本方减川芎、白芍药、熟地黄、白茯苓,加黄 、陈皮、升麻、 
柴胡、名补中益气汤。有嗽。加麦门冬、紫菀、五味子、黄柏、知母、更妙。 
男子血虚。无汗潮热。本方,加陈皮、半夏(各一钱)、枳壳、桔梗、前胡、 
紫苏、干葛、柴胡(各八分)、名茯苓补心汤。 
男子气虚。无汗潮热。本方去川芎、芍药、地黄,加黄 、地骨皮、防风、柴胡(各等分)、 
薄荷(减半)、名人参清气散。 
男子气血两虚。有汗潮热。咳嗽。加知母、麦门冬、牡丹皮、地骨皮、柴胡、贝母、紫菀、 
(各等分),去川芎。 
男子气血两虚。无汗潮热。咳嗽。加秦艽、地骨皮、柴胡(各等分)、紫苏、薄荷(各减半)、 
款冬花(八分)。 
妇人血虚。有汗潮热。加黄 、麻黄根(各一钱)。 
妇人气虚。有汗潮热。本方,去川芎、地黄。加柴胡、荆芥、薄荷、地骨皮(各等分)。 
妇人血虚。无汗潮热。本方,去参 ,加秦艽、知母、地骨皮、沙参、鳖甲、前胡(各等 
妇人气虚。无汗潮热。本方,去川芎、地黄,加半夏、柴胡(各一钱)、干葛(七分)、名人参柴胡散。 
妇人气血两虚。无汗潮热。咳嗽咯血。本方,去参、芎、地黄,加柴胡、薄荷、地骨皮、紫 
菀、麦门冬(各等分)。 
妇人气血两虚。有汗潮热。咳嗽。本方,去川芎、白芍药,加半夏、柴胡、黄芩、桔梗、阿 
胶、款冬花(各八分)、知母、麦门冬(各一钱)、五味子、薄荷(各五分)、名知母茯苓汤。 
男子阴虚火动。骨蒸劳热。咳嗽。吐红。吐痰。本方去川芎、人参,加天门冬、麦门冬、知母、贝 
母、黄柏、远志、陈皮、阿胶、北五味子(各等分)、名滋阴降火汤。此病大忌过服参 。如 
久服寒凉。伤脾。气血俱损者。参 亦可用。 
妇人室女。经闭成劳。自汗潮热。咳嗽吐红。皆由七情损伤心脾所致。宜本方,去参芎、地 
黄,加柴胡(一钱五分)、黄芩、麦门冬、紫菀、地骨皮、牡丹皮、贝母、知母、香附、陈皮 
(各等分)。 
凡火病易效亦易误。医家当按脉辨症而慎治之。 

卷之三火门
上部(眼耳口鼻舌牙咽喉是也)
属性:脉 眼病寸脉浮数。关脉弦数。为风热内障。寸关浮弦而涩。为风湿肿痒。寸脉弦而沉。为 
气热痒痛。弦而滑。为痰火攻上。寸浮。关弦。尺涩。为血虚。火盛。水衰。眼目昏暗。 
耳病 肾脉浮而盛。为风。浮而数为热。涩而濡为虚。右寸滑数。为肺经痰火上攻于耳。 
口病 关脉洪数。脾气通于口。脾热则口臭。热甚则口縻。口疮。胃热则唇口生疮。口内腥 
臭。 鼻病 右寸脉洪数。鼻乃肺之窍。鼻病皆肺热所致。肺伤风热。右寸浮数。而鼻塞不 
闻香臭。 舌病 左寸脉滑数。盖舌乃心之苗。舌病皆心热所致。心脉系舌本。脾脉络于舌 
傍。肝脉络舌本。心热盛。则舌生疮破裂。肝热盛。则血上涌。脾热则舌强。甚则滑而胎。 
风寒所中。则舌卷缩而不能言。 牙病 属肾虚胃火。右关洪数。溢过寸口。兼浮者。为风 
。兼沉者。为寒。濡细者。为湿。 咽喉 肿痛。两寸必浮洪而数。虽有数种之名率皆上焦 
风热所致。 
症 按东垣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清阳气上散于目。而为精。其气走于耳而为听 
。若因心烦事冗。饮食失节。劳役过度。致脾胃虚弱。心火旺盛。则百脉沸腾。血脉逆行。 
邪害空窍。犹天明而日月不明也。夫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受于脾。上注于目。脾者诸阴之 
首也。目者。血脉之宗也。脾虚。则五脏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于目矣。心者。君火也。主 
人之精。宜静而安。相火化行其令。相火者,包络也。主百脉。皆营于目。既劳役运动。势 
乃妄行。又因邪气所并。而损血脉。故诸病生焉。经曰。目得血而能视。血气盛。则精盛。 
血气衰。则精弱。精弱则水虚。水虚则火动。火动则东方实。东方实则肝邪盛。而视 
物不真矣。所以视植物为动物者。有之。视动物为植物者有之。然血有太过不及。皆能为痛 
。太过则目壅塞而障痛。不及则无血养而枯痛。目之锐。皆少阳经也。血少气多。目之上纲 
。太阳经也。血多气少。目之下纲。阳明经也。血气俱多。惟足厥阴经。连于目系而已。血 
太过者。血得热而溢于上。所以作痛。治之之法。风热者。发以散之。血少神劳。肾虚者。 
补血滋阴以调之。实者决之。虚者补之。辛以散之。凉以清之。随其病而药之。无不愈也。 
按诸书论耳症不一。有气聋。热聋。阴虚聋。脓耳。 耳。气厥而聋。又挟风与劳损而聋 
者。盖十二经脉。上络于耳。其阴诸经。适有交并。则脏气逆而厥。厥气抟入于耳。是为厥聋 
。必兼眩运。况耳为宗脉之所附。若脉虚而风邪乘之。经气闭而不宣。谓之风聋。必兼头痛 
。如瘦悴力怯。昏昏积积而暗暗然者。为劳聋。必兼虚怯等症。此好色肾虚者有之。有痰 
火上升。郁于耳中而鸣。有热气乘虚。随脉入耳。结为脓汁。谓之脓耳。或耳有津液。风热 
抟之。结硬成核塞耳。亦令暴聋。为 耳。大抵耳属足少阴之经。肾之寄窍也。肾气通于耳 
。所主者精。精气充足。则耳闻而聪也。若劳伤气血。精脱肾败。则耳聋矣。治之之法。风 
者散之。热者凉之。肾虚者补而养之。痰火者清而降之。各随其宜。不可不察也。 口臭生 
疮。皆脾胃中有浊热所致。盖脾热则口干燥。胃热则唇破裂。又云∶五脏之气。皆通于口。 
是以脾热则口甘。肝热则口酸。肾热则口咸。肺热则口辛。心热则口苦。胃热则口淡。胆热 
则口酸苦。皆因谋虑不决而得。 丹溪云∶鼻乃肺之窍。因心肺上病而不利也。有寒有热。 
寒邪伤于皮毛。气不利而壅塞。热壅清道。所以塞而不闻香臭矣。又有面鼻红紫黑。皆热伤血 
而血热所致。盖面乃阳中之阳。鼻居面中。一身之血运到面鼻。皆为至清至精之血。多酒之 
人。酒气熏蒸于上。面鼻得酒热之气。血为极热。血热复遇感冷。污浊凝结不行。面鼻紫黑 
而肿。俗名酒 鼻是也。治宜清热。化滞血。生新血。或曰酒 鼻者。皆由肺经壅热所致。盖 
肺气通于鼻。清气出入之道路。或因饮酒。气血壅滞上焦。邪热伏留不散。为鼻疮矣。或肺 
经素有风热。虽不因酒。亦自生也。 鼻塞肉。亦由于此。 舌病。乃心肝脾壅热所致。说 
见脉下。 牙齿肿痛。按东垣论云∶齿者肾之标。骨之余。上龈隶于脾土。足阳明胃之脉贯 
络也。手阳明。恶寒饮而喜热。足阳明。喜寒饮而恶热。热甚则齿动龈脱。作痛不已。有恶 
寒痛者。有恶热痛者。有恶寒恶热痛者。有恶热饮。少寒饮多痛者。有动摇痛者。有齿袒则 
痛者。有齿龈为疳所蚀。血出而痛者。有 肿起而痛者。有脾胃中有风邪。但觉风而痛者。 
有痛而臭不可近者。盖齿为关门。肾之荣。骨之余也。肾衰则齿豁。精固则齿坚。大肠虚。 
则齿露。大肠壅。则齿浮。挟风则攻于头面。眼目疳 则HT 脱为痔。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