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30-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阴气下归于水脏。至阴气从上而渐盛。则水邪随气而上升。上客于脏腑之间。故喘而为水也。)所谓胸痛少气者。水气 
在脏腑也。水者阴气也。阴气在中。故胸痛少气也。(水火者。阴阳之兆征也。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故曰水者阴气也。 
上节论有形之水邪。上客而为喘。此论无形之水气。上乘而为胸痛少气。)所谓甚则厥。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者。 
阳气与阴气相搏。水火相恶。故惕然而惊也。(所谓甚者。谓阳气下之甚。阴气上之甚也。甚则阴阳相搏。水火相恶。而 
阳明之气厥矣。阳明气厥。则阳明之脉病矣。阳明脉病。则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也。)所谓欲独闭户牖而处者。 
阴阳相搏也。阳尽而阴盛。故欲独闭户牖而居。(此言阳气尽归于下。阴气独盛于上。故欲独闭户牖而居。夫阳明之气。 
主五月为首。五月之时。阴气始上。阳气始下。至于甚时。则当秋分之候矣。甚至阳尽阴盛。又当冬极之时矣。是阳明 
之气。但以五月为首。而非独主于五月六月也。六气皆然。)所谓病至则欲乘高而歌。弃衣而走者。阴阳复争。而外并于 
阳。故使之弃衣而走也。(此申明阴阳之气。有上下而复有表里也。阴阳复争者。谓阴阳之气。上下相搏。而复交争于外 
内也。阴阳之气。外并于阳。则阳盛而为病矣。阳盛。故使之乘高而歌。弃衣而走也。)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 
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此承上章而复申明阴阳之气。上下升降。内外出入。行于脉外 
之气分也。气分者。皮肤肌腠之间。上谓皮肤之上也。夫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足太阴之脉。亦见于皮肤之上 
而无所隐。是以阳明之气并于上。则迫于阳明之孙络与太阴之经脉也。迫于阳明之孙络则头痛鼻鼽。迫于太阴之经脉则 
腹肿也。)太阴所谓病胀者。太阴子也。十一月万物气皆藏于中。故曰病胀。(太阴为阴中之至阴。故主阴尽之十一月 
也。十一月万物之气。皆藏于中。故主病胀。胀谓腹胀也。兆璜曰。十一月律起黄钟。为一岁之首。行奇恒之法以太 
阴始。故以太阴主子也。)所谓上走心为噫者。阴盛而上走于阳明。阳明络属心。故曰。上走心为噫也。(阳明者。太阴 
之表也。太阴为阴中之至阴。阴极则复。故上走于阳明。阳明络属心。故上走心为噫。噫者嗳气也。灵枢经云。脾是动 
病。腹胀善噫。口问篇曰。气出于胃则为噫。五气论曰。心为噫。是太阴之气。从阳明而上出于心。则为噫也。)所谓食 
则呕者。物盛满而上嗌。故呕也。(十一月万物气皆藏于中。则盛满而上溢。故呕也。经云。足太阴独受其浊。太阴之清 
气。上出则为噫。阴之浊气。上溢则为呕也。)所谓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者。 
十二月阴气下衰。而阳气且出。故曰。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也。(得后者。得后便也。气者。转失气也。十一月初生。 
至十二月阳气且 
出。阴气从下而衰。所谓脏中之气。得以下行。故快然如衰也。夫土位中央。上走心为噫者。厥逆从上散也。得后与气 
者。厥逆从下散也。夫奇恒之阴阳。各以六十日为首。而始于太阴。故论太阴之气曰十一月十二月。则余气可知。兆 
璜曰。太阳为诸阳主气。太阴乃阴中之至阴。以正月起太阳。十二月终太阴。用周一岁之气。)少阴所谓腰痛者。少阴者 
肾也。十月万物阳气皆伤。故腰痛也。(少阴之气。主九月十月为首。十月寒水用事。故主于足少阴肾。少阴之上。君火 
主之。故九月主手少阴心。然阴阳六气。止合六经。皆从下而生。故不及于手。惟少阴主水火阴阳之气。有标本寒热之 
化。故九月主手少阴。而十月主足少阴也。其余脏有阴阳。只论足而不论手。张兆璜曰。九月虽属心火主气。然只论足 
少阳之表气正盛。其义微矣。张应略曰。身半以下。地气主之。阴阳之气。皆从地而出。故厥论曰。阳气起于足五趾 
之表。阴气起于足五趾之里。本输篇曰。六腑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是以六气止合足六经而不及于手。)所谓 
呕咳上气喘者。阴气在下。阳气在上。诸阳气浮。无所根据从。故呕咳上气喘也。(此言上下阴阳之气。不相交合而为病也。 
少阴寒水在下。君火之气在上。上下水火不交。则诸阳之气上浮。而无所根据从矣。是以阳热上逆。而为呕咳气喘之病。) 
所谓色色不能。久立久坐起。则目KT KT 无所见者。万物阴阳不定。未有主也。秋气始至。微霜始下。而方杀万物。 
阴阳内夺。故目KT KT 无所见也。(此节论少阳主七八月为首。因上章论少阳为心之表。其气正盛。在九月。故不复 
提少阳二字。七月之交。阴气上升。阳气下降。万物阴阳不定。而未有所主。是以色色不能。而亦未有定也。秋气始至。 
则阳气始下。而未盛于内。阴气正出。而阴气内虚。则阴阳之气夺于内矣。阴阳内夺。故目KT KT 无所见也。高 
士宗曰。色色、犹种种也。色色不能。犹言种种不能自如也。久立久坐而起。则目KT KT 无所见。非色色不能之谓 
欤。张兆璜问曰。少阳主一阳初生之气。奚复始于秋。曰。少阳主初生之气者。乃三阳之次序也。以七月为首者。论 
阴阳之化运也。是以少阳主甲子。而复主于寅申。在初生之气。其运风鼓。其化鸣紊启坼。在相火主气。其运暑。其化 
喧嚣郁烦。气化在申。其运凉。其化雾露清切。阴阳之道。有常有变。此论阴阳之变易者也。)所谓少气善怒者。阳气不 
治。阳气不治。则阳气不得出。肝气当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灵枢经曰。少阳主气。秋时阳气下降而 
不治于外。则少阳之气亦不得出。故少气也。厥阴肝气。与少阳标本相合。少阳之气不得出。则肝气当治而亦未得矣。 
肝气内郁。故善怒。煎厥者。焦烦颠倒也。按阴阳系日月论曰。戌者九月。主左足之厥阴。故至七八月少阳主气。而厥 
阴肝气。将当治矣。张兆璜曰。因首不言少阳。故特提出肝字。)所谓恐如人将捕之者。秋气万物未有毕去。阴气少。 
阳气入。阴阳相搏。故恐也。(秋时阳气虽入。而阴气尚少。故万物虽衰。而未尽去。阴气少。则阴气正出矣。阳气入。 
则与所出之阴相搏矣。阴阳相搏。则少阳厥阴之气皆伤。肝气虚则恐。胆病者。心下 。如人将捕之。)所谓恶闻食臭 
者。胃无气。故恶闻食臭也。(秋深之时。阳尽而阴盛。是以胃无气而恶闻食臭也。论少阳而提胃气者。言奇恒所主之四 
时。亦皆以胃气为本也。)所谓面黑如地色者。秋气内夺。故变于血也。(秋时阴气正出。则内夺其所藏之阴。阴气上乘。 
故面黑如地色也。)所谓咳则有血者。阳脉伤也。阳气未盛于上而脉满。满则咳。故血见于鼻也。(阳气未盛于上者。言 
至九月而少阳始盛也。夫血随气行。气未盛而脉先满。则血留而上逆矣。兆璜曰。少阳主气。心主血脉。少阳为心之 
表。故脉满当于阳气盛时。)厥阴所谓 疝。妇人少腹肿者。厥阴者辰也。三月阳中之阴。邪在中。故为 疝。少腹肿 
也。(厥阴木火主气。故主于三月四月之交。三月阳盛之时。而厥阴主气。故为阳中之阴。邪谓阴气也。厥阴之气在内而 
未得尽出。故为 疝腹肿也。张兆璜曰。有因阳气正出而为时气所遏抑者。有因时气正盛而又当阴气所主者。当知奇 
恒之阴阳。与四时相逆而为病。)所谓腰脊痛不可以俯仰者。三月一振。荣华万物。一俯而不仰也。(三月阳气振发。万 
物荣华。草木繁茂。枝叶下垂。一惟俯而不仰。人为万物之灵。是以腰脊痛而亦不可以俯仰也。)所谓 癃疝肤胀者。曰 
阴亦盛。而脉胀不通。故曰 癃疝也。(阴亦盛者。厥阴之气亦盛于外也。阴盛而脉胀不通。故 癃而肤胀也。 癃疝者。 
阴器肿而不得小便也。按此篇系伯承上章解释奇病之脉气。乃自相问答之辞。故末节添一曰字。以申明自相问答之意。 
张 
兆璜曰。曰所谓。曰者者。是设为之问辞。下文是答辞。故增一曰字以别之。)所谓甚则嗌干热中者。阴阳相搏而热。 
故嗌干也。(所谓甚者。谓阳气甚盛也。厥阴之气。与甚阳相搏。则阴亦为热矣。热甚故嗌干而热中也。夫人之脏腑阴阳。 
与天地四时之气。寒暑往来。交相顺序。惟奇恒之势。各以六十日为首。与四时之气。相逆而为病。故圣人持诊之道。 
先后阴阳而持之。先诊阴阳之序。后诊阴阳之奇。审于终始。通于常变。诊道乃具。方可横行。) 

卷六
刺要论篇第五十
属性:黄帝问曰。愿闻刺要。岐伯对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刺要者。刺之要法也。理者。皮肤 
肌肉之纹理。道者。血气循行之道路也。盖脉肉筋骨之间。各有浅深之理路。随病之浮沉而取之。无使其过与不及也。) 
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刺过其道。则内动五脏。不及其理。则妄伤其外而生壅。壅则血气不行。而 
邪气从之矣。)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脏。后生大病。(不得其浅深之法。反为大害矣。皮伤则内动肺。肉伤则内 
动脾。后生温疟腹胀。心痛之大病矣。)故曰。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肤者。有在肌肉者。有在脉者。有在筋者。有 
在骨者。有在髓者。(此论形层之有次第。而针刺之有浅深也。夫皮肉筋骨。内合五脏。肾主之骨。而有髓之深。肺主之 
皮。而有毛之浅。是针刺之道。由极浅而至于深也。腠理者。皮肤肌肉之纹理。从大小分肉。而至于肌理皮毛之间。皆 
三焦通会元真之处。毫毛腠理者。鬼门元府也。谓气之理路。内通于脏腑。外出于毫毛。虽极浅而可以致气者也。卢良 
侯曰。刺毫毛腠理无伤皮者。即诊要篇之所谓以布 着之。乃从单布上刺是也。)是故刺毫毛腠理无伤皮。皮伤则内动 
肺。肺动则秋病温疟。 然寒栗。( 音素。刺毫毛腠理。刺之极浅者也。肺主秋收之令。秋时阳气下降。阴气外出。 
妄动其肺。则收令化薄。阴阳之气。反相得于外。而为温疟矣。逆流而上曰 。 然者。气上逆而寒栗也。动谓动其 
脏气也。)刺皮无伤肉。肉伤则内动脾。脾动则七十二日。四季之月。病腹胀。烦不嗜食。(肉为脾之合。脾土寄王于四 
季月。各一十八日。共为七十二日。妄动其脾。则脾伤而不能运转水谷。是以所主之日。病胀烦而不嗜食也。)刺肉无伤 
脉。脉伤则内动心。心动则夏病心痛。(脉在肉中。肉有分理。不知其道。则伤脉矣。脉乃心之合。心主夏令。故至夏病 
心痛。)刺脉无伤筋。筋伤则内动肝。肝动则春病热而筋弛。(筋深于脉。刺过其道则伤筋。筋乃肝之合。肝主春令。故 
动肝则肝气虚而春病热。筋伤则弛纵矣。)刺筋无伤骨。骨伤则内动肾。肾动则冬病胀。腰痛。(筋生于骨。骨深于筋矣。 
骨为肾之合。而主冬令。动肾气则所藏者少。故当病虚胀而腰痛。腰乃肾之府也。夫五脏主藏者也。经云。有故无殒。 
无故而动之。则虚其所藏之气。故至其所主之时则病矣。)刺骨无伤髓。髓伤则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