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医童养媳-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沐元澈等人在经过一片密林时遭遇了伏击,好在沐长风带几十名暗卫及时赶来。他们联手才把伏击者全部击毙,沐元澈也损失的近百名手下。

项怀安叹气说:“向沈将军求援的事就是我和张先生,还有送信过去的两名侍卫知道,怎么会泄露呢?好在沈将军平安无事,否则项某……”


“项大人不必自责,西魏飞狐营训练出的细作都藏得很深,也许就在我们身边。若不是在南疆平叛时抓住了飞狐营的教习,我也不知道西魏这些年竟然培养了这么多细作。此次与西魏开战,我定打到西魏的都城,端掉飞狐营。”


沈妍转过头,向窗外眨了眨眼,表示自己强烈的怀疑。短短几天,西魏兵马就攻战了平安州和边郡,松城县也面临失守,可见西魏已经做足了准备。沐元澈想攻到西魏的都城哪那么容易?他志气高昂是好事,可不切实际也会贻误战机。

“沈将军好志气,项某自愧不如,情愿为将军驱使。”


“项大人客气了,我既然是援军,就要归项大人调派。”沐元澈停顿了一会儿,又说:“与我分道而行的三万精兵今晚到金州,我已传令他们连夜赶赴松城县。明早到达,先他们安营扎寨,先休整一天,再谋划如何与西魏打第一场仗。”

项怀安有些为难,说:“沈将军,西魏兵马就快攻下松城县了,还是……”


“项大人放心,那是诈传,有可能是细作想扰乱军心,故意放出的传言。我昨晚派出五十名暗卫谴进西魏大营,今天早晨他们就传来消息,说事已做成。估计西魏的兵马这两三天攻不了城,有我在,项大人不必忧心了。”


沐元澈从怀里掏出一只小瓷瓶,冲沈妍晃了晃,嘻笑着说:“这种药是我在苗人寨子里缴获的,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放进水里,人畜哪怕喝上一口,就能拉上两三天。有飞狐营的细作给我用过,我喝得太多,深受其害,知道威力。”

“哦,这种药……呵呵。”项怀安是读书人,见沐元澈当着沈妍说如此隐晦的话题,毫不避讳,他觉得很尴尬,却一时想不到该怎么圆场。


沈妍静静听他们说话,眼底流露出笑意。都说兵不厌诈,碰上沐元澈,就变成兵不厌损了。其实,沐无澈的话已经说得够含蓄了,若不是有她一个女孩在场,估计沐元澈会说:西魏官兵现在都拉得提不上裤子了,哪还有心情和力气攻城?

“妍儿,应该知道我找你来干什么吧?”沐元澈摆弄小瓷瓶,目光别有深意。

原来是沐元澈找她,至于干什么,看他那阴损的神态,就不言而喻了。

“为医者有医德,我从来不做那种药。”沈妍很痛快地拒绝了。

项怀安明白了,问:“沈将军也想制造一些泄药给西魏兵马用?”

“我想到一个好名字,这药就叫一泄千里吧!”沐元澈捏紧瓷瓶,得意洋洋。

沈妍忍俊不住,玉手掩嘴,笑出声。这就是沐元澈举止言谈的风格,如有雷同,翻版必究。沐元澈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恐怕做药的事她也避不过去。


“不能再做泄药,西魏人很狡猾,他们吃一次亏,再用同样的方法,就起不到作用了。”沐元澈寻思片刻,看向沈妍,又说:“要是能做一些让人闻到气味就昏迷不醒的药毒、迷香之类就好了,以前听说西域有这一类奇药。”


沈妍皱眉,说:“那些奇药都千金难求,没有熟人介绍,根本买不到。而且奇药都根据秘方所制,秘方比制药者的性命更贵重,绝不外泄,不是谁想做就成做的。我翻阅过许多医书,里面都没有这一类药的记载,我确实无能为力。”

沐元澈并不着急,“你先想一想,我并不急用,打仗还是要真刀真枪拼杀。”

项怀安点点头,冲沈妍使了眼色,“妍儿,你先回去吧!”

沈妍微笑行礼,刚要出去,又被沐元澈拦住,交待了几件琐事。沐元澈在济真堂住了两天,有些事情比沈妍想得更周到,这令她很欣慰。

离开水榭,沈妍回到内院,跟汪仪凤闲话家常,又哄逗白肉团子玩了一会儿,才离开府衙。她回济真堂交待了几件事,出来买了些糕点零食,就回家了。

走到半路,马车突然停下来,沈妍掀开帘了,看到汪耀宗风尘仆仆,拦住了她的车。沈妍赶紧让汪耀宗上车,让白芷调转车头,去了汪家的宅院。

“舅舅从哪里来?怎么这么急?”

汪耀宗拭去汗水,答道:“我刚从京城回来,听说平安州和边郡失守了,连车都不顾不上坐,就想到济真堂寻你商量对策,刚好看到你的马车过来。”


这几年,汪耀宗成了济真堂最大的原药供应商,赚得盆溢钵满。去年,金财神和沈妍计划要在京城开济真堂最大的分号。汪耀宗听说这一消息,就亲自去了京城,在京城置买宅院,结识药商,准备在京城安家落户,大展拳脚。

沈妍很迷糊,两城失守是她能干涉的吗?汪耀宗要找她商量什么对策?

“我不明白,还请舅舅直言。”

“唉!这几个月,赵管事在平安州和边郡采买了八千两银子的原药,付了一半的定金。原药都准备好了,要运到作坊,一打仗,就被西魏的兵马劫了。”

“兵荒马乱,谁有办法?我通知纪掌柜,先让他用别人家的原药。”

同样给制药作坊供药,沈妍给汪耀宗的收购价格比别人高一成,而且都是优先采用。汪耀宗做事也公道忠厚,即使检查不严,他也未以次充好,信誉不错。

“主要是一下子损失了四千两银子,你舅母的意思是……”


沈妍明白了,药材被劫,损失了四千两银子,汪耀宗想让她承担损失,这是汪耀宗的妻子韩氏的意思。这几年,汪耀宗只做济真堂的生意,就赚了几万两银子。赚钱的时候没想过要分给她红利,损失了银子想到她了,这也太过份了。

“舅舅,你跟济真堂的契约写得明明白白,不管赔赚,与济真堂无关。原药不能准时供应,按契约有几百两的违约金,因为战乱耽误,我给你免掉。”

“不是违约金的事,这四千两银子……唉!你也知道你舅母的脾气。”


汪耀宗的妻子韩氏出身京城大族,韩家是书香门第,子弟在朝为官者也都是文臣,向来是满门清贵。韩氏是庶支嫡女,受过良好的闺训教养,在汪家未获罪之前与汪耀宗订亲。汪家获罪返乡,本以为这门亲事黄了,就没在提起。没想到韩氏一成年,韩家就把她送到永州完婚,此举令汪家感激,也得世人的传颂钦佩。

因为韩氏出身好,在这种情况下嫁进汪家,又礼教不离口,深得汪孝贤赞誉叹服。她过门没多长时间,就把汪家人都辖制住了,汪耀宗对她更是言听计从。


汪仪凤跟沈承荣私订终身,韩氏气了个仰倒,扬言要跟汪仪凤断绝关系,怕汪仪凤的名声影响她的儿女。汪仪凤改嫁项怀安,韩氏对此极尽蔑视,这几年除了逢年过节,亲姑嫂根本没有走动,而且韩氏也不让她的女儿跟沈妍来往。

韩氏把自己标榜得那么高贵,为什么对银子这身外之物还看得那么重呢?贩药材损失了银子,她居然鼓动汪耀宗跟沈妍要,真是好厚的脸皮。

沈妍哼笑两声,说:“舅母识文断字、知书达理,难道看不懂契约吗?”

“也不是,只是……唉!”汪耀宗很为难,契约写得很清楚,他没理由跟济真堂要钱,他想让沈妍个人贴补一些,回去好跟韩氏交差。

“舅舅有什么话就说吧!跟我还有什么好客气的?”沈妍一直觉得汪耀宗人品不错,对他们母子也很照顾,就是那位以贤妻良母自居的韩氏太坑爹了。

“到家了,进去说吧!时候不早,让你舅母准备午饭,吃过饭再回去。”

两个衣饰鲜艳、容貌姣美的女孩正在前院的小花园赏花捕蝶,看到沈妍和汪耀宗走近,互看一眼,也没过来行礼,就快步往后院走去。


这就是汪耀宗和韩氏的两个女儿,大女儿汪嫣红,十五岁,生日比沈妍大几天,小女儿汪嫣紫,十三岁,比沈蕴小几个月。她们都认识沈妍,却从来不跟她说话,就因为韩氏轻视沈妍童养媳的身份,连带她们也对沈妍不理不睬。

“你看她们,也不知道过来见礼,还怕羞呢。”汪耀宗对两个女儿极尽宠爱。

沈妍脸上的讥诮一闪而过,说:“舅母是大家闺秀出身,肯定会把两位表姐妹教导好,可能她们没看清我,以为来了生人,不敢露面吧!”

“是是是,离得远,没看清。”


汪耀宗刚带沈妍走进垂花门,韩氏就带两上女儿迎出来了。韩氏没让沈妍进内院,见过礼,说了几句闲话,就让汪耀宗把沈妍带进小花园的花厅。沈妍对韩氏的态度做法习以为常,若是韩氏突然对她礼遇有加,她才吃惊呢。

韩氏请沈妍坐下,淡淡地问:“你舅舅都跟你说了吧?”

“平安州和边郡药材被劫、损失了四千两银子的事吗?舅舅都告诉我了。”

“你知道就好,你看这事……”韩氏没把话说完,故弄玄虚让沈妍猜。

沈妍笑了笑,说话也很直接,“舅舅和济真堂签得契约写得明明白白,红利自得、损失自付,契约上的条条款款,想必舅母也看过了?”

汪嫣红撇了撇嘴,“我母亲看过什么?你以为我母亲天天抛头露面,象你一样天天和一群男人做生意吗?你不要信口开河,侮辱我母亲。”

汪耀宗皱眉训斥:“嫣红,不许胡说。”

“她说错了吗?”韩氏沉下脸,斜了沈妍一眼,反驳汪耀宗。

沈妍清冷一笑,开口道:“大小姐没说错,我确实天天抛头露面做生意,跟养在深闺的小姐不一样,敢问舅母把我这有辱斯文的人叫来有什么事?”

韩氏轻哼一声,给汪耀宗使了眼色,“你告诉她。”


汪耀宗很无奈,也很为难,却不敢不听韩氏的话,他犹豫片刻,说:“妍儿,我刚在京城买了一座五进五出的宅院,想把家里人都接进京城,你外公听说进京也很高兴。买这座宅院花了一万五千两银子,装饰修缮怎么也需要几千两,一家人到了京城也要生活。这几年,统共赚了几万两银子,这一折腾就所剩无几了。”


韩氏嫁给汪耀宗,总觉得明珠暗投,埋汰了自己,这些年活得很委屈。前些年,汪耀宗到处做生意,赚钱并不多,养活一家上下几十口,很辛苦。韩氏思念家人,却怕人笑话她过得不如人,从没想过回京城定居。


这几年,汪耀宗赚了钱,汪孝贤又传来起复的消息,韩氏就想回京城了,不过是想衣锦还乡。韩氏的娘家虽说是书香世家,却没有爵位,田地产业也不多,光靠奉禄也就是过普通日子。韩家几代人杂居,主仆几百口,也就住在一座五进五出的宅院里。韩氏回到京城,日子过得比贵妇还富裕舒服,也能扬眉吐气。

汪嫣紫抱住韩氏的胳膊,撒娇说:“娘,我现在只有两个丫头伺候,您答应过到了京城会再给我和姐姐一人买四个丫头,一定要比表姐多两个人伺候才行。”

“我答应过,忘不了。”韩氏对小女儿笑得慈爱温和。


沈妍暗自冷笑,韩氏把两女儿养得比大家小姐还娇,她们想呼奴唤婢、过养尊处优的日子。怕到京城银子不够花用,就想巧立名目跟她要,把她当成冤大头坑,却又嫌弃她的银子是抛头露面赚来的,如此矛盾,真是可笑至极。

“妍儿,你看……”汪耀宗是厚道人,有些话确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