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因为状如饕餮之徒大快朵颐而变成了猪——这个意象看来也是意味深长的。 

  孙隆基看见的酒楼连城的现象,现在也在深圳以及其他经济富裕的地方出现

了。“食街”显然是城市中最具扩张性的空间,它迅速地进入每一个社区。在食

街,永远车如流水马如龙。 

  你可以从老百姓的话里知道,吃其实就是我们的终极价值或谓终极关怀。当

听说某人去世,有人问,他吃没有吃过,喝没有喝过?如果回答是肯定的,这个

问话的人就会说,那就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如果这个人要表达一下他的存在观

,那应该是:存在就是“胃”感知。 

 


 2005…5…22 21:54:18           

  yuweiyuwei     
  
  
  头衔:管理科学与工程 
  等级:论坛游民 
  文章:135
  积分:313
  注册:2005…4…11
              第 5 楼  




中国文化与政治的渊源  












  如果按人口基数的比例,全球拥有60亿人口,中国拥有了13亿,占全球

人口的21%,再怎么样摊上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概率不至于为“0”吧,但事

实上,我们的确为“0”,究竟是何原因促使它为“0”呢?这引起我极大的兴

趣想探个究竟。 


  文字做为文明的标志,现在有史考证中国最早的文字雏形是甲骨文,然甲骨

文的成形源于最初人类在生产实践活动中,通过眼睛对外界事物的映象,并通过

大脑思维的加工,整合成一个象形的标记表达在特定范围内人个体从印象认识到

抽象认识的一个符号。 

  然做为中国第一次“文艺复兴”的“春秋战国”为什么能出现“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这文艺百舸争流的格局?刚开始,我有点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尝试着

用“五·四”来解释这一现象,倒还可以行的通,难道历史真的有惊人的相似之

处?!那是一段诸侯割锯的历史,也是社会转型的过度阶段,在那物资匮乏的特

定时空,吞并与反吞并,凭借的是武力悬殊的对比。而此期间中国的文艺也正上

演着兼并与反兼并的思想撞击,这种环境正是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提供了

一个良好的温室和成长周期。后来秦赢政干掉了其他6国,完成中国历史上的第

一次政治割锯的整合,建立起第一个王朝。中国的文艺也开始由“双百”的局面

逐暂被老孔的“一‘支’独秀”所代替,并渐渐地成为中国封建贵族的文化干流

。中国文艺也从学术流派的对垒演变成政治的附属物。 

  在隋朝中,中国文艺虽谈不上有什么建树,但可以说它是一个聚结的阶段,

为唐朝文艺鼎盛养精蓄锐。但好景不长,这“流光溢彩” 唐文艺很快就被中国历

史上的第一次“文艺截流”——“梵书坑儒”所摧残,中国历史上出现第一次明

显的用政治手段干预文艺悲剧。从而使着中国文艺陷入了低谷。这一点也可从中

国文艺的传承方式得到一些应证。从“唐诗――》宋词――》元、明曲” 其表现

手法上是越来越隐晦、委婉。到了清朝曾有为“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样

的句子,而走上了断头台,用政治手段干预文艺走向了极端,但也在这期间出现

了《红楼梦》、《西游记》这样表达迂回却不乏抗争的巨著。 

  到了近代,中国第二次“文艺复兴”的“五·四”,促成其形成的社会环境

和春秋战国并没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只不过是时空上的不同,其社会背景与政

治气候是相同的。但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次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较量,以春秋

战国比起来揉合进去了很多政治成份。 

  到了现代,“文革”是中国历史的第二次文艺截流,这一次比历史上任何一

次都来的彻底和惨绝人寰。这一场浩劫已经把中国仅存的文艺化整为零,虽然只

有10年,但它的出现形成了整个中国文艺的断层带。 


  自从文艺与政治揉合到了一块时,文艺就成了政治的附属品,这决定了必要

时它必须成为政治的牺牲品。从“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似乎奠定

和贯穿整个封建王朝的政治格局。中国文艺是中国政治的附属物,这使着中国文

艺被局限中国政治的框框内,形成了一种畸形的发展势态。由于组成中国皇权政

治是一个具有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型结构,而这种结构也影响了中国文艺,这

就好比中国政治是一棵树,中国文艺是这棵树众多支干的一个分支,不管支干如

何成长,它还是立足于这棵树。 

  政治与中国文化关系就是“父子关系”,而这关系就决定着中国文艺受制于

政治,那么,老子打小子是理所当然,也是老子教化小子的途径(手段),因为

老子是为小子好“望子成龙”嘛!;小子对老子偏激、出格或表现有所反逆,这

还了得,这不是挑战权威!对老子不敬!立即遭到扼杀和压制。所以,在中国你

不必惊慌,“道德完人”和“刽子手”可以是汇聚一身于一人。 

  但中国政治又是怎么样?中国的官员为什么对“父母官”的称呼乐此不疲?

,喜欢把自己当成是人民的“父母官”,这里也就折射出中国王朝政治的一个深

层结构问题:虚化自己对公共资源的占用,强化自己对民众的作用,按照立法原

则“权利=义务”,官员享用公共资源,那么就必须为民众提供服务,这是体现

“权利=义务”,但“父母官”的出炉,适合中国人的习惯思维,那么官员享用

公共资源是应该的,教化他的子民也是应该,但从不体现义务,这样说有点抽象

,打个比方吧,我们叫我们的官员为“父母官”这无形中就体现了官与民是“父

子关系”,“父亲”的名字子民是不能随便乱叫的,这样就勾勒出“金字塔”型

政治构筑的基本原理。而这此,在西方你根本找不到,而是老子叫小子是直呼其

名,或小子叫老子也是直呼其名,这体现西方政治范畴是以一种平等关系为基础

的。 

  虽然我们现在是社会主义社会,按理说,文艺应该从政治上被剥离出来形成

一个独立的干流,可惜的是我们身上流淌的血液已经被原来的运作思维所渗透和

定格。但多年来我们业已形成的一个文化体系是与中国政治为基础向外的辐射型

,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极为平常,因为它已经溶入到我们的血液中。打个比方,

我向你问路,我该怎么称呼你?叫‘同志’?(这话要在广东立马遭白眼,其实

这词现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歧义了)那么用“喂”,对方会不会认为你没大没小

的,而不于理睬你的问题?这么一来“大伯、大哥、叔叔”就理所当然成为了首

选了,或许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感觉这很正常,但只要你静下来好好地想一下,那

就是极不正常了,这也折射出我们的政治是一种亲族关系的政治。原本我和我问

路的对象是一组陌生的关系,可这么一叫,这询问者与被询问者的关系是不是马

上出现了一种“层递关系”,虽然我们在潜意识中并不一定完全这么认为,但实

事上这样的表达方式就是一种层递关系,因为我管我询问的对象叫“大伯、大哥

、叔叔”,是不标志着我们的关系已经晋级?你是我的长辈,我在“金字塔”构

筑的体系中,把你往我的上游放,使你成为我暂时的“大伯、大哥、叔叔”那接

下来的逻辑是不是你该回答我的问题?这就是政治派生出来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

,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里,社会观念里始终是把亲族关系放在了第一主体,然后围

绕这一体系延伸出去,由亲疏来决定对人的态度,这就是中国文化与政治联婚而

产生了世界独一无二的文化畸形。 

  比如再看看我们的司法结构,在我们传统的法律观念里头不存在不讲情面的

这个原则,所以中国人的“面子问题”就成为了中国文化体系中的一个独特的“

杂合词”(为什么叫“杂合词”因为我也分不清它到底是属于词类的那一种[名

词、动词、形容词、介词……]所以我自己管它叫“杂合词”)中国的法官要权

衡的一个很大成分叫“情理”,而这些在西方的法官看来,是太不可思议了,因

为他们所尊循的是一种契约关系,比如一个家伙上国道上抢劫,在中国非严打期

间和严打期间,法官的量刑是绝对不一样的,这里面所涉及的还是一个政治的问

题,严打期间犯事,那就是“顶风作案、影响恶劣”,那什么又是顶风作案和影

响恶劣呢?因为作案者挑战的是权威嘛!所以本来判20年的案子,在严打期间

就有可能被拉出去“砍”了,这在西方法官系看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因为这法

律的弹性和可拉伸的幅度太大了。 

  中国皇权政治体系中还有一条主线也一直贯穿始终,并延续至今。这种奇特

的皇权政治的派生物也是中国社会独特的,绝无仅有的。比如我们的父母常用“

听话”来评价孩子好坏,我们的某些上级官员也用“听话”来评价一个好下属,

这是政治范畴里的尽忠问题,是否尽忠被当成判断一个人价值的标准,并成为单

位领导选拔的一种依据。这都是中国政治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有文

化”。 

  发展建立一个健康的文化体系,就必须把文化从政治中剥离出来形成一个独

立的干流,如果不能改造深层结构的问题,那就不必指望能拥有一个健康的文化

体系,因为这些东西已经成为我们根深蒂固价值观的一部分了。 

  不要害怕批评,社会总是在批判中成长,绝对不是在一片歌功颂德中壮大。

受伤的心灵需要的是倾诉的对象,堆积的熔岩寻找的是岩浆的出口,这是唯一的

出路,也是历史的进步。  


 2005…5…22 21:54:57           

  yuweiyuwei     
  
  
  头衔:管理科学与工程 
  等级:论坛游民 
  文章:135
  积分:313
  注册:2005…4…11
              第 6 楼  





大约在十七八年前,有一本书悄悄地在大学里流传,与其说书,不如说是一份复

印本,篇名叫“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作者名为孙隆基,一个大家都不熟悉的

名字。据说他是香港人,而且到美国留的学。我至今还保留着那份复印本,书角

已经卷起,字迹模模糊糊,不知道已经是原本的第几代曾孙,上面还布满了各色

各样的手印、油迹和警句式的批注——我已记不清有多少人曾经向我借阅过,虽

然不是禁书,但毕竟是港台出版物,物以稀为贵。 

    那个时候,正是“文化热”如火如荼的时候。文化人见了面,就要谈文化。

书也是这样,只要染上“文化”二字,就立即洛阳纸贵,印个四五万册,是家常

便饭之事。在这本书里,孙氏不仅谈文化,而且还是文化的深层结构,这就不能

不撩拨起大家的好奇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