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文彦临床医案-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照上方去柴胡,加熟地20g,四十剂,间日一剂。
十二诊:1979年3月23日
自述前日到铁岭医院妇产科复查,宫体已恢复正常,月经量尚少。
上方加香附15g,采用间日服药,再服三十剂。
十三诊:1979年5月23日
月经色量均已正常,但阴毛生长较缓慢。
处方:当归20g,白芍15g,川芎15g,熟地15g,枸杞子20g,鹿茸3g,蒸首乌15g,牛膝15g,红花10g,黄芪30g,菟丝子20g,甘草10g。
间日服五十余剂。
十四诊:1979年7月25日
一切症状均消失,体重降至138斤,后随访,康复如常。
【按语】虚劳一证,病因繁多,然而发病的中心环节还在于肾之精气亏虚。本例初诊,血瘀湿阻之标症表现突出,故拟以化瘀除湿为主的治法。当四诊后湿邪渐去,瘀血减轻,若不重用补肾,病情就难以根治。同时王老强调补后天以养先天,只有脾胃健,气血充,肾中精气能得到源源不断的充养,虚劳才能从根本上治愈。
痿 证
案一:
迟某,女,41岁,干部,初诊日期:1974年11月6日。
左上肢无力三个月,并逐渐加重,无关节肌肉疼痛,浅表肌肤感觉正常。左上臂,前臂及大小鱼际肌肉明显萎缩,松弛不温,无触压痛。自述半年前左上肢曾受外伤。平素饮食量少,大便溏,日一次,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证属素体脾胃虚弱,左上肢外伤后局部经脉受损气血不畅,肌肉失其濡养所致,治宜首先舒通经脉,佐以益气养血。
处方:黄芪50g,当归20g,川芎20g,桃仁15g,红花10g,熟地20g,百合20g,赤芍20g,鸡血藤20g,桂枝15g。
七剂,日一剂水煎,分三次口服。
二诊:1974年11月13日
症状变化不明显,唯感体力稍增,左手稍随,舌淡红,苔白,脉细弱。
药后左上肢经脉渐通,阳气已达,营血未致。效不更方。
上方加陈皮15g。
十剂,日一剂水煎,分三次口服。
三诊:1974年11月23日
左上肢已能平举,仍不能持重,局部肌肉仍松弛,肤温正常,饮食量仍少,大便溏,日一次。
此左上肢气血经脉已通,但脾虚肌肉失主,故宜侧重健脾益气养血。
上方去百合、赤芍、鸡血藤,加太子参20g,白术20g,砂仁15g,甘松20g。
十剂,日一剂水煎,分三次口服。
四诊:左上肢活动已自如,但肌力尚弱,饮食及二便正常,舌淡红,苔白,脉沉有力。病已恢复大半,痊愈尚需时日。
于上方去桂枝、桃仁、红花。
十五剂,日一剂水煎,分三次口服。
注:该患月余后来访,已完全恢复健康。
案二:
陈某,男,24岁,初诊日期:1974年11月20日。
因半年前在稻田插秧,后渐觉两腿沉重,无力行走,麻木不适,肌肉呈进行性萎缩,但无疼痛,身困乏力,胸脘痞满,食少纳差,小便浑浊,发热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证属湿邪侵淫,郁而化热,湿热阻滞气血,筋脉不利,为湿热型痿证。治宜清热利湿,用二妙散加味。
处方:苍术20g,黄柏20g,萆薢20g,防己10g,薏苡仁20g,木瓜20g,川牛膝10g,泽泻15g,云苓20g,丹皮20g,山药20g,藿香15g。
十五剂,水煎服。
二诊:1974年12月6日
热势稍退,小便转清,余症如前。
遵上方去萆薢、泽泻,加槟榔15g,威灵仙15g,甘草梢10g。
十剂,水煎服。
嘱其注意加强营养和功能锻练。
三诊:1974年12月16日
服药后,湿热之邪已去,肌肉较前稍丰,肢体渐觉有力,可任地扶杖行走,唯食纳尚差。为除邪务尽,拟培补后天脾胃,使气血化源充足,以生血增肌。
处方:苍术20g,黄柏20g,薏苡仁30g,山药30g,藿香10g,佩兰10g,砂仁10g,陈皮10g,白术20g,党参20g,云苓15g,炙甘草10g。
二十剂,水煎服。
四诊:服药后,肌肉丰满,已能弃杖行走,继服上方加减以善后。
案三:
谢某,男,8岁,初诊日期:1970年9月11日。
患儿素体虚弱,先天禀赋不足,腰膝酸软行走迟缓。近半年来患慢性腹泻,时发时止,迄未痊愈。西医曾诊为“营养不良性肌萎缩”,经治疗效果不著,故求余诊治。证见肌肉瘦削,骨瘦如柴,毛发憔悴,面色萎黄,食少腹胀,舌淡,苔白。
此系先天不足,土失火燠所致之痿证,病在脾肾二脏。法取补肾温中,健脾止泻。
处方:党参10g,白术10g,山药10g,扁豆10g,莲肉15g,云苓15g,薏苡仁15g,砂仁5g,陈皮10g,附子5g,龟板10g,黄芪20g,杜仲15g。
三剂,水煎服。
另用牛骨烧灰存性,鸡内金焙黄,共为细末,每次1g,每日二次口服。
二诊:1970年9月15日
服上药后,每日腹泻二次,质稍稠,饮食有增。药证相符,初见成效,守上方略有出入,先后用药二月余,行走有力,病告痊愈。
案四:
石某,男,10岁,初诊日期:1972年6月9日。
患儿患麻疹后初觉左手发麻,逐渐发展到双脚麻木软弱,但不痛,此后病情不断加重,以至不能步履。诊见慢性病容,两下肢肌肉萎缩,腿软不能站立,伴口干而渴,牙齿枯燥,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脉细而数。
证属温病之后,邪热久恋,灼伤肺胃之阴,津液不行,筋失所养所致之痿证。治宜养阴生津,兼清余热。用沙参麦门冬汤加减。
处方:沙参10g,麦冬10g,玉竹10g,桑叶10g,花粉10g,龟板10g,阿胶10g(烊化),知母10g,牛膝10g,山药15g,山萸肉10g,甘草5g,云苓15g。
十二付,水煎服。
二诊:1972年6月20日
前方服六剂后,两足伸缩自觉轻松,尽剂后已能站立,但仍无力走动,齿色渐润,余症基本消失。此乃热邪渐退,阴液渐复之象,药证合适,仍师原法。
上方去花粉,加金银花藤10g,桑枝15g,继续治疗,徐图缓效。
此方连用两月余,下肢肌肉渐充,已能正常行走。
案五:
黎某,男,58岁,干部,初诊日期:1994年6月18日。
病人于一年前感冒后诱发双眼睑下垂,伴复视,继之出现全身无力,语言低弱,并出渐出现吞咽困难,咀嚼无力,经某西医院诊断为“重症肌无力”,行胸腺瘤切除术治疗,病情缓解三个月,其后症状又逐渐加重,每天服用吡啶斯的明维持。现症见双眼睑下垂,说话无力,痰多无力咯出,吞咽咀嚼困难,上肢不能持物,走路需人搀扶,食少纳呆,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缓。
证属脾胃虚弱,气血亏虚,肌肉失于充养所致。治以健脾益气,活血养血。
处方:太子参20g,黄花30g,白术15g,茯苓20g,炙甘草15g,陈皮15g,砂仁15g,当归20g,川芎20g,桃仁15g,红花10g,赤芍20g,桂枝15g,熟地20g,菟丝子20g,鸡血藤20g。
七剂,日一剂水煎,分三次口服。
二诊:1994年6月25日
食欲增加,仍需服用吡啶斯的明维持,但走路似较前有力,舌淡红,苔白,脉沉无力。药已切中病机,药力似有不足,治疗仍宗前法。
上方太子参改为人参15g,加柴胡15g,升麻10g。
七剂,日一剂水煎,分三次口服。
三诊:1994年7月2日
患者体力明显增加,停服吡啶斯的明后,眼睑上抬容易且耐久,双手有力,可端饭碗,能自己行走,饮食及二便已正常,舌淡红,苔白,脉沉稍弱。
效不更方,以上方继服七剂。
四诊:1994年7月9日
病人自觉症状完全消失,饮食少,二便正常,舌淡红,苔白,脉沉稍弱。
其病已愈,为防复发,仍以上方去柴胡、升麻、鸡血藤,五剂,研末和蜜,制成9g重丸,一次一丸日三次口服,以巩固疗效。
【按语】本例重症肌无力,中医古称睢目,軃曳,其以肌肉弛缓,痿弱不用为特征。其病因多责之阳明脾胃虚弱,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气血,肌肉失于濡养所致。治疗上当以健脾和胃,益气养血为主。但虑及久病多瘀,气虚血滞,故兼以活血方能速效。方取补中益气汤健脾益气,桃仁四物汤以养血活血,治则方药切中病机,故获良效。
案六:
赵某,男性,68岁,干部,初诊日期:1994年3月21日。
患者近半年来左眼不能闭合,上睑下垂,曾先后于省内各大医院检查,诊断为“重症肌无力”,给予B族维生素及新斯的明等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遂来诊。查:左上眼睑下垂,瞬眼障碍,伴乏力倦怠,精神不振,食少纳呆,夜眠不实,梦多,舌淡,有齿痕,苔白,脉细弱。
脉症合参,证属脾胃气虚,肌肉失其所主而致。治以健脾和胃,益气养血。
处方:补中益气汤合健脾丸加减。人参15g,黄芪30g,白术15g,当归20g,茯苓20g,陈皮15g,柴胡15g,炙甘草15g,山药20g,神曲15g,焦山楂15g,莲子肉20g。
六付,日一剂水煎服。
二诊:1994年3月28日
乏力、食少纳呆等症悉减,左眼睑似有感觉,但仍不能瞬眼,舌淡,苔白,脉细。
此脾胃渐苏之象,但气血恢复正常尚待时日。
上方久用唯恐过燥,加白芍15g,生地15g,川芎15g,合当归以成四物之意;加麦冬20g,以滋五脏之阴。
六付,日一剂水煎服。
三诊:1994年4月5日
乏力倦怠等症已解,左眼闭合自如,唯夜眠仍不实,梦多,舌淡红,苔白,脉沉。病人脾胃已健,气血亦实,所以不能安眠者,乃心血亏虚,心神不易刻安也。
予健脾益气,养血安神之人参归脾丸,1丸日三次,连续服用一个月。
随访诸症皆安,未再复发。
【按语】重症肌无力一病,中医属痿证范畴。其病因病机多认为属于肺热伤津,湿热浸淫,或气血不足,肝肾阴虚等所致。王老总结以往治疗痿躄经验,并结合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认为本病发生的病理基础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脾主肌肉,与胃共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气血脏腑肌肉失于濡润,故出现肌肉瘦削,痿弱不用。其它前人所论情志所伤,劳倦太过,房室不节,伤湿、伤热等诸般因素,无不通过影响脾胃而诱发痿证。故治疗上,应围绕脾胃这一中心环节而兼顾其它。本例患者病半年而能速效者,皆因肾气未衰,脾胃用药力专故也。
雷诺氏病
徐某,男,42岁,工人,初诊日期:1996年10月28日。
四肢关节痛年余,以四肢小关节痛为主,遇风寒加重,肌肤关节苍白,肿胀,得温热肿胀消,皮色正常,疼痛缓解,曾在某医院按“雷诺氏病”对症治疗,病情无缓解,时至夏季,发作次数减少。近一个月来频繁发作,逐渐加重,伴乏力,食少纳呆,大便溏,舌淡,有齿痕,苔白,脉细弱。
证属脾阳虚,复感寒湿之邪,痹阻脉络,阳气不能通达四末所致。治以温阳健脾,散寒通络。
处方:黄芪30g,桂枝20g,赤白芍各20g,柴胡15g,枳壳15g,白术15g,当归20g,细辛5g,甘草10g。
六剂,日一剂水煎,分三次口服。
二诊:1996年11月4日
四末肿痛次数明显减少,程度减轻,体力亦增强,食欲稍增,大便仍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患者寒邪稍减,湿邪胶着,宜侧重健脾化湿,活血通脉。
上方加防己20g,茯苓20g,路路通15g。
六剂,日一剂水煎,分三次口服。
三诊:1996年11月11日
四末肿痛三日未作,已无明显乏力,饮食基本正常,大便仍溏,舌淡红,苔白,脉沉细。
病者寒湿渐去,脾虚未复,治宜以健脾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