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佛教寺院名录-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普陀山现在除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外,还有紫竹林、不肯去观音院等三十几座著名寺院,并办有佛学院一所。 
  
普济寺
  位于白华顶南灵鹫峰下,世称前寺,是后梁末由“不肯去观音院”扩大为寺迁到此处的(一说最早的“不肯去观音院”即建于此)。北宋时先后改名为“五台圆光寺”、“宝陀观音寺”。明代,朝廷曾拨款修建,赐额“护国永寿普陀禅寺”。清代,朝廷又赐金修造,并赐额“普济群灵”,从此称为普济禅院。 
  普济寺是普陀山最大的寺院,建筑面积约一万一千四百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圆通殿、伽蓝殿、祖师殿、藏经阁、东西罗汉堂、法堂、东西禅堂、客堂、云水堂、白云楼、得月楼、香积楼等。 
  1983年,普济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法雨寺
  位于白华顶左光熙峰下,寺前有海会桥,是普陀山第二大寺院,世称后寺。占地三万三千三百平方米,建筑面积八千八百平方米。全寺掩映在参天古木之中,明万历八年(1580)麻城僧大智从西蜀来普陀礼佛,在此结茅居住,题名“海潮庵”。万历二十二年(1594),郡守吴安国改额为“海潮寺”。万历三十四年(1606)朝廷赐名为“护国镇海禅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改称“法雨禅寺”,延用至今。 
  法雨寺主要建筑为天王殿、玉佛殿、九龙观音殿、御碑殿、大雄宝殿、方丈殿等。 
  寺内还建有安养院,老年僧人在此颐养天年。 
  1983年,法雨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慧济寺
  位于白华顶右侧,亦称佛顶山寺,是普陀山第三大寺院,也是全山地理位置最高的寺院,海拔近三百米。初名慧济庵,明初创建。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扩庵为寺,遂名慧济。全寺由天王殿、大雄殿、玉皇殿、大悲殿、藏经楼等建筑组成。 
  1983年,慧济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紫竹林
  位于双峰山下,潮音洞上,紫竹成林,相传观音菩萨即在此现身。紫竹林庵旧称“听潮庵”,为明末创建,清道光时改今名。 
   
不肯去观音院
  位于紫竹林庵下面。此寺为普陀山成为观音道场之始。原来的“不肯去观音院”已经毁坏,目前这座寺院重建于1980年。 
  普陀山这座举世闻名的观音道场,每逢农历二月十九日观音圣诞、六月十九日观音得道和九月十九日观音出家这三个节日,全山各寺都举行隆重的法会,国内外信众和游人纷纷前往朝礼参拜。 
 
灵隐寺
  灵隐寺又名云林禅寺,位于杭州西北武林山(即灵隐山)麓,历史悠久,是我国禅宗五山之一。 
  相传晋咸和元年(326),印度高僧慧理云游至此,面山建寺,取名灵隐。山门旧题“绝胜觉场”,相传为葛洪所书。唐大历六年(771)曾加修整,武宗会昌灭法被毁,后虽略有修葺,但规模不大。五代时重建,名灵隐新寺。宋景德四年(1007),改寺名为灵隐山景德寺。天禧五年(1021),又改名景德灵隐寺。南宋时改名为灵隐山崇恩显亲禅寺。元顺帝至正十九年(1359)毁于兵燹,后略事修补。明隆庆三年(1569),全寺毁于雷火,仅余一堂;万历十年(1582)重修;二十八年(1600)复加增修;崇祯十三年(1640)又遭毁坏。清顺治六年(1649)重建,寺貌焕然一新,规模大备,宗风重振,时称“东南第一山”。康熙六年(1662)康熙帝亲书“云林禅寺”。雍正十一年(1733)赐金斋僧。乾隆初重修大殿、堂阁等数十处,补饰五百罗汉。嘉庆二十一年(1816),复毁于火。道光八年(1828)修复。咸丰十年(1860),又毁于兵燹,仅存罗汉堂。宣统二年(1910),重建大雄宝殿。民国六年(1917)又建大悲阁。民国十九年(1930),陆续修复。民国二十五年(1936),罗汉堂又被焚。翌年,抗战爆发,杭州沦陷,难民避居寺内,部分殿堂不慎失火被焚。1949年7月,大殿遭蚁蛀部分倒坍,佛像压毁。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由政府拔款修复。 
  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联灯阁、大悲阁、宋代石塔和石经幢、药师殿、罗汉堂、“云林藏室”等。 
  灵隐寺历史上高僧辈出,著名的有慧理、智一、道标、皎然、赞宁、契嵩、重显、如璧、慧远、道冲、济颠和尚、普济、行端、德明、谛晖、巨涛、弘礼、弘一等。 
  1983年,灵隐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净慈寺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南屏山麓西湖之南的慧日峰下。 
  净慈寺创建于五代周显德元年(954),初名“报恩光孝禅院”。后寺毁,复建后改称“慧日永明院”。北宋时,宋太宗赐名“寿宁禅院”。南宋绍兴九年(1139)改赐“净慈报恩光孝寺”额,始称“净慈寺”。其后几经兴废。至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复建后,方进入鼎盛时期。 
  净慈寺主要建筑有钟楼、前殿、大雄宝殿、观音殿、济公殿、“神运井”、如净禅师坟塔等。 
  此外,寺内还有闻名中外的西湖十景之一——“南屏晚钟”。 
  1983年,净慈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七塔寺
  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东五公里。 
  七塔寺始建于唐大中十二年(858),名东津禅院,后改称栖心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朝廷赐名“崇寿寺”。政和八年(1118),又改名为“神霄玉清万寿宫”,不久仍复旧名。明洪武二十年(1387)改称补陀寺。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建大悲殿。因寺门外有七浮图,俗称“七塔寺”。太平天国时,毁于兵燹。光绪年间重建。光绪二十一年(1895),敕赐“报恩寺”额,故寺全名为“七塔报恩禅寺”,简称“七塔寺”,沿用至今。 
  七塔寺主要建筑有钟楼、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玉佛阁、藏经楼、云水堂及寮舍等。 
  1983年,七塔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天童寺
  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东的太白山麓。 
  相传西晋永康元年(300),有僧人在此结茅为庵。隆安三年(399)毁于战乱。唐开元二十年(732),重建精舍。是年,在精舍西南建多宝塔。肃宗至德二年(757),移寺基于太白峰下。乾元二年(759)赐名天童玲珑寺。咸通十年(869),敕改名天寿寺。大中元年(847),改为十方丛林。宋景德四年(1007),敕名景德禅寺。南宋建炎三年(1129),增建千佛阁、万工池、七佛塔、卢舍那阁等。淳熙五年(1178),建云章阁。绍熙四年(1193),重建千佛阁。宝佑四年(1256)寺毁,六年重建。景定四年(1263),重建千佛阁。元大德三年(1299),赐阁名朝元宝阁。天历间阁毁,至正十九年(1359)修复。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册名为天童禅寺,称“天下禅宗五山之第二”。宣德三年(1428)又毁,七年重建。万历十五年(1587),遇洪水寺毁。崇祯八年(1635)修复。清顺治十六年(1659),帝赐今额。康熙七年(1668),增建奎焕阁,又于阁后建御碑亭。三十四年(1695),藏经阁毁,四十五年(1706)重建。光绪三十一年(1905),重修大殿。民国初重修了天王殿等部分殿宇。1914年新建韦驮殿。1918年重建罗汉殿。1979年,寺院进行了全面整修。 
  天童寺主要建筑为万工池、七塔苑、内万工池、山门、钟楼、天王殿、玉佛阁、伽蓝殿、大雄宝殿、法堂、先觉堂、大鉴堂、方丈室、罗汉堂、云水堂、祖师殿、斋堂、静观堂等。 
  1983年,天童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阿育王寺
  原名“阿育王山广利禅寺”,素有“东南佛国”之称,为禅宗五山之一。寺院坐落在浙江省县的阿育王山中,因建有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塔而闻名于世。 
  据佛教史料记载,佛陀寂灭后,东天竺(即印度)阿育王造八万四千座宝塔,内藏佛祖真身舍利,于世界各地凡遇“八吉祥六殊胜地”,即派神护送安放一座宝塔。西晋太康三年(282),有僧人梦受梵僧指授,于地下得一舍利塔,释迦牟尼“佛顶”真身舍利藏于塔内金钟之中。晋义熙元年(405)建亭供奉此塔。南朝宋元嘉二年(425)始建寺院。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又兴建殿堂楼阁,并赐额为“阿育王寺”。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名“广利禅寺”。宋高宗赐名舍利塔为“佛顶光明之塔”。明洪武十五年(1382)定名为“育王禅寺”。一千多年来,阿育王寺几经兴衰,现存建筑为清以后陆续重建。1980年进了全面整修。 
  寺内主要建筑有阿耨达池、天王殿、大雄宝殿、舍利殿、法堂、钟楼、念佛堂、客堂、舍利单、先觉堂、原大悲阁、文物陈列室、大坛、云水堂、祖师殿、传宗堂、承恩堂、宸奎阁等。 
  1983年,阿育王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大佛寺
  坐落在浙江省新昌县西南的南明山。 
  大佛寺创建于东晋永和年间(345—356),原名石城寺,宋初改名宝相寺,清初又称南明寺,民国十四年(1925)始称大佛寺。南朝齐永明三年(485),开窟凿小石佛千余尊,次年(486)扩开凿大石佛像,至梁天监十五年(516)石弥勒大像方始完工。隋开皇十七年(579),智者大师圆寂于大石佛像前。 
  大佛寺因石雕弥勒大佛像而名扬中外,民间称其为弥勒道场。大佛寺自明万历年间起,以临济为宗。 
  大佛寺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千佛院、大雄宝殿、大佛殿、地藏殿、西方殿、方丈殿、“智者大师纪念法塔”、两个放生池以及东西厢房等。 
  大佛寺与日本佛教天台宗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日本比睿山天台宗开祖最澄于唐贞元二十年(804)入唐求法,到此参学。大中七年(853),最澄的弟子义真之徒园珍、园载入唐历访名刹,于公元885年到石城寺。此后,日本佛教界凡到天台国清寺朝拜者,必到新昌大佛寺朝礼大佛和智者大师塔。 
  1983年,大佛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国清寺
  位于浙江天台山南麓。 
  相传,公元575年,智者大师率弟子到天台,结茅为庵。陈宣帝为大师敕建修禅寺。后寺荒废。隋开皇十八年(598)建天台山寺。大业元年(605)赐额国清寺。唐会昌灭法时毁。大中五年(851)重建,柳公权题“大中国清寺”额。宋景德二年(1005),改名“景德国清寺”。元至正元年(1341)扩建。明洪武十七年(1384),寺院大部被风雨摧毁。雨华亭于嘉清三十九年(1560)毁,隆庆四年(1570)修复。大雄宝殿于隆庆中毁,万历二十三年(1595)重建。国清寺代久年湮,屡毁屡修,现存主要建筑均为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建。1973年,又进行了全面整修。1983年,国清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嗽骸*?、钟楼、鼓楼、雨花殿、大雄宝殿、观音殿、文物室、妙法堂、斋堂、方丈楼、迎塔楼、修竹轩、禅堂、静观堂等。 
  寺前东侧小山上有隋塔,系隋炀帝遣司马王弘为智者大师所造。寺北,有智者大师的肉身塔院。离隋塔不远,还有一行墓。 
  国清寺是我国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唐贞元十年(804)日本僧人最澄偕弟子义真来寺,从道邃、行满学习天台教观,并依道邃受菩萨戒。回国后创立了日本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