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略释-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僧则杀阿罗汉,破和合僧,损害发菩提心的修行者,鞭打沙门,任意驱使,随便评说毁谤,如是等罪无量无边,悉皆忏悔。
  以此忏悔功德,生生世世之中,常常遇到三宝,恭敬供养,常修六和敬,得自在力,兴隆三宝,弘扬佛法,度化众生。
  庚四、忏悔报障
  佛说业报至时,“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报,惟有忏悔力,乃能得除灭。”报障即一切恶报苦果,人中盲聋喑哑、诸根不具及三恶道的苦报,现在不忏,命终地狱相现之时,则一切无能救护。现在自在时当猛厉忏悔。恶报详讲六道都有,尤其三恶道报,最难忍受。其详细情况在《地藏经》、《俱舍论》、《普贤上师言教》、《菩提道次第广论》中都有叙述。
  以上五种前行发心方便加上四种对治力,忏悔上面所述三种障,则会出现各种验相,如见光见花、身心轻利敏捷、信心善心增上、烦恼淡薄等验相。还可以从梦中观察,如梦见洗沐、登雪山、见日月出现、穿白净衣服等。
  戊二、理忏
  如《维摩诘经》、《普贤观经》等经论中所示观罪性空寂,这样可以彻底消尽一切烦恼障及所知障。《普贤观经》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应至心,勤忏六根罪。”即以般若智慧观察能产生诸罪的根源即此妄动之心,观彼从何而来,住于何处,最后去往何处。此心有何形状、颜色?大小如何?是在身内,还是在外境?如此遍寻此心如虚空不生不灭。即所谓“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理忏的力量极大,所以清凉国师云:“事忏除末,理忏拔根。”初学者事理交替不能偏废,上根则理事圆融,事忏不碍观空,理忏也不妨礼佛诵经念咒经行等。
  在一切忏悔仪轨之中,金刚萨埵百字明及心咒的观修最为殊胜。百字明咒在汉地《焰口施食》中叫作金刚百字咒。金刚萨埵的修法及依四力观修在《汇集经》、《金刚萨埵如意宝珠讲记》、《普贤上师言教》中有详细的宣说。
  丁五、随喜功德
  修随喜可以消除嫉妒的障碍,得广大眷属。
  颂曰: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默默观想十方微尘数世界的一切众生、声闻乘缘觉乘的四果圣者以及一切如来和菩萨所修积的善根,我皆欢喜愉悦深深随喜。
  狮子乳非琉璃的容器所不能盛,千斤鼎岂是一发所能提起。同样要修行大乘,必须是大法器,具大力量者方能行持。否则狮子乳放在瓦器中,瓦器立刻崩裂,一根头发欲提千斤之鼎则当下断折。如果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嫉妒心强,则见人造恶欢喜赞叹、鼎力襄助,而见亲友或他人出家以及修行善法、断除恶法时,心中却难以包容,妒火盛燃不惜口舌身力,以超常的热情为他人的堕落提供各种的顺缘,直至他生起邪见、退失道心、放下修行方为究竟。这样的人不论他是父母还是亲友都是修行者的魔障。学习佛法就是要改造内心,消除嫉妒,使自己的心量等虚空遍法界,才能契入佛菩萨甚深广大的境界。学大乘法的人不但对他人的一毫善法要随喜赞叹,而且对于无端的责难、蛮横的损害等诸种不如法的恶行,也要能坦然相待、宽容包涵。否则如小池塘无法容纳百川众流,不但如此,仅仅一点废品乱物也能将它染污得秽浊不堪,心量小的人也是这样。但大海却能包含纳受一切江河溪流,且无论外缘如何污秽繁杂,海水色味依旧不变。所以大乘行者心胸当广如大海。
  随喜恶行获得罪业,相反随喜善法获得福报也是合情合理的。随喜在轻松愉快之中就能获得福报功德,而且随喜功德极大,如《汇集经》中云:“三千须弥可称量,随喜善根不可量。”佛说三千大千世界及须弥山都能衡量它的大小,但诚心随喜的功德却是无法衡量的。《华严经》中佛对帝释天说:“憍尸迦,三千大千国土中满中海水,可取一发破为百分,以一分发滴取海水可知滴数,是随喜福终不可数。”《法华经》中说:「若有人对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六道众生,在八十年中布施七宝及象马车乘宫殿等,又以佛法教化他们都得到沙门四果,如是所得功德极大。不如第五十人闻《法华经》一偈而随喜的功德百分之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亲临法席听闻随喜的功德就更无法衡量了。」
  有人心中疑惑自己不费吹灰之力,为什么随喜就会获得功德呢?答曰:因为随喜是善心,又对治了嫉妒的恶心,所以当然有功德。如站在旁边看他人卖香,身上自然熏染香气。所以永明延寿禅师云:“随喜赞善,助他胜缘,虽不亲作,得同善根。”论中说:「在无常的世界中,众生都被愚痴所蒙蔽,如果有人作功德,见到的人心生随喜,赞叹称扬,发此大心,就能成就功德。菩萨仅以随喜心即能胜过二乘人。」龙树菩萨在《十住婆沙论》中云:“所有布施福,持戒福,修禅慧福,从身语意生,去来今所有,习学三乘人,具足一乘者,无量人天福,皆随而欢喜。”从能修行福德的对境来分,有六道众生、声闻缘觉、一切菩萨及诸佛世尊。从功德而分有世俗谛与胜义谛的功德。这一切功德我悉皆随喜。此下进一步详细解说:
  一随喜如来功德:在整个大法界中,过去现在未来都有世界微尘数的诸佛如来出兴世间,自从初发无上菩提大愿,中间为求一切智智宝,精进修一切广大福德,不惜身命,在不可记数的大劫中舍弃了不可说不可说数目的头目手足等,修种种难行苦行,圆满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十度波罗蜜,证入一地乃至十地等觉妙觉果位,成就无上菩提。转大法轮度化无边有情,示现大般涅槃,留下舍利造福人天,所有功德悉皆随喜。如我等大师大悲释尊,因地施舍国城七宝妻子儿女之外财尚不足说,仅是舍弃头目脑髓也多如大地微尘。如雪山童子为求半偈而舍弃全身,萨埵王子舍身救虎,六牙象王自献猎人,圆满福智王施舍眼睛,金色鹿王舍身救护同伴,慈力王血肉布施五夜叉,如是种种难行苦行。欲详细了解,当阅《贤愚经》、《菩萨本行经》、《白莲花传》等。《法华经》云:“观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有芥子许非菩萨舍身命处。”
  如来涅槃人天悲仰,为度化后世的有缘众生,令众生种下当来解脱的种子,如来以智慧火焚燃全身,出八斗四斛舍利,人、天、龙各得一份。后来阿育王遣派神鬼,在南赡部洲建八万四千舍利宝塔,成为人天供养的福田。佛灭度后舍利等同如来真身,若人瞻礼,功德无异。(汉地除佛牙舍利塔外,尚有十九座舍利塔,这也是汉地众生的福报。)《无上依经》云:“若得如来身分如芥子许。一瞻一礼,千返生于大梵天上,受诸快乐。”如《入中论》云:“佛德无边若虚空,弟子菩萨莫能宣。”总之如来的无边功德悉皆随喜。
  二随喜菩萨功德:大乘圣者菩萨出定入定所修戒定慧的解脱资粮悉皆随喜。
  三随喜二乘功德:二乘即声闻乘与缘觉乘。声闻以出离心持清净戒,修头陀行,证悟苦集灭道四谛真理,经五道位断烦恼障碍,得阿罗汉果位。今于预流、一来、不来、阿罗汉果所修功德悉皆随喜。缘觉有两种:部行缘觉与麟角喻缘觉,缘觉在出离心的基础上修十二因缘,圆满百劫资粮,证得独觉果位。总之二乘中有学道或无学道都是人天福田,都应诚心随喜。
  四随喜众生功德:十方六道中胎卵湿化四生有情,发无上菩提心、大慈大悲心、善心、信心、出离心者或有修布施持戒者,或作闻思修如读诵经典、烧香礼拜、绕塔转经、念佛念咒、打坐及观修者,总之若众生有一点一滴的善根,我悉皆发清净心随喜赞叹。
  丁六、请转法轮
  劝请转法轮能消除谤法的障碍,发起慈愍众生的善根、生生世世值遇佛法、不起邪见、得到多闻智慧。
  颂曰: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轮。
  诸佛如来成就广大无碍的如所有智与尽所有智,能以此智慧灯,破除世间一切愚痴冥暗,当十方一切如来坐菩提座,降魔已毕,刚刚成佛之时,我即分身到佛座下,合掌恭敬诚恳地祈请说:“为迷惑苦众,燃亮正法灯。”诸佛承我劝请而转于无上大法轮。
  佛不出世的时间称为暗劫,暗劫之中众生没有智慧的眼目,只能踏入黑暗的险道之中,加上一切天魔外道的邪知邪见及邪说横行世间,由此一切众生从暗入暗,从苦入苦。所以佛法是苦海中的慈航,黑暗道路中的明炬,出生一切诸佛之母,一切众生慧命的源泉。
  不用说没有佛法的暗劫,就是五浊横流的今日,因众生业力越来越强大,福报越来越浅薄,所以祖师大德们相继入寂,法日也渐渐地西沉。此时邪魔猖獗,邪知邪说风行世间,多如牛毛,因此使得一般的众生盲目无知,只是追求饮食衣服钱财玩乐,不知尚有解脱之道。就是入于佛门追求解脱的人也感到迷茫不安,无所适从。为了燃亮智慧之灯,照亮解脱之道,我们理当义不容辞地以种种方便、种种善巧,殷勤劝请十方诸佛菩萨、善知识、法师愍念众生苦楚,击大法鼓,吹大法螺,震大法雷,开甘露门,降大法雨,开辟人天解脱之道,堵塞恶趣罪恶之门。《大智度论》中说:「当我们祈请时,虽然见不到佛,但佛常知道我们的心,听到我们的劝请之声。」诸佛正遍知,悲心恳切,愍念有情,常作不请之友,智光彻照遍及一切有情,天眼常垂视我等,天耳恒遥闻我等,所以我等发一念敬信,佛必欢喜安慰,不会无动于衷的,我今代一切众生劝请,速转大法轮,碾碎一切众生的烦恼业障,安置众生于解脱正道之中。
  昔日释迦世尊初成正觉,观察所证之法微妙甚深,无人能解能悟,若对彼说徒劳无益,故默然无言。但忆昔本愿,特为度化此界众生,当为彼等渐次说法。佛于眉间放白毫相光,加被大梵天王,梵王即到佛前,劝请说:“唯愿哀愍,为转法轮。”佛为使众生尊重法的缘故,依旧默然。梵王又邀帝释天同来劝请说:“世尊降伏诸魔怨,其心清净如满月,愿为众生从定起,以智慧光照世间。”佛仍然默然不语。时梵王偏袒右肩,胡跪合掌,劝请说:“如来今已降魔怨,智慧光明照一切,世间根熟有堪度,唯愿世尊从定起。”佛告梵王:“我法深妙,最极寂静,若为人说,彼不能解。”后来梵王见魔界增多,天人减少,又来劝请说:“唯愿三界独尊的大牟尼,开甘露门,宣所证清净离垢到达彼岸之法。常悲愍众生如独子,为何今日舍弃不顾,伏乞以佛法光明,灼破冥暗,祈佛大慈,不舍本誓,如狮子吼,作大雷震,为此众生转妙法轮。”此时世尊以偈告曰:“我今为汝请,当雨于甘露,一切诸世间,天人龙神等,若有清净者,听受如是法。”之后四位树神请问:“当于何处转法轮?”世尊告诉说:“当在过去九万一千俱胝诸佛转法轮处,即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