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42-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防己黄 汤方x 
防己(一两) 甘草(半两) 白术(七钱半) 黄 (去芦,一两一分) 
上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 
再服。 
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 
者,加细辛三分。 
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瘥。 
风湿相抟,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 
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 
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 
【注】风湿相抟,一身尽痛,法当从汗而解,而汗亦不可失其宜也。值雨淫湿盛之时, 
若发其汗使大出,亦不能愈,以风气去,湿气在,故不愈。然治风湿者,必俟其天气晴 
明发其汗,使微微似欲汗出者,则风湿皆去,病斯愈矣。 
【集注】徐彬曰∶此言风湿当汗解,而不可过也。谓风湿相抟疼痛,原当汗解,值天 
阴雨,则湿更甚,可汗无疑。而不愈何故?盖风性急可骤驱,湿性滞当渐解,汗大出则骤, 
风去而湿不去,故不愈。若发之微,则出之缓,缓则风湿俱去矣。然则湿在人身,粘滞 
难去,骤汗且不可,而况骤下乎?故前章曰下之死,此但云不愈,见用法不当,而非误 
下比也。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抟,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 
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 
【注】此承上条详申脉证,以明其治也。谓此风湿之病,虽得之伤寒八九日,而不呕 
不渴,是无伤寒里病之证也。脉浮虚涩,是无伤寒表病之脉也。脉浮虚,表虚风也。涩 
者,湿也。身体烦疼,风也。不能转侧,湿也。乃风湿相抟之身体疼痛,非伤寒骨节疼 
痛也。与桂枝附子汤温散其风湿,从表而解也。若脉浮实者,则又当以麻黄加术汤,大 
发其风湿也,如其人有是证,虽大便硬,小便自利,而不议下者,以其非邪热入里之硬, 
乃风燥湿去之硬,故仍以桂枝附子汤。去桂枝者,以大便坚,小便自利,不欲其发汗,再 
夺津液也。加白术者,以身重着湿在肌分,用以佐附子逐水气于皮中也。 
【集注】程林曰∶风淫所胜,则身烦疼;湿淫所胜,则身体难转侧。风湿相抟于营卫 
之间,不干于里,故不呕不渴也。脉浮为风。涩为湿,以其脉近于虚,故用桂枝附子汤温 
经以散风湿。小便利者,大便必硬,桂枝近于解肌,恐大汗故去之;白术能去肌湿,不 
妨乎内,故加之。凡方后有如虫、如醉、如冒等状者,皆药势将行使然。 
周扬俊曰∶伤寒至八九日,亦云久矣。既不传经,复不入腑者,因风湿持之也。所现 
外证烦疼者风也,不能转侧者湿也,不呕不渴者无里证也,其脉浮虚而涩,正与相应。然 
后知风湿之邪,在肌肉而不在筋节,故以桂枝表之。不发热为阳气素虚,故以附子逐湿。 
两相绾合,自不能留矣。 
x桂枝附子汤方x 
桂枝(去皮,四两)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三枚)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 
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x白术附子汤方x 
白术(二两) 附子(炮,去皮,一枚半) 甘草(炙,一两) 生姜(切,一两半) 大 
枣(擘,六枚)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 
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 
风湿相抟,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 
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注】风湿相抟,身体烦疼重着,不能转侧者,湿胜风也。今掣痛不可屈伸,风胜湿 
也。掣痛不可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恶风不欲去衣,皆风邪壅盛也。小便不 
利,湿内蓄也。身微肿者,湿外抟也。以甘草附子汤微汗之,祛风为主,除湿次之也。此 
上二条,皆详风湿之义,以明风湿之治也。 
x甘草附子汤方x 
甘草(炙,二两) 附子(炮,去皮,二枚) 白术(二两) 桂枝(去皮,四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 
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妙。 
【方解】甘草附子汤,即桂枝附子汤去姜、枣加白术也。去姜、枣者,畏过散也。加白 
术者,燥中湿也。日三服,初服一升,不得汗,则仍服一升,若得微汗则解,解则能食, 
解已彻也,可止再服,若汗出而复烦者,是解未彻,仍当服也,但不可服一升,恐已经 
汗出而过汗也,服五合可也。如不解,再服六七合为妙。似此服法,总是示人不可尽剂 
之意,学人宜详求之。 
太阳中热者, 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注】中暑热病,亦由太阳而入,故曰太阳中热者, 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颇 
似太阳温热之病,但温热无恶寒,以热从里生,故虽汗出而不恶寒也。中 暑邪,由表 
而入,故汗出恶寒也。究之于脉,温热之浮,浮而实,中 之浮,浮而虚,以暑热伤气也。 
究之于渴,温热之渴,初病不过欲饮,中 之渴,初病即大引饮也。温热则传经,变病 
不一;中 则不传,不愈即死也。虽同为太阳经中之病,而虚实施治,自有不同。用白 
虎加人参汤主之者,盖以益气为主,清暑热次之也。 
【集注】李 曰∶热伤气,气泄则汗出,气虚则恶寒,热蒸肌腠则身热,热伤津液则 
作渴,此恶寒身热,与伤寒相类。然所异者,伤寒初起无汗不渴,中 初起即汗出而渴也。 
x白虎加人参汤方x 
知母(六两) 石膏(碎,一斤) 甘草(二两)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太阳中 ,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 
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其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 
下之,则淋甚。 
【注】此承上文互详证脉,不可妄行汗、下也,中 本有汗,若发热无汗,身重疼痛 
者,虽证似伤寒,然见弦细芤迟虚脉,则非伤寒也。且有小便己,洒洒然恶寒毛耸之状, 
皆太阳膀胱表气,为暑所伤而畏也;手足逆冷者,暑伤气,气不能达四肢则寒也;小有 
劳,身即发热,口开,前板齿燥者,劳则动热,暑热益烈,伤阴液也。此皆中 危证。若 
以发热无汗,恶寒身痛,误为伤寒之表,妄行发汗,则表气愈虚,恶寒更甚也。若以手 
足逆冷,误为阳虚,妄加温针,则暑邪愈盛,发热更炽也。若以壮热齿干,误为胃火,而 
数下之,则水源竭涩,尿淋窘甚也。凡此之证,皆中 ,妄行汗,下、温针致变,以白 
虎加人参汤主之,或人参汤调辰砂六一散亦可也。 
【集注】程林曰∶《内经》云∶先夏至为病温,后夏至为病暑。又曰∶热病者,皆伤 
寒之类也。以其太阳受病与伤寒相似,亦令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也。经曰∶寒伤形,暑 
伤气。气伤则气消而脉虚弱,所以弦细芤迟也。小便已毛耸者,阳气内陷,不能卫外,手 
足亦逆冷也。劳动则扰乎阳,故热甚,则口开,口开则前板齿燥也。发汗虚其阳,则恶 
寒甚。温针动火邪,则发热甚。下之亡津液,则淋甚也。 
太阳中 ,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 
主之。 
【注】太阳中 之证,身热而倦者,暑也;身热疼重者,湿也;脉微弱者,暑伤气也。以 
此证脉揆之,乃因夏月中暑之人,暴贪风凉,过饮冷水,水气虽输行于皮中,不得汗泻所 
致也。此时即以香薷饮、大顺散汗之,可立愈矣。若稍缓,水气既不得外泻,势必内攻 
于中而作喘肿胀矣。喘则以葶苈大枣汤,肿胀则以瓜蒂一物汤下之可也。 
【集注】周扬俊曰∶无形之热伤其肺金,则用白虎加人参汤;有形之水伤其肺金,则 
用瓜蒂汤,各有所主也。 
李 曰∶中 邪在表,故身热。伤冷水,故身疼。中暑伤气,气虚故脉微弱也。瓜蒂治身 
面四肢浮肿,散皮肤中水气,苦以泄之也。 
x一物瓜蒂汤方x 
瓜蒂(二十个) 
上锉,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顿服。 

卷二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第三
属性: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然,欲卧不能 
卧,欲行不能行,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元热,口苦,小 
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每尿时头痛 
者,六十日乃愈;若尿时头不痛者,淅然者,四十日愈;若尿快然,但头眩者,二十日愈。 
其证或未病而预见,或病四五日而出,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微见者,各随证治之。 
【注】百合,百瓣一蒂,如人百脉一宗,命名取治,皆此义也。百合病者,谓人百脉 
一宗,悉致其病也。日百脉即一脉也,犹言百体一体也,是盖以周身言之也,周身之脉, 
分而言之曰百,合而言之曰一,故曰百脉一宗。若曰百合之病,总脉病也。脉者谓十二 
脉,三百六十五络脉也。伤寒大病之后,余热未解,百脉未和,或平素多思不断,情志 
不遂,或偶触惊疑,卒临景遇,因而形神俱病,故有如是之现证也。百脉周于身,脉病 
则身病,故身形如和不和,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也。百脉通于心,脉病则心病,故 
常默默也。如寒无寒,如热无热,似外感而非外感也。意欲食复不能食,或有美时,或 
闻食臭,有不用时,似里病而非里病也。至脉数、口苦、小便赤者,是郁结之热,虽侵 
里而其热未甚也。方其初病之时,医者不识,误为表里之病,以药汗下之,故剧吐利也。虽 
剧吐利,不变诸逆。若有神灵,身形如前之和,而脉则比前微数,故其势即不能遽进,不 
觉加甚,而亦不能速愈也。试以缓愈之期,约略言之,重者不过六十日,轻者不过二十日, 
轻重之间者,不过四十日可愈也。然愈必以每尿时头痛不头痛,恶风不恶风,快然不快 
然辨者,以经脉之邪,莫不由太阳而愈也。头痛恶风,是其经之候也;尿时快然,是其腑 
之征也。其证或未病而预见者,其证指百合病等证言也。未病,言未病伤寒病也,犹言 
未病伤寒之前,而预先见百合欲食不食等证也。或病四五日而出,谓已病伤寒之后,而 
始见百合病证也。预先见者,是先有情志不遂,偶触惊疑而召病也,或病二十日或一月 
才见者,是因伤寒病后而才见也。故曰∶各随证治之也。 
【集注】李 曰∶《活人书》云∶伤寒大病后,气血未得平复,变成百合病。今由百 
脉一宗,悉致其病观之,当是心、肺二经之病也。如行卧、饮食、寒热等证,皆有莫可 
形容之状,在《内经》解 病似之。观篇中有如神灵者,岂非以心藏神、肺藏魄,人生 
神魄失守,斯有恍惚错妄之情乎?又曰∶《内经》云∶凡伤于寒,则为病热。热气遗留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