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方永刚笔下的蒋介石-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介石听到陈的报告,叹了一口气说:“这事很糟糕,庸之只好辞职,所吞美金只好分期吐出,一列入提案,对友邦造成极坏影响,对我们抗战将不予继续支持。布雷先生,我看你是不是以新闻界前辈的身份给参政员说一说这种利害关系,就将提案改为书面检举好了。” 
  陈布雷费尽口舌,参政员们还是不肯罢休,有的说,这议案不走明路走暗路,官官相护,很可能无下文。 
  蒋介石也很想袒护包庇,怎奈不断有人追问,著名教授马寅初到处做报告,揭发孔祥熙贪污舞弊大发国难财的罪行,指责蒋介石“不是民族英雄,是家族英雄”。气得蒋介石下令逮捕马寅初,将其关押起来。但是,纸包不住火,事实是掩盖不住的,也拖不下去了,不得不委派新任财政部部长俞鸿钧等人进行查办。 
  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孔祥熙于1945年5月辞去了行政院副院长,7月辞去了中央银行总裁,10月又辞去了中国农民银行董事长等职。 
  从1947年秋天起,孔祥熙夫妇一直在美国过流亡生活。据说,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美国联邦调查局秘密调查孔家在美国的财产。调查发现,宋霭龄在纽约大通银行存有8000万美元,宋子文在花旗银行存有7000万美元,宋美龄在这两家银行存有亿美元。 
  接着,联邦调查局发现,孔祥熙在美国的流动资产有很大一部分是在他的纽约中国银行里,宋子文的流动资产有很大一部分是在他旧金山的广东银行里。由于孔宋两家直接控制这两家银行,要彻底查清他们的全部资产是毫无可能的。 
  尽管美国总统杜鲁门得到的一些材料,那只是孔宋家族的凤毛麟角,然而已经令这位脾气暴躁的总统无法忍受了。他说:“他们全是贼,他妈的,没有一个不是贼……” 
  书包 网 bookbao 想看书来书包网

缅北反攻,打通中印公路(1)
1942年6月20日,新38师到达印度,8月初,廖耀湘的第22师也到达印度。史迪威费尽周折,同韦维尔商谈中国军队驻印营地、补给,以及收复缅甸的计划等事项。英军勉强同意将印度比哈尔邦的拉姆格尔军营,划归中国军队使用,并承担后勤供应。 
  拉姆格尔是比哈尔邦的一个小镇,位于加尔各答以西约200英里,这一带土地并不富庶,但风景很秀美,青碧的远山,弯曲的小河。军营周围面积约有20平方英里,营区内有纵横交错的沥青石子公路,交通便利。这里是曾关押过2万意大利战俘的旧军营,各种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史迪威在美国政府与蒋介石之间沟通,就中国军队接受美援与中国军队整编达成一致。新22、38两师初入印度时共有9000人,从9月起,中国每天向印度空运官兵400至500人,到1944年10月,拉姆格尔训练结束时,已有2600军官和32000多名士兵接受了训练。 
  1942年8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令撤销“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长官司令部”,成立“中国驻印军司令部”,任命史迪威为总指挥,罗卓英为副总指挥(后由郑洞国继任)。 
  在拉姆格尔训练场上,经常出现一个骨瘦如柴的老人身影——史迪威,他身穿着短裤和开领短上衣,戴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硬边帽,沿着一排排卧倒的中国士兵来回走动,耐心地卧在每个士兵的身旁,为他们做示范,或校正瞄准点。他的举止和蔼可亲,而且很士兵化。强化训练和充足的食品,使官兵体格健壮,战斗技能大大提高。 
  除了军事训练、进行军事整编外,史迪威要做的第二件事是一手策划修筑中印公路。中印公路从西起印度莱多经过野人山区、胡冈谷地的新平洋,南至孟拱、密###,再南下八莫、南坎与云南出境的原滇缅路衔接,进入中国。1943年春,史迪威派惠勒尔少将指挥两个美军工兵团和###工兵团,以及大量印度民工,开始了修筑中印公路工程,为掩护筑路工程,孙立人的新38师114团被派进野人山区担任警卫。之后,新38师陆续开进莱多,为反攻缅甸作准备。 
  1943年8月,罗斯福与丘吉尔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会谈,决定1943年冬在缅北发动攻势,军事行动主要由中国驻印军和滇西中国远征军承担。同时,任命英国海军中将蒙巴顿出任东南亚战区统帅,史迪威为副统帅。 
  中国驻印军反攻缅北的路线是由盟军指定的,从印度的雷多出发,经野人山区,进入胡康河谷的新平洋,向孟拱、密###、八莫一带进攻。随着中印公路修筑已进入缅甸境内,9月上旬,新38、22师已全部开到雷多附近。10月下旬,雨季结束,将正式开始缅北作战。 
  10月28日,驻印军攻克于邦,这是缅北反攻作战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显示了整训的功效。1944年3月5日,新38、22师和美军一个支队对孟关日军第18师团形成三面包围,经过激战,占领了胡康河谷日军的核心据点——孟关。曾猖狂侵略我国上海、广州、南宁等地的日军第18师团主力,被击毙1400多人,残部向瓦鲁班溃逃。6月25日新38师攻克孟拱。7月11日,新38师和新30师会合,打通了从加迈、经孟拱到密###的铁路、公路交通。这为驻印军攻克密###,打通中印公路,取得缅北反攻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4月17日,中美联合突击队向密###西机场发起攻击,一举占领,随即掩护中国空运部队着陆。当日,中美突击队开始向市区攻击,城内3000日军,凭着坚固工事,据守顽抗。中国军队苦战月余,没有战果。史迪威三次撤换前线指挥官,严厉督责,伤亡惨重,仍不见效果。驻印军副总司令郑洞国、新38师师长孙立人决定对密###日军发动全面攻击。7月7日,双方展开激战,战斗异常激烈。13日,中国军队在优势空、炮火力支持下,再次发动进攻,连战三天,日军固守市区,拼死顽抗。31日中国增援部队两个团空运到达,立即投入战斗。8月2日,第50师组成敢死队潜入敌阵后方,将日军通讯设备完全切断。翌日下午完全攻克密###,至此,缅北各要点完全在我军掌握之中。 
  书包网 bookbao 想看书来书包网

缅北反攻,打通中印公路(2)
〖;S*8/9;Z1,Y,PZ〗
  〖TS(1*2〗〖HT5F〗〖JZ〗蒋介石宋美龄与甘地等人合影〖TS)〗
  驻印军攻克密###后,蒋介石下令进行整编,新38师扩编为新一军,军长为孙立人;新22师扩编为新六军,军长为廖耀湘。罗斯福应蒋介石请求将史迪威调回美国,不久出任美军第十集团军司令,指挥美军在冲绳实施对日本本土作战。 
  1945年3月8日,新38师攻克蜡戍,滇缅公路咽喉被我驻印军掌控。3月16日,新六军第50师和英军第36师在乔梅胜利会师。至此,驻印军胜利完成缅北反攻任务,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工作宣告结束。 
  中国驻印军作战历时一年半,收复缅北大小城市50余座,进军2400多公里。至1945年3月攻克蜡戍,缅北作战结束。中国驻印远征军和滇西中国远征军共歼敌31000余人,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打通了中印公路,使大批物资输入内地,支援了我国抗战。 
  bookbao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史迪威与蒋介石矛盾斗争白热化(1)
1942年3月,刚开春不久,灰暗的树木就染上一层明朗的翠绿,在温熙的春日下有所期待地向上伸展。在重庆两路口至上清寺一带,是抗战开始后新开拓的城区,有些农田还来不及平整,旁边已仓促建起一座座高楼,高耸入云。 
  史迪威的美军司令部,就设在上清寺附近。现在,那奶黄色的大楼外,架起路障,设置了双岗,附近还有一支中国的巡逻队,日夜提防。美国的十轮大卡车在马路旁停了一排,从车上卸下了空运来的文件柜、铁皮箱、台球桌和行军床。一群美军进进出出地忙碌着。 
  一辆草绿色军用吉普车不同于一般,它的车头一面插着星条旗,另一侧则插着绘有两颗白星的红底将旗,每一名美军士兵都懂得它的含义:中将司令官史迪威正坐在这辆车里。后面是一长列随从车。 
  史迪威(1883—1946),美国职业军人,西点军校毕业生。1920年至1923年间曾来华学习汉语,后于美国天津驻屯军任职。由于他先后在华10年,能用汉语会话,了解中国文化,在美国被称为“中国通”。 
  史迪威到重庆的第三天,得到蒋介石的会见。一番应酬话之后,会见进入正题,史迪威述说他到中国来的职务:“这次本人奉罗斯福总统之命到中国,第一是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第二是租界法案物资分配人;第三是美国政府驻中国军事代表;第四是中国战区与南太平洋战区的联络人;第五是中印美国空军司令……”听着听着,蒋介石就沉不住气了,直想冒火,下面还有什么,可为什么就不谈是我的参谋长呢?他不禁问道:“就这些?” 
  “主要就这五项任务。对了,本人为阁下的参谋长,将直接受你的指挥。”史迪威说这话时有些油腔滑调,蒋介石听了也鼓不起劲来。他心里想:罗斯福派来的参谋长怎么附加了这些头衔?每一个头衔就像一条绳索,蒋介石犯了疑心:罗斯福要束缚住我的手脚。他需要的是参谋长,职责应该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帮助他争取美援,他需要什么,什么时候需要,随叫随到,如此而已。 
  蒋介石与史迪威的关系从这一天开始,就埋下了隔阂的种子,到史迪威最后离开中国,只有短短的两年零八个月,但却水火不容,充满火药味,直闹到势不两立的地步,弄得世人皆知。究其原因,颇为复杂,既有政治方面的,又有二人性格方面的。 
  中国远征军第一次赴缅作战,使蒋、史矛盾浮上水面。史迪威从印度跑回重庆,向蒋介石倾诉赴缅作战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他并无实权,指挥不灵。他提议建立一支中国新军,由他全权指挥,蒋对此置之不理。蒋严厉指责史迪威要对入缅作战的失利承担责任,并不客气地指出,他的职责只是一个中国战区参谋长,应全心全意根据“租界法案”为中国争取更多的美援。蒋威胁说:“如果美国不更积极地援华,我就和日本单独媾和。” 
  三天后,蒋介石又给史迪威写信,提出三点要求:一、调美军3个师来华协助作战;二、在华建立一支500架飞机组成的空军,由陈纳德指挥;三、美国每月从驼峰向中国运送5000吨物资。当然,这种要求实际上并不过分,中国坚持抗战,人力、物力消耗很大,又处于西南地区,实是非常困难,美国为什么不可以给予更多的援助呢?此后,美国政府答应了蒋的部分要求。但蒋、史之间的矛盾却一步步深化。 
  蒋、史之间的主要矛盾是史迪威要求直接掌握军队,即直接编组、训练、指挥、补给国民党远征军。他借口高级将领不听指挥,曾当面求蒋介石将师以上高级将领和司令部全部撤销,由他统帅师以下部队对日作战。这是蒋介石绝对不能接受的。其次是史迪威提出:为了集中力量早日击败日本,主张以美国武器武装第十八集团军(即八路军、新四军),主张装备非蒋嫡系的广东、广西、云南部队。这一主张与蒋介石一贯的###政策相违,也是蒋绝对不能接受的,因此蒋介石对史迪威深怀不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