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犯罪者与动机-马丁-格文-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尚合掌敬礼道:“佛教徒募缘求食,好像你们儒家追求荣华富贵一样,大家都违背了
最初宗旨,先生何必挖苦我?”
    塾师恼羞成怒,拿起竹杖向和尚打去。和尚说:“太恶作剧了!”丢下一只布袋便走。
    塾师捡起布袋一捏,里面装的都是零散的铜钱。学生们一听是钱,都想伸手进去捞一
把。塾师说:“再等一下,要是他老不来,我们再作商量。不过究竟有多少钱先得点点清
楚,免得分配时争多嫌少。”
    塾师刚打开布袋,忽然“轰”的涌出一群黄蜂来,一下把他们刺得鼻红眼肿,喊爹叫
娘。正在乱成一团时,那和尚推门进来冷笑道:“圣贤竟想私分别人的钱财吗?”一把拎起
布袋就走,又转身合掌说:“异端偶然触犯了圣贤,请原谅。”
    围观者不禁哈哈大笑。

男女有别
    傅显喜欢读书,通晓文章礼义,也懂得一点医药知识,就是有些迂腐。
    一天,他踱着方步到集市上,见人就问:“你见到魏三兄吗?!”
    有人指给了地点,他又踱着方步去找。等见到魏三兄后,他定了定心,才慢悠悠地说:
“刚才我在苦水井旁,看见三嫂在树下作针线活,疲倦了在那儿打盹。你家小孩跑到井旁去
玩,离井口只有三五尺远,好像很危险,因为男女有别,我不便去叫醒三嫂,所以来找你。”
    魏三惊慌地奔去,等他赶到时,妻子已趴在井口痛哭掉在井里的儿子了。

好讲古书
    沧州人刘羽中,平时喜欢阅读古书,迷信古人讲解古经。
    一次,偶然得到一册古代兵书,便伏在桌上攻读一年,自称可带兵10万指挥作战。恰
巧碰到外敌入侵,他就操练士兵,带兵抵抗,结果大败,他差点成为俘虏。
    后来,他又得到一本古代水利书,又伏在桌上细细阅读一年,自称可叫千里土地变成良
田。州官听信他的大话,便任用他在一个村子里领导兴修水利。恰好碰到洪水暴涨,水流沿
着他挖凿的渠道倒灌进来,村里人几乎被淹死,变成鱼鳖。
    
    

赠驱鬼符
    有个道士被鬼迷住了,竟然用污泥涂了自己一身一脸。他痛苦难熬,连呼救命。一人急
忙赶来,啐了他一脸,把鬼赶跑了。道士神智清醒后,十分感激,便说:“承蒙救命大恩,
现有我珍藏的驱鬼符一道,奉献于你,以表谢忱。”

天帝赏酒
    各方神仙都来朝拜天帝。天帝传令说:“赏他们酒喝。”管酒大臣便拿记事簿登记众神
仙的姓名,准备分配美酒,但写了3000年也没登记完。
    天帝询问情况,管酒大臣说:“众神仙都带着轿夫。”
    天帝说:“轿夫也登记赏酒。”
    可是过了7000年,还是没登记完。天帝再次询问情况,管酒大臣报告说:“轿夫又都
带着自己的轿夫。”
    天帝沉默好久,长叹一声,结果没有赏成酒。
    
    

冬瓜功效
    某塾师顿顿菜肴只是冬瓜而已,便对主人说:“您很喜欢吃冬瓜吗?”
    主人说:“嗯,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能使眼睛明亮。”
    一天,主人到书室里探望,先生在凭窗眺望景色,好像不知主人的到来。主人便招呼
他,先生连连道歉:“刚才在这儿看京都演戏,就忘记迎接您了。”
    主人惊问:“都城演戏,这儿怎么看得见?”
    先生答道:“我顿顿吃冬瓜,眼力很强。”

相互戏弄
    甲和乙素不相识,甲问乙姓什么,乙答道:“孙。”
    乙问甲姓什么,甲说:“不敢。”
    乙说:“问君姓,君为啥如此谦虚?”
    甲还是说:“不敢。”
    乙再三询问,甲便说:“祖。”
    乙恍然大悟:原来他是用姓来讨便宜,便说:“这有什么关系呢?你祖我孙,我孙你祖
罢了。”

音乐助宴
    有个人平素喜欢开玩笑。一次,朋友们怂恿他设宴请客,他就发出请柬道:“音樽(杯
盘)会聚。”大家认为他一定用音乐来助餐。
    等到客人们上桌就坐,却只见两大盘冬瓜一碗清汤而已。客人们十分惊异,举起筷子大
吃,统统吃光。以后上桌的还是冬瓜和清汤。
    吃完后,大家问:“今天宴会,杯盘是有了,可音乐在哪里?”
    主人笑道:“诸位没有听见么?”便指指盘碗说:“冬冬汤,冬冬汤。”

小官大话
    巡检是县一级的小武官。可有个巡检对妻子吹嘘说:“我这官的级别,与省城巡抚大人
差不多。”
    一天,巡抚路过。妻子便悄悄在巡检丈夫身后观察,只见他跪伏在地迎接,动都不敢动。
    回到家里,妻子恼火地对他说:“你骗了我!”巡检说道:“你懂个屁!跪在地上,是
一种尊敬人的礼节。假使我到省城巡抚官府里,他也会这样跪伏在地迎接我的!”

百顶高帽
    俗话把当面奉承人叫作“戴高帽”。有个在朝廷做官的要放到外地任职,临走时向老师
告辞。老师告诫道:“地方官可不好做呀,要小心谨慎。”
    学生回答说:“我已经准备了‘高帽子’100顶,逢人便送一顶,想来不致于出什么岔
子。”
    老师生气地训斥道:“我们要用正义来待人,哪能这样?!”
    学生马上说:“天下像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子的人,能有几个啊!”
    老师微微点头道:“你这话说得还有点见识。”
    这人辞别了老师,对人说:“我这100顶高帽子,如今只剩99顶了。”
    
    

死错了人
    某人的丈母娘死了,他想去祭奠,就委托私塾先生撰写祭文。先生按照古书,抄写了一
篇祭悼岳父的文章。主人责怪先生,先生振振有词地说:“古书是白纸黑字,印得好好的,
怎么会错?只怕是你岳父家死错了人!”

母狗免难
    有个私塾先生专门读别字,阎王要罚他做狗,那先生坚决请求做母狗,问他什么原故,
他说:“临财(碰到钱财)毋苟(不能随便)得,临难(碰到灾难)毋苟免。”

不肯避讳
    宣和年间,徐申讲究忌讳,要别人说话回避自己的名字。
    他任常州知府时,一个县官向他汇报公务,说:“有件事已经三次申报察署,也没听到
回音。”
    徐申大怒,责备道:“你是县官,难道不知道我的姓名,竟然有意不避讳!”
    谁知那个县官是个不肯拍马屁的人,干脆大声叫道:“如果这件事申报府署不作处理,
我便要申报中央户部,申报尚书台,申报尚书省,申来申去,直到申报死了才罢休。”说
完,拱拱手扬长而去。
    徐申虽然怒火攻心,可也没有借口将他办罪。

茅厕绘彩
    一家有兄弟俩,父亲去世后便分了家,哥哥聪明能干,弟弟却蠢笨无能。哥哥在路口搭
起一间茅厕,每年多有收益。弟媳妇看了,埋怨丈夫缺少能耐,于是弟弟也在路口盖了一间
茅厕,用石灰粉刷了墙壁,还在上面绘上彩画,装饰得优雅干净,过路人以为是庙宇,竟没
人敢进去解手。

之不离口
    阎罗王对世上的老师大多平庸无知而很为不满,认为他们不识句读,误人子弟。
    一天,他微服私访人间,听见有一个教学《大学序》的先生在念道:“大学之,书古
之,大学所以教人之。”便叫小鬼将先生捉来,严加责问:“你为啥这么喜欢‘之’这个
字,我罚你来世做猪!”
    那先生说:“大王要我做猪不敢不依,只望您能让我投胎到南方。”
    阎罗王问其原故,他答道:“南方之,胜过北方之。”

想比看狠
    一群青年聚集一起喝酒,歌妓在旁边劝酒。唯独首席一个人闭着眼睛,交叉双手,端正
坐着一动不动。
    酒宴结束后,歌妓向客人们索要赏钱,那人甩开衣袖站起要走,说:“我没有看你!”
    歌妓用手扳住他的肩头说:“看看有啥关系?!闭着眼睛想我比看我还狠呢!”

学生送礼
    一位教书先生刚到学校上课,某学生便送去五十文钱,还附了一张礼帖,写道:“门生
某某百拜。”
    先生随即在帖上批道:“减去五十拜,补足百文怎样?”
    某学生见了批语,又在下面写道:“情愿一百五十拜,免去五十文怎样?”
    
    

错打裁缝
    某县令在堂,有老人来禀,其子忤逆不孝。县令一听也很生气,忙问详情,老人说:
“我家世传缝纫,今我年老眼花,无法再干,要儿子奉养老年,无奈小子游手好闲,弃我不
顾,我将要饿死,求大人明察训子!”
    官怒道:“不孝罪大!你暂退去,待我传你儿子来责问!”
    老人退下后络绎不绝地来了许多递呈者,县令情绪不佳,心烦而退堂,忽然想到忤逆一
事,便命仆人喊裁缝来。仆人以为县令又将作衣,就匆忙赶去喊平日多次为县令做衣的那个
裁缝。
    裁缝急急赶去,县令却喝令用大杖痛打。打罢,裁缝气息奄奄地问:“小人有何罪哪?”
    县令说:“你弃父不养,还说无罪!”
    裁缝说:“我从小父母双亡呀!”
    县令怒气更足,说:“你这不孝之徒,有父尚不认,来人——”
    吏役知情,忙跪下禀告县令说:“此人父母实于某年某月病故的,众所共知,请盼明
察。”
    县令大惊道:“刚才那个告状的老人难道是鬼吗?”
    众吏役说:“这是另一个裁缝的父亲呀!”
    县令知误,但仍强辩说:“为人子者,仅作缝纫,有辱祖宗,不孝之极!再敢争辩立予
重罪!”裁缝忍痛而去。

异名四种
    某县令升堂,有四位来告状的人,县令问其姓名,分别答说:“洋洋得意,不敢放屁,
昏天黑地,拖来扯去。”
    县令惊诧,说:“哪来此等异名,暂退!”退下后县令赶紧去问幕客,幕客笑着告诉
他:“此四人在讥笑您呀!”
    县令问:“为何如此说?”
    幕客说:“阁下后拥前呼,则洋洋得意;谒见上司,则不敢放屁;问案对词,则昏天黑
地;何以结讼,则拖来扯去而已。”
    
    

铜钱眼里
    伙同秦桧谋杀岳飞的奸臣张俊,平素十分贪钱,积累了大量家私。因为有财有势,谁也
不敢得罪他。
    一次,宋高宗赵构宴请群臣,叫演员们在旁说笑话,以助酒兴。有个演员自称善观天
象,只须用浑天仪一照,就能看出谁是哪颗星下凡,但又说:“用浑天仪不方便,也可用大
铜钱来代替。”
    大臣们纷纷要他看一看自己是啥星。演员便摸出一个大钱,从钱眼里对准人,一个个照
过,一个个说星。轮到张俊时,他窥视很久,说是看不见星宿。
    大臣们催他细看,他看了一会便认真地说:“真的看不见什么星宿,只见张王坐在钱眼
内!不信,请你们自己看。”
    大家猛然领悟到演员的用意,便哄堂大笑,把张俊闹了个面红耳赤。

改杜牧诗
    顺治乙酉年春夏之间,因为战祸,城镇百姓纷纷逃难,躲到乡村山野去了。私塾先生都
失了业。有人以游戏笔法修改杜牧的著名七绝诗:“清明时节乱纷纷,城里先生欲断魂。借
问主人何处去,馆童遥指在乡村。”

苏州笑话
    秀才和光棍、商人喝酒时约定:各人以自己的志愿来行酒令。
    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