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类理智新论(上)-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验论。照莱布尼茨看来,“象我们在纯粹数学中,特别是在算术和几何学中
所见到的那些必然的真理,应该有一些原则不靠举例便可以得到证明,也不
依靠感觉的见证。”①不仅是纯粹数学,还有逻辑以及形而上学和伦理学,乃
至神学,法学,也“都充满了这样的真理,因此它们的证明只能来自所谓天
赋的内在原则。”②必须指出,莱布尼茨把真理分为两种:理性的真理和事实
的真理。理性的真理是必然的,事实的真理是偶然的。理性的真理是根据“矛
盾律”,它的反面因包含矛盾而是不可能的;事实的真理则是根据“充足理
由律”,它的反面是可能的,如果说某一事实的真理的反面不是真的,也不
是因为它包含矛盾而不可能,而只是因为它与其他事实的“不可并存”或不
是“共同可能”的。。。 ③总之,在莱布尼茨看来,只有“事实的真理”在一定意。。 

①本书“序言” 
4(第 
7页)。 
②本书“序言” 
4(第 
6—7页) 
③本书“序言”三(第 
3页)。 
④洛克:《人类理智沦》二卷一章 2。 
①本书“序言” 
3。(第 
4页)。 
②本书“序言” 
3。(第 
4页)。 
③参阅本书四卷第二章 
1(第 
411页以下)及《单子论》 
31—533等处。

义下可以说是根据经验的,而“理性的真理”或必然的真理则不是依赖经验
而是来自一些“天赋的内在原则”。它们或者是凭理性的直觉得到的一些自
明的同一性命题如。。 A是。。 A,B是。。 B 之类,或者是运用理性,根据“矛盾律”,
从这类自明的公理推论出来的。他认为:“诚然理性也告诉我们,凡是与过
去长时期的经验相符合的事,通常可以期望在未来发生;但是这并不因此就
是一条必然的。万无一失的真理,。。只有理性才能建立可靠的规律,并指
出它的例外,以补不可靠的规律之不足,最后更在必然后果的力量中找出确
定的联系,这样做常常使我们无需乎实际经验到形象之间的感性联系,就能
对事件的发生有所预见。”
义下可以说是根据经验的,而“理性的真理”或必然的真理则不是依赖经验
而是来自一些“天赋的内在原则”。它们或者是凭理性的直觉得到的一些自
明的同一性命题如。。 A是。。 A,B是。。 B 之类,或者是运用理性,根据“矛盾律”,
从这类自明的公理推论出来的。他认为:“诚然理性也告诉我们,凡是与过
去长时期的经验相符合的事,通常可以期望在未来发生;但是这并不因此就
是一条必然的。万无一失的真理,。。只有理性才能建立可靠的规律,并指
出它的例外,以补不可靠的规律之不足,最后更在必然后果的力量中找出确
定的联系,这样做常常使我们无需乎实际经验到形象之间的感性联系,就能
对事件的发生有所预见。”

这里我们看到,莱布尼茨在“理性的真理”之外,也承认有“事实的真

理”,并且承认它在一定意义下是根据经验的。也正是他在“矛盾律”之外

又提出“充足理由律”作为建立“事实的真理”的基本原则,这还是他在逻

辑学上的一个贡献。有的资产阶级学者如拉塔(R。 Latta),在他的《莱布

尼茨单子论及其他哲学著作》的“序言”中认为“矛盾律”和“充足理由律”

在莱布尼茨的全部哲学中是二元并列着而始终未能统一起来,也并未把其一

归结为其他,莱布尼茨也把根据经验的事实的判断或命题看作是一类的“真

理”而并不象笛卡尔乃至斯宾诺莎那样把感觉经验贬低为完全不可靠的,甚

至是谬误的来源。这样看来,菜布尼茨似乎是要把理性和经验、唯理论和经

验论结合起来而并不是彻底的唯理论或先验论者。这在一定意义下也确是符

合莱布尼茨的实际情况的,他本来在各个方面都有折衷调和的倾向。作为一

位科学家,他本来也不能完全抹煞经验或事实。但必须看到,莱布尼茨所说

的经验,并不是唯物主义者所理解的外物印人人类心灵中的印象或观念,而

只是心灵固有的某种较“理性”为模糊或混乱的“知觉”,因为心灵作为没

有“窗子”的单子是始终不能从外界接受什么东西的。所谓“理性的真理”

和“事实的真理”的区别,归根到底只是同一种内在固有的“知觉”较清楚

明白和较混乱模糊的程度上的差别而并不是种类或觉得相似的场合也还会发

生,而不能判断同样的理由是否依然存在。人之所以如此容易捕获禽兽,单

纯的经验主义者之所以如此容易犯错误,便是这个缘故。因此那些由于年岁

大,经验多而变得很精明的人,当过于相信自己过去的经验时,也难免犯错

误,这是在民事和军事上屡见不鲜的。”①据此他指出单凭经验不能得到普遍

必然的真理,不能掌握事物的必然的规律,只有理性才能做得到这一点。这

是有合理的辩证法因素的。正是这一点告诉我们,旧唯物主义的经验论即消

极被动的反映论是不能战胜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必须提高到辩证唯物主义的

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的高度才能真正战胜先验论。同时也告诉我们必须在两

条战线上作战,既反唯心主义先验论,也要反对消极被动的反映论;既反对

片面的唯理论,也要反对片面的经验论;既反对教条主义,也要反对狭隘经

验主义。

莱布尼茨与洛克斗争的另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关于物质能否思想的问
题,其实,洛克也并没有明确地肯定思想就是高度发展了的物质即人脑的功
能,而是也承认有某种精神实体作为从,‘反省”,得来的观念,包括思想
在内的支撑者。不过在他看来精神实体的实在本质和物质实体的实在本质一。。 

①本书“序言” 
3(第 
5—6页)。 
①本书“序言” 
3(第 
5页〕。

样都为我们所不知道,因此也不能肯定精神实体或灵魂一定是非物质性的,
物质能够思想在他看来也有可能。莱布尼茨则认为洛克就是维护“在自然秩
序的范围内,物质也有进行思想的可能性”这样一种主张的。
样都为我们所不知道,因此也不能肯定精神实体或灵魂一定是非物质性的,
物质能够思想在他看来也有可能。莱布尼茨则认为洛克就是维护“在自然秩
序的范围内,物质也有进行思想的可能性”这样一种主张的。照莱布尼茨看
来,感觉和思想都是物质按其自然本性不能具有的能力,而只能是非物质性
的心灵这种精神卖体的能力。如果认为物质也能够思想,就是把物质“以奇
迹的方式提高”了。他之所以反对物质能够思想,无非是为了维护“灵魂的
非物质性”,最终为维护“灵魂不死”这种宗教教条提供理论根据。而他据
以反对物质能够思想的论据,也无非是利用当时机械唯物主义者的物质观的
狭隘性,把物质本身看作是惰性的、死的、完全被动的东西,这样自然就无
法理解物质如何能够思想了。这种物质观本身的狭隘性当然不能成为否认物
质能够思想的真正理由。科学已完全证明思想正是高度发展了的物质即人脑
的功能,而什么非物质性的自己存在的“精神实体”则只是导源于原始人们
的迷妄无知的唯心主义的虚构,洛克在这个问题上的缺点倒在于他并不坚定
明确地肯定物质能够思想,而莱布尼茨在这个问题上则是完全错误的。

除了以上这些有关认识论的带根本性的重大原则问题上的斗争之外,由
于莱布尼茨和洛克在根本立场上的对立,在其他一系列具体问题上也都表现
出分歧而进行了争论,例如在关于物质的本性和关于空间的问题上,洛克基
本上接受了原子论者和牛顿的观点,把物质的微粒看作是坚实性的物体,并
认为有虚空即空的空间以作为运动的条件,莱布尼茨则认为空间中都充满了
无限可分的流动的物质,否认有空的空间(当然这只是就现象范围内或就物
理学上来说的,因为菜布尼茨根本不承认物质是实体)。同时正如承认有空
的空间一样,洛克也承认心灵并不永远在思想,例如在无梦的睡眠时那样,
而莱布尼茨则既否认有绝对的虚空,否认有绝对的静止,也否认有绝对没有
感觉或思想的心灵,而认为心灵即使在沉睡或昏迷时也还是有某种模糊的知
觉即那种“微知觉”的。在关于无限性的问题上,莱布尼茨一方面同意洛克
的意见,认为真正说来我们不能有无限的空间、无限的时间或无限的数的积
极观念,所谓“无限的全体力及其对立物“无穷小”都只是数学家们在演算
中所用的东西,就象代数中的虚根一样,并非实际存在的东西;但莱布尼茨
还是肯定有真正的无限,它是只存在于“绝对”之中的。洛克认为心灵把有
限和无限看作是广延和绵延的样态,而莱布尼茨认为真正的无限并不是一种
样态,而是绝对,无限并不是由各部分的相加构成而是先于一切组合的。又
如洛克主张本质可分为名义的本质和实在的本质,莱布尼茨则认为事物的本
质总只能是指其实在的本质,只有定义才可分为名义的定义和实在的或原因
的定义。洛克对于逻辑的形式以至其基本的思想律如同一律等表示出某种轻
视,认为没有什么用处,而莱布尼茨则认为这些形式规律非常重要,不仅就
逻辑本门范围内来说很重要,对于建立形而上学乃至其他学科也是重要的。
如此等等。这类具体问题上的分歧和争论当然还有很多,原书具在,也无需
一一论列了。

此外当然也应看到,莱布尼茨并不是在每个问题上都与洛克有意见分
歧。在许多并不涉及两条路线对立的问题上,莱布尼茨也往往同意洛克的观
点。特别是洛克由于本身的不彻底性而同样表现出唯心主义观点的地方,莱
布尼茨也更是加以附和甚至赞许,并利用它们来反对洛克自己的唯物主义观 


②参阅本书“序言” 
16以下(第 
18页以下)。

点,例如洛克在“感觉”之外又承认对心灵本身的活动的“反省”也是观念
的另一个来源,莱布尼茨就不仅赞同而且正利用这一点来证明心灵本身就不
是白板而是有一些内在的天赋观念。至于洛克也承认并要来证明上帝的存
在,更是莱布尼茨所附和和赞同的,只是认为洛克的证明也和笛卡尔等人的
证明一样还有漏洞而需要修正补充。当洛克也来证明“那第一个永恒的存在
物不能是物质,”
点,例如洛克在“感觉”之外又承认对心灵本身的活动的“反省”也是观念
的另一个来源,莱布尼茨就不仅赞同而且正利用这一点来证明心灵本身就不
是白板而是有一些内在的天赋观念。至于洛克也承认并要来证明上帝的存
在,更是莱布尼茨所附和和赞同的,只是认为洛克的证明也和笛卡尔等人的
证明一样还有漏洞而需要修正补充。当洛克也来证明“那第一个永恒的存在
物不能是物质,”时,莱布尼茨更是竭力加以称赞。这类情况,在本书中也
屡见不鲜。

总起来看,莱布尼茨在《人类理智新论》中所表现的认识论观点,也和
他的整个哲学体系一样,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