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39-黄帝内经太素-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一椎为脾俞,第十四椎为肾俞,皆两箱取之,当中第三椎以上无疗脏热,故五脏 
俞及候五脏热,并第三椎以下数之。第三椎以上与颊车相当,候色。第三椎下间肺俞中 
间,可以泻热也。平按∶《素问》、《甲乙》三椎上有“热病气穴”四字。)四椎下 
间主膈热,五椎下间主肝热,六椎下间主脾热,七椎下间主肾热。(四椎下间,计次 
当心,心不受邪,故乘言膈也。次第推之,下间各主一脏之热,不同《明堂》通取五脏 
之输者也。平按∶膈《素问》作膈中,《甲乙》作胃中。肾热下《素问》、《甲乙》 
并有“荣在 也”四字。)荣在项上三椎陷者中,颊下逆椎为大瘦,(从肺输以上,三 
椎在项,故曰项上三椎,即大椎上陷者中也。当颊下迎椎,故曰逆椎。逆,迎也。是为 
颊下。当椎前有色见者,腹有大瘦病者也。平按∶《素问》、《甲乙》无荣在二字。 
《甲乙》陷上有骨字。《素问》、《甲乙》逆椎作逆颧,大瘦作大瘕。)下牙车为腹 
满,(下牙车色见者,腹满病也。)椎后为胁痛,(大椎左右箱为椎后,有色见者,胁 
痛也。平按∶椎后《素问》、《甲乙》作颧后。)颊上者膈上者也。(颊以上无椎可准, 
故颊以上有色者,主膈上也。) 

卷第二十五·伤寒
五脏痿
属性: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十二第四十四《痿论》篇,又见《甲乙经》 
卷十第四。又自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至足痿不用,见本书卷十第二《带脉》篇。 
问曰∶五脏使人痿何也?(痿者,屈弱也。以五脏热,遂使皮肤、脉、筋、肉、骨, 
缓痿屈弱不用,故名为痿。然五脏之热,使人有痿何如也。)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 
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脂肉,肾主身之骨髓。(欲明五脏之痿,先言五脏 
所主也。膜者,人之皮下肉上膜,肉之筋也。平按∶《素问》、《甲乙》脂肉作肌肉。 
注欲明袁刻作欲知。)故肺气热叶焦,则皮毛肤弱急薄着,则生痿辟。(肺热即令肺叶 
焦干,外令皮毛及肤弱急相着,生于手足痿辟不用也。平按∶《素问》肺下无气字。肤 
《素问》、《甲乙》作虚。《甲乙》焦下复有焦字,着下复有着字,辟作 ,下同。) 
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 而不任地。(心主血脉, 
心藏气热,令下血脉厥逆而上。下脉血气上行则下脉虚,故生脉痿,枢折脚胫 缓不能 
履地。平按∶《素问》 作纵。《甲乙》挈作 , 作肿。)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 
干,膜干则急而挛,发为筋痿。(挛者筋寒急。有热膜筋干为挛,如筋得火,卷缩为挛, 
伸为 ,故为筋痿也。平按∶《甲乙》胆下有热字,《素问》、《甲乙》筋膜干三字重, 
急上有筋字。)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脾胃相根据,故脾热则胃 
干燥,故肉不仁,发为肉痿也。)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肾 
在腰中,所以肾气热,腰脊不举,骨干,热煎髓减,故发为骨痿也。)问曰∶何以得之? 
曰∶肺者,脏之长也,为心之盖,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发则肺喝,喝则肺热叶焦,故 
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辟,此之谓也。(肺在五脏之上,是心之盖,主气,故为脏之 
长也。是以心有亡失,求之不得,即伤于 
肺,肺伤则出气有声动肺叶焦,五脏因肺叶焦热,遂发为痿辟也。平按∶《甲乙》失 
亡作亡失。袁刻亡误作已。喝《素问》、《甲乙》作鸣。故下《素问》有曰字。《甲乙》 
无“故五脏因肺热叶焦,此之谓也”十二字。又注肺在袁刻误作肺上。)悲哀太甚,胞 
络绝,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故《本病》曰∶大经空虚,发为脉痹,传 
为脉痿。(胞络者,心上胞络之脉。心悲哀太甚,则令心上胞络脉绝,手少阳气内动有 
伤,心下崩损,血循手少阳脉下,尿血,致令脉虚为脉痹,传为脉痿。平按∶《素问》、 
《甲乙》胞络绝三字重,脉痹均作肌痹。《素问》新校正云∶“杨上善云∶胞络者,心 
上胞络之脉。详经注中胞字俱当作包,全本胞作肌。”)思想无穷,所愿不得者,意 
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施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故下经曰∶筋痿者生于使内。 
(思想所爱之色,不知穷已,无涯之心,不遂所愿,淫外心深,入房太甚,遂令阴器 
施纵也。阴为诸筋之宗,故宗筋伤则为筋痿,妇人发为白淫。经曰者,已说之经,引之 
为证也。使内者,亦入房。平按∶《素问》、《甲乙》施作弛,生于使内作生于肝使 
内也。)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 
痿,故下经曰∶肉痿者得之湿地。(渐,渍也。湿处停居相渍,致肌肉痹而不仁,遂 
使肉皆痿 也,名曰肉痿也。平按∶《甲乙》相湿作伤湿。)有所远行劳倦,而逢大热 
而渴,渴则阳明气内代,则热合于肾,肾者水脏也,今水者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 
足不任身,发为骨痿,故下经曰∶骨痿生于大热也。(劳倦逢于大热,渴则阳明内代者, 
阳明主谷,其气热盛,复有外热来加,阳明之脉内即代绝,内外 
热盛,下合水肾,水不胜火,故骨枯髓竭。骨枯髓竭,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平按∶ 
《素问》、《甲乙》内代作内伐。《素问》合于肾作舍于肾。《甲乙》髓虚作髓空,发 
为骨痿作热发为骨痿。)问曰∶何以别之?(五脏痿有外内,何候知其别异也。)曰∶ 
肺热者,色白而毛败;(白是肺色。毛,肺之所主也。)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赤 
是心色。络脉,心之所主也。络脉胀见为溢也。平按∶《甲乙》赤作青。)肝热者,色 
苍而爪枯;(苍,青也。青为肝色。爪,肝所主也。)脾热,色黄而肉濡动;(黄为脾 
色。肉,脾所主也。平按∶《素问》、《甲乙》濡作蠕。)肾热者,色黑而齿 。( 
当为槁,色黑齿枯槁也。黑为肾色。齿,肾所主也。故毛败、脉溢、爪枯、肉濡动、齿 
槁者,即知五脏热痿也。平按∶ 《素问》、《甲乙》作槁。)问曰∶如夫子言可矣, 
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主润宗筋。宗筋者,束骨肉 
而利机关。冲脉者,经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筋阴,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 
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 
(阳明胃脉,胃主水谷,流出血气,以资五脏六腑,如海之资,故阳明称海。从于脏腑 
流出,行二十八脉,皆归冲脉,故称冲脉为经脉之海。是为冲脉,以阳明水谷之气,与 
带脉督脉相会,润于宗筋,所以宗筋能管束肉骨而利机关。宗筋者,足太阴、少阴、厥 
阴三阴筋,及足阳明筋,皆聚阴器,故曰宗筋,故阳明为长。若阳明水谷气虚者,则带 
脉不能控引于足,故足痿不用也。平按∶《素问》、《甲乙》束骨肉,无肉字;经之海 
作经脉之海,本书《带脉》篇同;筋阴作“宗筋阴阳”四字。气街《甲乙》作气冲。) 
黄帝曰∶治之奈何?答曰∶各补其荥而通其输,调其虚实,和其逆顺,则宗筋脉骨 
肉,各以其时受日,则病已矣。黄帝曰∶善。(五脏热痿,皆是阴虚,故补五脏阴经 
之荥。阴荥,水也。阴输是木,少阳也。故热痿通其输也。各以其时者,各以其时受病 
之日调之皆愈也。平按∶输《素问》、《甲乙》作俞,筋脉上无则宗二字,受日作受月, 
王冰注云∶“时受月,谓受气时月,如肝王甲乙,心王丙丁之类,皆王气法。”不若此 
注之明显。) 

卷第二十五·伤寒
疟解
属性: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十第三十五《疟论》篇,又见《甲乙经》卷 
七第五,又见《灵枢》卷十二第七十九《岁露论》,又见《巢氏病源》卷十一《疟病诸 
候》,惟编次稍异。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 疟者,皆生于风,其蓄作有时何也?( 者,有云二日一发 
名疟,此经但夏伤于暑至秋为病,或云 疟,或但云疟,不必日发间日以定 也,俱 
应四时其形有异以为 耳。因腠理开发,风入不泄,藏蓄合于四时,而发日之辰又异, 
其故何也?平按∶ 《素问》巢氏作 。《素问》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云∶夫疟 
疾皆生于风,其以日作以时发何也?与此文异。《太素》同今文。”并自 者有云至以 
为耳,全引杨注,惟注中俱应四时作但应四时。又注 者下袁刻脱有云二字。巢氏作 
“疟者,夏伤于暑也,其病秋则寒甚,冬则寒轻,春则恶风,夏则多汗者,然其蓄作 
有时。”)岐伯曰∶疟之始发,先起于豪毛,伸欠乃作寒 ,寒 鼓颔,腰脊痛,寒去 
则外内皆热,头如破,渴欲饮。(寒疟发状,凡有七别∶一起豪毛谓毛立,二为伸欠, 
三为 
寒,四腰脊痛,五内外热,六头痛甚,七渴饮水。寒疟之状,有斯七别也。平按∶豪 
毛《素问》、《甲乙》作毫毛,巢氏作毫末,寒 二字俱不重。《素问》、《甲乙》脊 
下有俱字。渴欲饮《素问》作渴欲冷冻饮料,《甲乙》作渴欲饮水,巢氏作头痛而渴欲饮。) 
黄帝曰∶何气使然?愿闻其道。(请问寒疟发之所以也。)岐伯曰∶阴阳上下交争,虚 
实更作,阴阳相移也。阳并于阴,则阴实而阳明虚,阳明虚则寒 鼓颔,巨阳虚则腰脊 
头项痛,三阳俱虚,阴气胜,阴气胜则骨寒而痛,寒生于内,故中外皆寒。(寒气藏于 
肠胃之外,皮肤之内,舍于营气,至于春时,阴阳交争,更胜更衰,故虚实相移也。三 
阳俱并于阴,则三阳皆虚,虚为阴乘,故外寒。阴气强盛,盛故内寒。内外俱寒,汤火 
不能温也。平按∶腰脊《素问》、巢氏作腰背。)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外内皆热, 
则喘而渴欲饮。(阴极则阳盛,阳盛则外热。阴极则阴虚,阴虚则阳乘,故内热。外内 
俱热,甚于栗炭,冰水不能凉,故渴而欲饮也。平按∶欲饮《素问》、《甲乙》作故欲 
冷冻饮料。)此得之夏伤于暑,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此营气之所舍也。(此 
言其日作所由也。皮肤之内,肠胃之外,脉中营气,是邪之舍也。平按∶此得之《素问》、 
《甲乙》作此皆得之。)此令人汗出空疏,(平按∶汗出空疏,《素问》无出字,新校 
正云∶“全元起本作汗出空疏,《甲乙》、《太素》并同。”)腠理开,因得秋气,汗 
出遇风,乃得之以浴,(平按∶乃得之以浴,《素问》乃作及,《甲乙》作得浴二字。) 
水气舍于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卫气者,昼日行阳,此气得阳而出,得阴而内薄,是 
以日作。(邪舍营气之中,令人汗出,开其腠理,因 
得秋气,复藏皮肤之内,与卫气居。卫昼行于阳,夜行于阴,邪气与卫俱行,以日日而 
作也。平按∶昼日行阳《素问》作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甲乙》同,惟昼下无日字。 
而出《素问》、《甲乙》作而外出。是以上《素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