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医饮食营养学-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外,《随息居饮食谱》用“蜜炙芦菔,细嚼,任食食之”治“反胃噎食,沙石诸淋,禁口痢疾,肠风下血”。

参考:膳食平衡新概念——“伴侣食品”
“伴侣食品”是指某些配合食用能使其中的营养成分产生“互补作用”,从而促进人们膳食平衡的食品。下面介绍几种伴侣食品:

猪肝—菠菜 猪肝、菠菜都具补血之功,一荤一素,相互搭配食用对治疗贫血有特效。

牛肉—土豆 牛肉营养价值高,有健脾胃作用,但牛肉粗糙,会刺激胃粘膜。而用土豆与牛肉同煮,则可起到保护胃粘膜的作用。

海带—豆腐 豆腐营养丰富,其所含的皂角甙能促进食物内的碘排出,而被人体吸收。海带含有大量的碘,两者同食可提高营养效能。

羊肉—生姜 羊肉补阳取暖,生姜驱寒保暖,相互搭配食用,可驱外邪,治疗寒腹疼痛。

鸡肉—粟子 鸡肉补脾造血,粟子健脾,两者搭配食用有利于机体吸收鸡肉的营养,造血机能也会随之增强。

鸭肉—山药 鸭肉可补阴,具有消炎止咳之效。山药的补阴之力更强,与鸭肉同食,可消除油腻,补肺效果更佳。

百合—鸡蛋 百合有清痰火、补肾气、增气血的效能,鸡蛋可补阴血,两者同煮并加适量白糖食用,能养阴润燥、清心安神,具有独特的保健效能。

水果—肉类 水果一般含有大量的钾、钠盐, 参与人体代谢可使体液呈弱碱性。肉类含大量脂肪酸,在体内代谢后易使体液呈弱酸性。两者同食可使体液保持酸碱平衡,有利于身体健康。
第六章 理血类
 

活血类食物油菜(《便民图纂》)
【基原】为十字花科植物油菜的嫩茎叶和总花梗。

【异名】芸苔。

【性味归经】辛、甘,凉。入肺、肝、脾经。

【功效】行瘀散血,消肿解毒。

【应用】

1。 劳伤吐血:油菜全株熬水服。(《四川中药志》)

2。 血痢日夜不止,腹中疼痛,心神烦闷:油菜捣绞取汁共200g,蜜100ml。令温服之。(《圣惠方》)

3。 急性乳痈,无名肿毒:油菜煮汁或捣绞汁,每次温服一杯,一日三次。(《食物与治病》)

4。 产后恶露不止,血气刺痛:油菜子炒香,肉桂4。5g,共研细末,用醋煮面粉糊为丸如龙眼粒大,每服1~2丸,用酒送下,每日3次。(《家庭食疗手册》)

【使用注意】

麻疹后,疮疥,目疾患者不宜食。

【按语】

早春,鲜菜之嫩苗,炒食味鲜美。稍后摘下晒干,盐腌切碎入瓮,名黄腌菜,味更佳。江南民间喜食。鲜菜、腌菜都有清热解毒作用。

【参考文献】

1。 《唐本草》:“主风游丹肿,乳痈。”

2。 《日华子本草》:“治产后血风及瘀血。”

3。 《开宝本草》:“破徵瘕结血。”

4。 《随息居饮食谱》:“破结通肠。”

慈菇(《本草纲目》)
【基原】为泽泻科植物慈菇的球茎。

【异名】茨菇。

【性味归经】苦、甘,微寒。入心、肝、肺经。

【功效】润肺止咳,通淋行血。

【应用】

1.肺虚咳血:生慈菇数枚,去皮捣烂,蜂蜜米泔同拌匀,饭上蒸熟,热服效。(《滇南本草》)

2.淋浊:慈菇300g,加水煎服。(《食物与治病》)

3.产后血闭,胎衣不下:慈菇捣汁蒸服。(《实用中医营养学》)

【按语】

本品富含维生素B、淀粉。蛋白质含量高于荸荠。此外尚含有磷及胰蛋白酶抑制物。皮棕褐色有涩麻味,一般去皮炒菜食用。捣泥加生姜汁外敷可治无名肿毒,红肿热痛。

【参考文献】

1.《千金要方》:“下石淋。”

2.《唐本草》:“主百毒,产后血闷,攻心欲死,产难衣不出,捣汁服一升。”

3.《滇南本草》:“厚肠胃,止咳嗽,痰中带血或咳血。”

桃子(《日用本草》)
【基原】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成熟果实。

【异名】桃实。

【性味归经】甘、酸,温。入肝、大肠经。

【功效】生津,润肠,活血,止喘,降压。

【应用】

1.夏日口渴,便秘(包括老年人体虚与肠燥便秘),痛经,闭经者,均宜食。(经验方)

2.虚劳喘咳:鲜桃三个,削去外皮,加冰糖30g,隔水炖烂后去核,每天一次。(《药用果品》)

3.高血压:鲜桃去皮、核吃,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2个。(《药用果品》)

【使用注意】

因其性温,多食容易使人腹胀并易生痈疖。

【现代研究】

本品含钾量较高,适宜于有水肿的病人,作为服利尿药时的辅助食物。

【按语】

桃子一般鲜食或作脯食。因其有缓和的活血化瘀作用,故妇女经期时宜食。少女在月经初潮后一段时间,往往月经尚未正常来潮,可多吃些桃或桃脯,对因过食生冷而引起痛经者更宜。

【参考文献】

1.崔禹锡《食经》:“养肝气。”

2.《滇南本草》:“通月经,润大肠,消心下积。”

3.《随息居饮食谱》:“补心活血,生津涤热。”

蟹(《神农本草经》)
【基原】为方蟹科动物中华绒螯蟹的肉和内脏。

【异名】螃蟹、河蟹。

【性味归经】咸,寒。入肝、胃经。

【功效】益阴补髓,清热,散血,利湿。

【应用】

1.跌打骨折筋断:螃蟹,焙干研末,每次9~12g,酒送服。(《泉州本草》合骨散)

2.湿热黄疸:蟹烧存性研末,酒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白汤下,日服二次。(《濒湖集简方》)

3.妇人产后枕疼:螃蟹不拘多少,用新瓦焙干,热烧酒服,良效。(《滇南本草》)

【使用注意】

外邪未清,脾胃虚寒及宿患风疾者慎用。

【按语】

蟹是秋令美食,生烹、盐腌、糟收、酒浸都各具风味,洗净、熟透为宜。且性味咸寒,忌与柿子同食,常以姜醋蘸食,既增鲜味,且减寒凉。食蟹中毒者可以紫苏叶30g、生姜250g煎汁温服,或捣服生姜汁均有功效。海螃蟹、梭子蟹功同河蟹。

【参考文献】

1.《名医别录》:“解结散血,愈漆疮,养筋益气。”

2.《随息居饮食谱》:“补骨髓,滋肝阴,充胃液,养筋活血,治疽愈核。”

醋(《名医别录》)
【基原】以米、麦、高粱或酒、酒糟等酿制成的含有乙酸的液体。

【异名】苦酒、醇酢、酢酒、米醋。

【性味归经】酸、苦,温。入肝、胃经。

【功效】活血散瘀,消食化积,消肿软坚,解毒疗疮。

【应用】

1.疝气疼痛:青皮、小茴香各15g,以米醋一碗煮干,加水二碗,煎八分,温和服。(《林氏家抄方》)

2.过食鱼腥、生冷水菜果实成积者:生姜捣烂,和米醋调食之。(《日华子本草》)

3.呃逆:醋30g,开水30m1,调和一起,随意少饮之。(《家庭食疗手册》)

【使用注意】

脾胃湿甚、痿痹、筋脉拘挛及外感初起忌服。健康人不宜过食。烹调醋不宜用铜器具,因为醋能溶解铜,引起铜中毒。

【现代研究】

醋含乙酸、琥珀酸、草酸、高级醇类、β—羟基丁酮、二羟基丙酮、酪醇、乙醛、甲醛、乙缩醛及山梨糖等糖类。

【按语】

醋作为调料食物,不仅有调味作用,还可以使胃酸增多,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并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参考文献】

1.《本草衍义》:“产妇房中常得醋气则为佳,醋益血也。”

2.《本草汇言》:“醋,解热毒,消痈肿,化一切鱼腥水菜诸积之药也。”

3.《本草求真》:“醋主敛,故书多载散瘀解毒,下气消食。”

酒(《名医别录》)
【基原】为米、麦、高粱等和曲酿成的一种饮料。

【性味归经】甘、苦、辛,温。入心、肝、肺、胃经。

【功效】通血脉,御寒气,行药势。

【应用】

1.烧酒温饮。(《本草纲目》)

2.寒湿泄泻,小便清者:头烧酒饮之。

【使用注意】

阴虚、失血及湿热甚者忌饮。孕妇不宜饮过量酒。

【现代研究】

酒含有乙醇,此外有高级醇类、脂肪酸类、酯类、醛类及葡萄糖、麦芽糖和糊精。

【按语】

中医用酒治病,历史悠久。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药品之一。以陈酒为上品。习惯上浸药酒多用烧酒,将各种性质的中药单味或复方放入酒中浸制,借酒的辛温行散、活血行气之性,以增强药力,便于药力迅速到达全身经脉。酒也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在烹调时应用,以除腥秽。

【参考文献】

1.《医林纂要》:“散水,和血,行气,助肾兴阳,发汗。”

2.《本草纲目》:“米酒,解马肉、桐油毒,热饮之甚良;老酒,和血养气,暖胃辟寒;烧酒,消冷寒气,燥湿痰,开郁结,止水泄,治霍乱,疟疾,噎嗝,心腹冷痛,阴毒欲死,杀虫辟瘴,利小便,坚大便,疗赤目肿痛。”

 

止血类食物蕹菜(《本草拾遗》)
【基原】为旋花科植物蕹菜的茎叶。

【异名】空心菜、空心苋、蓊菜、瓮菜。

【性味归经】微甘,寒。入肠、胃经。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

【应用】

1.妇女白带:鲜蕹菜连根500g,鲜白槿花250g(干品100g),与猪肉或鸡蛋同煮,吃肉喝汤。(《家庭食疗手册》)

2.尿浊便血:鲜蕹菜洗净捣取汁,和适量蜂蜜服之。(《闽南民间草药》)

3.食物中毒:蕹菜捣汁一大碗,或煎服,解蕈类及野葛中毒。(《食物与治病》)

4.鼻衄:蕹菜数根,和糖捣烂,冲入沸水服之。(《岭南采药录》)

【使用注意】

对脾虚泄泻者不宜多食。

【按语】

蕹菜可作汤,可煮面,可炒,可开水烫后凉拌,亦可用做泡菜。与猪肉同煮,可使肉色紫,质嫩。蕹菜食用,生熟咸宜,荤素皆美,并且具有多种食疗效能。紫色蕹菜中含有胰岛素样成分。常吃能增进食欲,糖尿病患者较为适合,能清胃肠热,润肠通便,对口臭便秘更为适宜。

【参考文献】

1.《医林纂要》:“介砒中毒,补心血,行水。”

2.《岭南采药录》:“食狗肉中毒,煮食之。”

3.《饮食辨》:“性滑利,能和中解热,大便不快及闭结者宜多食,叶妙于梗。”

刺儿菜(《本草拾遗》)
【基原】为菊科植物小蓟的全草或根。

【异名】小蓟。

【性味归经】甘、苦,凉。入肝、脾经。

【功效】凉血止血,清热解毒。

【应用】

1.心热吐血口干:生藕汁、生牛膝汁、生地黄汁、小蓟根汁各50m1,白蜜一匙。上药相和,搅令匀,不计时候,细细呷之。(《圣惠方》)

2.舌上出血,或大衄:刺蓟一握,研绞取汁,以酒半盏调服。如无生汁,只捣干者为末,冷水调下10g。(《圣济总录》)

3.妊娠胎坠后出血不止:小蓟根叶(锉碎)、益母草(去根、切碎)各150g。以水三大碗,煮二味烂熟去滓至一大碗,将药于铜器中煎至一盏,分作二服,日内服尽。(《圣济总录》)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

【按语】

本品干燥后入药。有清热、消炎、止血及恢复肝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作用,故凡有过肝炎、热淋、尿血及其他肝病、尿道疾病者,均可作为菜,经常食用。

【参考文献】

1.《本草拾遗》:“破宿血,止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