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58-幼科折衷-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碎) 穿山甲(五钱,制) 酒麸糟(一灯盏),如无,以好酒代用,杵捣烂,捻作饼子二寸间,用微火烘热,带热贴 
脐上,以绢兜住,如冷根据前法,再以火烘暖亦好。 

下卷小便闭
附∶遗溺尿床
属性:《原病式》曰∶遗尿不禁者为冷。《内经》曰∶膀胱不约为遗溺。仁斋曰∶小便者,津液之余也。肾主水,膀胱为 
津液之腑,肾与膀胱俱虚而冷气乘之,故不能拘制其水,出而不禁,此谓遗尿;睡里自出者,谓之尿床。此皆肾与膀胱, 
虚而挟冷所致也,以鸡肠散主之,然益智、破故纸之类,亦不可缺。 
亦有热客于肾部及膀胱,火邪妄动,水不得宁,故不能禁而频数来也,治当补膀胱阴血,泻火邪为主,而佐以收涩 
之剂,如牡蛎、山茱萸、五味之类。病本属热,故宜泻火,因水不足,故火动而致小便多,小便既多,水益虚,故宜补 
血泻火。补血治其本也;收之、涩之,治其标也。 
〔附方〕 
x鸡肠散x 桂(一钱五分) 龙骨(二钱五分) 牡蛎( 灰) 茯苓 桑螵蛸(炒,各五钱) 鸡肠一具(烧 
存性,男用雌,女用雄)上为极细末,仍以鸡肫皮一具,鸡肠一具,烧存性,研为极细末,每用前药一钱,以温酒调化, 
食前服。 
又方 鸡肫皮(一具) 鸡肠(一具,烧) 猪胞(炙焦,男用雌、女用雄)为末,酒调服。 

下卷
麻木
属性:总括 木本湿热死血因,手麻原属气家虚;忽然十指麻木也,湿痰死血胃中虚。 
脉法 脉浮而濡属气虚,关前得之麻在上体,关后得之麻在下体也。脉浮而缓属湿,为麻痹;脉紧而浮属寒,为痛 
痹;脉涩而芤属死血,为木,不知痛痒。 
《内经》曰∶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故风气胜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自批∶《内经》注虽合 
为痹,发起亦殊也。风则阳受之,故为痹行;寒则阴受之,故为痹痛;湿则皮肉筋受之,故为皮着而不去也。)河间曰∶ 
留着不去,四肢麻木拘挛也。 
岐伯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湿,经络时疏故不痛,皮肤不荣故不 
仁。夫所谓不仁者或周身或四肢唧唧然,麻木不知痛痒,如绳扎缚初解之状,古方名为麻痹是也。 
丹溪曰∶麻是气虚,木是湿痰、死血,然则曰麻曰木者,以不仁中而分三也。虽然亦有气血俱虚,但麻而不木者, 
亦有虚而感湿;麻木兼作者,又有因虚而风寒湿三气乘之。故周身掣痛,并麻木并作者,古方谓之周痹,治法宜先汗后 
补也,然当以类推而治之,不可执一见也。 
如十指麻木是胃中有湿痰死血,宜二陈汤加苍术、桃仁、红花,少加附子行经,又宜四物汤加苍术、白术、陈皮、 
茯苓、羌活、红花、苏木之类。 
如手足俱麻木,并指尖麻者,皆痰滞经络也,宜二陈汤加竹沥、姜汁、白芥子,以祛痰火散风气。 
麻用补中益气汤加当归、木香、香附、青皮、川芎,少加桂枝行经。 
木用四物汤,并二陈汤加桃仁、红花,二方俱宜。用竹沥、姜汁、白芥子,以行经至胁肋,达痰之所在也。 
〔附方〕 
x二陈汤x 见诸吐症内。 
x四物汤x 见痢疾症内。 
x补中益气汤x 见脱肛症内。 

下卷
惊瘫鹤膝
属性:总括 风湿流传骨节间,痛兼心悸是惊瘫;若于腕胫多疼重,凝结成团鹤膝看。 
《内经》曰∶顽弱名缓风疼,重名湿痹。小儿惊瘫者,因惊风之际手脚动掣,当听其自然,然后疗之,免生异症。 
或父母见其病势可畏,从而按伏之,岂知筋者肝之合也,临病发时,若按束其手足,则筋不舒伸,遂至经络为风所闭, 
终为废人。又有四肢痿痹不仁,致手足梢胀痛不堪忍者,此风毒之气使然。故传曰∶风淫末疾是也。凡小儿心悸不常, 
及遍身肿痛,或手足不遂,此为惊瘫之候也。若治之稍迟,至臂腕膝胫骨节之间,流结顽核,或膝大而肿,肉消骨露如 
鹤之膝状,或为痈为节,此名鹤膝候也。以上形症并宜发汗为先,使腠理开通,则气热可除,有湿亦去,用百解散和五 
苓散倍加麻黄,微得汗为度,次祛风散及独活汤加桑寄生投服,使风不生而痰不作,愈矣!若为痈为疖疼重者,用黑牵 
牛,半生半炒略研,煎无灰酒调下,五苓散以除流注之寒湿。 
〔附方〕 
x百解散x 见热症内。 
x五苓散x 见惊风症内。 
x祛风散x 防风 南星 半夏 黄芩 甘草 
x独活汤x 当归 白术 黄 薄桂 牛膝 独活 甘草 

下卷
诸疮
属性:总括 满头及额生如癞,但用连床得安瘥;通身糜烂更多烦,一抹金涂无不快。 
《内经》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火郁内发致有斯疾。盖心主乎血,血热生风,热郁内甚递相传袭,故火能生土。 
血注阳明,阳明主肌肉,风热与血热相搏,发见皮肤,其名不一。有黄脓而白者,土生金,母归子也。始生微痒而热轻, 
肿痛、溃烂为热极。血凝化水,气滞成脓。甚则寒热作而饮食减,此尤为可虑。宜宣泻风毒、凉心经、解胃热,用当归 
散加黄连、升麻、干葛、姜、葱、灯心煎服,及牛蒡汤,涂以四黄散、一抹金。 
若头散生成片,常常燥痒,毛发稀少,有类白屑,此因积热上攻,名曰秃疮。虽生于头,世人只知以药外敷得愈, 
不逾旬月,其疮又发,何为而然?盖头乃诸阳所会之处,洪范五行,火曰炎上,热毒上攻,两阳相灼,故疮生于头,法 
当解陈 之积热,导心经之烦躁,斯可矣。宜百解散,倍加五和汤、姜、葱、灯心煎服,次以连床散涂之,及四黄散亦 
可。 
有遍身糜烂成片,甚至烦躁衣不可着,盖风火内郁于阳明,流毒于外,名曰风热疮,用百解散加五和汤,入何首乌、 
荆芥、白芷煎服,及牛蒡汤。疏涤肠胃,解散风热,其疮自愈,不致再生。外敷以四黄散及连麻散。汤火疮,先用人参 
羌活散发表,次以去霜膏涂之,即效。 
有小儿疮疡遍身,头上疮盖如饼,此为胎气热毒所感,宜以犀角解毒丸加减疗之。然最忌敷药洗浴,恐其入腹,为 
患不浅。 
至若疮疡作楚,潮热不止,此虽系脾虚,亦因肺气受损,先以理脾补虚,然后复治其疮疡,以当归解毒汤治之。 
〔附方〕 
x当归散x 见诸泻症内。 
x牛蒡汤x 见淋症内。 
x四黄散x 黄连 黄柏 黄芩 大黄 滑石 五倍子 用香油调敷。 
x一抹金x 芦荟 蛇床 黄丹(水飞过,各三钱) 硫磺 赤石脂 白矾(火 ) 五倍 黄柏(各二钱半) 轻 
粉(五分) 猪油或清油调。 
x百解散x 见热症内。 
x五和汤x 当归 赤茯苓 大黄 枳壳 甘草 
x连床散x 黄连 蛇床 五倍 轻粉 用荆芥和葱,煮水候凉洗,拭干后即敷药。 
x人参羌活散x 见伤寒症内。 
x玄霜膏x 用好糯米五升,将坚硬铁器盛贮,见天处以雪水浸一二日,不问腐烂仍取出,于竹器内,将水淋过, 
晒干、焦炒、研为末,用新汲水调敷之,如干燥又以鸡毛蘸水拂疮,使疮润痛减。药少再涂用,自然取效。一名玄霜散, 
炒透黑色,烟青为度。 
x犀角解毒丸x 犀角 黄连 玄参 桔梗 连翘 薄荷 大力子 当归 山栀 甘草 生地 黄芩 赤芍 天 
花粉(各一两) 
为末服。 
x当归解毒汤x 陈皮 当归 赤茯 山楂 黄柏 知母 柴胡 人参 金银花 

下卷
丹毒
属性:总括 小儿气弱肌肤薄,热毒乘虚来发作;急须退热与消风,毒散风消自安乐。 
《内经》曰∶赤紫丹瘤,皆心火内郁而发。赤如丹砂,故名丹毒。盖心主血,热为血之媒,谓应火而色赤也,乃心 
家血热盛以动之,是以游走遍体。其乳母过食酒面煎炒之物,或烘衣着儿,不候冷而着亦成此疾。自腹生出四肢者易治, 
自四肢生入腹者难疗。当急令人随患处遍吮毒血,各聚一处砭出之,急服解毒散加紫草茸,外用白玉散敷之。惟百日内 
忌砭,以其肌肉难任也。大抵治小儿丹毒,必先服表药,内解热毒,方可涂散,恐毒无所泄,入里为患耳。 
惊丹者,小儿百日之内、半岁以上,忽两眼胞红晕微起,面带青黯色,向夜烦啼,或脸如胭脂,此伏热在内。亦有 
脸不红者,始则居胎之时,母受重惊,邪伤胎气递相传袭。降生之后,复受热毒,或再有惊有热,热气内蕴,形之于外, 
初时散生满面,状如水痘,脚微红而不壮热,出没休息无定,次到颈项赤如丹砂,名曰惊丹。以四圣散先洗其目,次用 
百解散,以解惊热。丹毒甚则以四物汤加黄芩之类。如惊丹发至胸膈乳间,微有痰嗽作搐,急宜宣热拔毒,免至内流, 
为害不浅,以五和汤加生地、升麻、灯心之类。如此调治,不生他症,投万安饮主之。 
有身上发时,亦如前症,不甚燥痒,但见出浮于遍体,神昏不悦,名阴湿毒症,此二症不问赤白,若入腹多致为害, 
不可轻视为常耳。 
(砭法∶治丹毒色赤游走不定,令口吮毒血聚一处,用细瓷器击碎,取有锋者,以箸头劈开夹之,用线缚定,两指 
轻撮箸,稍令瓷芒,在聚血处再用一箸频击,刺出毒血,轻者止用口吮出毒,用药敷之。如患在头者不用砭法,止用针 
侧卧挑患处,以出毒血,迟则入腹难起矣。) 
〔附方〕 
x解毒散x 牛蒡子 甘草 荆芥 防风 犀角 
x白玉散x 滑石 寒水石(各三钱五分) 
x四圣散x 黄连 秦皮 木贼 灯心 
x百解散x 见热症内。 
x四物汤x 见痢疾症内。 
x五和汤x 见诸疮症内。 
x万安饮x 人参 当归 黄 防风 柴胡 枳壳 半夏 芍药 黄芩 甘草 
x狗癣疥方x 用松柏节劈开,鸡卵取油,片席一块如碗大,剪洞一个如手大,以松节放在洞边,将末香放在松节 
上取油。 

下卷
风毒
属性:总括 诸风夹热隐皮肤,凝结难为陡顿除;项颊肿须护喉舌,内疏风热外宜涂。 
《内经》曰∶荣气不从,逆于肉内,乃生痈肿。夫小儿风毒者,因惊风之后风从气行,血从气使,毒瓦斯蓄于皮肤, 
流结而为肿毒,遂结顽核赤色,多成腮颊之间,或耳根骨节之处,重则成痈疖,谓之遁毒风。宜以当归散倍加枳壳、大 
黄,或皂角刺、薄荷之类。如结在腮颊者,治用乌豉膏含化,以护咽喉,外则敷以拂毒散。若因跌仆损伤皮肤,风邪侵 
袭患处面发肿者,谓之破血伤风,可投疏风散、活血散之类。 
夫瘰 之症,《内经》谓之结核,究其所因,丹溪所谓五味之浓,郁气之积,曰风、曰热,与血相搏而结成者,其 
始生于耳后、颏下至项者,此出足阳明胃经来也,此曰瘰 ;生于缺盆胸侧,或在两胁者,此出手足少阳经来也,此曰 
马刀,俱当从其所因究治。其小儿幼弱不堪针灸,但以服饵涂贴之剂,施之可也,然须服引经之药,以除根本,可获全 
功耳。此症服药,须当卧在床褥,每日作十次咽,服毕安卧。盖取药力在膈上故也。若发于喉下,如带横缠者,乃缠喉 
风也,宜服化毒汤及乌豉膏含化以护咽喉外,但根据遁毒风治法。如服药后散止不定,或上头顶,或游面目,而反复来喉 
下,如赤紫微浮,中有白突者,阳症变阴,亢则必害,谓之赤游风毒,亦难治矣。 
〔附方〕 
x当归散x 见诸泻症内。 
x乌豉膏x 绵川乌(水浸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