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类理智新论(上)-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义得以迅速发展的道路。在这场划时代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大革命运动的前
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与政治的发展,英国的科学文化和哲学也得到了光辉
灿烂的发展,为人类历史提供了一批有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其中特
别重要的如牛顿,以及波义耳、虎克等在自然科学方面,和培根。霍布斯、 


①该书中译本名为《人类理解论》,关文运译, 
1959年商务印书馆版。

洛克等在唯物主义哲学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洛克等在唯物主义哲学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纪 
60年代,

荷兰就已开始掀起了摆脱西班牙封建王室统治的民族解放斗争和资产阶级革

命风暴了,经过几十年的战争,终于在十六世纪初叶争得了独立,同时建立

起了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的共和国。虽然这场革命也远没有彻底铲除封建

势力,资产阶级还有巩固新建立的政权、防止封建复辟的任务,但毕竟使荷

兰成了“十七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 
①。由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荷兰

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居于前列,政治上是当时各国中相对说来最民主、最自由

的国家,同时在文化上也达到了空前的繁荣,著名的科学家惠更斯,最早进

行了对微生物的观察的斯瓦默丹、雷位胡克,自然法学派的著名代表、近代

国际法的奠基人胡果·格劳修斯,现实主义画派的大师伦勃朗等人都产生在

这个时期的荷兰,而在哲学上则有对唯物主义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并对莱

布尼茨的思想有过直接影响的斯宾诺莎。

十七世纪的法国,由于某些特殊的历史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比英国
和荷兰落后了一步,资产阶级的力量虽有所发展,但还比较软弱,不足以提
出革命的要求,可以说和封建势力处于势均力敌、谁也不能战胜谁的状态。
在这种条件下,专制王极就以表面上超乎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对立之上的
姿态出现而大大发展起来。十七世纪上半期,路易十三的首相黎世留就已为
强化专制王权奠定了基础,到了下半期路易十四统治的时代,王权达到了极
盛,同时也取得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当时的法国,虽然就其经济和政治制
度的发展来说不如英国和荷兰先进,但由于其军事和政治上的这种霸主地
位,却使其首都巴黎成了欧洲政治和文化的一个中心,同时也使法语成了欧
洲政治、外交和文化界最通行的语言。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巴黎不仅是各国
科学、文化界著名人物荟萃之所,同时法国本身也出了许多有贡献、有影响
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如最早制造了计算机、并为概率论奠立基础的巴斯噶,
代数学的奠基人韦达等等,而最值得注意的则是不仅在数学和物理学等自然
科学方面作出过伟大贡献,并且在哲学上成为近代唯理论派的开创者和古典
的二元论的创导者以及在“物理学”范围内的机械唯物主义者的笛卡尔,和
笛卡尔派的哲学家马勒伯朗土与勒罗阿等人,以及以复兴伊壁鸠鲁的原子论
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伽森狄。此外,在十七世纪末,有以怀疑为武器批判
了神学和为之张目的形而上学,成为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并与菜
布尼茨本人进行过反复辩难的比埃尔·培尔,也还有一批与莱布尼茨有过密
切交往的神学家如鲍修爱,阿尔诺等人。

意大利虽是资本主义关系最早形成的地方,也是“文艺复兴”的策源地,

但后来由于新航路的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中心向大西洋沿岸的英国、荷兰

等国转移,意大利的经济发展相对地落后了,政治上也远未能成为统一的独

立国家,许多地方长期为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王室所分割、占领、统治。不

过,意大利作为早期资产阶级文化的发祥地,不仅产生过一大批“人文主义

者”,而且在十六、十七世纪也还产生了象康帕内拉,布鲁诺这样英勇地为

真理而献身的战士和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伽利略这样为近代自然科学的

发展开辟道路和奠定基础的伟大科学家。

德国虽然早在中世纪末期也和西欧其他国家一样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和 


①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23卷 
820页。

相当繁荣的工商业城市,而且正是在德国进行了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反封建
的第一次大起义,即以路德和闵采尔为代表的宗教改革运动和农民战争。但
其经济发展,到了十六世纪后期,本来因新航路开辟后商路的转移,也和意
大利一样日渐低落而比英国、荷兰乃至法国都大大落后了。再加上这次宗教
改革运动,由于以路德为代表的市民阶级的不坚决和背叛,最后转过来和封
建势力一起镇压农民起义,实际上使这次轰轰烈烈的反封建斗争完全失败
了。运动的结果虽然产生了一个路德教的教派,但其实无非是使一部分封建
诸侯利用这一新教教派的名义来摆脱天主教会的控制,没收天主教会的部分
财产而加强自己的势力,反而强化了在各白领地内的封建统治而使广大农民
重新沦为农奴。同时,由于宗教改革的结果又形成了信奉新教的诸侯和仍旧
信奉天主教的诸侯之间的对立。在十七世纪初,就先后成立了“新教同盟”
和“天主教同盟”这样两个对立的营垒,每个营垒内部,也还有不同派系的
斗争。这种德国封建诸侯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又受到了外国的利用和干涉,
终于在 
1618年酿成了历史上有名的“三十年战争”,直到 
1648年订立了“威
斯特伐里亚和约”才告结束。这是欧洲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
瑞典、丹麦、英、法、荷兰、西班牙等许多国家都参加进去了,又和德国内
部各派诸侯之间以及诸侯与皇帝之间的混战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错综复杂又
旷日持久的混战局面。这场战争主要都是在德国境内进行的,这就给德国的
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使得原来已经落后的经济更大大地落后了。恩格斯
在谈到当时德国的状况时写道:“在整整一代的时间里,德意志到处都遭到
历史上最没有纪律的暴兵的蹂躏。。。到处是一片人去地荒的景象。当和平
到来的时候,德意志已经无望地倒在地下,被踩得稀烂,撕成了碎片,流着
鲜血。”①当时虽然名义上有一个“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但皇帝除了其直
属的奥地利及捷克等部分地区外,对德国境内其他诸邦从来未能行使有效的
统治权。“三十年战争”之后,皇帝建立统一帝国的希望完全破灭,威斯特
伐里亚和约更承认帝国诸侯有独立的外交权力,这就使这种分裂局面更进一
步固定下来。当时的“德意志”实际上无非是个地理名词,境内有三百多个
邦,此外还有许多不属任何邦国的城市以及近千个骑士领地。这些邦、城市
和骑士领地都是各自独立而不相统属的。这种极端分散的封建割据局面严重
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使得当时德国实际上不可能形成一个统一的资
产阶级。所谓当时德国的资产阶级,其实无非是分散在各邦为诸侯宫廷、官
府、贵族和军队的需要服务而经营一些小规模工商业的市民而已,充其量只
是依附于封建王室或诸侯的一些分散的狭隘的地方小集团。这样的资产阶
级,经济力量既极端软弱,政治上也只能仰承封建诸侯和贵族的鼻息,完全
提不出什么革命的要求,相反地只能向封建势力奴颜婢膝地阿谀逢迎。可以
想见,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是不可能产生具有革命意义的唯物主义哲学的。
这就是决定作为这一时期德国资产阶级思想代表的莱布尼茨,在哲学上仍只
能是个唯心主义者的主要原因。

哥特弗利德·威廉·莱布尼茨(1646—1716年)恰恰是在“三十年战争”

结束前二年,出生在来比锡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是来比锡大学的

道德哲学教授,在他年仅六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他幼年虽接受了虔信宗教的

母亲的教育,但在他未读完大学以前母亲也去世了。他父亲留下了丰富的藏 


①《马尔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9卷 
366页。


书,使莱布尼茨从小就接触到了许多古典作家的作品,相当熟悉古希腊罗马
的思想文化。他十五岁时进入了来比锡大学,虽然学的是法律,但同时又读
了许多近代哲学家和科学家如培根、康帕内拉、刻卜勒、伽利略以及笛卡尔
等人的著作。他在大学时第一个对他有影响的老师是一位精通古典和经院哲
学的教授雅可布·托马修斯,因此他也接受了传统的经院哲学的训练。在他
的第一篇公开发表的作品即他的毕业论文《论个体性原则》中,就可看出这
种经院哲学教育对他思想的明显影响。在这篇文章中他是维护唯名论观点
的。虽然在这个时期他由于读了许多近代科学家和哲学家的作品,一度为机
械唯物主义和原子论的观点所吸引,但早在他 
15岁时就本已考虑过是否应当
把经院哲学中的“实体的形式”保留下来,果然不久他就感到那种机械唯物
主义的观点有许多缺点而加以抛弃,回到与经院哲学相通的唯心主义路线上
去了。这诚然有他个人思想上的原因,但归根到底是由于当时德国资产阶级
那种必须仰承封建势力鼻息的软弱地位,使他不能接受有革命意义的唯物主
义而只能宣扬封建统治阶级可以接受和需要的唯心主义。1666年,来比锡大
学显然因莱布尼茨还过于年轻而拒绝给他法学博士的学位,但邻近的另一个
大学即阿尔特道夫大学却接受了他的论文,给了他博士学位,并要聘他为教
授,而他却另有打算,没有接受这个职位,并从此离开了来比锡。

离开来比锡之后,菜布尼茨经人介绍到美因茨大主教手下工作,开始成
为一位外交官。这位大主教,也是一位选帝侯,深感教派之间的斗争引起了
“三十年战争”,不仅弄得满目疮痍,国土残破,而且也危及自己的统治。
因此为了免蹈覆辙,竭力想使新教与天主教之间取得和解,重新统一起来。
这种新旧教之间和解的谈判本来已在进行,莱布尼茨也就参加了这一活动,
并且以后一生都以各种方式不断地进行了这一徒劳的工作。为此目的他特别
研究了关于面包和酒转化为那稣的血肉这种基督教教义,这涉及所谓实体转
化的问题,而他认为笛卡尔派关于物质实体的本性就在于纯广延的学说不论
与天主教或路德教的教义都是不可调和的,因此竭力想来找出一种新的关于
实体的理论,要使新旧教双方都能接受,以便作为调和新旧教的哲学理论基
础,这也是促使他抛弃了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实体观点而另创立那种唯心主
义的实体学说即关于“单子”的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其实这种企图使双
方都能接受的理论只能是使双方都加以拒绝。莱布尼茨的这种努力也只能以
失败告终。

美因茨的大主教除了怕教派纷争危及自己的统治之外,还非常害怕当时
成为欧洲大陆霸主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军事威胁。莱布尼茨为之出谋划
策,企图去说服这位国王当向异教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