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般涅槃经 的佛性论-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彼一闡提雖有佛性, 而為無量罪垢所纏,不能得出如
              蠶處繭, 以是業緣不能生於菩提妙因,流轉無有窮已
              。( 裕А50)

          以上引文出自《涅槃經》第九卷「如來性品」第四之六
        , 雖然整卷的內容乃在於強眨魂U提不能成佛,但經文畢究
        還是明言「一闡提有佛性」, 只是他們為無量罪垢所纏,而
        不能生菩提妙因。 既然如此,他們還有洠в醒a救或改變的可
        能?「如來性品」也有如是說:

              不定者如一闡提, 究竟不移,犯重禁者不成佛道無有
              是處。 何以故?是若於佛正法中心得淨信,爾時即便
              滅一闡提。 若復得作優婆塞者,亦得斷滅於一闡提,
              犯重禁者滅此罪已, 則得成佛,是故若言畢定不移不
              成佛,無有是處。( 裕А51)

          依據引文,一闡提犯重禁者,若對佛法產生淨信, 則可
        斷滅一闡提的屬性。 此時即不再是一闡提,則得成佛,可見
        還是給予一闡提有條件的成佛可能性。 然而,初分中像這樣
        的說法, 並不多見,絕大部份還是堅決地否定他們能成佛。
        但是,續譯部份一闡提觀,則有所不同。 《涅槃經》前、後
        部份一闡提觀不同的原因, 依傳統的看法是「其經初後所演
        ,佛性廣略之聞耳,無相遠也。 」 ( 裕А52) 換言之,前分
        的堅持一闡提不成佛, 與續部份的一闡提定當成佛,並無矛
        盾之處, 只是佛性義廣略不同而已,但是從文獻學角度而言
        , 《涅槃經》的前後分不同的一闡提觀,乃是因為其經集出
        的時間不同,或出自不同作者所致。
          續譯部份的一闡提觀, 一方面還是延襲「前分」的看法
        ,但是另一方面,也漸漸出現轉圜的跡象。 續譯部分,共有
        八品。 自第十一卷至二七卷為:「現病品」、「拢衅贰埂
        「梵行品」、「嬰兒行品」, 自二十一
        ──────────────
        (裕А50 )《大正藏》卷 12,頁 419 中。
        (裕А51 ) 同上,1393 中。
        (裕А52 ) 此引文出自《大涅槃經記》,其作者不詳。
               (《大正藏》卷55,頁60上)。


                                54 頁


        卷至四十卷為「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 「師子吼菩薩
        品」、「迦葉菩薩品」、「憍陳如品」。 在前四品中,一方
        面稱一闡提為「最極惡者」、 「最極下根者」、「必死之人
        」。 「燒滅善根」,又言一闡提者「不信因果、無有慚愧、
        不信業報、 不見現在及未來、不親善友、不隨諸師所說教眨
        ,諸佛世尊所不能治」,( 裕А53) 但是另一方面也說佛陀會
        為他們種下後世善因:

              不可治者喻一闡提, 現在世中雖無善果,以憐愍故,
              為種後世諸善種子故。( 裕А54)

        另者, 如果一闡提在受苦時,能生悔改的心,菩薩即為他們
        演說佛法,令他們生善根:

              是一闡提受苦時, 或生一改悔的心,我即當為說種種
              法, 令彼得生一念善根, 是故此地復名一子。
               ( 裕А55)

        經中甚至於說一闡提如果從佛、菩薩聞法, 即能發正等正覺
        的心:

              世有三人其病難治:一。 謗大乘, 二。 五逆罪, 三。
              一闡提。如果三病世中極重,。。。。 從佛、菩薩得聞法
              已,即能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裕А56)

         「梵行品」中提到王舍城的阿闍世王,性殘暴喜行殺戮,
        甚且弒父,其行徑猶如一闡提。 後來阿闍世王生大懺悔心,
        佛陀因而為他說法。 這也就是說如來出於慈悲和智慧,「於
        一闡提輩善知根性,而為說法。 」「前
        ──────────────
        (裕А53 )《大正藏》卷 12,頁 720 下。
        (裕А54 )同上,頁560下。
        (裕А55 )同上,頁459上。
        (裕А56 )同上,頁431中…下。

                                55 頁

        分」原來是一直強眨魂U提是「斷盡善根者」, 但是此處卻
        漸漸轉而言一闡提也有善根, 他們的善根又如何呢?「梵行
        品」言:

              一闡提輩分別有二:一者得現在善根, 二者得後世善
              根。 如來善知一闡提輩能於現在得善根者,則為說法
              。 後世得者亦為說法, 今雖無益,作後世因。
               ( 裕А57)

        如來為一闡提說法, 有的能於現世得善根,有的即使現世無
        法得善根, 由於有佛說法的「後世因」,他們亦可在後世得
        善根。 經文更一步將一闡提分成「利根」和「中根」二種;
        利根者於現世能得開發菩提,中根者則於後世得。 從「前分
        」所說一闡提斷善根無悔心, 到此處所說一闡提能生悔意和
        善根, 關鍵完全在佛菩薩能為他們說法,可見這是《涅槃經
        》前後不同的一闡提觀的主要轉折點。
           《涅槃經》最後段「德王菩薩品」、 「師子吼菩薩品」
        、「迦葉菩薩品」、三品中, 對一闡提有更一進步的背定看
        法,最後終於作成了一闡提可成佛的定論。 此三品的一闡提
        觀簡述如下:

        ( 一 )。 「德王菩薩品」的一闡提觀有下列要點:

        1。 一闡提亦有佛性。
        2。 諸法不定,是故惡人亦不定。
        3。 斷善根與斷佛性意義不同,換言之,斷善根並非表示即是
           斷佛性。
        4。 亦不可執言一闡提有佛性,舉箜篌為喻。

       「德王菩薩品」對一闡提是否有佛性的疑問,首先有如下的回
        答:

              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懺四重禁、除謗法心、盡五逆罪
              、滅一闡提,
        ──────────────
        (裕А57 )同上,頁 482 中。


                                56 頁


              然後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甚深秘密之義。
              ( 裕А58)

          此處所說的「甚深秘密義」, 是指在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的前提之下, 即使那些罪障深重的眾生,只要滅除四重禁、
        謗法心、五逆罪和一闡提的心性和行為,就可成佛。 對這種
        說法, 德王菩薩產生懷疑,於是他問佛陀:「若犯重禁、謗
        方等經、作五逆罪、一闡提等有佛性者, 云何復墮地獄?」
        再者, 「若斷善根名一闡提者,斷善根時所有佛性云何不斷
        ?。。。。 如其 ( 佛性 ) 不斷, 何故名為一闡提耶?」 ( 裕
        59) 佛陀回答德王菩薩說:

              善男子, 一闡提者亦不決定,若決定者是一闡提終不
              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不決定,是故能得。
              ( 裕А60)

          引文的意思是一闡提的屬性是「不決定」的, 正因為其
        不決定, 才有可能改變,而由於其改惡從善,方能得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 至於如果一闡提不斷佛性,何以他們斷善根
        ?佛陀解釋說:

              善根有二種:一者內,二者外。 佛性非內非外,以是
              義故,佛性不斷。 復有二種:一者有漏,二者無漏。
              佛性非有漏非無漏,是故不斷。 復有二種:一者常,
              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 裕А61)

          善根是屬於「內、外」、「有漏、 無漏」、「常、無常」
        等對立的二元的有為法, 而佛性是超越一切對立,非內非外
        、 非有漏非無漏、非常非無常、非斷非不斷等不落二邊的無
        為法,故說一闡提雖然斷善根,但不能說他們斷佛性。 佛陀
        又說:
        ──────────────
       (裕А58 ) 同上,頁 488 中。
       (裕А59 ) 同上,頁493中。
       (裕А60 ) 同上,頁493下。
       (裕А61 ) 同上,頁493下…494上。


                                57 頁


              善男子, 「一闡」名信、「提」名不具,不具信名一
              闡提。 佛性非信,眾生非具,以不具故,云何可斷?
             「一闡」名善方便,「提」名不具,修善方便不具足故
              名一闡提。 佛性非是修善方便,眾生非具,以不見故
              ,云何可斷。( 裕А62)

          與前引文所說同理, 一闡提雖然「不具信」、「不具修
        善方便」、「念不具」、「慧不具」, 但是佛性非信非不信
        、非善非不善、非念非不念、非慧非不慧,因此, 不能因為
        一闡提不具「信」、「善方便」、「念」、「慧」等, 便說
        他們不具佛性。
          然而, 緊接上文,佛陀卻又強眨敢魂U提中無有佛性」
        , 此乃明示亦不可執言「一闡提有佛性」,因為雖然一闡提
        本有佛性,若「不見」佛性,還是難免會墮三惡道。 經中並
        舉箜篌為喻:有一國王因聞箜篌聲清妙無比, 心生喜愛,即
        令大臣取箜篌來,並令箜篌出聲。 然箜篌不出聲,國王乃斷
        其絃、取其皮,直到箜篌斷裂,還是不得其聲。 國王怒斥大
        臣作妄語,大臣告訴國王「應以眾緣善巧方便聲乃出」。 佛
        陀以此箜篌出聲比喻佛性:

              眾生佛性亦復如是無有住處,以善方便故得可見。 以
              可見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一闡提輩不見佛性,
              云何能遮三惡道罪?善男子, 若一闡提信有佛性,當
              知是人不至三惡,是亦不名一闡提也。( 裕А63)

          總之, 「德王菩薩品」一方面認為一闡提是斷善根者,
        另一方面又主張一闡提不斷佛性, 因為只要他們有朝一日能
        信有佛性, 他們就不再是一闡提,自然就不會墮三惡道,並
        且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二 )。 其次的「師子吼菩薩品」更加廣說佛性義, 主
        張一切眾生 ( 包括一闡提 ) 悉有佛性, 但是它也保持一些
        對一闡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