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64-理虚元鉴-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主,则热自退矣。 

卷上
虚火伏火论
属性:诸火可补火,诸热不可补火。又他脏有虚火可补火,肺脏有伏火不可补火。斯言实发前 
人未 
有倏无。其发也,尽有燎原之势,或面红颊赤,或眩晕厥冒,种种不同,而皆可以温润补肾 
之剂,以收其浮越,而引归于性根命蒂之中,补之可也。何谓诸热不可补火?热者,实热也 
。谓其先动于气,久而渐着于形,如烧热之物相似。其见于症,有定时,有定处,无升降, 
无变迁。其夜间准热日间不热者,为夜热;其里面恒热而皮肤未热者,为内热;其热如在骨 
髓间蒸出而彻于皮肤者,为骨蒸劳热。此种种蒸热,有清法,无温理,补之不可也。何谓他 
脏有虚火可补火,肺脏有伏火不可补火?盖肺与四脏有别,如肝肾龙雷之火可补而伏,脾胃 
寒格之火可补而越,心家虚动之火可补而定,惟肺之一脏属金,金畏火克,火喜铄金,故清 
肃之脏最畏火。此言其脏质也。肺居膈上,其气清,其位高,火若上冲则治节失令,而痰滞 
气塞,喘嗽交加,故至高之部极畏火。此以部位言之也。然或偶然浮越之火,犹不犯此禁, 
独至伏逆之火,出于阴虚阳亢,火乘金位,谓之贼邪。以其火在肺叶之下,故名伏;以其火 
只星星,便能使金令捍格,故名逆。凡若此者,症必胶痰固膈,吸短呼长,脉必细而数。细 
为血虚,数为火胜。此在少年为劳嗽之根,四十以外,为血虚痰火之兆。宜用清法,无用温 
理,其断不可补者也。 

卷上
遗精梦泄论
属性:精虽藏于肾,而实主于心。心之所藏者神,神安则气定,气为水母,气定则水澄,而精 
自藏 
走,精逐而流也。且心主血,心血空虚,则邪火上壅,而淆其灵舍,于是神昏志荡,天精摇 
摇,淫梦交作,而精以泄。其甚者,不待梦而时泄。此时以降火之法治之,而火不可降,即 
以龙骨、牡蛎涩精之品施之,亦属随止随发。殊不知神不归舍,斯精不归元,故肾病当治其 
心,宜以养气安神为主,以润燥滋血之品为先,君火既安,相火自能从令,神清气爽,而精 
安有不固者哉? 
人身之精,融化于周身,如树中胶汁,本无形质,至因情动摇,遂各成形质而出。其所 
出者 
出,皆为精所施化,多出皆能伤精,但与遗精者相较,则感有浅深,质有浓薄,伤有轻重耳 
。 

卷上
肾痹论
属性:此即遗精痿症也。其初起于酒色不节,精血日竭,水火俱衰,肝风、脾湿、肾虚生寒, 
三气 
元,而筋骨日瘁也。法宜清气安神,以养心脾之血;润燥滋血,以归肝肾之阴。 

卷上
白浊白淫论
属性:白浊、白淫,从新久定名。初出茎中痛而浓浊如膏,谓之白浊。久之不已,精微弱而薄 
,痛 
淫,则火衰而寒胜矣。此因肾家元气降而不升,故粘丝带腻,马口含糊而不已。治法宜回阳 
气而使上升,固其精元而不使下陷,则病自止矣。外此有症非属虚,而湿热下注者,宜从丹 
溪治法。又有所求不遂,志意郁结而精泄,及气虚人失精气而遗者,皆非虚病也。 

卷上
女人虚劳
属性:女人虚劳,有得之郁抑伤阴者,有得之蓐劳者,有得之崩带者。其郁抑伤阴,虽以调肝 
为急 
以为治也。蓐劳非即是劳嗽,蓐劳重,然后伤肺而劳嗽以成。治当以归脾、养荣,兼清金主 
之。别有气极一种,短气不能言者,却不在阳虚例,乃肺病也。此症虽陈皮,亦在所忌。 

卷上
尸疰传尸劳等症
属性:夫劳极之候,血虚血少,艰于流布,甚至血不脱于外,而但蓄于内,蓄之日久,周身血 
走之 
虫,遂成尸疰瘵症。其或因湿火蒸化,或因死痰渗入清 而成,皆是类也。自此竭人之神气,养 
虫之神气,人死则虫亦死,其游魂之不死者,传亲近之一脉,附入血隧,似有如无,其后虫日荣 
长,人日凋瘁,而命随以毙。故传尸劳又与尸疰症不同,尸疰因虚损而成,若传尸则在素无虚损 
之人,一传染,即现出劳怯候,或发热、骨蒸,或咳嗽、吐血、唇红、面青等症者是。所传亦 
分五脏,在脾肠 ,在心吐血,在肝与肺则咳嗽也。治尸疰以清金养荣为本,其杀虫断祟,当 
以獭肝、獭爪、熊指、啄木等丹治之。至犯传尸者,一见其外症唇红、面青、骨蒸、内热,饮 
食健啖,而人渐瘦不已者,必有虫也,治以獭爪百部丸主之。 

卷上
虚劳当治其未成
属性:患虚劳者,若待其已成而后治之,病虽愈,亦是不经风浪,不堪辛苦的人,在富贵者犹 
有生 
之,令其善为调摄,随用汤液十数剂,或用丸剂胶剂二三斤,以断其根,岂非先事之善策哉 
。 

卷上
知节
属性:节为节省之义。虚劳之人,其性情多有偏重之处,每不能撙节其精神,故须各就性情所 
失以 
,宜节忿怒以养肝;在躁而不静者,宜节辛勤以养力;在琐屑而不坦夷者,宜节思虑以养心 
;在慈悲而不解脱者,宜节悲哀以养肺。此六种,皆五志七情之病,非药石所能疗,亦非眷 
属所可解,必病者生死切心,自讼自克,自悟自解,然后医者得以尽其长,眷属得以尽其力也。 

卷上
知防
属性:虚人再经不得一番伤寒,或一番痢疾,或半年几月疟疾,轻伤风感冒,亦不宜辄受。所 
以一年之内,春防风,又防寒;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而致感寒;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 
寒,又防风。此八者,病者与调理病患者,皆所当知,即医师亦须深明五运六气之理,每当 
时序推迁,气候偏重,即宜预为调摄挽救,以补阴阳造化之偏,而制其太过,扶其不足。经 
云∶毋翼其胜,毋赞其复,闲其未然,谨其将然,修其已然。即此之谓也。 

卷上
二护
属性:寒从足起,风从肩俞、眉际而入。病者常护此二处,则风寒之乘于不意者少矣。其间有 
最紧 
,立身不定光景,即刻断食一周;其稍重者,略散以煎剂,自脱然而愈。若时气初染,不自 
觉察,再加以饮食斗凑,经邪传里,轻者蒸灼几日,重者恒致大害。 

卷上
三候
属性:前者四季之防六气,本而防标之说也。若夫二十四候之间,有最与本症为仇者。其候有 
三∶ 
曾通过,虽嗽平吐止,火降痰宁,病者怡然,以为无事矣。而不知气候之相克,有在于寻常 
调燮之外者,一交三候,遂与本症大逆,平者必复,复者必深,深者不救。是惟时时防外邪 
、节嗜欲、调七情、勤医药,思患而预防之,方得涉险如夷耳! 

卷上
二守
属性:二守者,一服药,二摄养。二者所宜守之久而勿失也。盖劳有浅深,治有定候。如初发 
病, 
服,便可断除病根。至于再发,则真阴大损,便须三年为期。此三年间,起于色者节欲,起 
于气者慎怒,起于文艺者抛书,起于劳倦者安逸,起于忧思者遣怀,起于悲哀者达观,如是 
方得除根。至于三发,则不可救矣。且初发,只须生地、元参、百合、桔梗之类,便可收功 
;至于再发,非人参不治。是在病者之尽其力而守其限,识所患之浅深近久,量根本之轻重 
浓薄,而调治之;勿躁急取效,勿惜费恣情,勿始勤终 

卷上
三禁
属性:治劳三禁,一禁燥烈,二禁伐气,三禁苦寒是也。盖虚劳之痰,由火逆而水泛,非二陈 
、平 
劳之气,由肺薄而气窒,非青、枳、香、蔻、苏子等所豁之气。乃至饮食所禁,亦同药饵。 
有因胃弱而用椒、胡、茴、桂之类者,其害等于二陈;有因烦渴而啖生冷鲜果之物者,其害 
同于知、柏;有因气滞而好辛辣快利之品者,其害甚于青、枳。此三禁不可不知也。 

卷上
四难
属性:一家中如父母慈,兄弟友,夫妇挚而有别,僮仆勤而不欺。此四者在人而不在己,在本 
家而 
期。其日逾久,则恩勤易怠,其效难期,则厌弃滋生,苟非金石之坚,难免啧室之怨,一着 
失手,满盘脱空,虽非医师之过,而为医者,亦不可不知也。 

卷上
劳伤非弱症
属性:有平时心肾不亏,并无弱症,偶有房劳,猝然呕血者,其血从胃中来,不得以怯症论治 
。宜 
须柴胡、贝母、桔梗、泽泻、丹皮、白芍、麦冬之类治之。更有劳伤筋力而得者,只宜调其 
胃气而自愈。 

卷上
呕吐见血非弱症
属性:往往有人患呕血甚多,医者遂认为弱症,误也。此先伤于怒,怒气伤肝,肝脏原有血积 
于中 
治呕药中,加楂肉先行其瘀,止其吐;后再徐调其他症,自可万全也。 

卷上
伤寒见血非弱症
属性:有劳倦伤血,瘀积胃络,兼受风寒,寒邪迫血,火不能降,以致吐血、衄血,不可以弱 
症施 
降,则血自止矣。或问何以辨之?曰∶头痛、恶寒、战栗、手足逆冷,而其人素无虚症,如 
虚火上炎,不足之候,身体不瘦,突然而起者是也。 

卷上
肠风便血不同怯症
属性:每见先天不足之人,得肠红便血之症,不肯自认为劳怯,且以为轻病而不治,久久至气 
血尽 
中州,元气下陷,客风邪火,流入肠胃,气滞血凝,腐败溃乱,而成土崩河决之势。若不速 
治,将成大患。治法如何?曰∶不过散其风,燥其湿, 
,升其陷而已。散风用炒黑防风、荆芥为主。此二味,生用则能散风于上部,炒用则散风于 
二肠,荆芥尤为要药。宽肠行气以炒枳壳为主。止血以炒黑蒲黄、醋炒地榆为主。行瘀以紫 
菀为主,兼有调血归经之妙。升陷以升麻、柴胡为主。燥湿以白术、泽泻、茯苓为主。风散 
、湿除、气行、瘀消,元阳生发则病自愈。能节劳戒气,贬酒却色,善自调摄,且知起居服 
食禁忌,自不复发。更兼以调和气血、补助先天之剂投之,与虚劳血症收功之法同治,终身 
可以无患。 

卷上
阳虚阴症辨
属性:有男子脾肾气虚,腰膝无力、目眩、耳鸣、形体憔悴、溏泄无度、饮食少进、步履艰难 
,似乎阴虚弱症而非也。何以辨之?曰∶不咳嗽,不内热、骨蒸,不潮热、吐红是也。然其 
脉必软缓微弱,虚寒之极。治法当回阳返本、健脾益胃、交补心肾为主,则寒谷阳回,万物 
发生。 

卷上
软懒症辨
属性:有一种软懒之症,四肢倦怠,面色淡黄;或膈中气满,不思饮食。其脉沉迟涩滞,软弱 
无力。或表气不清,恶寒发热,当其寒,则脉愈加沉涩;当其热,则脉微见细数。或传里内 
热,则脉气沉洪或洪数。总之,定带软弱不清之象。此内伤兼外感,其邪只在肌表筋骨 
之间,未深入脏腑,其所感尚轻,故不成伤寒、疟、痢等疾,而为此软弱因循之症也。 
久久不治,成硬头黄者居多。若脾虚湿胜者,则成黄肿;若肺气不足者,流入清虚之腑 
,则壅为痰嗽;若血少者,迁延岁月,则成内热,或五心烦热,日晡潮热,渐似骨蒸劳热矣。 
此症大都得诸藜藿穷檐之辈,间有膏粱之人,因房劳不节,或窃玉偷香,恐惧忧惊,或埋首芸 
窗,用心过度,或当风取凉,好食生冷,致风寒传染,郁而不散,乃内伤兼外感而成。其外象 
酷似弱症,若察症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