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十四大成就者传-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愿由此功德,能使无量有情众生皆能得到此神圣教授。 

  此序文是由萨迦诺尔旺遍德夏种蒋扬·滾桑·曲吉·嘉措所作。 




  译 者 序 

  印度84大成就者的故事是佛教徒们,不论显宗密宗,大多耳熟能详者。在本师释迦牟尼佛入涅槃后,由于在印度有许多大成就者们出现,他们以各种善巧方便来教授大乘法要,调伏众生,使得大乘中显宗和密教的佛法得以宏扬流传久远。其中广为人知的如龙树菩萨、寂天菩萨、提婆菩萨,及在密教中的著名祖师提洛巴、纳洛巴、沙拉哈巴等等。吾人身受他们的法教甘露,饮水思源,不能不缅怀祖师的深厚恩泽。 

  虽然本书是佛教徒们不可不读者,但是绝不是说和一般人毫无关系。事实上,本书中真正感人的并不是祖师们成就有多伟大,而是让我们能了解到不论我们处境多么艰难困苦,只要我们能由上师处得到正确的教授,经由自身的努力修持,都能得到成就解脱。 

  读者们将会发现在84位大成就者中,社会各阶层的人士都有,特别是大部份都是属于平民或是生活穷困的下层阶级者,其中不乏小偷、赌徒、猎人、鞋匠、裁缝匠、乞丐、卖酒者等等,有傲慢自大者,有胆小如鼠者,有肥胖到连吃饭都躺着吃者,也有年纪老迈奄奄一息者。真正是描绘人生百态的浮世巨绘。而这些人在未成就前,都是具有七情六欲、鲜活蹦跳的活生生的市井小民,这些人物都存在于我们身边,瞩目即是。然而他们跟我们的最大差别是:他们经由努力禅修上师的口诀教授,现在已得到解脱成就,能够来宏法利益众生,而我们依然还在世俗痛苦中,有自觉无自觉的和烦恼博斗挣扎。是耶非耶,君自判断。 

  佛法的伟大在于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不论我们曾造过多大的恶业,若能真心发露忏悔,经由上师大悲心的甚深教授,人人由于自身的努力修持,都有机会能够得到解脱。也能够来帮助别人走上解脱道。” 

  佛法的渊深博大,常常令人们摸不著边,难以入门。笔者希望经由这么一本具有故事性、趣味性、并且充满深刻智慧佛理的书籍,能够真正引导许多有心人及有缘人走上自在光明的解脱道上。 

  愿众人都能具有真智慧,能够每天快快乐乐的生活在当下,当死亡来临时,能够欢欢喜喜的往生,了无牵挂,洒脱一生,利人利己。您想拥有这样的智慧和能力吗?请仔细阅读品味印度84大成就者传。 


  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传 

  敬礼神圣众上师, 
  三世诸佛及传承上师, 
  学行皆为有成者, 
  往昔上师无畏求取最上成就者, 
  吾以身语意敬礼莲足下, 
  卢伊巴等八十四大成就者无瑕传记著。 


  目 录
  一、咕噜卢伊巴传
  二、咕噜黎拉巴传
  三、咕噜毕鲁巴传
  四、咕噜宗比巴传
  五、咕噜沙瓦力巴传
  六、咕噜沙拉哈巴传
  七、咕噜吉嘎力巴传
  八、咕噜米那巴传
  九、咕噜果阿嘎传
  十、 咕噜卓朗卡传
  十一、咕噜韦那巴传
  十二、咕噜香底巴传
  十三、咕噜登底巴传
  十四、咕噜札马力巴传
  十五、咕噜嘎卡巴传
  十六、咕噜龙树菩萨传
  十七、咕噜嘎那巴(纳波杰巴)传
  十八、咕噜嘎拿力巴(圣天菩萨提婆)传
  十九、 咕噜达卡那巴传
  二十、 咕噜那洛巴传
  二十一、咕噜夏力巴传
  二十二、咕噜提洛巴传
  二十三、咕噜札查巴传
  二十四、咕噜巴查巴传
  二十五、咕噜杜甘帝传
  二十六、咕噜阿卓基传
  二十七、咕噜嘎拉巴传
  二十八、咕噜多毕巴传
  二十九、咕噜甘嘎那传
  三十、 咕噜甘巴拉传
  三十一、咕噜顶嘎巴传
  三十二、咕噜班德巴传
  三十三、咕噜当底巴传
  三十四、咕噜古古力巴传
  三十五、咕噜古吉巴传
  三十六、咕噜达马巴传
  三十七、咕噜马希巴传
  三十八、咕噜阿津达传
  三十九、咕噜巴哇希传
  四十、 咕噜那力拿巴传
  四十一、咕噜布苏固巴(寂天菩萨)传
  四十二、咕噜印打菩提传
  四十三、咕噜梅果巴传
  四十四、咕噜果达力巴(多杰巴)传
  四十五、咕噜甘巴力巴传
  四十六、咕噜札连达拉传
  四十七、咕噜拉呼拉传
  四十八、咕噜丹马巴传
  四十九、咕噜多卡力巴传
  五十、 咕噜梅帝尼传
  五十一、咕噜山卡札传
  五十二、咕噜甘帝巴传
  五十三、咕噜卓吉巴传
  五十四、咕噜札鲁吉传
  五十五、咕噜葛鲁拉传
  五十六、咕噜鲁吉卡传
  五十七、咕噜拿古纳传
  五十八、咕噜札雅南达传
  五十九、咕噜巴札力巴传
  六十、 咕噜赞巴卡传  
  六十一、咕噜毕夏拿传 
  六十二、咕噜帝力巴传 
  六十三、咕噜古马力巴传
  六十四、咕噜札巴力巴传
  六十五、咕噜玛尼巴札传
  六十六、咕噜梅卡拉传  
  六十七、咕噜噶拿卡拉传
  六十八、咕噜噶拉噶拉传
  六十九、咕噜甘大力传 
  七十、 咕噜达忽力传  
  七十一、咕噜邬笛力巴传
  七十二、咕噜嘎巴拉传 
  七十三、咕噜吉拉巴拉传 
  七十四、咕噜沙嘎拉传
  七十五、咕噜沙瓦巴噶传
  七十六、咕噜纳卡波笛传
  七十七、咕噜达力嘎巴传
  七十八、咕噜布达力巴传
  七十九、咕噜巴拿哈传
  八十、 咕噜郭卡力巴传
  八十一、咕噜阿南科传
  八十二、咕噜拉克希米噶拉传
  八十三、咕噜沙母达传
  八十四、咕噜恰力巴传


  一、咕噜卢伊巴传

  这是咕噜卢伊巴大师传。
  “卢伊巴”意为食鱼内脏者,大师因此而得名。

  有一个国王,其国家富足有如毗沙门天,王宫中珍宝如山聚,满是珍珠、金、银等珍宝。国王有三个儿子。老国王临终驾崩时,请教卜筮者王子三人中何人适合继承王位。卜者回答:“若是中间者执政,国政稳定,人民百姓皆能安和乐利,二王子具有如是功德。”老王就将王政交给二王子。长兄和幼弟及人民皆以二王子为国政继承者,但是二王子不愿执政就逃走了。长兄和幼弟以及人民就将王子抓起来,以黄金缭铐锁绑起来。二王子将种种金银珍宝赐给了周围侍者和监禁看守者,晚上王子穿上缝补的衣服,将黄金给予了随从人员。

  王子来到了惹马拉王国的汪究夏拉地。王子抛弃了丝绸宝座,而坐于垃圾堆中,舍弃了王宫,卧于尘埃泥土中。王子像好庄严,望之令人喜悦,众人都将不需要的食物给他。之后,王子来到了菩提噶雅,有一位空行母摄受他,并给予他教授。王子回到了本国王城巴沙力布札。众人都给予他食物,他则晚上宿于坟场中。

  一天王子来到市集中,来到一卖酒妇的酒店中,酒店女主人是世间空行母,她看见王子,就说:“你身上四个轮脉的染污皆已清净,只有心间豆子大小处对种姓的执着尚未清净。” 酒店女主人将装在陶罐内的腐败食物给王子,王子心生厌恶,空行母就生气着说:“你若不能舍离对食物善恶的分别,怎能生出佛法呢?”

  王子细思偏执妄想和对世俗的分别是解脱的障碍,就决定舍离妄想偏执和对世俗的区别。他就专门捡食渔人将鱼杀死后抛弃的鱼内脏,并就此专心修持十二年。他吃食鱼内脏,所有卖渔妇皆看见,所以大家称他为卢伊巴。他以此名声振四方,并证得了成就。

  这是大成就者卢伊巴大师的故事。




  二、咕噜黎拉巴传
  这是咕噜黎拉巴的故事。
  在印度南方有一个国王一天坐于狮子宝座上,有一位从它方来的瑜伽士经过此,国王就问他:“你四方行脚流浪,不觉疲累吗?”瑜伽士回答:“我并不觉得疲累,但是您反而是很辛苦的。您有失去王位的恐惧,不能满足人民的痛苦。而我呢,我即使跳到火中,也不会被烧死。即使吃食毒药也不会死亡。再没有老和死的痛苦,因为我有获得生命本质的教授。”国王说:“我不能像您一样,在国内四处流浪。但是如果您有能让我住在王宫中,仍能同时禅修的教授的话,则我向您请求。”瑜伽士就给了他喜金刚的灌顶和教授,并使他进入了惟一心性的三摩地中。

  从此以后,国王坐于铺有丝绸的狮子宝座上,在纯净的枕褥上,周围有王妃大臣们围绕着,在歌舞升华中来禅修,夜晚也在各种宴乐嬉戏中,所以别人称他为黎拉巴。国王持续心无妄念的将喜金刚的教授,观修在右手的戒指上。当这些观修皆达到坚固,再无改变。国王持续的作生起圆满二次第的双运观修,生出了广大的功德成就力,得到了大手印的成就,也得到了许多神通功德。

  这是由于上师的口诀教授,加上自身的努力,以及往昔的业缘三者具足,即使不放弃世俗的欲乐,仍然能够得到解脱。

  之后,黎拉巴大师利益了无量的众生,大师的名声宏传至各地,远近闻名。最后则回到卡雀净土。这是咕噜黎拉巴大师的故事。




  三、咕噜毕鲁巴传
  这是咕噜毕鲁巴的故事。他诞生于东方的阿札第哇帕拉地的哲乌拉处。
  在印度南方的索玛希利大寺中,其中有出家众千人,并有一湖泊,是一宗教胜地。毕鲁巴是其中一受有具足戒之比丘,他在接受过灌顶后,在十二年中念诵了金刚亥母的念诵二千万次,但是连一点梦中的征兆都没有。他觉的很绝望,就将念珠丢到厕所中。到了晚上修法时,才想起来自己没有念珠。有一空行母手拿念珠交给他,并告诉毕鲁巴:“佛子,不要绝望,我将加持你。要努力摒除一切的妄念和分别,住于自心本性中即是金刚亥母的真实本质。

  自本具足莫外求, 
  不知幸福是稚儿,
  自心乃如意珍宝,
  妄念分别慎沈染,
  少欲知足称最胜。”

  金刚亥母如是告诉毕鲁巴。毕鲁巴就依此再禅修了十二年,终于得到了证悟。此后,侍者常购买许多的酒肉,并且在佛寺中的许多鸽子皆被杀来食用。在寺庙中的鸽子都消失后,僧众们相互询问:“我们的鸽子被谁吃掉了?”众僧都说不是自己吃的,就共同来到僧寮查看。他们来到了毕鲁巴的房间查看,从窗外向内看到毕鲁巴正喝着酒、吃着鸽肉。

  僧众们就召唤聚集大众,将毕鲁巴驱逐出寺庙。毕鲁巴将僧袍和乞钵置于佛像前,顶礼后离去。在寺庙处有一大湖,有一比丘问他将去那里。毕鲁巴回答说:“既然你们已将我赶走,就不必再担心我的去处和生活。”

  在湖边,毕鲁巴站在莲花的花瓣上,莲花毫不下沉。他向佛陀献供养,就如此到达湖的彼岸。在索玛布利的人们都生起忏悔,向毕鲁巴顶礼,并问他:“你为什么要杀死鸽子?”“我并没有杀死鸽子”他回答。侍者将一些鸽毛带来,大师一弹指,鸽子全部活过来,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